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二更(替換正文)

徐州靈璧縣下,一條黃泥路上,從遠處縣城的方向,走來了一個肩負重物的年輕人。

年輕人的頭上戴了頂山中樵夫慣用的斗笠,笠檐壓的很低,只露出下半張臉,但也依然能夠看出,他有一張英俊的面孔。他的身材高大,肩寬背厚,骨節粗大,身體關節卻靈敏柔韌,雖然肩負了重物,依舊大步前行,如無載物。他身上的衣衫很舊了,但洗的很乾淨,肘部破了的地方打上整齊的補丁,針腳細密而工整,可見家中有個擅長針線的女人。

這個年輕人就是比彘。他和大喬在山下獵村裡已經落下了腳。王老漢稍加點撥,他很快就成了一個很好的獵人。家裡不缺肉,但糧食鹽巴和需要去集市換。今早他四更出山,帶着自己前些時候積攢下來的皮毛來到集市,換了肩上的這一袋子新粟。

換陳粟的話,能夠多加一斛。比彘自己是無所謂的。他能面不改色地將樹皮樹葉吃下去果腹,如果他真的餓的話。

但是他換了新粟。他想讓從前習慣了精食細膾的大喬能吃的儘量好一些。山中有打不完的野獸,自己更有用不完的力氣。換一袋新粟,於他來說不過是多打幾張動物皮毛的事而已。

前些天運氣不錯,他獵到了一張很漂亮的狐皮,皮毛整齊,油光發亮。原本想硝好自己留下到冬天給大喬用的,但大喬不要,定讓他拿到集市賣了。他只好聽她的。早上賣了皮毛後,還剩點多餘的錢,順手就給大喬扯了幾尺布。

回去後肯定要被她說的。但是比彘很願意讓她教訓自己。

離村裡還有二十餘里的路。他看了眼開始西斜的太陽,怕回去晚了大喬會擔心,更加加快了腳步。就在這時,對面來了一列人馬。十來個身穿赭衣,腰間佩刀,手裡執矛的兵丁趕着一隊被繩索串聯在了一起的人,慢慢地往縣城方向走來。最前頭的那人騎馬,應該是個兵頭。隊伍裡那些被繩索捆住了手的都是男子。除了壯年,有白髮老叟,還有幾個看起來是纔不過□□歲的瘦弱少年。

“軍爺,行行好,放了老朽吧……老朽都要滿五十了,如何還能行軍打仗?”

一個老頭被身後的長矛頂着被迫前行,不住地回頭苦苦哀求,兵丁道:“登記造冊你家三個兒子,如今一個也沒在伍,顯見都逃了,兒子不來,老子代替,天經地義!”

老頭哭泣:“軍爺有所不知,老朽三子,長子在延佑七年死於薛使君征伐青州,次子定康三年同死於征戰,幼子去歲生病暴卒,亭長可代老朽作證。老朽走了無妨,家中還有個婆子臥病在牀……”

兵丁不耐煩,抽了老頭一鞭:“叫你入伍你便入伍,家中餓死,入伍還管飽飯!囉裡囉嗦做什麼!”

老頭吃痛,不敢再呼了,抹着眼淚,腳步踉蹌地往前而去。

比彘知道,這是徐州刺史薛泰又在強徵兵丁了。在縣城集市裡,他就聽到近旁之人在議論這事。

他從笠檐下看了一眼傷心哭泣的白髮叟,再看向老者身後幾個被串在了一起、衣衫襤褸目光茫然的孩童,終於還是收回目光。

徐州薛泰是淮水流域勢力最爲雄厚的世家軍閥之一,常年用兵。打仗要死人,死人了就要補充兵源,壯丁沒了,竟連老叟和孩童也不放過了。

比彘很同情這些被迫強徵入伍之人,但是這種事情,並不是他能管的。

大喬還在家中等他回去。

他壓了壓帽檐,加快腳步朝前走去。與當頭的兵頭擦肩而過時,兵頭卻注意到了他,長戟橫了過來,擋在了他的胸前。

“何人?”

