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房玄齡上書請旨意孫思邈妙手難回春

上回書說到皇嗣爲了給皇后祈福,希望皇帝能夠宣佈大赦,但他不敢自己去跟皇帝提意見,而是給皇后最喜歡的大臣房喬寫了一封信,在這封信中,他委婉的表達了自己的意願。這封信被皇嗣以八百里加急送到房橋的手裡,那是一個黃昏,信使下馬之後,飛奔進入了房喬的府邸。家丁被嚇了一跳,以爲宮裡出了大事,當信使把信交給房喬手裡的時候,他立刻昏了過去。房喬趕緊讓人把信史擡了下去,而他自己坐在那裡仔細的讀那封信。過了一會兒信使醒了過來,房喬說:“這件事皇嗣沒有向別人提起過吧!”信使說:“我只是送信,其餘的事情我一概不知道。”房喬點點頭說:“這樣吧!我有兩封信,一封你帶到東宮,另一封你交到尚書省。”信使答應着,房喬挽起袖子,書童立刻準備好筆墨紙硯,忙活了一陣兒之後,兩封信都準備好了。現實帶着這兩封信,馬上登程,一路上馬不停蹄,飛快的回到了長安。

皇嗣拿到這封信之後,只見房喬告訴他,切記不要把這件事情宣揚出去。而另一封信通過尚書省被直接轉到了大內,不久之後,這封信就到了皇帝的手中。皇上一看是房喬寄來的,非常的吃驚,拆開一看裡邊的內容才知道,原來皇嗣有意請求大赦,爲母親祈福。房喬表示雖然這件事不會有什麼用,但皇嗣的孝心是非常可貴的。不久之後皇嗣被叫到御前,當面問起了這件事,皇嗣立刻予以承認,說:“說實在的,我也不知道這個辦法是不是管用,但我還是想試一試,畢竟母親只有一個,一旦有個閃失,就再也沒有辦法挽回了。”皇上說:“房先生說的對,其實宣佈大赦爲皇后祈福,很可能到最後沒什麼用,但你的這份孝心一定會讓你的母親深感欣慰,所以正打算接受你的建議。”一聽這話皇嗣非常的高興,流着眼淚說:“從小到大,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辦法得到父親的認可,但是沒有關係,我終於等來了這一天。”

皇上並不能直接宣佈大赦,而是先要跟廷臣們進行商議,這種是廷臣是不好反對的,因爲皇后的人緣非常好,她平時攢下的人品三輩子都用不完,皇上說:“諸位各抒己見吧!”魏徵的視力已經非常的模糊,說:“這些人之所以會被關進監獄,一定是因爲觸犯了刑法,傷害了我其他的人。所以赦免這些人並不一定真的能夠爲皇后攢下德行,但是皇嗣的孝心難能可貴,臣的意思是把時候不赦之人排除在外,罪輕者可以赦免,其他的可以適當的予以減輕。”長孫無忌說:“臣贊同魏夫子的意見。”侯君集說:“臣也在同魏夫子的意見。”戴胄說:“陛下,爲皇后祈福固然重要,但臣覺得針對病情的治療也毫不能鬆懈,現如今孫師父已經束手無策了,我們應該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的辦法。”一聽這話,皇上皺着眉頭說:“孫師父的醫術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一般人難出其右,朕以爲還是應該相信孫師父。”

這邊大家討論要不要宣佈大赦,那廂裡皇嗣已經興沖沖的來到皇后的寢宮,說:“母親,我已經向皇上請求宣佈大赦了。”皇后說:“爲什麼要宣佈大赦?”皇嗣有些得意的說:“母親的病久不見起色,我翻閱了史書,上面有爲祈福宣佈大赦的記載,所以我想請求陛下宣佈大赦,爲母親祈福。”皇后皺着眉頭說:“傻孩子,這麼大的事情,你爲什麼不先跟我商量呢?”皇嗣說:“這是我對你的一片孝心,還怎麼跟你商議呢?”皇后說:“你每天來侍奉湯藥,這就足夠了,如果你能夠做好一個儲君應該做好的所有事,我就很爲你感到欣慰,至於大赦這種事不必做。”皇嗣說:“這不是我一個人的主意,房先生也是同意的,是房先生上書讓皇上做這件事。”

