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習觀想浮生得圓滿飲苦芥片刻養歡愉

盧照鄰立刻擺着雙手說:“是她自己尋了無常。”苗山幽說:“平白無故怎麼會尋了無常呢?”盧照鄰說:“是啊!之前她一直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人。自從跟你湊在一起之後她就變得十分乖張,現如今做出這檔事,你不覺得自己應該擔負起應有的責任嗎?”苗山幽說:“你說的沒有錯,我是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把你們這些狼心狗肺的東西是做事有道之人。”孫思邈說:“如果你識相的話就自行了斷,如果你執迷不悟,我會讓你知道我的手段。”苗山幽說:“我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但是到了這種要命的場合,我還是不得不說一些我的情況,家父曾經是陛下的親隨,我的兄長苗山風如今也在朝中爲官。我要是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死了,他們一定會嚴查到底要是查到你孫師父的頭上,你作爲名醫恐怕就要遺臭萬年了。我覺得我們可以做一筆交易,你給我一條生路,我保證你的名聲不因爲我的緣故受損。”

孫思邈說:“我憑什麼相信你?”我說:“這個問題問的好,我要怎麼做你才肯相信我呢?”孫思邈拿出一粒毒藥說:“這是我精心研製的一種毒藥,人要是服下它,如果沒有拿到解藥,會在十二個時辰之內暴斃。解藥是這樣的一共有六十劑,每年服用一劑,等到六十年後,你就可以徹底解脫了。”我說:“六十年後是不是體內就沒有毒了?”孫思邈說:“六十年後你就死了。”我說:“萬一那個時候要是沒死呢?”孫思邈冷笑着說:“服用了這一粒毒藥一定會死。”我說:“你覺得我會服用它嗎?”孫思邈說:“你覺得你現在有的選嗎?”我說:“也許我沒得選,但我不打算接受你給我提供的選項,你可以大大方方的殺了我,然後你再去找你的關係,看能不能把這件事情平息掉。也許你會覺得你給皇后治過病,皇上多少會給你幾分薄面。你要是這麼想就徹底錯了,當今萬歲是不世出的明君聖主,他絕對不可能縱容邪惡。”

孫思邈背過臉去,表情非常的痛苦,說:“我勸你還是自行了斷吧!如果你願意接受我的建議,我會有特殊的方法讓你的屍身不腐,會把你保存在一個陶罐之內,歷經千萬年仍然散發着香味,後來人仍舊可以看到你栩栩如生的樣子。”我說:“你給出的建議的確非常的吸引人,但我沒辦法接受,你動手吧!”孫思邈猶豫了,盧照鄰說:“苗山幽你最好識相一點,否則我們會讓你的死相非常的難看,我不知道你是否聽說過,如果死的太難看,閻王都不會願意收你,如果是那樣的話,你就要成爲孤魂野鬼了,歷經千萬年不能去投胎,你難道就不害怕嗎?”我說:“一個人一種命,這世上每天都有多少人橫死慘死,如果這種事發生在我的頭上,也是因爲命,不必再說了,你們動手吧!”盧照鄰一看這個情況就走了過來,把寶劍從劍鞘裡面抽了出來,指着我的喉嚨說:“苗山幽,是你自己找死不要去恨我,你記住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週年。”

就在他準備動手的一瞬間,我突然把喉嚨從劍尖的位置移開,繞到盧照鄰的身後,撲向了孫思邈。這孫思邈雖然年紀不小,身手卻非常的敏捷。很快就躲過了我的連環攻擊,只見他跳到一塊石頭上指着我說:“不孝的東西,一口一個孫師父,居然還敢襲擊我。”我說:“就算是死也要拉個墊背的。”因爲我曾經上過戰場,所以面對一打二的情況,並不怯場。相反越戰越勇,就在打到最激烈的時候,我突然掉轉頭一下子竄進了樹林。兩個人愣了一會兒,尋着足跡來找我。他們在明處,我在暗處,突然盧照鄰出現在我的面前,幸虧我下手非常的快,在他出生之前早已經一腳踹到了他的命門。