“獵戶。”

“擡起頭來。”

比彘慢慢擡頭。兵頭撞見他那隻綠眸,一怔。隨即以戟尖戳他肩上的布袋:“裡爲何物?”

“粟。”

但是布袋已經被戳破了,黃色的新粟從破口裡簌簌地漏出了出來,撒了一地。

兵頭上下打量比彘:“隨我入伍!”

比彘不動:“軍爺放過。我非本地之戶,無應召入伍之責。”

兵頭哂笑:“你可知使君不日便興兵攻伐兗州?我愛惜人才,才邀你入伍。兗州地大物豐厚,一旦攻下,財物女子,唾手可得。你竟不願?”

比彘眸光微微一動,推開了還橫在胸前的那杆長戟:“請軍爺放過。我還有事,先走了。”

他捏住了肩上糧袋的破口子,繞過兵頭的馬匹往前繼續走去。兵頭見他掃了自己的臉,惱怒起來,從後揮戟刺向他後心。比彘回頭,單臂一把抓住了戟杆,一扯,兵頭便被扯落下了馬,跌的四腳朝天,惱羞成怒,喝令兵丁將他捉拿起來。那十來個兵丁立刻跑了上來,團團將比彘圍住,一齊攻了上來。

比彘知今日事是不能善了了,放下肩上糧袋,劈手奪過了兵頭的長戟,掃向圍攻自己的兵丁。一陣惡鬥,竟以一人之力將那十幾個兵丁掀翻在地,受傷之人抱腿翻滾呼號,□□聲此起彼伏。兵頭沒料到他竟悍如猛獸,心裡恐懼起來,見他提着長戟朝自己怒目大步而來,看着就要搠死自己似的,大驚,爬起來翻身上馬就落荒而逃。剩餘兵丁見兵頭都逃走了,哪裡還願再留下來自討苦吃,跟着逃竄而去,轉眼都跑了個精光,只剩下地上幾支橫七豎八還來不及撿走的矛刀。

這一場惡鬥,看呆了那些民夫,見一衆兵丁都逃散了,纔回神紛紛朝比彘下跪磕頭,稱他恩公壯士,請求幫助鬆開繩索。

比彘撿起地上一柄落下的刀,上去割開了捆住衆人的繩索。衆人得以釋放,朝他再三拜謝,鳥獸散去。

比彘捧回掉落地上的粟米,脫下外衣,連同那袋破了口的糧包住,重新揹負上肩頭,快步離去。

他回到村中之時,天將將黑,山中百鳥歸巢,人也各自歸家。大喬早就炊好了晚飯,正在籬笆門裡翹首等着丈夫,遠遠看到他的身影出現在山道之上,跑着迎了出去。接回丈夫回屋,兩人燈下一起吃了簡單的晚飯,比彘告訴了她幾句白天在縣城裡的見聞,只沒提回來路上的意外,最後將扯來的布拿了出來。

大喬心裡很是喜歡,嘴裡卻果然責備他胡亂花錢,比彘只是笑着讓她教訓。大喬最後還是收了起來,拿出了一雙新納的鞋。說他腳大,每天又爬山走路的,原先做的那雙已經破了,讓他換上新鞋。

月上山嵐,春蟲咕噥。兩人年少,又剛結合了不久,難免總是情濃意密,幾乎天天晚上都會*一番。今晚親密繾綣過後,大喬閉目枕在比彘的胸膛上,問道:“夫君有心思在瞞我?我見你縣裡回家後,話都比平日要少。”

比彘一向寡言,原本就不多話,今晚卻比平常還要少。

比彘遲疑了下,說道:“我在回來路上,偶爾聽到話,說徐州刺史薛泰要攻打兗州。”

大喬吃了一驚,一下坐了起來:“我在家中,從沒聽說過我家於薛泰有怨,薛泰怎好好的突然要攻打兗州?你沒聽錯?”

比彘便把路上意外簡單說了一遍。大喬頓時慌張起:“我父親若不知情毫無準備,如何是好?”