御前會議已經結束了,皇上看上去很高興,把中書省起草好的詔令拿着一份來到了皇后的寢宮,看見皇后躺在那裡有氣無力,面色慘白,皇上說:“朕已經準備好宣佈大赦了,政事堂所有人都表示同意。”皇后說:“還有一個人你沒有問過。”皇上說:“你說的是房先生嗎?這就是他提議的。”皇后說:“我已經知道這件事的經過了,是承乾先寫了一封信給房先生,特意讓他給陛下提建議。”皇上說:“其實宣佈大赦不光是爲了給你祈福,也是爲了讓天下人都知道承乾的孝心。他都跟朕說過了,之前做任何事都被朕批評,這一次得到了朕的認可,是很不容易的。”皇后說:“如果是其它事情,我可以不那麼堅持,這件事關係到國法,我唐朝第一個真正的皇后,要是以後的皇后都這樣,爲了自己祈福,就讓皇帝宣佈大赦,國法還有何威信可言?國法就應該像是雷霆雨露一樣,只能公用,不能私用。”

皇后反對,讓皇上感到非常的意外,一邊是皇后,一邊是皇嗣,他真是左右爲難。皇后說:“承乾那邊我給他說。”於是大赦令胎死腹中,這對皇嗣而言是非常大的一個打擊,他回到東宮茶飯不思,乳母說:“殿下,雖說皇后沒有接納你的這一份孝心,但她心裡應該還是非常歡喜的。”承乾說:“他們真的是天生一對,一樣不領我的情。”乳母說:“殿下多慮了,不管是陛下還是皇后,你從小到大他們都是非常關心你的。”承乾說:“你也不用替他們圓了,這個皇嗣的身份我也不要了,就讓魏王來當這個皇嗣吧!這樣父親和母親都非常的滿意。”乳母說:“你怎麼能說這樣的傻話呢?從古到今,凡是被廢除皇嗣身份的皇子有幾個能善終的?”承乾默然不語,乳母說:“從前往後你的一言一行都要多加註意,稍有不慎,失寵於父母是小,萬一被有心人士大做文章,後果不堪設想。”

承乾感到非常的失落,乳母說:“按說魏王泰心中只想着編書這件事情,從來沒有到母親的榻前盡孝,皇后應該沒有那麼喜歡他,不過爲了保險起見,你應該多多的與長孫太尉交往,在他面前你要放低姿態,不要以皇嗣自居,而是以外甥的事身份去侍奉他,與此同時面對房先生你也要有師生之禮侍奉他,對侯君集也要多加拉攏,有了這些人的支持,你還有什麼可懼怕的呢?”皇嗣說:“房先生之所以急着離開長安,就是不想趟這個渾水,我又怎麼忍心把他拉進來呢?”乳母說:“你不把他拉進來,別人也會把他拉進來的,等着看吧!房先生在野的時間不會太久。”這個時候皇嗣終於注意到,乳母有些不太簡單。

