第四百零一章 奇人袁天罡

自古以來,當皇帝的多少都是有些古怪的癖好的,漢哀帝劉欣與董賢的斷背山、菩薩皇帝蕭衍、南漢國君劉鋹的媚豬,諸如此類,不勝凡舉,所以,一些臣子們也抓住這個規律,或謀求到了非分榮寵,或得到其不可告之於人的目的。

李世民是個怪人,即使和他當了這麼多年的父子,李承乾也得承認他是朵奇葩,同時也是個急難伺候的主兒,因爲他的愛好是隨心情而變化的,誰也搞不懂他內心真正的想法。

前兒個皇帝喜好美色,和曹操一樣好他人妻,昨兒個皇帝喜好字帖,非二王不能動其心,今兒皇帝又喜好丹藥,甭管藥效如何都當成可糖豆。可就當大夥兒以爲摸透了皇帝的脾氣秉性的時候,他主意就又改了,這一下在可閃了不少人的腰。

作爲旁觀者,有時候李承乾就在心裡想,貞觀一朝之所以沒了出現大奸大惡的臣子,是不是於皇帝的這種古怪的脾氣有關呢,這是個謎題,即使生活在這個時代,李承乾也搞不清楚。

這話還得從李淵的崩逝說起,皇帝爲了讚揚自己父親開創唐朝基業的功德,追尊李淵爲“太武皇帝”,時稱“唐太武帝”。“太武”這個諡號很特殊,克啓行禩曰太,克有天下曰武,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李淵在貞觀一朝的民間影響力依然很大,“武”這個諡號是褒貶不一的,而“太”這個諡號則是向天下表明唐朝的國祚是從李淵開始祭祀的。

老皇帝死了,自然是要請佛道兩家的高人來念唸經,做做法事的,失去了父親的皇帝本來就精神萎靡,再讓這些和尚、道士們一頓忽悠,一下就對他們那套什麼摸骨算命、易經八卦起了濃厚的興趣。

本來今日李承乾到承慶殿是請示西突厥使團的覲見的問題,可不敢巧的是,一邁進大殿,就看到一個花白鬍子的道士,神神叨叨的在講解他們的那一套怪論。

“來,高明,朕給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道門的領袖-袁天罡先生,先生在曆法、相術、陰陽風水方面學究天人,你要以師禮待之!”

哦,原來是他啊,難怪能讓英明神武的父皇如此的推崇呢,對於這個在後世被傳神了傢伙,用“如雷慣耳”這個四個字來形容那是再貼切不過了。

於是,微微一笑後,李承乾給袁天罡行了個晚輩禮,口中答道:“承乾見過先生,在我大唐上至耄耋之年的老者,下至滿地撒歡的稚子,沒有人不知道先生的奇人奇術的。承乾久在朝堂,也聽不少同僚說過先生的事,今日能得會先生,真乃三生有幸啊!”

“不敢,不敢,老道可當不得殿下如此的大禮,至於那些虛名都不過是身外之物,不怕陛下和您笑話,老道可是讓它們給連累得不清啊。”,一邊給李承乾回禮,老道士一邊風趣的回着話,逗得皇帝父子都開懷的笑了出來。

“先生,這人啊,他得有真本事,要不然怎麼會被那麼多的人推崇呢,在朕看來,這就是本事,是能耐。高明,你說是不是?”

聽到了皇帝的問話,李承乾在下面趕緊拱手,臉上帶着燦爛的笑意回道:“是,父皇說的極是,兒臣以前聽賓王提起過先生的本事,他對先生易經推算之術,那可是推崇備至啊!”

袁天罡當然不是第一次在朝中顯示自己的能耐,武德初年的時候,他給太穆皇后的族人,重臣竇軌算命,四算四準,一時間名聲大噪,朝中的官員對於他的卦可謂是千金難求啊。

貞觀六年的時候,從杜淹、王珪的口中,皇帝得知袁天綱是蜀地卜相方面的曠古奇才,於是下詔要袁天綱到長安晉見。皇帝在九成宮顯德殿召見了袁天綱,對其術數之精奇深奧大爲稱讚,並問他:“古有君平(漢朝嚴君平,術數大師),今朕得卿,他與你相比怎麼樣?”