因爲情況緊急,我那一腳並沒有很用力,對方應聲倒地。我極力的奔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是從險境之中逃脫出來。來到一處山坡之上,越想越覺得後怕。終南山很大很深,找一個人如同大海撈針。我找了一個特別隱蔽的地方藏了起來,那是一個非常大的山洞,山洞裡長着各種各樣的果樹,樹底下還有泉水。在這個地方生活着很多猴子,於是我就跟這些猴子生活在了一起。當我盤腿靜坐的時候,有的猴子跳到我的肩上,有的猴子跳到我的頭上,也有的,猴子騎到了我的脖子上。一開始這些非常困擾到我,但是時間一長我也就克服了。時間再一長,猴子在摘果子的時候會丟一顆給我。第一次遇到這種情形的時候,我莫名的被感動了。當你在跟這些野獸打交道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對它好的時候,它也會對你好。而人就不同了,即使你對他很好,他也有可能對你非常不好。

孫思邈和盧照鄰並沒有放棄尋找我,他們終究還是找到了那個山洞,不過那些猴子的警覺性非常好。當我發現猴子有異常的時候,趕緊找個地方躲了起來。果然很快孫思邈和盧照鄰就出現了。這個時候,孫思邈一邊掐指算着,一邊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兩隻眼睛放射出閃亮的賊光,他說:“苗山幽太低估我了,這世上還有我算計不到的人嗎?憑他的一己之力也想逃出我的掌心,真是貽笑大方。”盧照鄰說:“師傅不知道爲什麼,我的右眼皮跳的非常厲害,我總覺得這次行動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一些麻煩。”孫思邈說:“你有這種想法是因爲你沒有見過世面,苗山幽有什麼了不起的,他不過是一個小人物,弄死他個碾死一隻螞蟻沒有什麼區別。”盧照鄰說:“師父,我們是修道之人,做這種事是非常損陰德的,師父難道就不害怕嗎?”卦音未落,孫思邈擡手就給了一記耳光說:“沒用的東西還沒有跟人家交,手就先滅自己的威風。”

房喬這個人能掐會算,他感覺到孫思邈已經動了殺機,甚至已經推算到有人已經死到了他的手上。越想越覺得不安,於是派白肥爾帶着人深入山中,務必找到孫思邈。在出發之前,房喬給了他三個錦囊,讓他在三個不同的時間打開。當第三個錦囊被打開的時候,孫思邈就站在他的面前。白肥兒說:“房先生最後一個錦囊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作爲郎中,只要想着好好去治病就行了,把功夫用在這種地方,還怎麼能好好的救死扶傷呢?”孫思邈說:“雖然有這些事,但我的救死扶傷的過程當中沒有出過任何紕漏。”白肥兒說:“你能這麼說我很高興,雖然我不知道你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孫思邈說:“我說的當然是真的,可如果你不相信,我也理解。”

苗山風雖然每一天都在處理公務,可只要一閒下來,他就會莫名的感到思緒不寧。聽說白肥兒已經奉命進山尋找孫思邈了,他就託人給帶了一封信,表示如果見到苗山幽,就麻煩他有空常回家裡看看。白肥兒卻打定主意,不提這件事。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不方便,其實是一塊遮羞布。當彼此不方便的時候,大家相互隔絕,每一個人都有正當的理由來解釋自己對另一個人的忽視。當一切都變得越來越方便的時候,就好比一幅畫在紙上畫的非常的滿。這樣的畫是不美的,所有擅長書畫的人都知道留白的重要性。密度過高的畫,會讓人產生一種壓迫感。向孫思邈傳達了房喬的意思之後,他說:“孫師父,有些事情你還是應該放下,雖然這對你來說實在是太難了。”孫思邈說:“這話說的非常的輕巧,聽起來卻非常的彆扭。”白肥兒說:“如果你不放下,我會讓你知道大唐是有王法的,就算是在這深山之中,也不是法外之地。”

孫思邈說:“無量天尊,你說的這話我聽不懂,但我告訴你,我一直都是一個守法之人,雖然我是方外的道士,如果是在修行方面就要遵守天道,如果是過世俗生活,當然要遵守人道,所謂人道大概就是王法。”白肥兒說:“其實我非常的佩服你,在這樣紛亂的塵世,你能夠保持如此的專注和定力,最終在醫術方面精益求精,成爲當事之名醫。”一聽這話孫孫淼覺得非常的沮喪,低着頭說:“要是能夠把皇后的病醫好,該有多好。”沒過多久之後,孫思邈來到了房喬的府上,房喬說:“很多事本來並不大,因爲要掩蓋,它就越鬧越大。你一定聽說過買櫝還珠的故事,爲了掩蓋什麼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就好比裝着珠子的盒子,那個珠子成色很普通,可盒子無論是雕工還是原料,都顯得非同尋常。”