乳母說:“雖然我的身份是個乳母,可我也自幼讀書,對從前發生的事情,就像曾經親眼見過一樣熟悉。”房喬在野的這段時間,很少把精力用在耕種上,大多數的時間一個人待在書房裡翻閱着史書,同時又想着自己處於權要這麼多年,到底做了哪些事情是對的,哪些事情是錯的?他把自己做過的事情一一記錄下來,反覆的推敲,盧氏說:“我看你完全不像是已經告老還鄉的人,我要是你,就什麼書都不讀了,踏踏實實的去河邊釣魚,與寺院裡的老僧談論佛法。”房喬說:“很多習慣一旦形成是很難去掉的,我先慢慢適應着吧!也許再過一些年,我就可以像你說的那樣過日子了。”盧氏說:“這段時間我也想通了,長安雖然富麗繁華,但也充滿了危險,稍有不慎就會被抓起來問罪,倒不如居住在這偏遠的地方,過着悠閒的日子。”房喬說:“只怕是這悠閒的日子長不了了,我不擔心自己,我擔心咱們的孩子,特別是那個房遺愛,很可能給咱們家招來無妄之災。”

盧氏說:“哪有像你這樣做父親的,不盼兒子們好?整天說他們會給你招災惹禍,萬一不小心讓你說成了事實,可怎麼得了呢?”房喬說:“瞧你這話說的,難道是我烏鴉嘴壞了他們的好運氣?”盧氏雖然對夫君非常的嚴厲,對兒子卻是非常的驕縱,房喬總是皺着眉頭,每次看到兒子都沒有好臉色,盧氏說:“這兩個是我爲別的男人生出來的嗎?何至於讓你如此的不愉快,像你這樣,房家怎麼能興旺呢?”房喬說:“有些話你早就聽過的,物極必反,樂極生悲。現如今我位極人臣,兩個兒子在京城也是很多人都想攀附的公子哥。羣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聚在一起,鬼知道能做出些什麼事來,就算是湊在一起,只說一些犯忌諱的話,也有可能給咱們家鬧一個滿門抄斬,我辛辛苦苦掙下的家業蕩然無存,攢下的名望也會被一下子抹掉。”

房喬離開機要之後,整個中樞辦事的速度越來越低,而且辦一件事情常常要反覆的折騰。皇上坐在那裡撓着頭皮說:“房喬在朝中的時候,從來不會發生這類事,你說這是朕的錯覺,還是事實如此?”尚書右僕射溫彥博說:“陛下,房杜二公是不世出的大才,我等怎麼能跟人家相比呢?”皇上卻說:“你們不會爲了突出房喬的作用,在這裡故意偷懶吧!”溫彥博說:“陛下多慮了,我們不會那麼做的。”朝中發生的事情,皇后一清二楚,每次看皇上過來總是皺着眉頭,皇后說:“看來又有事情處理的,不順利?”皇上說:“只可惜房先生年事已高,否則朕一定要把後事託付給他。”皇后說:“陛下爲什麼不讓他來教導皇嗣呢?”皇上笑着說:“房先生擅長的是爲解決問題提供各種可行的方案……”

皇后說:“東宮的問題不是問題嗎?”皇上說:“你不要忘了他是從玄武門走出來的人,這樣的事情他只想經歷一次。”皇后說:“陛下想過讓誰做房先生的繼承人嗎?”皇上說:“尚書左僕射這個位置可以讓人頂替,但房橋發揮的作用沒有人能替代得了。”說句話的時候,皇上的語氣充滿了一種無力感,眼神裡滿是絕望。皇后說:“只要有伯樂在,不愁沒有千里馬。”皇上說:“房先生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伯樂,杜公就是他舉薦給朕的。”在之後的日子裡,從東宮源源不斷的有信寄來,房喬非常的緊張,不敢把這些信件示人,每次閱讀之後,在第一時間就燒掉了。回信的時候,他總是避免直接的給出一些建議,而是像皇嗣闡述一些道理。皇嗣說:“每一次他的回信他都寫一些不清不處的話,我覺得他是故意的。”乳母說:“你要知道房先生的處境,像他這樣一個奇謀迭出的人,皇上怎麼能夠放心的讓他在野呢?”

