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紐約客的立場

在洛克希和維爾瑪的高唱聲中,影片步入尾聲,首映場的嘉賓紛紛對攝製報以熱情的掌聲。雖然觀影心態並不一致,但對大多數觀衆來說,這都是一部相當不錯的電影,聲光效果、劇情節奏以及演員表演都沒有明顯的缺憾,甚至可以說是不乏亮點,雖然是歌舞劇,但複雜劇情被交代得非常清楚。對一般觀衆來說,他們看得非常開心,而專業人士看到的是近乎炫技的複雜剪輯和拍攝手法,羅伯把一部複雜的片子用複雜的手法拍攝出來,但卻又化繁爲簡,在觀看時沒有造成任何障礙。作爲導演界的新人,他的出色表現讓很多人都是暗呼驚人,更是對韋恩斯坦的眼光又羨又妒——毫無疑問,《芝加哥》將是這個頒獎季的大戶,對於在獎項運作上手段高超的韋恩斯坦來說,今年看來又註定是個豐收的年份了。

放映結束以後,導演按慣例上臺講話,羅伯剛走到幕布前方,觀衆就又自發地給了他一段長長的掌聲,這也讓羅伯容光煥發。

“能製作這部影片真的非常不容易,”在上映以前說的話一般都比較簡短,不會破壞觀影情緒,現在就是總結的時候了。羅伯欣慰地望着劇組,“但是從哈維到凱瑟琳、蕾妮、理查,還有攝製組的全部同仁,都給了我非常大的支持和力量,我知道我的脾氣有時候讓人受不了。”

攝製組方位響起了一片善意的鬨笑,凱瑟琳喊道,“羅伯,我們愛你!”

“謝謝,謝謝。”羅伯把凱瑟琳、蕾妮和理查拉到了幕布前,哈維搖手謝絕上臺,三大主演在臺前極爲友好地和羅伯親切擁抱,從這一幕來看,拍攝期間的隱隱不快彷彿已經被所有人忘記,不論是當時懷疑羅伯的主演羣,還是當時對此非常介意的羅伯,現在都已經翻過這一篇,真的成了好朋友。

在最後一陣掌聲中,首映場結束,觀衆逐漸散去,有些特立獨行的影評家也率先離去——一般來說,在好萊塢,影評家和電影圈會保持一定的微妙界限,爲了不影響評論的自由獨立性,很多知名影評家都不會參與這些福利豐厚的afterparty,又或者是收取片方的禮物。

不過,作爲擁有自己電視節目的知名影評人,羅傑.艾伯特和圈子的交叉要更加緊密一些,雖然從90年代末期開始,他的身體就不是很好,但今晚卻是興致十足,和他的搭檔,《芝加哥太陽報》的專欄作家理查德.羅佩,參加了首映派對。

像他這種江湖地位的影評人,當然會得到高層的另眼相看,就連哈維.韋恩斯坦都要端着酒來打招呼,畢竟《芝加哥》走的可是衝獎路線,影評口碑絕對至關重要。

“羅傑。”

“哈維。”

兩個人擁抱了一下,哈維把嘴邊叼着的雪茄拿到一邊——羅傑一直飽受咽喉問題的困擾,今年年初剛剛經過手術,現在可能還聞不得煙味。“所以,你覺得怎麼樣?”

“我認爲米拉麥克斯在這部電影上甚至可以實現票房盈利。”羅傑沒有吝惜自己的誇獎,而哈維也頓時喜上眉梢。

爲了趕上奧斯卡獎項報名的最後界限,《芝加哥》的上映時間直接選在了報名截止日的前兩天,衝獎意圖昭然若揭,米拉麥克斯最擅長運作的也就是這種衝獎片,他們並不追求在票房上就收回全部成本,而是走的長線版權路線。——和一般的商業大片不同,文藝片、傳記片屬於投入大、產出小的電影,雖然投資總規模不大,但產出票房一般是難以抵扣掉投資、宣發和公關費用的。

但這也不是說這種片就沒人拍了,投拍這種片子的片商心態就是分散風險,比如米拉麥克斯,他更傾向於拿一億美元去拍七八部文藝片,在預算範圍內儘可能選擇好的人員配置,然後這七八部裡只要有一部是佳作,可以衝到獎,那麼就是賺的,別的片子呢,只要不是太爛,也不可能一分錢都收不回來。這樣在五六年後,可能這一億就完全被賺回來了,還帶了很多後續盈利的尾巴。雖然到最後我拿一億可能賺回來只有五六千萬,但勝在穩,這樣投資從概率上說幾乎是沒有賠本可能的,而拿一億拍一部商業大製作呢?萬一是爛片,這一億基本上就得全虧完了。