袁天綱回答說:“嚴君平是生不逢時,臣要比他強得多!”之後將袁天綱留居長安,以備垂詢,袁天綱自此成爲皇帝的座上賓。

去年,皇帝在翠微宮避暑時,叫他給岑文本看看相,袁天綱過目之後說:“印堂光滑平坦,眉毛長過眼睛,以後寫文章出名。頭有生骨但沒有完全長成,直面來看,應該能做到三品官。可骨跟肉不對稱,不是長壽的表現。”

接着又讓他給張行成和馬周觀相,袁天綱看了之後說:“馬君伏犀貫腦,背有點駝,是顯貴的表現。近古君臣相遇未有及公者。可面澤赤而耳無根,後骨沒有隆起,壽不長也。而張君晚得官,但最後能當上宰相。

當然了,人家算命也是有逼格,如果沒有皇帝的旨意,那就得是入得了他的眼睛,就拿房玄齡來說吧,當朝宰相上面還吃閉門羹呢,至於其讓人,那就得自己掂量一下。也是,自那以後,他的耳根子確實清淨了不少,上門求卦的人都跑去煩李淳風那傢伙,委婉的替他們表達自己的意思。

“朕這個兒子啊,雖然聰慧英武,但也不是個省心的傢伙,壞事每每都會找到他的頭上。先生,朕不僅是皇帝,同時也個糟心的父親,來得早,不如來的巧,今日就先生爲他卜上一卦如何!”

對於皇帝的慈父之心,袁天罡自然的要滿足的,問過了李承乾的生辰八字後,又上手在其身上摸了摸。經過一番推算之後,答道:“殿下的生辰是甲午戊辰戊申丁已。這個八字的特點是火土旺,是厚土載德之人。

八字火土旺,身強體健,其中月支是辰土,年支和時干時支皆爲火,這是印星在兩頭,從相學來說是代表一生能化險爲夷,遇難呈祥。雖然殿下頭角崢嶸,但也應該注意多積福報,少造一些殺戮了,不然的話,可是會傷了壽數的。”......

從承慶殿出來後,李承乾長長的出了口氣,他終於不再用聽這些雲山霧罩的封建迷信了,就是袁天罡舌燦蓮花,對於李承乾這樣的殺坯來說也和放屁沒有什麼區別。

可就他準備去中書省的時侯,袁天罡在後面卻叫住了他:“殿下,老道希望能有機會再和殿下探討下命理之說,不知道殿下以爲如何?”