這個問題盧氏也想到了,語重心長的說:“你雖然足智多謀,但是有些時候你會表現的很天真,你以爲回了老家就安全了,其實像你這樣的人只有兩種結局,一是控制與使用並重,二是棄用然後除掉。”一聽這話房喬冷汗下來了,說:“你覺得面對這種情形,我該怎麼辦呢?”盧氏說:“你要想辦法向皇帝證明,你還是有用的。”房喬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說:“多謝夫人指點迷津。”皇后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她想如果有一天皇上因爲猜忌而殺掉了房喬,必然讓他的聲譽受損。這一天長孫無忌來到後宮,兩個人隔着一道簾子,皇后說:“我可能好不了了,如果能幫得上忙,你就幫一幫承乾吧!他可能保不住儲君的位置,你就想辦法留住他的身家性命。”長孫無忌答應着說:“你也不用那麼悲觀,也許明天孫師父就能想出好的辦法治癒你的病。”

這個時候的孫思邈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蕭玉蓉看着他疲憊的樣子,說:“師父,咱們走吧!皇后的病太難治了,她的心情也太不穩定了。”孫思邈說:“我已經竭盡所能爲百姓留住一位賢后,實在要是留不住,我也沒有辦法了。”盧照鄰說:“師父的意思是皇后的病已經沒有辦法了嗎?”孫思邈說:“要想她的病能治癒,首先要穩住他她的病情,現在要穩住她的病情越來越困難了,這就像是黃河的水,在水位還沒有那麼高的時候,不管是建壩攔截還是泄洪都是可行的。現如今水位越來越高,如果繼續建壩,水位就貴繼續上漲,時間一長必然會失控。如果現在就開始泄洪,必定會導致非常大的一片黃泛區,皇后根本承受不了這樣的陣痛。”

蕭玉蓉說:“如果根本治不了皇后的病,是否應該及早告訴陛下?這樣可以降低他的預期,免得他在事後發怒,追究師父的責任。”孫思邈說:“你提醒的對,我很快就會向皇上說明這件事。”不久之後孫思邈就帶着奏,本來到了御前,皇上看了奏本之後,眼淚下來了,哽咽着說:“孫師父,請你務必想辦法留住皇后的命,事成之後我必有重賞。”孫思邈說:“陛下深知這段時間我已經竭盡全力去穩住皇后的病情了,然而皇后情緒多變,以至病情數次失控,現如今病情愈加沉重,我自感無力迴天,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皇后的病情會突然惡化,最終造成大家不願意面對的局面,面對此等情形,臣不敢不奏,還望陛下體諒。”皇上說:“如果皇后的病沒有發生突然的惡化呢?”孫思邈說:“這是註定要發生的事,但請陛下放心,臣將竭盡所能陪着皇后堅持到最後一刻。”這個時候皇上的表情變得有些複雜了。

孫思邈趕緊說:“陛下可以繼續尋訪名醫,如果真的遇到合適的郎中,我會在第一時間移交病人。”皇上點點頭說:“多謝你爲皇后所做的這一切,無論結果怎麼樣,朕不會少了你的那一份賞賜。”孫思邈一拱手離開了,皇上卻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樣,打不起精神來,長孫無忌一看這情形,心中已經猜到了七八分,說:“陛下,是不是皇后的病沒有辦法治癒了?”皇上說:“只是說治癒的可能已經微乎其微,我們還是應該相信奇蹟會發生。”長孫無忌耷拉着腦袋說:“她雖然貴爲皇后,其實卻非常的命苦,人們只能看到他風光的一面,看不到她把眼淚嚥到肚子裡。”皇上說:“朕一定會貼出皇榜,凡是能夠治癒皇后病的人封爲萬戶侯。”皇后知道這些事情,立刻表示反對,說:“陛下不能爲了我一個人亂了朝廷的規矩。”皇上說:“不是爲了你一個人,是爲了皇嗣,爲了大唐的江山社稷。”

