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

雖然這次打井修渠大大緩解了關中的旱情,莊稼地的禾木在一條條溝渠的滋潤下恢復了生機。

在老百姓眼中這場天災是過去了,可是在朝廷上這又僅僅是個開始。

百官們紛紛向進言皇帝,希望皇帝能祭天並且下詔罪己。

理由嘛,很充分日蝕的出現就是警世人說明皇帝施政的有失德行的。

要不怎麼連年降下災禍呢,不管是爲了大唐的國祚,還是天下百姓的福祉,請皇帝無論如何到要諫納。

承慶殿

鬧出了這麼大的一件事,李世民不得不結束在翠微宮的休養返回長安。看着堆在案上的奏本,李世民一臉陰鬱的坐在那一言不發。

而小胖子李泰跪在下面已經一個多時辰了,從他顫抖雙腿就能看出來他快堅持不住了。汗水已經把他衣領和後背都弄溼了,但他還是一動都不敢動。

他愛乾淨李承乾是知道的,換做平時他早在就香湯沐浴了,可今天卻不一樣,小胖子惹得禍可不小。

這次朝廷恩科的籌備是他主持的,主考是他的老師蕭瑀,而那些想讓自家的子弟入仕的人最近對他可是緊着巴結。

這酒喝多了難免失言,在一次宴席上李泰就話裡話外的表示皇帝對世家已經忍無可忍了,這次大考就是要從中遴選大量的人才,替換這些礙眼的傢伙。

這樣年復一年,用不了幾年就將朝中這些世家門閥出身的官員全部替換掉。

他這話可捅了馬蜂窩,想全換掉,那你們李家是不想混了。也不自己好好的思量下自己有沒有那副好牙口。

這幾百年來那家皇帝做到了,楊廣倒是想了用高句麗的戰爭消耗他們,後果怎麼樣,把自己報銷了吧。

皇權和世家的矛盾幾百年來互有勝負,這本來都是心照不宣的事,可現在下好了,讓李泰直接給捅破了。

正好藉着和尚道士們宣傳的上天示警爲理由趁機發難,給皇帝點眼色看看,好讓李世民和李淵一樣知難而退。

當然這些天像讓本來篤信仙神的百姓和官員們更加確信無疑。要不然怎麼連年鬧災荒呢,不是蝗災就旱災的,所以也就跟着鬧了起來。

“父皇,四弟都跪了這麼長時間了,讓起來活動活動吧。”

李承乾是看不下去,他和李泰是有默契的,就拿上次洛陽的事來說吧,李泰不也是幫了他嘛。

李承乾不說還好,聽他求情李世民就更生氣了。關中打井抗旱的差事他是辦的不錯,但也沒少惹事啊。

那些親王公主跑到自己這來又是哭又是鬧,弄的李世民今年這個暑避的這個憋屈。

“你還求情兒,別以爲朕不知道這些起鬨的臣子有的也是爲了你爭糧的事。你說這事怎麼處理。”

李世民將手裡的茶盞放下,呵斥着李承乾。

“祭天就祭天唄,反正現在井和渠都修好了,什麼時候下雨也就不重要了。

能答應求雨就不錯了,非得要下罪己詔,那就是給臉不要臉,這天災又不是您招來了。

那些和尚道士說什麼就是什麼了,他們那隻耳朵聽見那些所謂的神說的。要下也可以啊,讓那些相信神怪的大臣把神仙請來,只要能請來,別說一篇,十篇都行。”

李承乾這純粹是耍無賴,這倒和程知節辦事風格十分相似。不過他說的也對,要是請不來那就把嘴閉上,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此的逼迫君父就不怕掉了腦袋嗎?

“眼下前線戰事吃緊,朝廷的主要精力是要放在打仗上,且讓他們得意一時嘛,等我們收拾完頡利,攜大勝之威大刀破斧的改革誰有能怎麼樣呢。”

шωш ¸ttκǎ n ¸¢Ο

李承乾的話着時說到他要害上,楊廣當年爲什麼失敗,這些人拖後腿佔了很大的因素。一旦北境開戰,必須保證國內朝局的穩定。如果前線戰事僵持不下,國內再起紛亂,那楊廣就自己的前車之鑑。

恩,李世民點點頭,但有了李泰這件事,那這次大考勢必會成爲士庶兩族又一次激勵的交鋒,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祭天求雨可以,你也知道他們真正的目的並不在此,朕不希望考場上再起波瀾。”

“父皇,那四弟是不是可以起來了。”

看到他這麼無賴,李世民也不知道怎麼說這個兒子好,隨即擺了擺手讓李泰起來。

李承乾上前一把扶起李泰,隨後轉身說道:“增加一倍的進士名額,按照這些學子的身份文牒,將他們分成兩撥,分開就不會出事了吧。”

李承乾這個注意好,士族學子一個榜,寒門學子一個榜。誰也礙不着誰的事,考不上那就是你自己水平的問題了,到時候誰也說不出什麼來。

“聽到沒有,你大哥給你出了個好主意,還不滾下去辦。另外新建禮賢館你要好生經營,再出現一點紕漏兒,朕扒了你的皮。”