比彘道:“你莫慌。說不定只是兵頭的一句信口之言。明日我再潛去縣城打聽一下。若真有此事,我便儘快去兗州傳信,讓使君有所防備。”

大喬這才稍定下神。比彘又安慰她。一夜等到了天亮。次日的一大早,比彘再次入城。天黑回來後,他告訴大喬,他白天抓了一個軍官,審問後得知,這個消息確信無疑。

薛泰正預備糧草兵馬,發兵十萬奪取兗州。如今糧草已經成行,大軍也不日出發。

……

這個月的十二日,東郡市井和平常一樣,依舊熙熙攘攘,一派祥和。刺史府的議事大堂裡,氣氛卻異常的凝重。

喬越、喬平和衙署裡的一衆謀士臣將,正在商議着一個猶如晴天霹靂的消息。

數日前,衙署裡有人不具名告,說徐州薛泰發兵十萬正往兗州而來,日行五十里,半個月內便到。

喬越起初還不相信。喬家與薛泰向來井水不犯河水,更沒有摩擦。薛泰雖野心勃勃,名聲狼藉,但他的攻略目標,一直還在淮水一帶,不知他爲何突然要發十萬大軍來攻打兗州?立刻派出探子。今早流星馬回報,稱消息確是屬實。薛泰大軍已經到了騰地,再十來日便近兗州。

喬越大驚,急忙召集商討對策,衆人莫衷一是,喬越更加無主。

張浦道:“主公休要驚慌。我有一策,可解此難。”喬越問究竟。

“薛泰素有惡虎之名,兵強馬壯,又來勢洶洶,兗州不可硬敵。如今須儘快派人將消息送去燕侯之處。魏喬兩家締有姻緣,他若不救,便是背信棄義,天下人共唾之。”

喬越頓時被提醒了,急忙命主簿修書,封了火漆,以快馬日夜兼程送去魏劭之手。

徐州薛泰爲何突然興兵來犯,喬平也是百思不解。他並不十分願意又向魏劭開口求救。上次因爲任城周羣來伐,自己只能送出去了心愛女兒。這回薛泰來徵,又要去向魏劭求兵。倘若魏劭對女兒愛護,拼着也不過是自己這些個喬家家主沒有臉面而已。但倘若魏劭對女兒無愛,這一而再再而三的求助,恐怕只會令他更加看不起女兒,女兒在魏家地位也更輕賤。只是兄長懦弱,自己孤掌難鳴,十萬大軍壓境,兗州又確實危在旦夕,只能悶悶不樂地回去,卻不見了兒子喬慈,這才知道他不放心胞姊,竟已經瞞着自己隨使者一道快馬去往幽州了,大驚,急忙叫人去追,喬慈卻早已一騎快馬出了城門,哪裡還追的回來?

……

是日,魏劭結束邊城巡查,終於從馬邑回到了漁陽。

這一趟他出去已經半個月了。馬蹄橐橐聲裡,他穿過漁陽城池的北門,回到熟悉的這座城池。

他的心情頗不錯。入城後解散隨將,他也沒去衙署,徑直回了府,入西屋,進門卻不見小喬,春娘也不在。問僕婦,才知道女君應邀去了城東的西王金母大殿,爲那裡的一幅王母壁畫題字去了。

當下佛道共興,民間除了信佛,也有許多人供奉道教。王母爲女仙之首,庇佑風調雨順。當地民衆多年生活安穩,富戶衆多,於是集資修殿。徐夫人雖供佛,但聽聞消息,也慷慨襄助。剛前些時候大殿落成,修的美輪美奐。大殿前又樹了一面壁畫牆,上繪王母神像。畫畫之人,就是前次來爲徐夫人賀壽的“渤海冠冕”高恆。高恆當時受邀作畫,也有意在漁陽留下自己的筆墨,欣然允諾。如今壁畫將要完成,題字之時,他忽然想到魏府女君寫的一手好字,若來爲王母女仙壁畫題字,與自己的畫可謂相得益彰,錦上添花。他也是個妙人,想到便做。前兩天登門造訪。徐夫人得知他的來意,一口答應。徐夫人既然點頭了,小喬也不拒絕,這兩天就出門去了那邊,今天過去,此刻還沒回來。