這一次皇上沒有退讓,可一晃幾天過去了,貼出去的皇榜根本無人問津。不久之後孫思邈到了,說:“皇榜之中,並沒有詳細的說明皇后的病情,臣把自己治療皇后病的經過全部記錄在冊,裡面包括了皇后的症狀及其變化,以及所有治療方案執行之後的反應。”皇上說:“那就一併公佈。”郎中們一聽說孫思邈都無力迴天,就誰也不敢去碰那張皇榜了,這個時候皇嗣每天都陪在皇后的身邊,而魏王李泰卻選擇置身事外,每天只顧着自己編書,並且把結果及時展示給皇帝看。這件事讓長孫無忌非常的憤怒,說:“皇上只要提起自己的母親,就忍不住要流眼淚,而魏王李泰面對母親生了重病,不但不去探視,還跟沒事人一樣在那編書,這樣的人就算是僅僅當個宗王都不夠格,何談做皇嗣呢?”

皇上沒有跟着長孫無忌起舞,反而在那裡當起了和事佬,說:“其實魏王一直都是個好孩子,你誤會他了。”長孫無忌說:“皇后生病他去探視了嗎?”皇上立刻說:“當然去過了,雖然次數不是很多。”長孫無忌說:“我如果跟他一樣,我心裡會過意不去,但他一點兒都沒有,陛下一個人對自己的生身之母都是如此的冷酷,他對百姓還能好到哪裡去呢?”被他這麼一說,皇上心裡也不是滋味,可他還是忍不住要爲魏王辯護。在這期間非平穩看似皇后的頻率越來越多了,因爲他們也意識到皇后可能不久於人世。皇后自己也有感覺,於是對承乾說:“孩子啊!如果有一天你做了皇帝,一定要善待你的兄弟。”承乾說:“別的都還好,魏王李泰就算了吧!”皇后有些無奈的說:“我說的主要就是他,你不要看他心比天高,其實他做不成大事。如果有一天他真的犯了錯,希望你能把他幽禁起來,不要要他的命。”

清晨,天空一點點明亮起來,魏王李泰張開雙臂伸了個懶腰,身後一位謀士說:“現如今皇后病危,殿下,還是去探視一下吧!身爲人子,如果從頭至尾都不出現,這恐怕不太妥吧!”魏王說:“母親明顯站在承乾的一邊,我去了她那兒還能聽到什麼好話嗎?”對方說:“就算是聽不到好話也要去,就如同陛下當年殺掉了建成和元吉還要去拜訪太武帝一樣,你只要去了就有三分的情分,你要是不去,就一點情分都沒有了。你與皇后的關係就會被人任意描述,到了那個時候,你沒有辦法自證清白,你想想看一個頂着不孝之子的名號,怎麼可能登上大寶呢?”魏王點點頭說:“其實你說的這些我早就想到了,要不就依你的意思,我去一趟吧!”杜謀士在皇嗣的身邊壓低聲音說:“魏王一直不來探視皇后,這真是太好了,這是上天要幫助殿下守住嗣君的位置。”

