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倭國使團的要求

今年上元節各番邦使節來京,鴻臚寺的蕭銳和唐善識都是按照以往慣例的接待的,可偏偏就一夥小矮子是死活不走了,吵着、鬧着,非要單獨覲見皇帝。

無奈之下,蕭銳只能向中書省呈文匯報了此事,可皇帝一天忙的腳打後腦勺那有功夫和他們磨牙啊,所以一杆子就把本章撥到東宮。

等蕭銳帶着小矮子正副使者到達東宮的時候,李承乾正在給狄仁傑講課,題目是“文官三思”之道,蕭銳很識相和兩位倭使站在階下不敢發出一點響聲。

“做文官要講究三思,什麼叫三思呢?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變。知道了危險就能躲避危險,這就叫思危。躲到人家都不再注意你的地方,這就叫思退。

退了下來就有機會,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兒錯了,往後該怎麼做,這就叫思變。歷來臣子,只要能做到這一點,無不譽滿全身,功成而身退。”

“可是,可是書上說,爲人臣者,當學龍逢、比干,直面君王之錯,不必斧鉞加身,此舉皆有利於君,有利於民。爲什麼到了老師這卻要處處明哲保身呢,如此這般豈不成了投機鑽營之輩。”

狄仁傑歪着腦袋提出了自己的問題,今兒老師說的話,爲什麼和崇文館的學士們說的不一樣呢。

“君有賢孰,臣有忠奸,以隋爲例,楊堅和楊廣就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同樣的臣子在他們麾下也會有不同政績,不同的處事方針。

......,做人做官都一樣,諫言和陳事都是講究章法的,書上說的那些都是迂腐之言,你讀書要學會活學活用,這和投機鑽營沒有關係。”

別看狄仁傑這個小鬼年紀小,但這心智卻不輸於一般的常人。和他對話的時候,你絲毫的不會感覺到有代溝,所以李承乾才把每日半個時辰的教學時間改成每日一個時辰。.....

授課完成後,李承乾則對蕭銳三人招了招手,示意這兩個倭國的使者可以陳事了。能擔任一國使節的,無不是各國中頂尖的人才,所以李承乾對他們從不小覷。

“外臣井上三郎、渡邊淳一,參見大唐太子,太子殿下萬福金安。”,話間,二人依照大唐的規矩恭恭敬敬的給李承乾行禮。

“國書稱謂的事解決嗎?”,李承乾面色嚴肅的看着跪在地上的二人,如果不是顧忌到斬使不祥,倭國這個使團早就埋到地裡漚肥了。

看看他們寫的那個國書,跟特麼裹腳布一樣,連自己是幹啥都整不明白,那還來大唐幹什麼啊。

原來,倭國使團在前隋的時候就出使過中土,隋煬帝便下令設下豪華鋪張的盛宴歡迎使者,以顯示泱泱大國的非同凡響,不料,卻因爲這份國書而惹得隋煬帝大動肝火。

他給楊廣的國書上開頭寫着:“日出處天子敬白日沒處天子書”意思是於“,日出之地國家的皇帝向日落之地國家的皇帝問候”。

倭國採取了與隋皇帝彼此均爲天子,平起平坐的立場,這讓隋煬帝聽後大爲不悅,他氣憤地對掌管賓客事物的鴻臚卿道:蠻夷再有這種無禮的書信,不要再向朕奏!由於當場:倭使隨即應付說:倭人不諳漢文,詞不達意,祈諒,纔算了事。

後來,倭國用漢字寫的國書中,沒有再用“日出處天子”的提法,而是改稱爲:“東天皇敬白西皇帝”。

楊廣計不計較天皇這稱謂李承乾不在乎,可他們現在既然朝拜的是大唐,那就得守大唐的規矩。在大唐,皇帝才稱天子,按照他們那說法,自己這個太子豈不是成孫子了,所以再一開始李承乾就駁回他們國書。可誰到這幫傢伙竟然還是賴着不走,這不轉了一圈又回到自己手裡了。

“回太子殿下,這稱謂之事都是外臣等人筆誤之錯,外臣等已經更改過了,今日特來請殿下御覽的。”,話畢,從袖子裡掏出一個本子,舉過頭頂。

稍時,李承乾用手拄着國書,淡淡道:“說吧,你們倭王這次派你們來到底想幹什麼?”

