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陛下,還記得您表叔嗎?

對於李承乾來說,今兒是美好的,老在長安城憋着,就是早晚把人給弄神經了,有仗打,還能領略不同的風光,這不比每天和官員較勁要有意思的多了。輕車熟路的他,叫上房杜等人在尚書省商討兵馬、錢糧等具體問題,處理完這些瑣碎事後再呈報給皇帝允准。

同樣一件事,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心情自然是不同,這也正應了那句有人歡喜有人愁,尤其是像魏徵這樣的倔老頭兒,這不,聯合虞世南、于志寧、褚遂良等一班就跑到紫宸殿去規勸皇帝,讓他改變西南戰場的主帥,換成誰都行,就是不能用太子。

如今在朝的臣子,不少人都經歷了隋唐兩個朝代,親眼看到大隋那樣一個強國是怎麼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土崩瓦解的,成爲和秦一樣二世而亡的大一統王朝。皇帝和他那位煬帝表叔在行事作風上相同之事太多了,用魏徵的話說那就是胸中同樣有一隻無法束縛的猛虎。

這樣的君主能爲國家建立功業,也能爲把國家帶入毀滅,那國運可真就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了。作爲見證了那場動亂的過來人,魏徵他們可不想再經歷一次,尤其還是按着折騰方法培養太子,這麼一來,下一代也消停不了。

曾經有人把皇帝和楊廣作過這樣的比較,不僅朝臣們覺得有理,傳到皇帝耳中,他本人也是一笑而過。其一,兩人的皇位都來路不正,都是搶了自己的兄長的儲君之位。

其二.兩人在當皇帝前都曾立下赫赫戰功,楊廣爲揚州總管時,率領韓擒虎、賀若弼等名將南下伐陳,併成功滅亡了陳朝,實現了中國的統一,創下了不世之功。而李世民也絲毫不差,他在隋末亂世中南征北戰,平定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割據勢力。

其三,兩人都非常有文采楊廣不僅是一個政治家,還寫的一手好詩。他的很多詩篇都被後世傳頌,尤其是那一句“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而李世民除了擅長飛白外,更是善填詞作賦,蕭瑀就曾在不同的場合把皇帝讚揚他的那首詩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傳示於諸人。

其四,兩人都曾臣服突厥楊廣和李世民都派軍遠征絕漠,令突厥聞風喪膽。楊廣巡遊西域,使突厥的啓民可汗俯首稱臣。而李世民則被突厥奉爲“天可汗“,開創了貞觀一朝的盛世。

其五,兩人都出身關隴,都有鮮卑血統楊廣和李世民都出身於北周的關隴貴族集團。楊廣的祖父是北周的十二大將軍之一的楊忠,而李世民的曾祖則是北周八大柱國之一的李虎。

其六,兩個人都是雄才大略,楊廣營建東都洛陽,建大運河貫穿南北,將國家的經濟和文化重心向東方和南方遷移。而李世民加強科舉,實現民族交流,開創貞觀之治,爲大唐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二位帝王身上的共同點如此之多,大臣們能睡得找踏實覺就怪了,所以事事都跟頭把式的看着他,也就沒有什麼稀奇的了。

紫宸殿,得這了魏徵等人的來意後,李世民面色凝重,放下手中的奏本,聲帶不悅的說:“玄成,吐蕃國主已經指名道姓了,難道我大唐的國儲就要縮頭烏龜嗎?真要連仗都打不了,那這個儲君他也不要乾了,朕不要窩囊廢來繼承大唐的江山。”

見縫插針是皇帝的強項,他當然不可能告訴魏徵等人,他們父子老早就商量好了,現在有這麼現成的藉口要是不用,那朕豈不是白白辜負了松贊干布的一番心意了。

再說,自家的那小混蛋是什麼角色,李世民太知道了,那是個一聽到刀槍聲骨頭都跟着癢的人,就算自己不讓他掛帥,這小子也能想出一萬種方法隨軍,與其這樣還不如成全他呢。

“陛下,兵者兇危也,太子殿下身爲國本,一絲一發都關乎社稷的安寧,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萬一戰場上有什麼閃失該怎麼辦呢!朝廷培養一個合格的儲君不容易,這種風險是擔待不起的,是以臣懇請陛下跟換主帥。”