除了家大業大的四大電影製作公司以外,更多的中小片商考慮的還是分散風險,更喜歡細水長流,所以市面上源源不斷地還是可以看到《鋼琴家》、《芝加哥》這樣的片子,其實整個奧斯卡生態圈也就是由這樣的片子們組成的,文藝片希望拿奧斯卡,以此賺錢,而奧斯卡也希望有更多的文藝片,這樣保證獎項的藝術性。像米拉麥克斯,就是這個生態圈舉足輕重的一部分,他們對於這個圈子的規則把握非常老道,總是能拿走最新鮮的那塊蛋糕。

不過,因爲走的是這種路線,米拉麥克斯出品的電影,成本回籠就很慢,頭兩三年賬面可能都還是虧損的,畢竟像是這種衝獎片,宣發和公關經費都要比商業片佔比更重,《芝加哥》投資四千萬,宣發加公關可能就要用到四千萬,成本和2001年的同類型歌舞劇《紅磨坊》是很接近的,《紅磨坊》投資五千萬,衝出了多項提名,但最後只拿了兩個技術類獎項,北美票房五千萬,全球一億七,不能說虧,但沒有獎項護身,後續版權銷售難以叫價,盈利前景並不是非常明朗。現在羅傑直說看好《芝加哥》票房盈利,這等於是預測《芝加哥》國內票房過億,比《紅磨坊》要翻番,雖然他說了不算,但哈維聽了肯定也開心。——如果票房能盈利的話,米拉麥克斯的壓力就會小很多了,也會有更多預算投來公關,只要奧斯卡上能衝到大獎,《芝加哥》項目就是一筆非常成功的投資。如果是奧斯卡大獎影片,後續版權銷售完全是另外一個世界,多國電視臺都會來買版權,在國內銷路也會更好,而且dvd等音像製品銷量都會大增。

“羅傑,你這句話可能價值上百萬美元,”首映會反饋正面,哈維衝獎信心肯定更足,“今年米拉麥克斯應該會主做《芝加哥》這部片子,你這麼說,我不追加點預算都不好意思了。”

羅傑哈哈大笑,“這是值得的,哈維,你知道我一直都很佩服你看人的眼光,《芝加哥》當然是個寶藏,這一點我們都承認,但把歌舞劇搬到大熒幕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你知道,《紅磨坊》畢竟是原創,你能找到羅伯纔是整件事成功的要素。”

經典音樂劇因爲珠玉在前的關係,改編難度很大。

“對於這一點,我也相當得意。”哈維毫不謙虛地一口認了下來,“羅伯是整個計劃的keyman,當然,凱瑟琳和蕾妮也足夠優秀,不過你知道,選用蕾妮也是冒了一定風險的,她的演技沒有問題,但歌舞水平就令人擔心,如果不是羅伯看好,我未必會點頭用她。”

“看來藝術眼光都是一脈相承的,”羅傑呵呵笑,“你發掘了羅伯,羅伯則發掘了珍妮弗——珍妮弗.傑弗森,我看她的表現就相當亮眼,今晚她更像是全場的中心。”

“那是因爲羅伯他們還在接受採訪。”哈維的眼神也落到了會場一角,那裡聚集了不少出席首映式的各界嘉賓,珍妮弗.傑弗森的金髮在人羣中閃閃發光,顯得極爲耀眼。“但不可否認,這是個很出色的女孩,遺憾的是她現在正在趕拍《加勒比海盜》,否則《芝加哥》的後續宣傳安排我會很樂意帶上她的。”

“啊,這麼說,你打算帶她出席奧斯卡?”羅傑衝哈維傾了傾酒杯,“說不定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就能聽到又一個韋恩斯坦女郎誕生的新聞了。不過,03年你手裡預備的大項目難道還沒分完嗎?”