“回太子殿下,我王這次遣臣等來天朝的目的有二,請天朝看在我們一衣帶水的關係上,務必恩准我國的請求。

其一,倭國是蠻荒之地,急需聖人之道的教化,請天朝允許我國派遣學子入國子監和蒼文書院學習各種典籍和技藝。

其二,大海無情,常有風暴,致使人貨皆失,請天朝在東南沿海賜予一、二個小島,用來晾曬、週轉貨物。”,正使井上三郎硬着生硬的漢話回着李承乾的問題。

呵呵呵......,聽了井上三郎的陳述,李承乾不由的笑起來,這還真是黃鼠狼給雞拜年啊。學習?學好了好回來打我們嗎?真當孤不知道你們是什麼根兒嗎?

“國之監和蒼文書院肯定是不行的,那是我大唐培養官員和學者的地方,番邦學子是不可以到那裡去的。不過,你們既然嚮往聖人之道,那自然不是問題,孤可遣幾名學士單獨的教教你們四書五經。”

“太子殿下,你們大唐不是提倡有教無類嗎?爲何對番邦學子如此的鄙夷呢,我倭國誠心朝拜天朝,請太子殿下可憐一下倭國的百姓吧!”,話音剛落,井上三郎二人咚咚咚的磕起頭來。

“好了,太子殿下的鈞旨是不會改變的,你們用百姓如此脅迫殿下,難道是要陷殿下於不義嗎?”

蕭銳大聲的呵斥他們二人,給臉不要臉了,都說給你找老師單獨教了,還想怎麼地啊,要是讓你們這些羅圈腿登堂入室,那不貽笑大方了。

他們倆是自己引來的,現在他們這麼說話,那不是給自己上眼藥嘛。是以,本來就對他們有些看不上的蕭銳,這個時候看他們更來氣了。

不管倭國的正副使和蕭銳,李承乾摸了摸狄仁傑的小腦袋,笑着問道:“仁杰,告訴老師,對於倭國索要島嶼的事,你有什麼看法?”

沉思了片刻之後,狄仁傑一板一眼的回道:“大唐的疆土都是祖宗在屍山血河中得來的,沒有一分土地是多餘的,如果有人想要,那就是隻有用刀劍來奪了。”

哈哈哈.....,好,不愧是老子的學生,於是,李承乾將案子左上角的盒子打開,取出了一支毛筆交到了狄仁傑的小手上。

“這支筆,筆桿是武德末,番邦進貢的犀角所制,這之後便沒有這麼大的犀角了。筆套很平常,藍田玉雕的,取個口彩而已。難得的是這筆毫,是貞觀元年,昆州都督府套了一隻通體紅色的黃鼠狼的鼠尾所制。

很多人看了,都說這是千年也難遇到的一支啊。小傢伙,老師送給你這支筆送給你希望以此秉筆天下,等你將來寫不動了,還可以傳個代嘛。”

話畢,李承乾的笑臉突然掛了下來:“聽到沒有,我大唐的童子尚且有此的血勇,難道孤身爲上邦儲君、大軍統帥,就不敢和你們放手一搏嗎?滾,不知趣的東西。”

