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十一條 (二)

不知不覺就過了一上午,李承乾特意邀請傅奕一同進膳,既然開腔了,那就得讓人家把話說透了,所以二人一邊吃、一邊說,一老一壯說的熱火朝天,頗有忘年之交的意思。

而傅奕剩下的幾條則俱爲反制之措,人有天命,政有極邊,沒人能長生不老,所以爲子孫後代計,必須制定相應的政策。並以爲祖宗之法,後世子孫即使心生倦怠之意,爲了孝道也的堅定不移的執行下去。

其六,帝王不崇信佛教則“大治、年長”,信佛則“虐政、祚短”。他還列舉了庖犧氏至漢高祖,歷二十九代,四百餘君(包括春秋、戰國諸侯國的君主。),“但聞郊祀上帝,官治民察,未見寺堂銅像,建社寧邦”。

傅奕說的沒錯,以前我華夏君臣子民只敬天地、祖先,照樣國泰民安,沒那些所謂的菩薩保佑這人就不活了嗎?扯淡吧,聽了那些規劃反而生出了無窮的煩惱,百姓們是越來越不相信朝廷,反而對於那些禿驢的話視若“天意”,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七是建議將孔孟之教封送西域、吐蕃、天竺等過,以抵制佛教思想的流傳。他們不在乎祖宗的牌位放在那,國民是否被愚弄。但大唐不行,作爲炎黃子孫,不允許國民被異族教派所控制,數典忘宗,背棄千百年形成的人倫之道、世間俗約。

山不來找我,我便去找山,既然你們做的初一,那我們就做的十五,這與太子在東突厥的故地政策如此一轍。傅奕不指望在fo教國家吃掉他們,徹底改變其國民的意識形態,他的目的就是添添亂,讓其自顧不暇,自然也就不來大唐找麻煩了。

Wшw¸ тTk дn¸ C〇

八書不準fo經作爲教傳之典。佐世治民,惟《孝經》一卷,《老子》二篇,不須廣讀佛經。雖然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可小民百姓們不懂,他們總要有精神寄託的,既然如此那就換成咱們自己的東西,用不了兩代人,大唐國內的百姓基本上也就不知道fo經爲何物了。

九是,市廛度中,國富民饒;鼓勵工商發展,讓老百姓多點致富的路,人都忙着掙錢養家去了,自然也就沒人聽頑固不化者的蠱惑,此可謂誅其心,斷其宣法之路也。

十是,徹底斷絕番僧入國,邊防各卡在執勤時,甭管番僧是那個國家的使臣或者座上賓,一律不準入境,原路返回,換個正常人來大唐辦事。

十一是直言忠諫,古來出口,禍及其身,君主虛心納諫。及時的聽取民意,接受逆耳忠言,修補政策上的缺失,國家自然就長治久安了。

傅奕所言的“益國利民”十一條,把他的經國治世的見解展現的淋漓盡致,就連李承乾都不得不說一個服字,偏執者往往都能成功,無疑,他苦思冥想、絞盡腦汁搞出來的可行性條文證明了,皇帝這身紫袍並沒有白給。

十年磨一劍,傅奕的兩鬢早以斑白,這十一條都是他嘔心瀝血,經過了無數的推演琢磨出來的,自然是經世致用之策。

聽完了他的話,李承乾拍了拍手,笑着言道:“聖人說朝問道、夕可死也,傅公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正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孤一向主張特別的事,交給特別的人才來作,收穫的利益也是雙倍的。”

“孤是個粗人,這些年也一直長於軍旅之事,在此道之上於公相比,差之遠矣。不過,淺見倒是有幾點,請傅公指正一二。”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衆號【書粉基地】,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太子這話完全是謙遜之言,說了這麼多,傅奕那裡不知道這位太子爺已經把帝王之道修行到了一定的水平,要不然也會把那些和尚逼到無路可退的地步。

於是,趕緊拱手言道:“殿下過謙了,老臣這些年雖遠在相州,但對於殿下的機敏之名卻是如雷貫耳,輔助陛下解決了不少麻煩事。既然是殿下的高見,那老臣自然是要洗耳恭聽的。”