珍妮之前爭取的《加勒比海盜》,雖然是a級製作,但女主角一直到開拍前都空缺的現象畢竟是少數,大部分項目都是在開拍初期就確定了導演和男女主角人選,甚至可以說,很多項目都是在這樣的晚宴上,隨着當家人的一個轉念、三言兩語而產生苗頭的。對於一個新演員來說,很多時候不是她挑片子主演,而是她能找到什麼沒有主演的片子。

哈維搖了搖頭,笑而不語,羅傑反而來了興致,“《冷山》、《殺死比爾》、《bj單身日記2》、《澤西女孩》、《談談情、跳跳舞》……唔,我猜,不是《澤西女孩》,就是《談談情、跳跳舞》?那女孩很有潛力,不論是《澤西女孩》還是《談談情、跳跳舞》都足以勝任。”

哈維只是哈哈笑着,但並未多加回應,直到發現羅傑大有不依不饒的意味,這才高深莫測地回答,“你對於電影營銷手法還是太漠不關心了,老夥計,我當然想帶她出席奧斯卡,那對《芝加哥》的票房有好處。”

羅傑當然聽得出言下之意:但哈維並沒有邀請珍妮弗.傑弗森擔正主演的意思。

他有些困惑了——目光老辣如羅傑,即使只是幾分鐘的戲份,也足夠他看出珍妮弗的實力,再結合在派對中珍妮弗給他的印象,羅傑很容易就能得出結論:這是個演技高超的年輕演員,外貌條件非常好,能夠駕馭和自身氣質幾乎完全相反的角色,而且最重要的是,她有一種雖然難以言傳,但卻是巨星不可或缺的統治感。

羅傑相信演藝圈是對天分要求極高的行業,即使起.點、外貌、演技和資源都近似,但就因爲這種虛無縹緲的巨星氣質的存在,很可能兩個人在演藝生涯初期看着似乎不相上下,但到最後,被觀衆記住的只會是擁有巨星氣質的那個,至於另一個人,你也很難說她輸在哪裡。就像是《紅磨坊》,導演巴茲.魯赫曼一樣是大牛,甚至於說在音樂劇領域比羅伯.馬歇爾更有成就,《紅磨坊》和《芝加哥》比似乎也難分高下,都是一時之選,但羅傑有種感覺,《芝加哥》就是要比《紅磨坊》經得住時光的大浪淘沙,在歌舞片經典殿堂中取得比《紅磨坊》更高的地位。

你說這是因爲誰?毫無疑問,是因爲keyman羅伯.馬歇爾。很多時候電影就是得keyman得天下,而羅傑就認爲珍妮弗.傑弗森在電影裡表現出了keyman的氣質。他還以爲一貫看人很準的哈維.韋恩斯坦絕對不會放過往自己懷裡摟人的機會,但沒想到哈維的反響居然可以用冷淡來形容。

一個是影評人,一個是大製作人,職業就決定了這兩人只能是君子之交,羅傑雖然疑惑,但並沒有繼續追問下去,而是衝哈維舉了舉酒杯,轉過身繼續在業界人羣中交際了起來。

直到派對結束,他和老拍檔一起登車回酒店時,羅傑才從理查德口中得到了一些業界的八卦消息。

“珍妮弗團隊的宣傳策略已經惹怒了蕾妮團隊,”理查德一語道破了哈維選擇的內.幕,“固然,珍妮弗是個很有天分的演員,但蕾妮和米拉麥克斯的關係還在蜜月期,《冷山》、《bj單身日記》的合作都很愉快,《芝加哥》本來是打算給她衝獎的,但因爲珍妮弗團隊的宣傳,蕾妮在《芝加哥》裡的表現顯然被蒙上了一層陰影,恐怕很難獲得這一屆奧斯卡評委的青睞,哈維作爲製作人,當然要利益最大化,反正‘roxie’之爭已經被炒熱,他肯定要用它來帶動票房,但要說哈維對珍妮弗觀感多好就未必了。《冷山》、《bj單身日記2》都是米拉麥克斯之後的大項目,如果蕾妮這一次能夠衝影后成功,兩部片的票房更有保障,但現在蕾妮很可能只能指望《冷山》了。”

“哦?”羅傑也是在電影圈浸淫多年的影評人,對於這種利益風波不可能還一驚一乍,聽到理查德解釋以後,他沒有驚呼什麼,反而是饒有興致地問,“這麼說來,在‘roxie之爭’中,你是站在珍妮弗這邊的嘍?”

“我不會說現在就下結論,但我會在我的影評中承認珍妮弗.傑弗森在她的出場時間裡統治了整個電影院。”理查德說,“正式的態度我想在看過珍妮弗的roxie之後再給出結論,但我知道很多百老匯的同行都已經站在珍妮弗這邊了。羅傑,你的看法呢?”