272鑾駕抵達東都洛陽王圭光臨李泰府邸230慕容順親唐遠斯民苗山幽謁見大可汗186傳佛法因故減苦役 習道經意外開岔支第59回落魄馬周進入長安失意頡利深夜遇襲216李道彥縱兵逞兇頑薛萬鈞貪功亂胡漢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282設國宴皇上問二臣分權勢大家厚兩子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第十一回劉武周北上歸胡虜房玄齡設卦解迷局第66回裴司空奉旨回京兆唐制史受命踐高臺第十回懼內憂天子殺廢帝 憚功臣雄主失人心300王師所至不破國喪智盛詐降石如雨下338岑文本獲封中書令郭孝恪俘虜焉蓍王348莫離支遣使獻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第47回明彰己德調和陰陽暗記恩仇蕩除塵垢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183蕭玉蓉人後失體面 苗山幽夢裡見提婆第98回李孝恭上奏乞封禪蕭少傅請旨行冠禮第42回苗山幽北上收骸骨蕭玉蓉南下祭祖宗第85回御史大夫彈劾李靖入值門下擬改衣服173困鳴沙斷炊連三日 問解脫多數迷一生107哀山幽人前失體面 俏龍波掌摑濟平衡263習觀想浮生得圓滿飲苦芥片刻養歡愉229無常橫死小龜壽盡大道流行心何能依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第85回御史大夫彈劾李靖入值門下擬改衣服167未商量迎娶張寡婦 有逆緣請教李摩訶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342蕭特進留守洛陽宮高士廉佐嗣定州地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第87回李思摩爵封懷化王李衛公官拜右僕射263習觀想浮生得圓滿飲苦芥片刻養歡愉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266敕二子都督安與秦奉聖旨修剪舊律令179張士貴領兵平獠亂 安四娘改嫁引風波160福報護佑上師脫險 聖德日隆不納奸財178立春日舉行籍田禮 豔陽天等待良人歸260魏王泰驕橫誣羣臣今皇上言法不多變第十四回三五奸佞謀害秦王十八學究演說孔孟106梓莯書院事多妖嬈 官家職房辱己求生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172彌勒院推舉新住持 甘露殿上書諫天子236上臨御門聽四方聲詔命降下改諸王號第28回李玄霸延嗣續香火封德彝事敗奔西天296春正月上幸魏王第夜午時君夢國子監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202揮舞霜刀清理羌寇掃除積雪以誠祀天232慕容純輔主登汗位侯君集領兵平王城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143浪人入廟風塵相隨 學士登科舉家慶賀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287尉遲恭不忍棄鄙妻于志寧上疏斥分封297國子監名儒行講論華清池上諭訪大德第十九回老學究兩定必殺計李楊氏冒死救秦王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第44回人無所依妖法時興萬事有常偶有跌宕第84回蕭皇后淒涼返京兆楊政道服官入大內194馮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離歌149推美於上事功不居 耍盡心機維持氣勢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第28回李玄霸延嗣續香火封德彝事敗奔西天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157去遼東雪中遇法隱 望江岸風裡嘆樸靈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第60回白肥兒出力護社稷杜如晦勞心爲太平167未商量迎娶張寡婦 有逆緣請教李摩訶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212慕容伏允亡命磧中胡虜鉅奸死於馬下327褚遂良請緩封皇子侯君集怨憤生異心212慕容伏允亡命磧中胡虜鉅奸死於馬下213西平郡王復辟舊邦東宮承乾留守長安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脫危險到年底諸事盡繁忙第62回杜如晦病聞真人語任城王怒斬楊義成186傳佛法因故減苦役 習道經意外開岔支第十四回三五奸佞謀害秦王十八學究演說孔孟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364唐皇上陳疾加新病孫思邈難治虛妄人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第50回高皇帝淚灑臨湖殿三野老動情寄江聲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齡尚書請致仕205魏夫子御前論周齊苗山幽樹下說佛法137長孫無忌耕耘東宮 尉遲敬德御前獻醜第59回落魄馬周進入長安失意頡利深夜遇襲第66回裴司空奉旨回京兆唐制史受命踐高臺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232慕容純輔主登汗位侯君集領兵平王城224何刀兒服役陽關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渾101魏夫子彈劾權萬紀 孫思邈拜會袁天罡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285三國合謀共伐焉耆一陽初升敬答太清125李世南開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