待褚遂良的話說完,虞世南又把話接了過去:“陛下,我朝能征善戰的將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陛下爲什麼一定要用太子呢。雖然殿下在武功上異於常人,有很強的天賦,可畢竟年幼此戰關乎大唐在西南的根基,是不是選任一位老成持重的老將前往呢。”

聽到二人說要換帥,李世民不由的一笑,慢慢悠悠的進了一口茶,捧着茶盞,淡淡地說:“幾位卿家,高明不是第一次率軍出征了吧,以前不也打的挺好嗎?如果他不是太子,而是一般勳貴家的子弟,立了這麼多戰功,朕一定給他一個三品大將軍乾乾。”

李世民這純粹是在扒瞎,要是有勳貴家子弟精明跟這小子一樣,李世民做的頭一件事就是把他的家族滿門抄斬。留下這樣的年輕臣子那就是養虎爲患、荼毒無窮,歷朝歷代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李世民絕對不會讓這種情況在大唐上演的。

看到兩位隊友把話題扯遠了,一旁的魏徵不由的翻了翻白眼,你們說的和咱們進言的主題差的太多了吧。

於是,魏徵則進一步言道:“陛下,以前讓太子從軍出征是讓他懂得軍國之事的重要性,現在你這樣縱容太子率軍征討,養成了習慣,那我大唐將來就多了一位喜好征伐的帝王。

域雖大,好戰必忘,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四處征討,那大唐豈不是永無寧日了。百姓得不休息就會心生抱怨,揭竿而起,前隋的教訓就在眼前。陛下,你難道忘了自己的表叔了,你想讓大唐步前隋的後塵嗎?”

聽到魏徵說的如此大逆不道之言,竟然把於國有功的太子比喻成亡國之君,這不是在詛咒大唐亡嗎?

只見李世民的額頭上青勁暴起,站起身來指着魏徵大聲喝道:“田舍翁,信不信亡國之前,朕先殺了你一家老小!”........