第八百零八章 京兆府後堂的樂子第八百八十三章 你就沒事找事吧!第八百一十七章 劉相,你是真有眼力見兒!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兵永遠不死第三百二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二十九章 讓法律有尊嚴第三十三章 不服氣,也有招(2)第七百五十三章 夷男有個好兒子!第五百章 你到底是誰家的丫頭?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第九百五十九章 胖子的桃色新聞!第四百七十七章 見微知著者-馬賓王第一百九十二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四百九十二章 擼胳膊、挽袖子第七百八十章 小題大做第三百章 我想當個女狀元第四百零四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九百四十三章 你看,出事了吧!第一百四十三章 被人玩壞的李績第八百二十二章 越來越有意思了!第九百一十七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佔鰲頭第二百八十一章 江國公府的活出殯第八百七十九章 雄兔腳撲朔!第八百八十九章 答應的非常痛快!第八百五十七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二百一十六章 庫山之戰(1)第七百零一章 又“送走”了一位第二百五十三章 流氓刺史,流氓飯局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轉的轉型!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認識喬峰嗎?第八十一章 論糧道(1)第六百五十章 太子妃發威!第七百六十四章 沒完沒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只配給孤當一條狗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是種奇怪的動物第六章 承慶殿定策第二百零四章 大哥,請你抽打我的細嫩皮肉吧第六百六十五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慣的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太子爺,您聖明啊!第四百零七章 禽獸不如啊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作多情的太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利是一把雙刃劍第七百九十章 現世報!第一百四十三章 被人玩壞的李績第十八章 利州之戰第九十章 含風殿議事(2)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第五百一十三章 臣這禮比鄭家重!第二十一章 麗正殿敘話第七百六十二章 追本溯源第一百九十四章 專業的事兒,還得找專業人士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明宮第七百六十章 羈押二王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孃家人第十五章 找頭豬來組隊第四百六十章 強龍和地頭蛇之間談話第一百一十四章 杯酒釋兵權 (1)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別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盜牛-稱心立功第六百四十九章 咋的,又想跟老子要錢第九百四十七長孫之殤!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個死腦筋的老頭兒第二百五十二章 看你是不是東方朔一樣的弄臣?第八十章 大唐需要水師(2)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天門兵權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順,你服不服?第六百九十三章 地頭蛇的作用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摘茄子也特麼不看看老嫩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來吹牛批行嗎?第五百六十九章 議和?誠意不夠!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慶殿駁論(1)第二百六十二章 媒婆皇帝李世民第七十七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1)第六百八十五章 流氓也是要有傳承的第十章 新華州刺史第四百四十章 白衣報喪第三百章 我想當個女狀元第七百八十章 家貧出孝子第四百零四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五百六十一章 麟德殿中的啼哭-中山王李象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勸你善良第三百三十四章 稱心如意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花邊新聞第八百章 誰纔是真正的勝利者!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沒有翻身的機會第九百六十八章 又弄出一個意外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鮮出爐的城門官第四百八十六章 太子爺,您聖明啊!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巧佔祁溪鎮第六百八十七章 送上門的小媳婦
第八百零八章 京兆府後堂的樂子第八百八十三章 你就沒事找事吧!第八百一十七章 劉相,你是真有眼力見兒!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兵永遠不死第三百二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二十九章 讓法律有尊嚴第三十三章 不服氣,也有招(2)第七百五十三章 夷男有個好兒子!第五百章 你到底是誰家的丫頭?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第九百五十九章 胖子的桃色新聞!第四百七十七章 見微知著者-馬賓王第一百九十二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四百九十二章 擼胳膊、挽袖子第七百八十章 小題大做第三百章 我想當個女狀元第四百零四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九百四十三章 你看,出事了吧!第一百四十三章 被人玩壞的李績第八百二十二章 越來越有意思了!第九百一十七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佔鰲頭第二百八十一章 江國公府的活出殯第八百七十九章 雄兔腳撲朔!第八百八十九章 答應的非常痛快!第八百五十七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二百一十六章 庫山之戰(1)第七百零一章 又“送走”了一位第二百五十三章 流氓刺史,流氓飯局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轉的轉型!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認識喬峰嗎?第八十一章 論糧道(1)第六百五十章 太子妃發威!第七百六十四章 沒完沒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只配給孤當一條狗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是種奇怪的動物第六章 承慶殿定策第二百零四章 大哥,請你抽打我的細嫩皮肉吧第六百六十五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慣的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太子爺,您聖明啊!第四百零七章 禽獸不如啊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作多情的太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利是一把雙刃劍第七百九十章 現世報!第一百四十三章 被人玩壞的李績第十八章 利州之戰第九十章 含風殿議事(2)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第五百一十三章 臣這禮比鄭家重!第二十一章 麗正殿敘話第七百六十二章 追本溯源第一百九十四章 專業的事兒,還得找專業人士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明宮第七百六十章 羈押二王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孃家人第十五章 找頭豬來組隊第四百六十章 強龍和地頭蛇之間談話第一百一十四章 杯酒釋兵權 (1)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別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盜牛-稱心立功第六百四十九章 咋的,又想跟老子要錢第九百四十七長孫之殤!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個死腦筋的老頭兒第二百五十二章 看你是不是東方朔一樣的弄臣?第八十章 大唐需要水師(2)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天門兵權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順,你服不服?第六百九十三章 地頭蛇的作用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摘茄子也特麼不看看老嫩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來吹牛批行嗎?第五百六十九章 議和?誠意不夠!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慶殿駁論(1)第二百六十二章 媒婆皇帝李世民第七十七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1)第六百八十五章 流氓也是要有傳承的第十章 新華州刺史第四百四十章 白衣報喪第三百章 我想當個女狀元第七百八十章 家貧出孝子第四百零四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五百六十一章 麟德殿中的啼哭-中山王李象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勸你善良第三百三十四章 稱心如意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花邊新聞第八百章 誰纔是真正的勝利者!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沒有翻身的機會第九百六十八章 又弄出一個意外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鮮出爐的城門官第四百八十六章 太子爺,您聖明啊!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巧佔祁溪鎮第六百八十七章 送上門的小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