272鑾駕抵達東都洛陽王圭光臨李泰府邸230慕容順親唐遠斯民苗山幽謁見大可汗186傳佛法因故減苦役 習道經意外開岔支第59回落魄馬周進入長安失意頡利深夜遇襲216李道彥縱兵逞兇頑薛萬鈞貪功亂胡漢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282設國宴皇上問二臣分權勢大家厚兩子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第十一回劉武周北上歸胡虜房玄齡設卦解迷局第66回裴司空奉旨回京兆唐制史受命踐高臺第十回懼內憂天子殺廢帝 憚功臣雄主失人心300王師所至不破國喪智盛詐降石如雨下338岑文本獲封中書令郭孝恪俘虜焉蓍王348莫離支遣使獻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第47回明彰己德調和陰陽暗記恩仇蕩除塵垢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183蕭玉蓉人後失體面 苗山幽夢裡見提婆第98回李孝恭上奏乞封禪蕭少傅請旨行冠禮第42回苗山幽北上收骸骨蕭玉蓉南下祭祖宗第85回御史大夫彈劾李靖入值門下擬改衣服173困鳴沙斷炊連三日 問解脫多數迷一生107哀山幽人前失體面 俏龍波掌摑濟平衡263習觀想浮生得圓滿飲苦芥片刻養歡愉229無常橫死小龜壽盡大道流行心何能依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第85回御史大夫彈劾李靖入值門下擬改衣服167未商量迎娶張寡婦 有逆緣請教李摩訶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342蕭特進留守洛陽宮高士廉佐嗣定州地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第87回李思摩爵封懷化王李衛公官拜右僕射263習觀想浮生得圓滿飲苦芥片刻養歡愉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266敕二子都督安與秦奉聖旨修剪舊律令179張士貴領兵平獠亂 安四娘改嫁引風波160福報護佑上師脫險 聖德日隆不納奸財178立春日舉行籍田禮 豔陽天等待良人歸260魏王泰驕橫誣羣臣今皇上言法不多變第十四回三五奸佞謀害秦王十八學究演說孔孟106梓莯書院事多妖嬈 官家職房辱己求生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172彌勒院推舉新住持 甘露殿上書諫天子236上臨御門聽四方聲詔命降下改諸王號第28回李玄霸延嗣續香火封德彝事敗奔西天296春正月上幸魏王第夜午時君夢國子監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202揮舞霜刀清理羌寇掃除積雪以誠祀天232慕容純輔主登汗位侯君集領兵平王城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143浪人入廟風塵相隨 學士登科舉家慶賀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287尉遲恭不忍棄鄙妻于志寧上疏斥分封297國子監名儒行講論華清池上諭訪大德第十九回老學究兩定必殺計李楊氏冒死救秦王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第44回人無所依妖法時興萬事有常偶有跌宕第84回蕭皇后淒涼返京兆楊政道服官入大內194馮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離歌149推美於上事功不居 耍盡心機維持氣勢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第28回李玄霸延嗣續香火封德彝事敗奔西天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157去遼東雪中遇法隱 望江岸風裡嘆樸靈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第60回白肥兒出力護社稷杜如晦勞心爲太平167未商量迎娶張寡婦 有逆緣請教李摩訶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212慕容伏允亡命磧中胡虜鉅奸死於馬下327褚遂良請緩封皇子侯君集怨憤生異心212慕容伏允亡命磧中胡虜鉅奸死於馬下213西平郡王復辟舊邦東宮承乾留守長安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脫危險到年底諸事盡繁忙第62回杜如晦病聞真人語任城王怒斬楊義成186傳佛法因故減苦役 習道經意外開岔支第十四回三五奸佞謀害秦王十八學究演說孔孟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364唐皇上陳疾加新病孫思邈難治虛妄人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第50回高皇帝淚灑臨湖殿三野老動情寄江聲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齡尚書請致仕205魏夫子御前論周齊苗山幽樹下說佛法137長孫無忌耕耘東宮 尉遲敬德御前獻醜第59回落魄馬周進入長安失意頡利深夜遇襲第66回裴司空奉旨回京兆唐制史受命踐高臺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232慕容純輔主登汗位侯君集領兵平王城224何刀兒服役陽關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渾101魏夫子彈劾權萬紀 孫思邈拜會袁天罡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285三國合謀共伐焉耆一陽初升敬答太清125李世南開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