孫思邈說:“房先生所言,字字珠璣,有話請講,當面不必如此。”房喬說:“既然如此,我就直言相告了。孫師父見多識廣,應該知道法不外乎人情,如果自己不小心踩到了雷,所以說不至於爲了保護別人而把自己給引爆了,但也不至於爲了自己保命,請別人來替自己趟雷。”孫思淼見房喬話說的如此難聽,皺着眉頭說:“房先生素來和善,爲何今日言語如此的充滿惡意?”房喬說:“我知道你會這麼覺得,但是沒有關係,我說的這些話你可以回去慢慢琢磨,如果覺得我說的對,我可以保你安全,如果你覺得我說的不對,你可以用你自己的方式來保證自己的安全。我說的保你安全,不光保你的性命,還能保你的榮譽。”孫思邈說:“你說這個是何意?”

房喬說:“言盡於此,孫師傅請回吧!如果想通了,我的這座相府門隨時爲你打開,就算是大內,你也可以出入,當然爲了在醫術上更加精進,你可以在民間遊走。”孫思邈回到館驛仔細的想了一夜,對盧照鄰說:“我覺得房先生這麼說,還得給他幾分薄面,這個人長期執掌機要,他要是找我的麻煩不過是一瞬間的事。”盧照鄰說:“房先生是出了名的賢相,絕對不會找師父的麻煩。”於是在太陽升起的同時,那麼急匆匆的趕到了房喬的府邸。見面之後房喬說:“許多時候心裡揣着一件事,整個人就會變形。只有把心裡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倒空了,才能夠保持寂靜,保持專注。”不久之後,孫思邈獲得了皇上的召見。雙方對面而坐,皇上說:“在治療氣疾方面,不知道你有什麼進展?”孫思邈說:“皇后雖然得了氣疾,但最後並是不單是因爲這個病,她遇到的煩心事實在是太多了,這就如同揹着一塊大石頭在水裡游泳,不管她遊的多麼賣力到最後一定會沉入水底。當時皇后的情況是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放下這些煩惱。”

皇上聽到這裡說:“這就是皇家的麻煩。”孫思邈說:“其實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皇室可能爲了一把御座而進行爭鬥,百姓家是因爲一點蠅頭小利而爭鬥。百姓理解不了皇室成員大家都已經那麼富有了有什麼可爭的?而皇室成員也理解不了百姓那麼一點蠅頭小利值得去爭嗎?”皇上說:“所以說治國猶如治家。”孫思邈說:“陛下覺得治國難還是致家更難呢?”皇上說:“治國不易,治家也難。”孫思邈說:“其實治一國猶如治一家,治一家猶如治一身。人的肉身有五臟六腑,可以這麼說,宇宙有什麼,肉身就有什麼,如果能夠保持一口氣是順暢的,內心是寂靜的,這個人自然可以活得長久。如果氣息倒流,內心如同煮沸的水一樣,又像是小蝦在鍋裡被反覆的翻炒,又像是庖丁手裡的刀子又剁又砍,這怎麼能夠長久呢?”

皇上說:“你曾經說過,郎中醫得了病,醫不了命,往後離開人世,到底是因爲病還是命呢?”孫思邈說:“陛下,是病還是命,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一切都已經無可挽回,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希望後來人能夠汲取其中的教訓。”皇上有些不悅的說:“你覺得皇后做錯了什麼呢?”孫思邈說:“陛下,皇后能對得起所有人,但不包括她自己,她讓每個人都過得舒心,除了她自己。你說他做的對還是做的錯呢?按說身爲皇后她這樣做實在是不能再正確了,可這麼做對她肉身的傷害是無法估量的。”皇上嘆口氣說:“回想過去跟她一起這麼多年,朕對她的好遠,不及她對真的好,沒想到這一點朕都覺得羞愧無比。”