他們都是常年居住在芝加哥,不過因爲有自己的電視節目,而且也都是專欄作家,收入豐厚,專程飛去紐約看秀也不是什麼大事。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看到珍妮弗的roxie?”羅傑反問,“你知道,話題也是有時效性的,理查德。如果是半年以後,我可不想爲了沒有人繼續關心的爭論千里迢迢地飛去紐約。”

“我問了珍妮弗,她說她和百老匯的合同還沒有履行完畢,結束拍攝後就會回百老匯繼續登臺。”理查德盤算了一下,“應該會在12月10日之前就回到百老匯。”

12月10日是《芝加哥》上檔的日期,距離現在還有一個多月,這期間影評人會陸陸續續地放出自己的觀影評價,一般來說,會被邀請參加首映禮的影評人和製作方關係都比較不錯,不太會出現看了電影卻遲遲不出影評的情況。

“那麼先爲《芝加哥》出一篇報紙影評吧,如果看過音樂劇覺得有必要再說些什麼,可以出劇評,並且我們也可以在節目中討論這個有趣的話題。”羅傑已經有了大概的思路,“不過我記得《芝加哥》音樂劇的票房極爲火爆,理查德,我們最好現在就給百老匯那邊的朋友打幾個電話。”

“看來你也對珍妮弗.傑弗森感到十足期待了。”理查德笑着掏出了手機,“沒問題,現在的紐約已經是後半夜了,明天一起來我就聯繫老朋友,但願我們不會成爲這一次熱潮中的ie瀏覽器。”

他和羅傑都是互聯網風浪的弄潮兒,別看羅傑年紀大,對這些事的興趣卻絲毫不亞於年輕人,他有自己的個人博客和網站,所以對理查德的這個笑話並不會有理解障礙。

“觀點的快慢並不要緊,決定因素還是文章本身的質量。”羅傑並不擔心這個,他輕笑了一聲,沉穩地說,“比起紐約人,我們註定已經慢了一步,甚至和那些時尚博客比,我們都會太慢。很可能最早的文章明天就會出來,但誰來決定誰是最好的roxie?理查德,上帝知道,只有我們能。”

理查德也笑了,“羅傑,你太客氣了,不必帶上我,應該說只有你能。”

身爲影評人中唯一一個獲得普利策獎,擁有長壽電視節目以及註冊商標的重量級前輩,羅傑的確有這個底氣,甚至可以說他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也的確能夠主導業界的輿論風向。也是因此,他對於自己的觀點非常慎重,沒有看過珍妮弗的表演,那就寧可不表態,也不會趁這個熱鬧。

#

羅傑預料得也沒有錯,僅僅是首映禮後的第二天,《紐約客》、《紐約郵報》、《紐約時報》等有影響力的媒體,就刊載了他們專欄作家的影評。和《綜藝》、《好萊塢生活》、《好萊塢報道者》不同的是,這些劇評家、影評家紛紛把影評的中心對準了‘roxie之爭’,而且幾乎是清一色地採用了‘ourroxieisbetter’類型的標題。

“毫無疑問,蕾妮.齊薇格是個出色的演員,她看來似乎正主宰着這個時代,但我們不能不客觀地說,珍妮弗.傑弗森擁有比她更出衆的天賦……”本.布蘭特雷在自己的專欄中說,他的專欄標題是《indeed,ourroxieisbetter》。

珍妮弗鐵粉帕特里更爲狂熱,直接宣稱,“這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幹得好,羅伯!但唯一的遺憾是你沒有選取珍妮弗.傑弗森演洛克希的膽量,只給了她吉蒂。所以,洛杉磯輸,紐約贏,百老匯多了一個非常出色的洛克希。”

他的影評標題也是很有火藥味的,《hollywoodlose,broadwaywin》。

其餘的紐約影評人觀點各有不同,對於《芝加哥》的改變也是褒貶不一,但他們在roxie問題上的觀點倒是幾乎都比較統一,一致認爲,蕾妮表現得很不錯,讓人挑不出什麼毛病,但珍妮弗.傑弗森的roxie更好,更激動人心,而且最難得的是她是現場表演,而蕾妮的表現經過後期的修飾。

“如果讓珍妮弗去演電影的roxie,那麼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相信,她的表演會大獲成功,她的吉蒂完全證明了這一點。但把蕾妮放到百老匯呢?我不知道,也許,蕾妮需要一部不錯的百老匯音樂劇來證明自己。”