是,是,李泰給了李承乾使了個眼神就退了出去。

長安的圜丘共有四層,全用土堆砌而成,高約八米,最底層的面徑約五十四米,第二層面徑約四十米,第三層約二十九米,第四層(即頂層)約二十米。

各層高一米辦米至兩米不等,頂層圓心位置可見一小凹坑。

西圜丘共有十二陛(十二條登上圜丘的臺階),將整個壇體分爲十二個扇形,寓意爲“十二辰”,

即子、醜、寅、卯等,暗指天上的十二個方位,其中正南方向的“午陛”最寬最長,是皇帝登壇的階道。

歷代的天子都極爲重視祭天,所以每年都要來天壇,祭天的日子要選好,“冬至”是白天時間最短的一日,又是“三陽開泰”之意。

每年的冬至就是國家盛大的祭天日,皇帝必須親自完成這一艱苦而神聖的任務。

可今年的情況有所不同,這要是換成以往,李世民這個虛榮心極強的人樂樂呵呵的帶着大臣來個一日遊。

天還沒亮的時候,那些太監宮女們就緊着在他身邊忙活着,這也讓本來就有起牀氣的李世民更加惱火了。接連打了了三個太監的梃仗才讓他的心情稍微好一點。

禮部的司禮官已經安排好一系列繁瑣的準備工作,李世民看都沒看那些禮官的準備,扭身上車就走了。

看着皇帝興致不高,那些禮部官員自然也不會自討沒趣,跟着車隊從遠在長安城北的寢宮往南郊的天壇趕。

皇帝出行排場很大,頗爲壯觀,一行人馬浩浩蕩蕩,沿着朱雀大街往南出明德門,再向東拐,就來到了天壇,這一路實在算不得短,皇帝的車馬大概要走兩個小時才能到達。

等到鼓樂、大臣,以及所有相關人員都各就各位了,祭天儀式便正式開始。

李世民獨自站在圜丘之頂,視野開闊,仰望蒼穹如蓋。以天壇爲中心,長安城和關中沃野就在眼底,而他站在這裡,爲國家的康泰,祭天求雨。

在他面前是“昊天上帝”的牌位,李世民手中捧着爲上天獻納的玉璧,此刻,天壇的每一階上都站着禮部的官員,祭祀與他們位置相對應的二十八星宿,天壇以外應該有三道環形的矮牆,將天壇層層圍住。

於是,李世民按照司禮大臣的指引登壇、獻禮、退壇、再登壇……如此經過一個複雜的祭天過程。

隨後獻給昊天的犧牲、玉帛等祭品要在天壇東南方向的燎壇內焚燒,煙火升騰達上天,使天帝及諸神聞到氣味,享用祭品。

在返駕途中,李承乾被叫到攆上,看着皇帝的臉都能擰水來,李承乾拿起了墩子坐在李世民腳邊一句話也不說。

稍時,終於從思緒中走出來的李世民看了李承乾一眼後,抓起茶几上的茶水就一飲而盡,一副預言與止的樣子。

“父皇,什麼旨意您下就是。”

和他做了幾年的父子,李承乾當然知道皇帝這幅表情肯定是有什麼不好說。

半晌後.....

“承乾,朝廷現在情況你也清楚,北伐頡利這仗不容有失。朕想讓你出任監軍,隨李靖出征,這是國運之戰,不可馬虎,所以還是要你去戰場上再走一遭了。”

嗨,以爲什麼事,不就是隨軍出征嘛,你就是不說咱也得去啊。

他明白李世民的意思,讓他把大唐所有的家底都交給李靖他不放心。畢竟李靖不是秦王府出來的,玄武門的時候還作壁上觀。

要不是李世民惜才,老小子早下去見他老舅韓擒虎了,還能高官厚祿的養着他。

李世民拍了拍在腳邊的李承乾,隨後說道:“秋糧收上來,你就隨軍出征吧。”

“諾”