呵呵......,“讓傅公這樣的前輩誇獎,孤真是有些無地自容了,好,那孤就獻醜了。”,放下手中的茶盞後,李承乾離開座位,一邊踱步,一邊說的他的想法。

其一,沒收來的fo教資產,七成收規國庫,三分散於本州百姓,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兔子急了還咬人呢,fo教的煽動力非常可怕,信徒何止百萬,搞起事來,夠朝廷喝一壺的了。

所以,得讓老百姓得點甜頭,把他們嘴糊住,正所謂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一手財帛,一手律法,李承乾相信大多數人的腦袋只要沒被驢給踢了,一定對朝庭動fo門的事視若無睹。

這人皆有私心,只要不是頑固不化的人,心中第一位永遠是家人,只要他們吃飽穿暖,這信不信仰也就無所謂了。

其二,fo門佔據的良田頗多,都收回來的話數量絕對可觀,把查抄寺院的同時,按照唐律授田的標準分發給租中寺院田畝的農民,在最大限度上爭取他們的支持。

這些人既然承受賦稅、勞役,還要上繳寺院大量的糧食,最後到手的連餬口都不夠,他們都是有切膚之痛,李承乾相信對於朝廷的政策,他們一定鼎力支持。

其三,抄沒的糧食就近存入當地的官府糧倉,所抄的金銀銅鐵,一律登記造冊,上繳國庫,用以日後的國家民生。

其四,番僧着一律遣送出境,不願還俗者、反對朝廷政策者一律發往漠北服苦役,按照他們日常的生活的表現,酌情發回原籍。復而再信者,流放煙瘴之地,遇赦不赦。

其五,各寺院中的護院武僧,接觸武裝之後,交與當地的折衝府看管,視其表現酌情補充軍陣或開釋原籍,看押期限不得少於五年。

聽完太子的話,傅奕張大了嘴巴,因爲太子所言之事,正是他想說又不敢說,畢竟他是人臣,很多事都不能替君父做主,而這位儲君僅僅是聽他說了一邊,就從中補起了他進諫中的缺失的部分,這不得不讓讓其驚訝不已。

看着老頭兒有些發呆,李承乾則笑了笑,招了招手繼續言道:“用膳,用膳,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先把肚子填滿了,咱們再接着說。”.......