孫思邈說:“陛下人死不能復生,請節哀順變。”皇上說:“朕請你來就是想要找到一種方法,把朕的這種情緒有所控制,朕不是冷漠無情,因爲朕還有許多家國大事要處理,要是一直打不起精神,那就太糟糕了。”孫思邈說:“皇后離開人世對於陛下來說無疑是大凶,趨吉避凶是人的本能,希望陛下多跟那些身體非常健康的人接觸。”皇上說:“房先生年紀一天天大了,朕也經常生病,魏夫子已經患有眼疾,朕的身邊真的身體健康,人並不多。”孫思邈說:“這些變化應該引起陛下的警覺,有時候有些問題不能太仰仗郎中,或許可以請袁天罡、李淳風這樣的人過來瞧一瞧。”不久之後,袁天罡和李淳風奉命來到大內,皇上說:“今天請你們二位來,就是幫忙看一看大內還有皇城的佈置是否符合風水格局?”袁天罡說:“這怎麼能不符合呢?”皇上說:“你再好好瞧一瞧。”

二人領命而去,把整個皇城以及大內都仔細的觀察了一遍,果然只出來一堆問題。皇上說:“就按照他們所提的進行修改吧!”戶部尚書戴胄說:“陛下,這將是一筆非常大的花銷,請陛下三思。”皇上說:“朝中已經有這麼多人生病了,這件事還能拖延嗎?”戴胄不慌不忙地說:“拖延當然是不對的,但也請陛下考慮,貞觀朝的人不是一直身體不好,在貞觀朝的初年,很多人不是生龍活虎嗎?所以臣覺得不是佈置不合理,而是趕上了凶年。”皇上說:“你覺得應該如何應對這件事呢?”戴胄說:“凡事謹言慎行、保持謙遜,時間一長一定能夠逢凶化吉。”皇上說:“你從來不懂風水術數,朕聽你的靠譜嗎?”戴胄說:“陛下不是聽臣的,而是聽孔老夫子的。自古以來相信怪力亂神,天下沒有不亂的。”皇上覺得很有道理,就放棄了修改的計劃,反而對戴胄進行了嘉獎。

對於皇上的決定,袁天罡和李淳風沒有任何說法,在大內往出走的時候,李淳風說:“師父,風水明明有問題,爲什麼你就不能據理力爭呢?”袁天罡說:“若論治天下皇上信的不是風水而是孔夫子,人家既然把孔夫子的話都擡出來了,我們還能說什麼呢?怪力亂神永遠贏不了孔夫子,特別是碰到小陛下這樣的明君聖主。”李淳風說:“杜公之死,張公瑾之死,魏夫子之病,這些難道還不足以引起警醒嗎?”袁天罡說:“有句話你可能聽說過叫做佛度有緣人,誰與我們有緣我們就幫助誰,如果我們與他緣分不合,那就順其自然。如果我們一定要強行推行自己的主張,非但不能達到目的,反而引火燒身。”再說孫思邈經過了房喬的勸說之後,就放下了沙雕苗山幽的想法,我終於可以放下顧慮四處活動了。

一度在長安遊蕩過,來到了熱鬧的集市上,反而更加懷念山中安靜的生活。聽着流水的聲音,聽着野獸的鳴叫。沐浴在陽光之下,行走在竹林之間。這一切實在是太美好了,當我在林間盤腿而坐。很快我就放空了自己。時而覺得自己是林間的一根竹子,時而覺得自己是穿梭在竹林之內的清風,時而覺得自己是從天而降的陽光。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有一次我在不經意間非常清晰的看到了佛陀的影響。他坐在很大的一朵蓮花上面,背後閃耀着金色的光芒,我忍不住低下頭雙手合十,嘴裡不停的念着南無阿彌陀佛。很多次我都想到了蕭玉蓉,不知道爲什麼,在很長時間內我都不能接受,她已經離開我了。我一直有一種錯覺,她似乎就在不遠的前方等着我,我們隨時有可能偶遇。之前我對鬼魂是充滿恐懼的,但是到了這個時候,我的這種恐懼沒有了,我甚至對野獸都不感到恐懼了。

一次我正在那裡打坐,忽然有一隻老虎出現在我身邊。我坐在那裡一動不動,老虎不停的聞着,似乎聞到了什麼獨特的美味。就在它準備下嘴的時候,我忽然睜開了雙眼。發現老虎並沒有真的那麼做,而是轉身離開了,再走出不遠一段距離的時候,它回頭看了我一眼。那個時候我就想,難道這是蕭玉蓉投胎轉世嗎?仔細一想又覺得時間對不上。輪迴這種事在現實世界真的存在嗎?人死之後真的會去投胎嗎?每當在林間思考這種問題的時候常常會感到非常的困惑。曾幾何時,釋迦牟尼也曾遇到類似的困惑,他到底是怎麼解除這個困惑的呢?當人的知識越來越多,又如何保持內心的光明呢?有一次白肥兒帶着苦芥茶來山中看望,兩個人烹好了茶,一邊喝着一邊聊天。忽然漫天雪花飄灑下來,苗山幽說:“你知道人生最大的快樂是什麼嗎?”白肥兒說:“對我來說就是不斷的升遷。”