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麼幺蛾子!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見聞第九百二十二章 及時文書!第一百八十五章 罵的就是你蕭瑀第三百三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四十八章 會吃醋的小傢伙第五百五十九章 夜半報喪第六百八十五章 流氓也是要有傳承的第八十七章 初遊翠微宮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一百零八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3)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個龜孫第五百章 你到底是誰家的丫頭?第五百二十三章 面子是靠自己掙的第四百二十七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七百七十五章 煩人的房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選將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棗交情第一百四十一章 謀殺親夫的鄭麗婉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攻進行時第二百五十五章 殿下,這裡面的水深着呢第六百五十四章 封王?沒問題!第五百二十八章 這是新年的第一場風化案第九百六十六章 你放心上路!第四十七章 滅蝗進行時(2)第五百八十六章 掉井裡就撈出來嘛!第七百五十一章 立威,同時也是警告第三百三十八章 啥時候都有湊熱鬧的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選將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靠譜的國舅爺第一百三十二章 鄭家有女名麗婉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個真不行!第三百六十三章 內衛在行動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間最惡莫過於此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績的小心思第六百五十五章 哎,算卦得給錢啊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聰明也不如我兒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矣 (2)第八百四十章 錯綜複雜的賀蘭山!第七百二十三章 真神計劃之倉皇逃竄第五百三十章 好久不見第六章 承慶殿定策第八百四十七章 莽夫嗎?第三百九十五章 可以放牧,但不要放肆第六百九十章 雙佈局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東谷口第七百五十七章 妥,還是不妥!第八十四章 緊箍咒第二百五十五章 殿下,這裡面的水深着呢第二百九十三章 頹廢中的希望第一百四十七章 化胡爲漢的方法第七百八十五章 談情懷,是吧!第五百章 你到底是誰家的丫頭?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六百五十六章 哦,還有這麼個人呢!第三百八十二章 說話不算話的李世民第七百五十三章 夷男有個好兒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金雞下蛋第六百九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九十一章 爭糧打井(1)第二百一十六章 庫山之戰(1)第九百八十七章牙咬崩了!第七十四章 岷州終戰(1)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八百五十二章 啥玩意,進去了?第二百六十章 你只有當狗的資格第三十七章 出使風雲(3)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二百六十章 你只有當狗的資格第八百零六章 老冤家,新思路!第四十章 岑文本的警告第四百二十三章 好色,是一種遺傳第六百八十五章 流氓也是要有傳承的第一百二十三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3)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豪放姐!(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罵的就是你蕭瑀第五百四十八章 吳府作客第四百三十三章 丟人特麼丟大了第九百七十章 有這麼玩的嗎?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六百九十四章 別有洞天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九百六十二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百七十一章 竇寬受賄第八百七十六章 就輕輕的一拳!第七百零七章 老好人不是那麼好當的第七百三十八章 晉陽風暴(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來吹牛批行嗎?第八十五章 新任司馬劉仁軌第五十九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1)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爺兒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三百七十七章 真像原來是這樣的第七百八十一章 傅奕的“故事”!
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麼幺蛾子!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見聞第九百二十二章 及時文書!第一百八十五章 罵的就是你蕭瑀第三百三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四十八章 會吃醋的小傢伙第五百五十九章 夜半報喪第六百八十五章 流氓也是要有傳承的第八十七章 初遊翠微宮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一百零八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3)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個龜孫第五百章 你到底是誰家的丫頭?第五百二十三章 面子是靠自己掙的第四百二十七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七百七十五章 煩人的房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選將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棗交情第一百四十一章 謀殺親夫的鄭麗婉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攻進行時第二百五十五章 殿下,這裡面的水深着呢第六百五十四章 封王?沒問題!第五百二十八章 這是新年的第一場風化案第九百六十六章 你放心上路!第四十七章 滅蝗進行時(2)第五百八十六章 掉井裡就撈出來嘛!第七百五十一章 立威,同時也是警告第三百三十八章 啥時候都有湊熱鬧的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選將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靠譜的國舅爺第一百三十二章 鄭家有女名麗婉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個真不行!第三百六十三章 內衛在行動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間最惡莫過於此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績的小心思第六百五十五章 哎,算卦得給錢啊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聰明也不如我兒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矣 (2)第八百四十章 錯綜複雜的賀蘭山!第七百二十三章 真神計劃之倉皇逃竄第五百三十章 好久不見第六章 承慶殿定策第八百四十七章 莽夫嗎?第三百九十五章 可以放牧,但不要放肆第六百九十章 雙佈局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東谷口第七百五十七章 妥,還是不妥!第八十四章 緊箍咒第二百五十五章 殿下,這裡面的水深着呢第二百九十三章 頹廢中的希望第一百四十七章 化胡爲漢的方法第七百八十五章 談情懷,是吧!第五百章 你到底是誰家的丫頭?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六百五十六章 哦,還有這麼個人呢!第三百八十二章 說話不算話的李世民第七百五十三章 夷男有個好兒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金雞下蛋第六百九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九十一章 爭糧打井(1)第二百一十六章 庫山之戰(1)第九百八十七章牙咬崩了!第七十四章 岷州終戰(1)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八百五十二章 啥玩意,進去了?第二百六十章 你只有當狗的資格第三十七章 出使風雲(3)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二百六十章 你只有當狗的資格第八百零六章 老冤家,新思路!第四十章 岑文本的警告第四百二十三章 好色,是一種遺傳第六百八十五章 流氓也是要有傳承的第一百二十三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3)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豪放姐!(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罵的就是你蕭瑀第五百四十八章 吳府作客第四百三十三章 丟人特麼丟大了第九百七十章 有這麼玩的嗎?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六百九十四章 別有洞天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九百六十二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百七十一章 竇寬受賄第八百七十六章 就輕輕的一拳!第七百零七章 老好人不是那麼好當的第七百三十八章 晉陽風暴(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來吹牛批行嗎?第八十五章 新任司馬劉仁軌第五十九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1)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爺兒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三百七十七章 真像原來是這樣的第七百八十一章 傅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