第七百五十章 這,這不可能!第四十三章 囂張的孫少爺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六百二十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四十一章 李世民巡幸東都第六百七十一章 有些人是值得尊重的第八百一十章 賴上門的長孫衝!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壞“氣氛”的房遺愛!第六百七十一章 有些人是值得尊重的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事,朕管不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強心針第二百八十七章 皇帝也有被自願的時候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幹什麼第九百二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五百一十七章 爹和兒子一樣不好說話第七百八十二章 傅奕的擔憂!第五百五十八章 漢中風雲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慣的第四百六十九章 湯泉遊獵第七百五十一章 立威,同時也是警告第七百八十二章 傅奕的擔憂!第八十三章 論糧道(3)第六百二十四章 初抵南陽境第四百三十章 他下手更狠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爺兒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二百五十八章 去告訴那禿驢,本宮在這等着他第一百七十四章 陛下,你太過分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第九百四十九章 風,蕭蕭兮!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八十章 老頭兒,你太放肆了第七百八十一章 傅奕的“故事”!第七百二十三章 真神計劃之倉皇逃竄第六百六十七章 打劫啊,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九百一十七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沒有同類的李承乾第六百二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七百零六章 長安“義盜”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五百二十五章 踏破胡虜、唐軍威武第八百三十七章 抵達靈州!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見聞第二百章 武德殿中的蒙面女郎第七十四章 岷州終戰(1)第五十九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1)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唐馬謖-劉仁軌第七百四十七章 瘟疫阻路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節,貧道日你大爺第九百二十七章 你是個發明家嘛!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五百七十八章 遲遲露面的欽差副使第七百四十九章 掙扎與抉擇第五百一十三章 臣這禮比鄭家重!第三百七十五章 唾沫星子滿天飛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九百四十五章 這一刀切的挺狠!第七百五十一章 立威,同時也是警告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辣辣的挑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爹和兒子一樣不好說話第四百零八章 知錯能改的皇帝第八百五十五章 想不通死去!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四百零七章 禽獸不如啊第三百七十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三百五十章 老師,您可得想清楚啊第三百零九章 霍王李元軌第三百三十四章 稱心如意第六百三十六章 上官儀攤事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譙公之殤第一百五十章 瘋魔的竇奉節第四百七十四章 哭都找不着調兒了第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一十二章 到處都鬧幺蛾子(1)第六百四十章 讓你死的心服口服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四百四十九章 承慶殿外的棋局第八十二章 論糧道(2)第三百二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七百六十三章 何苦來哉呢!第八百二十五章 這老不死的到底是誰?第六百五十二章 錦上添花第九百二十一章 轉折與新的疑慮!第四百七十六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選將第二百八十五章 就你這樣的蠢貨也想當太子第六百零七章 “妥”善處置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問你知不知錯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衙的第一場血第一百九十三章 過年了,分點啥呢?第三百三十九章 比唐儉更不要臉的人第九百六十章 哎呀,層層封鎖啊!第二十一章 麗正殿敘話第六百一十三章 做客王府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孫皇后是菩薩
第七百五十章 這,這不可能!第四十三章 囂張的孫少爺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六百二十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四十一章 李世民巡幸東都第六百七十一章 有些人是值得尊重的第八百一十章 賴上門的長孫衝!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壞“氣氛”的房遺愛!第六百七十一章 有些人是值得尊重的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事,朕管不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強心針第二百八十七章 皇帝也有被自願的時候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幹什麼第九百二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五百一十七章 爹和兒子一樣不好說話第七百八十二章 傅奕的擔憂!第五百五十八章 漢中風雲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慣的第四百六十九章 湯泉遊獵第七百五十一章 立威,同時也是警告第七百八十二章 傅奕的擔憂!第八十三章 論糧道(3)第六百二十四章 初抵南陽境第四百三十章 他下手更狠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爺兒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二百五十八章 去告訴那禿驢,本宮在這等着他第一百七十四章 陛下,你太過分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第九百四十九章 風,蕭蕭兮!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八十章 老頭兒,你太放肆了第七百八十一章 傅奕的“故事”!第七百二十三章 真神計劃之倉皇逃竄第六百六十七章 打劫啊,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九百一十七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沒有同類的李承乾第六百二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七百零六章 長安“義盜”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五百二十五章 踏破胡虜、唐軍威武第八百三十七章 抵達靈州!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見聞第二百章 武德殿中的蒙面女郎第七十四章 岷州終戰(1)第五十九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1)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唐馬謖-劉仁軌第七百四十七章 瘟疫阻路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節,貧道日你大爺第九百二十七章 你是個發明家嘛!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五百七十八章 遲遲露面的欽差副使第七百四十九章 掙扎與抉擇第五百一十三章 臣這禮比鄭家重!第三百七十五章 唾沫星子滿天飛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九百四十五章 這一刀切的挺狠!第七百五十一章 立威,同時也是警告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辣辣的挑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爹和兒子一樣不好說話第四百零八章 知錯能改的皇帝第八百五十五章 想不通死去!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四百零七章 禽獸不如啊第三百七十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三百五十章 老師,您可得想清楚啊第三百零九章 霍王李元軌第三百三十四章 稱心如意第六百三十六章 上官儀攤事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譙公之殤第一百五十章 瘋魔的竇奉節第四百七十四章 哭都找不着調兒了第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一十二章 到處都鬧幺蛾子(1)第六百四十章 讓你死的心服口服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四百四十九章 承慶殿外的棋局第八十二章 論糧道(2)第三百二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七百六十三章 何苦來哉呢!第八百二十五章 這老不死的到底是誰?第六百五十二章 錦上添花第九百二十一章 轉折與新的疑慮!第四百七十六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選將第二百八十五章 就你這樣的蠢貨也想當太子第六百零七章 “妥”善處置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問你知不知錯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衙的第一場血第一百九十三章 過年了,分點啥呢?第三百三十九章 比唐儉更不要臉的人第九百六十章 哎呀,層層封鎖啊!第二十一章 麗正殿敘話第六百一十三章 做客王府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孫皇后是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