163工部主事潛入北曲 大理寺丞親赴敦煌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213西平郡王復辟舊邦東宮承乾留守長安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341俟利苾輕騎入朝中史刺史坐髒遭刑戮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第九回中原大地一片紛擾 北方胡天換代改朝352李世民著書成帝範中書令病重謝紅塵341俟利苾輕騎入朝中史刺史坐髒遭刑戮159尼古拉演說海外事 釋法隱暗害龜茲僧255白肥兒對峙長公主田有釧拜會蕭玉蓉第22回尉遲恭諫言行特赦李世民寬宏得良臣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190李衛公白髮領三軍 隋外孫上書乞歸順314薛延陀行兵進漠南苗山幽隨軍奔前線255白肥兒對峙長公主田有釧拜會蕭玉蓉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107哀山幽人前失體面 俏龍波掌摑濟平衡326魏夫子不幸謝塵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慚104棄急計決議緩吞併 止逐兔華夷共明王173困鳴沙斷炊連三日 問解脫多數迷一生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117上諭連三禁止亂鳴 極數九五盛而必改第81回突利可汗爵封郡王失意胡兒進位將軍第26回太上皇深宮辭舊歲趙德言草原逞奸才第66回裴司空奉旨回京兆唐制史受命踐高臺第74回草原雄鷹落地京兆皇帝罷相震動天威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114政事堂廷臣議孝道 飛鳥城賓主爭禮儀167未商量迎娶張寡婦 有逆緣請教李摩訶187趙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機見面問吉凶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271粉色軍團支援兇邪西南之民抵禦外侮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209太上皇崩於垂拱殿李承乾臨朝少陽宮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333紇幹承基告發謀逆賀蘭楚石檢舉阿翁200高昌新中藏壯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168彌勒院佈施臘八粥 清涼洞飽嘗人間苦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310唐尚書奉旨誅宣王李承乾謀殺於詹事150夢平康尋找諸歡樂 問菩提須有衆善行209太上皇崩於垂拱殿李承乾臨朝少陽宮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254長公主逞怒囚居士不良帥冒險救山翁293京兆小民不孝獲罪弘化公主遠嫁西垂232慕容純輔主登汗位侯君集領兵平王城第96迴天子壽誕諸王拜賀吳王英武國舅不安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第80回論往昔前事皆落空說來年此生成追憶179張士貴領兵平獠亂 安四娘改嫁引風波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第26回太上皇深宮辭舊歲趙德言草原逞奸才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第52迴天子修身垂範天下全民皆兵以護蒼生290侯弘仁銳意開道路李思摩奉旨出河南118道士鄉儒學難推進 芳華亭佛法在此身第31回崔判官陰間解主憂尉遲恭街頭動肝火第56回老相國率衆平羌亂少年郎反叛受大刑353薛萬徹奉命擊高麗苗山風隨駕遊新宮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第十回懼內憂天子殺廢帝 憚功臣雄主失人心第44回人無所依妖法時興萬事有常偶有跌宕169利益衆生魔窟傳法 意氣用事謀害高僧125李世南開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第68回苗山幽自詡登徒子顏師古寫就王會圖298黨仁弘羅竇擊反獠流鬼國遣使朝天子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風解說風裡浪212慕容伏允亡命磧中胡虜鉅奸死於馬下296春正月上幸魏王第夜午時君夢國子監115生死籌碼黃粱一夢 貧富學子家教不同343岑文本軍中染暴疾李世勣進兵拔蓋牟343岑文本軍中染暴疾李世勣進兵拔蓋牟115生死籌碼黃粱一夢 貧富學子家教不同269苗山幽遠走西南國白毛怪着力害蒼生133長樂公主近嫁長孫 御史馬周直言戒上311上天示警旨停東封皇嗣失德寵溺宦官120別蜀地還回長安去 過林邑又到新羅來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羣 張士貴掃平奴人亂225慕容純奉獻馬奶酒李大亮烹茶吐難言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爲諸子憂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276武士彠獻女入宮禁王尚書進言震內庭第90回感無常皇嗣不成器與父言更知爲君難195深宮裡帝后起爭執在御前羣臣論大禮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禮文武兼用力興大唐