“在電影藝術和音樂劇的較量中,我,一個純正的百老匯人當然會有些偏心,但今晚我認爲我的評論是非常公正的,珍妮弗的roxie的確勝過一籌。”

當所有人都發出一個聲音的時候,這個觀點就顯得非常有說服力了。許多影評人還沒有做出表態,但八卦雜誌已經迅速跟上,率先揭露了他們反映遲鈍的原因:影評人紛紛向舒伯特劇院提出要求,想要弄到珍妮弗出演roxie的演出門票,舒伯特劇院因此而應接不暇。

這件事本身就足以暗示影評人的傾向了——如果蕾妮的表演足夠好,珍妮弗的表現讓人失望,他們早就做出表態了,不是嗎?

沒有人不喜歡看八卦,當時尚博客都來攪一腿的時候,這個話題已經開始成爲國民——或者說是娛樂敏感人羣關注的焦點了:正在迅速上位的新星珍妮弗.傑弗森自信狂傲,挑戰演技派紅星蕾妮.齊薇格,雖然沒有搶到《芝加哥》電影版的角色,但卻另闢山頭,在百老匯找到了擊敗蕾妮的捷徑。據說兩人在劇組就已經結下仇恨,蕾妮和珍妮弗之間發生過無數耐人尋味的小故事,所以珍妮弗纔會如此針對蕾妮……

剛剛完成攝製的《加勒比海盜》,出現在越來越多路人民衆的口中,瓊恩的同學首次開始和她討論《芝加哥》音樂劇的門票購買,當然還有即將上映的電影版預售,在紐約這個大票倉城市,《芝加哥》的關注度要比洛杉磯更高,不論是電影還是音樂劇都瞬間走紅,畢竟,不是每個普通民衆都能判斷誰的攝影技術更好,但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很有信心,也很有熱情地覺得自己能夠判斷出到底誰的roxie更強。

而隨着這一波八卦話題的蒸蒸日上,珍妮的人氣,也迎來了第一次爆發。

作者有話要說:注:1羅傑.艾伯特也是真人,基本是每個21世紀初期的美娛文都會提到的影評人,因爲他的影響的確是太大了。不過很可惜的是他已經去世有一段時間了。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百度一下他。

2《冷山》、《殺死比爾》、《bj單身日記2》、《澤西女孩》、《談談情、跳跳舞》——這些片子都是米拉麥克斯2003、04年出品的,可見米拉麥克斯的水平。

-----------------

不好意思,久等了,我下午出去辦點事結果遇到了好久沒見面的故人,直接拉我去吃飯,過去一看不好都是好久沒見的老熟人,而且一個個虎視眈眈地拿着白酒,就被他們喝斷片了……