談?你還能看出靈魂之間的區別怎麼地啊,糊弄鬼呢,好了,既然你想通過這個方式走到臺前,孤就成全你又如何呢。

於是,李承乾笑着回了一句:“好啊,正好讓先生給孤解釋一下那句:唐三代後,女主武王,是什麼意思。”,話畢,留下了一臉驚駭之色的袁天罡,拂了下袖子飄然離去。

第八百二十九章 你們,給老子放尊重一點!第一百零五章 定襄大捷震長安第二百四十八章 這枕頭送的太及時了吧第四十九章 李承乾造反了?(1)第九百五十六章 縱橫天山!第九章 華州之亂 (3)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宮中的失蹤人口案第三百六十七章 吃點核桃補補腦吧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是不是出點血啊第七百五十三章 夷男有個好兒子!第二百零一章 這是逼死人的節奏啊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九百六十八章 又弄出一個意外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四百四十五章 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資第五百二十三章 面子是靠自己掙的第六百一十三章 做客王府第七百零一章 又“送走”了一位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長孫無忌第三十四章 不服氣,也有招(3)第六百七十章 我特麼是你親叔叔啊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婚進行時 (1)第九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四十二章 什麼時候都有不信邪的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退守麥窪第八十五章 新任司馬劉仁軌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盜牛-稱心立功第九百五十二章 喜訊連連!第六十七章 岷州之戰(1)第九百一十八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還是沒有趕上第三十三章 不服氣,也有招(2)第七百三十一章 狗起秧子了!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債惹的禍第三百五十章 老師,您可得想清楚啊第一百四十八章 給皇家丟臉的賤人第六十四章 還有爺們嗎(1)第四百六十九章 湯泉遊獵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五百三十章 好久不見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子是你們活祖宗第一百五十八章 沒人敢接的殺人案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婚進行時(2)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兮福所兮!(一)第八百九十五章 該走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第五百二十七章 要是孤咽不下這口氣呢第一百九十八章 嶺南來的土皇帝第八十六章 真有排面啊第四百二十七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四百八十八章 病老虎也是老虎第五百零八章 這個年,誰也別想過好第九百四十九章 風,蕭蕭兮!第五百七十五章 頗思蜀否?第六百六十二章 流血中的卑沙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啊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七百四十八章 毒士-晉先生第九百二十九章 其實你不必這樣!第五十章 李承乾造反了?(2)第八十三章 論糧道(3)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子動手不動口第五十三章 李承乾對宗教的看法第一百二十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 (1)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唐官場降職記第四百四十九章 承慶殿外的棋局第三百一十二章 專業捉鬼三人組第七百四十八章 毒士-晉先生第七百二十六章 醉打金枝(一)第五百零八章 這個年,誰也別想過好第八百五十七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太子爺,您聖明啊!第四百五十三章 坑爹、坑全家第五百零八章 這個年,誰也別想過好第三百三十九章 比唐儉更不要臉的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會吃醋的小傢伙第十一章 初遊終南山第四十八章 滅蝗進行時(3)第五百零九章 蒼天饒過誰(一)第六十一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3)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五百八十九章 哎喲,你這個小東西第五百二十五章 踏破胡虜、唐軍威武第四十八章 滅蝗進行時(3)第九百二十三章 永遠都養不熟的狼!第五百五十五章 長史進門是非來第六百八十一章 推銷員-柳述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運動會(一)第九百六十七章 作妖的李二!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裡的小把戲!第二十六章 朕要殺了這老匹夫第七百五十二章 我可有誠意了!第五百章 你到底是誰家的丫頭?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兵永遠不死
第八百二十九章 你們,給老子放尊重一點!第一百零五章 定襄大捷震長安第二百四十八章 這枕頭送的太及時了吧第四十九章 李承乾造反了?(1)第九百五十六章 縱橫天山!第九章 華州之亂 (3)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宮中的失蹤人口案第三百六十七章 吃點核桃補補腦吧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是不是出點血啊第七百五十三章 夷男有個好兒子!第二百零一章 這是逼死人的節奏啊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九百六十八章 又弄出一個意外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四百四十五章 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資第五百二十三章 面子是靠自己掙的第六百一十三章 做客王府第七百零一章 又“送走”了一位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長孫無忌第三十四章 不服氣,也有招(3)第六百七十章 我特麼是你親叔叔啊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婚進行時 (1)第九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四十二章 什麼時候都有不信邪的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退守麥窪第八十五章 新任司馬劉仁軌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盜牛-稱心立功第九百五十二章 喜訊連連!第六十七章 岷州之戰(1)第九百一十八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還是沒有趕上第三十三章 不服氣,也有招(2)第七百三十一章 狗起秧子了!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債惹的禍第三百五十章 老師,您可得想清楚啊第一百四十八章 給皇家丟臉的賤人第六十四章 還有爺們嗎(1)第四百六十九章 湯泉遊獵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五百三十章 好久不見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子是你們活祖宗第一百五十八章 沒人敢接的殺人案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婚進行時(2)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兮福所兮!(一)第八百九十五章 該走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第五百二十七章 要是孤咽不下這口氣呢第一百九十八章 嶺南來的土皇帝第八十六章 真有排面啊第四百二十七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四百八十八章 病老虎也是老虎第五百零八章 這個年,誰也別想過好第九百四十九章 風,蕭蕭兮!第五百七十五章 頗思蜀否?第六百六十二章 流血中的卑沙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啊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七百四十八章 毒士-晉先生第九百二十九章 其實你不必這樣!第五十章 李承乾造反了?(2)第八十三章 論糧道(3)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子動手不動口第五十三章 李承乾對宗教的看法第一百二十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 (1)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唐官場降職記第四百四十九章 承慶殿外的棋局第三百一十二章 專業捉鬼三人組第七百四十八章 毒士-晉先生第七百二十六章 醉打金枝(一)第五百零八章 這個年,誰也別想過好第八百五十七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太子爺,您聖明啊!第四百五十三章 坑爹、坑全家第五百零八章 這個年,誰也別想過好第三百三十九章 比唐儉更不要臉的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會吃醋的小傢伙第十一章 初遊終南山第四十八章 滅蝗進行時(3)第五百零九章 蒼天饒過誰(一)第六十一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3)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五百八十九章 哎喲,你這個小東西第五百二十五章 踏破胡虜、唐軍威武第四十八章 滅蝗進行時(3)第九百二十三章 永遠都養不熟的狼!第五百五十五章 長史進門是非來第六百八十一章 推銷員-柳述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運動會(一)第九百六十七章 作妖的李二!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裡的小把戲!第二十六章 朕要殺了這老匹夫第七百五十二章 我可有誠意了!第五百章 你到底是誰家的丫頭?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兵永遠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