163工部主事潛入北曲 大理寺丞親赴敦煌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213西平郡王復辟舊邦東宮承乾留守長安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341俟利苾輕騎入朝中史刺史坐髒遭刑戮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第九回中原大地一片紛擾 北方胡天換代改朝352李世民著書成帝範中書令病重謝紅塵341俟利苾輕騎入朝中史刺史坐髒遭刑戮159尼古拉演說海外事 釋法隱暗害龜茲僧255白肥兒對峙長公主田有釧拜會蕭玉蓉第22回尉遲恭諫言行特赦李世民寬宏得良臣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190李衛公白髮領三軍 隋外孫上書乞歸順314薛延陀行兵進漠南苗山幽隨軍奔前線255白肥兒對峙長公主田有釧拜會蕭玉蓉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107哀山幽人前失體面 俏龍波掌摑濟平衡326魏夫子不幸謝塵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慚104棄急計決議緩吞併 止逐兔華夷共明王173困鳴沙斷炊連三日 問解脫多數迷一生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117上諭連三禁止亂鳴 極數九五盛而必改第81回突利可汗爵封郡王失意胡兒進位將軍第26回太上皇深宮辭舊歲趙德言草原逞奸才第66回裴司空奉旨回京兆唐制史受命踐高臺第74回草原雄鷹落地京兆皇帝罷相震動天威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114政事堂廷臣議孝道 飛鳥城賓主爭禮儀167未商量迎娶張寡婦 有逆緣請教李摩訶187趙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機見面問吉凶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271粉色軍團支援兇邪西南之民抵禦外侮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209太上皇崩於垂拱殿李承乾臨朝少陽宮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333紇幹承基告發謀逆賀蘭楚石檢舉阿翁200高昌新中藏壯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168彌勒院佈施臘八粥 清涼洞飽嘗人間苦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310唐尚書奉旨誅宣王李承乾謀殺於詹事150夢平康尋找諸歡樂 問菩提須有衆善行209太上皇崩於垂拱殿李承乾臨朝少陽宮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254長公主逞怒囚居士不良帥冒險救山翁293京兆小民不孝獲罪弘化公主遠嫁西垂232慕容純輔主登汗位侯君集領兵平王城第96迴天子壽誕諸王拜賀吳王英武國舅不安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第80回論往昔前事皆落空說來年此生成追憶179張士貴領兵平獠亂 安四娘改嫁引風波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第26回太上皇深宮辭舊歲趙德言草原逞奸才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第52迴天子修身垂範天下全民皆兵以護蒼生290侯弘仁銳意開道路李思摩奉旨出河南118道士鄉儒學難推進 芳華亭佛法在此身第31回崔判官陰間解主憂尉遲恭街頭動肝火第56回老相國率衆平羌亂少年郎反叛受大刑353薛萬徹奉命擊高麗苗山風隨駕遊新宮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第十回懼內憂天子殺廢帝 憚功臣雄主失人心第44回人無所依妖法時興萬事有常偶有跌宕169利益衆生魔窟傳法 意氣用事謀害高僧125李世南開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第68回苗山幽自詡登徒子顏師古寫就王會圖298黨仁弘羅竇擊反獠流鬼國遣使朝天子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風解說風裡浪212慕容伏允亡命磧中胡虜鉅奸死於馬下296春正月上幸魏王第夜午時君夢國子監115生死籌碼黃粱一夢 貧富學子家教不同343岑文本軍中染暴疾李世勣進兵拔蓋牟343岑文本軍中染暴疾李世勣進兵拔蓋牟115生死籌碼黃粱一夢 貧富學子家教不同269苗山幽遠走西南國白毛怪着力害蒼生133長樂公主近嫁長孫 御史馬周直言戒上311上天示警旨停東封皇嗣失德寵溺宦官120別蜀地還回長安去 過林邑又到新羅來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羣 張士貴掃平奴人亂225慕容純奉獻馬奶酒李大亮烹茶吐難言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爲諸子憂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276武士彠獻女入宮禁王尚書進言震內庭第90回感無常皇嗣不成器與父言更知爲君難195深宮裡帝后起爭執在御前羣臣論大禮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禮文武兼用力興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