第93章 這是什麼水平?L第472章 Evenprouder第80章 正確答案第340章 強運的失去?第289章 你們都惦記的人出現了第178章 珍妮的勸說第467章 離去的主角光環?(上)第317章 同居第一夜(下)第106章 《Prada》上映第164章 Touchingthelimi第214章 藝術家的伴侶第285章 太漂亮了第47章 未來的大人物第55章 試鏡之後的故事第136章 孤第184章 報復性惡評第310章 落幕時間(下)第399章 華納VS迪士尼第467章 離去的主角光環?(上)第345章 反省時間與首日海外票房第163章 活着的傳奇第23章 改名內..幕第355章 最佳電影第42章 切薩雷-詹姆-珍妮博弈第276章 影評與查爾斯的都市傳說第46章 星路開啓第461章 PuppetShow第434章 人生旅(中)第182章 一些人的驚怒第30章 人情投資第187章 切薩雷的缺點第86章 聞風而動與貌合神離第430章 李一條誕生記第209章 大夢的第一步第342章 阿凡達首映(上)第341章 首日七千萬?第458章 魂力爆發的茱蒂第59章 珍妮和粉絲們的驚濤駭浪第331章 夜色溫柔(下)第71章 《加勒比海盜》首映第76章 珍妮弗.傑弗森與那些綜藝節目第407章 《了不起的蓋茨比》第231章 威尼斯紅利第196章 同居?第90章 話語權上升第417章 哄小孩?第8章 得到角色第36章 我們的洛克希更好第320章 大夢的‘分享蛋糕’第340章 強運的失去?第94章 怪物女孩第172章 雙重三角關係第270章 時差夜(上)第302章 負面風暴第438章 威廉&羅伯特VS全世界第361章 陽謀第207章 過渡角色第31章 一次小小的勝利第166章 玩家第176章 新的開始第41章 打臉第285章 太漂亮了第202章 暗戰第401章 腳踏兩條船第387章 窮人乍富第287章 英雄造時勢第45章 這女孩是個怪物第438章 威廉&羅伯特VS全世界第214章 藝術家的伴侶第226章 藝術的火花第332章 《Shero》男主角第307章 追求卓越第442章 集團化的微弱曙光第125章 Fuckitoutofthesystem?第三次撕X(1)第181章 一些人的驚喜第337章 《新世代:代號Shero》第209章 大夢的第一步第298章 力克羣雌第385章 重注壓爆第223章 主配之謎第208章 因爲她是珍妮弗.傑弗森第445章 直到下次相見第302章 負面風暴第3章 D與珍妮的神隱第34章 零和遊戲第37章 YoungandBeautiful第14章 面試第40章 珍妮的怒火第263章 我有一個小秘密第283章 求婚第362章 《代號Shero》預告片第184章 報復性惡評第253章 柳暗花明第460章 記一次波瀾壯闊的審訊第107章 殿堂級作品第145章 奧斯卡生態圈第36章 我們的洛克希更好第149章 刷獎刷提名第266章 周瑜打黃蓋
第93章 這是什麼水平?L第472章 Evenprouder第80章 正確答案第340章 強運的失去?第289章 你們都惦記的人出現了第178章 珍妮的勸說第467章 離去的主角光環?(上)第317章 同居第一夜(下)第106章 《Prada》上映第164章 Touchingthelimi第214章 藝術家的伴侶第285章 太漂亮了第47章 未來的大人物第55章 試鏡之後的故事第136章 孤第184章 報復性惡評第310章 落幕時間(下)第399章 華納VS迪士尼第467章 離去的主角光環?(上)第345章 反省時間與首日海外票房第163章 活着的傳奇第23章 改名內..幕第355章 最佳電影第42章 切薩雷-詹姆-珍妮博弈第276章 影評與查爾斯的都市傳說第46章 星路開啓第461章 PuppetShow第434章 人生旅(中)第182章 一些人的驚怒第30章 人情投資第187章 切薩雷的缺點第86章 聞風而動與貌合神離第430章 李一條誕生記第209章 大夢的第一步第342章 阿凡達首映(上)第341章 首日七千萬?第458章 魂力爆發的茱蒂第59章 珍妮和粉絲們的驚濤駭浪第331章 夜色溫柔(下)第71章 《加勒比海盜》首映第76章 珍妮弗.傑弗森與那些綜藝節目第407章 《了不起的蓋茨比》第231章 威尼斯紅利第196章 同居?第90章 話語權上升第417章 哄小孩?第8章 得到角色第36章 我們的洛克希更好第320章 大夢的‘分享蛋糕’第340章 強運的失去?第94章 怪物女孩第172章 雙重三角關係第270章 時差夜(上)第302章 負面風暴第438章 威廉&羅伯特VS全世界第361章 陽謀第207章 過渡角色第31章 一次小小的勝利第166章 玩家第176章 新的開始第41章 打臉第285章 太漂亮了第202章 暗戰第401章 腳踏兩條船第387章 窮人乍富第287章 英雄造時勢第45章 這女孩是個怪物第438章 威廉&羅伯特VS全世界第214章 藝術家的伴侶第226章 藝術的火花第332章 《Shero》男主角第307章 追求卓越第442章 集團化的微弱曙光第125章 Fuckitoutofthesystem?第三次撕X(1)第181章 一些人的驚喜第337章 《新世代:代號Shero》第209章 大夢的第一步第298章 力克羣雌第385章 重注壓爆第223章 主配之謎第208章 因爲她是珍妮弗.傑弗森第445章 直到下次相見第302章 負面風暴第3章 D與珍妮的神隱第34章 零和遊戲第37章 YoungandBeautiful第14章 面試第40章 珍妮的怒火第263章 我有一個小秘密第283章 求婚第362章 《代號Shero》預告片第184章 報復性惡評第253章 柳暗花明第460章 記一次波瀾壯闊的審訊第107章 殿堂級作品第145章 奧斯卡生態圈第36章 我們的洛克希更好第149章 刷獎刷提名第266章 周瑜打黃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