第三十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1)第四百三十六章 單道真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計劃 (四)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麼幺蛾子!第四百七十七章 見微知著者-馬賓王第一百八十七章 睚眥必報的李承乾第二百五十六章 爺今兒就想在這耍耍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五百四十八章 吳府作客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個死腦筋的老頭兒第八百一十三章 你對得起你爹嗎?第六百九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一百二十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 (1)第六百一十八章 因禍得福第四十八章 滅蝗進行時(3)第四百八十六章 太子爺,您聖明啊!第五百零一章 萬國來朝(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時候第五百九十四章 臨海公主的最終決斷第九百三十二章 他爹當年也是這麼過來的!第六百六十七章 打劫啊,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債惹的禍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八十章 矯枉必學過正第五十三章 李承乾對宗教的看法第九十二章 爭糧打井(2)第九百二十三章 永遠都養不熟的狼!第一百六十三章 截殺第二百一十三章 初抵洮州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齊上陣第六百九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七百三十二章 禿尾巴鵪鶉第四百三十五章 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盜牛-稱心立功第七百三十一章 狗起秧子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個龜孫第九百四十二章 新紀元,新開始!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孃家人第八百八十七章 大唐豪放姐!(三)第十章 新華州刺史第八百七十六章 就輕輕的一拳!第三百三十七章 別跟老子來這套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裡的小把戲!第九百七十五章 再說一遍,這是私事!第六十八章 岷州之戰(2)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六百三十七章 鬼哭狼嚎的刑部大牢第五百三十二章 相得益彰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四百三十章 他下手更狠第四百九十四章 豔名一夜蓋長安第九百五十九章 胖子的桃色新聞!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玄武門上還有散去的疑雲第五百三十七章 姐妹當差第四百七十二章 賤人和敗類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九百一十八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歡聲笑語中的人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慶殿駁論(1)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二百一十二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八百七十八章 愈演愈烈!第七百六十章 羈押二王第六百九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七百九十三章 長孫家也有蠢貨!第七百一十四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八百六十九章 言不由衷!第四百六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六百四十九章 咋的,又想跟老子要錢第一百八十八章 決不能便宜了這個小混蛋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能閉嘴嗎?第四百八十八章 病老虎也是老虎第四百零三章 大小狐狸之間的對弈第一百二十六章 侯君集嚇尿了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七百七十七章 專門坑舅舅第二百八十九章 被老頭兒玩兒壞的吳黑闥第四百四十二章 憶往昔第四十四章 大安宮第三百三十七章 別跟老子來這套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六百七十章 我特麼是你親叔叔啊第一百二十七章 誰的賬也不買第七章 華州之亂(1)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慣的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豪放姐!(二)第三百三十章 鬼精鬼精的狄仁傑第九百零七章 狄知遜織的鐵網!第六百一十三章 做客王府第六章 承慶殿定策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庫山之戰(2)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宮中的失蹤人口案第一百零一章 大隋公主的末日
第三十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1)第四百三十六章 單道真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計劃 (四)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麼幺蛾子!第四百七十七章 見微知著者-馬賓王第一百八十七章 睚眥必報的李承乾第二百五十六章 爺今兒就想在這耍耍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五百四十八章 吳府作客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個死腦筋的老頭兒第八百一十三章 你對得起你爹嗎?第六百九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一百二十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 (1)第六百一十八章 因禍得福第四十八章 滅蝗進行時(3)第四百八十六章 太子爺,您聖明啊!第五百零一章 萬國來朝(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時候第五百九十四章 臨海公主的最終決斷第九百三十二章 他爹當年也是這麼過來的!第六百六十七章 打劫啊,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債惹的禍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八十章 矯枉必學過正第五十三章 李承乾對宗教的看法第九十二章 爭糧打井(2)第九百二十三章 永遠都養不熟的狼!第一百六十三章 截殺第二百一十三章 初抵洮州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齊上陣第六百九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七百三十二章 禿尾巴鵪鶉第四百三十五章 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盜牛-稱心立功第七百三十一章 狗起秧子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個龜孫第九百四十二章 新紀元,新開始!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孃家人第八百八十七章 大唐豪放姐!(三)第十章 新華州刺史第八百七十六章 就輕輕的一拳!第三百三十七章 別跟老子來這套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裡的小把戲!第九百七十五章 再說一遍,這是私事!第六十八章 岷州之戰(2)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六百三十七章 鬼哭狼嚎的刑部大牢第五百三十二章 相得益彰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四百三十章 他下手更狠第四百九十四章 豔名一夜蓋長安第九百五十九章 胖子的桃色新聞!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玄武門上還有散去的疑雲第五百三十七章 姐妹當差第四百七十二章 賤人和敗類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九百一十八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歡聲笑語中的人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慶殿駁論(1)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二百一十二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八百七十八章 愈演愈烈!第七百六十章 羈押二王第六百九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七百九十三章 長孫家也有蠢貨!第七百一十四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八百六十九章 言不由衷!第四百六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六百四十九章 咋的,又想跟老子要錢第一百八十八章 決不能便宜了這個小混蛋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能閉嘴嗎?第四百八十八章 病老虎也是老虎第四百零三章 大小狐狸之間的對弈第一百二十六章 侯君集嚇尿了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七百七十七章 專門坑舅舅第二百八十九章 被老頭兒玩兒壞的吳黑闥第四百四十二章 憶往昔第四十四章 大安宮第三百三十七章 別跟老子來這套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六百七十章 我特麼是你親叔叔啊第一百二十七章 誰的賬也不買第七章 華州之亂(1)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慣的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豪放姐!(二)第三百三十章 鬼精鬼精的狄仁傑第九百零七章 狄知遜織的鐵網!第六百一十三章 做客王府第六章 承慶殿定策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庫山之戰(2)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宮中的失蹤人口案第一百零一章 大隋公主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