魏劭便有些失望。心裡也略感不快。面上卻沒表露半分。

他出去半個月,每天馬不停蹄輾轉各城,回來早就滿身風塵,梳洗理畢儀容,換了衣裳,先去北屋拜望祖母徐夫人了。

徐夫人見他回來了,十分高興,命他坐自己邊上敘話。魏劭陪話,話也不多。只是偶爾附和徐夫人一兩聲。

徐夫人提及了朱氏,說剛前兩日,允她從祖祠回來了。道:“仲麟,你母親是我魏家主母。這便罷了,就是爲了你的臉面,我本也不該如此行事。只是她此番所爲實在太過。盼她牢記教訓,往後莫再犯下糊塗。”

事情雖然過去已經有些天,但徐夫人此刻提起來,語氣還是聽得出來,帶了些惱意。

魏劭又附和。

徐夫人閃目望了他一眼,想了下,面上露出淡淡微笑:“你當知道了吧,你媳婦兒,前兩天祖母給借出去了。天也不早了,要是還沒回,你去接她回來也是無妨。不必陪我老婆子在這裡磨牙了。”

魏劭神色持重:“孫兒看情況吧。若無事,我便照祖母的吩咐過去。”

徐夫人點頭。催他動身。魏劭拜了祖母,這才起身出來。

他走出北屋,腳步漸漸地加快。到了通往東屋的那條岔道口,停下來轉臉過去望了一眼,遲疑了下,終究還是繼續往前,最後徑直出了大門,便吩咐人備馬,要去城東。

第114章第161章第100章第123章第80章第133章第140章第3章 比彘第100章第3章 比彘第128章 1.6第109章 12.27第75章 12.10第64章第97章 12.21第88章第47章第114章第109章 12.27第136章第13章 石邑第124章第128章 1.6第119章 1.1第61章 12.3第84章第151章第129章第51章第43章第18章 美人淚第129章第124章第130章第76章第21章 月夜第157章第17章 魏侯之怒(下)第3章 比彘第33章 懲治第99章 12.22第102章第147章第147章第10章 目盲君第66章第65章 12.5第110章第34章 替換了第145章第58章第115章 12.30第34章 替換了第25章 晨安第57章 12.1第44章第104章第24章 已經替換第19章 北歸第120章第3章 比彘第141章第43章第42章第70章第140章第118章第3章 比彘第25章 晨安第107章 12.26第14章 斫樹第58章第53章 11.29第147章第44章第85章 12.15第153章第1章 蠻蠻第69章 12.7第13章 石邑第68章第127章第71章 12.8第110章第76章第40章第67章 12.6第16章 魏侯之怒(中)第31章 王母仙藥第15章 魏侯之怒(上)第25章 晨安第142章第100章第61章 12.3第53章 11.29第151章第116章第131章第24章 已經替換第57章 12.1
第114章第161章第100章第123章第80章第133章第140章第3章 比彘第100章第3章 比彘第128章 1.6第109章 12.27第75章 12.10第64章第97章 12.21第88章第47章第114章第109章 12.27第136章第13章 石邑第124章第128章 1.6第119章 1.1第61章 12.3第84章第151章第129章第51章第43章第18章 美人淚第129章第124章第130章第76章第21章 月夜第157章第17章 魏侯之怒(下)第3章 比彘第33章 懲治第99章 12.22第102章第147章第147章第10章 目盲君第66章第65章 12.5第110章第34章 替換了第145章第58章第115章 12.30第34章 替換了第25章 晨安第57章 12.1第44章第104章第24章 已經替換第19章 北歸第120章第3章 比彘第141章第43章第42章第70章第140章第118章第3章 比彘第25章 晨安第107章 12.26第14章 斫樹第58章第53章 11.29第147章第44章第85章 12.15第153章第1章 蠻蠻第69章 12.7第13章 石邑第68章第127章第71章 12.8第110章第76章第40章第67章 12.6第16章 魏侯之怒(中)第31章 王母仙藥第15章 魏侯之怒(上)第25章 晨安第142章第100章第61章 12.3第53章 11.29第151章第116章第131章第24章 已經替換第57章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