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第282章 昇平署

第282章 昇平署

“張大師,如果,這個玉佩本來的木頭架子,因爲某些意外的情況,裂開成了好幾個部分……現在用膠水粘起來,還值錢嗎?”

“摔裂了嗎?那有點可惜啊。”

張揚想了想他在羊城時,瞭解到的文物修復技術,回答說:

“得看碎成什麼樣,一般不是太嚴重的,都能修。”

“那如果是用斧頭,劈成了一塊一塊的碎木頭呢?”

“斧頭?”

張揚看着寶友臉上的痛苦面具,知道他爲什麼難受了。

估計是被當成雜木,準備用來燒爐子吧?

他把翡翠魚磬遞還給寶友:

“你別慌,有時候拍賣會上,也有單獨的磬架拍賣,你可以再買一件,和這塊翡翠湊個整。”

“真的嗎?”寶友趕忙問:“那配一套新的,是不是就能按完整的、磬的價格來賣了?”

“當然可以啊,比如你花五萬,拍一件磬架,加上這件翡翠魚磬後,起碼能賣四萬。”

“哦,那不錯啊。”寶友下意識的答道。

等他把翡翠裝進了包裡,突然反應過來:

“怎麼我一整套賣,還倒虧一萬呀?”

“不止一萬哦,拍賣還要交佣金的。”張揚耐心的解釋道:“主要還是你這件翡翠的質地,太差了,正常市場價,估計也就一百五十塊。”

“那些願意買磬架的人,人家買回去都是搭配十幾萬的寶貝,你這件當然比不了。”

“再說了,四萬只是起拍的底價,萬一能拍一千萬呢?”

“老師你還不如說一個億呢,反正都是做夢。”

寶友有些難受的呼了口氣,跟張揚道了聲謝後,雙眼無神的離開了現場。

【還得是直播間的粉絲啊,這活兒整得不錯】

【我懷疑那個架子已經被當成廢木頭,砍成柴火了】

【把懷疑兩個字去掉,說不定在寶友出門的時候,已經燒了】

【五萬塊的柴,燒不開一壺水,笑死我了】

……

緊接着上來鑑寶的藏友,帶來的一對東西,造型非常奇特。

有點像用青銅鑲嵌了一顆黃色的珍珠。

鑲嵌用的青銅底座,被雕刻成了鹿的形態。

兩件東西底座上的鹿,造型還不一樣,一隻躺倒在地,一隻低頭舔舐着自己的毛。

張揚拿在手裡仔細看了下,發現鹿頭上有些部位是金色的,應該是銅鎏金。

而那些鎏金缺失的地方,則顯示出青銅器獨有的綠鏽色。

以他這麼久鑑定青銅器的經驗來看,應該是出土文物的純天然綠鏽,不是人工做舊。

“寶友,你知道這兩塊東西是什麼嗎?”

“應該是鎮紙。”中年男人回答道:“就是古人寫字時,用來壓住宣紙用的。”

“這是我幾年前,在一家古玩店買的,當時和一堆銅鎮紙放在一起。”

“你這麼分析,和真相差得不遠。”

張揚點點頭,把其中一塊拿起來,給直播間的寶友們展示了一下東西的底部,很平整,確實可以當鎮紙。

不過在魏晉之前,這類像鎮紙一樣的東西,往往是另一種華夏傳統文化裡的重要器物——席鎮。

“席鎮?是涼蓆的那個席嗎?”寶友問。

“沒錯,你這是一件典型的西漢銅鎏金的【嵌貝鹿形席鎮】。”

“席鎮一般是古人用來壓住席子四個角的實用器,不過你這件比較厲害。”

“上面鑲嵌的圓圓的、帶黑點的東西,是虎斑貝。這東西在漢代,基本是鎮邪的寶貝,一般只會出現在大墓裡。”

“你拿來鎮紙,屬實有點大材小用了。”

【可惜了,席鎮四件算一套,這裡只有半套】

【我在海昏侯墓博物館裡見過這種東西,不過博物館裡的貝殼都碎了】

【主播還在等什麼,趕緊查查啊】

【線下鑑寶,張大師有點放不開啊,這會兒早該喊條子定位了】

【感覺起碼是士大夫的墓,纔能有這樣的寶貝】

線上的觀衆已經在分析是什麼級別的漢墓了,現場的持寶人還在關心:

“那我這對東西,是真的漢代的嗎?”

“如假包換!這絕對是西漢中晚期的陪葬席鎮。”張揚信誓旦旦的說道。

“我記得盛海博物館裡就有這類藏品,你要是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研究一下。”

“謝謝老師,我會好好保存的。”

寶友應該是懂“西漢”這個年份的厚重,沒有問價。

張揚也沒有在這上面多廢話。

這次活動的時間點很湊巧,剛好盛海這邊的文物部門,在籌辦民間文物普查活動。

所以現場是有工作人員,時刻關注着每個鑑定臺的情況,等下自然會有專人跟進,登記這件珍稀的民間藏品的具體情況。

寶友把這對席鎮收起來後,又從站在他身後的年輕小夥子手裡,接過了一個方形的黑盒子。

這是小弟,還是兒子啊?

張揚傾向於前者,因爲中年人身後那個託着盒子的人,都不敢湊上來看熱鬧。

“老師,我這裡還有幾枚古錢幣,想請您幫忙看看真假。”

“看真假沒問題,但是估價的話,可能你得送去評級機構。”

張揚提前給寶友說好,免得等下對方問價,問得兩人都尷尬。

其實他也想過完整地學習華夏的錢幣知識,但最後還是淺嘗輒止。

沒辦法,版別實在是太多了。

從商代的貝幣,一直到在現在的紙幣,不光錢幣的種類多,每一種還都有不同的版本。

可能兩個版別之間,只是多了個沙粒大小的點,價格就天差地別。

張揚在研究完清代的五帝錢後,戰略性放棄了這類藏品。

很巧,這次寶友盒子裡裝的,基本是他不認識的古錢幣。

還好只用幫忙確定真假。

最顯眼的,是一條青銅魚。

長度大概十五釐米左右,有點像釣魚經常遇到的白條魚。

表面佈滿了銅鏽,它埋在地下的時候,應該兩面都接觸到了土壤。

「名稱:魚幣」

「材質:青銅」

「生產時間:公元前1026年」

「詳細信息:魚幣是商周時期,居住在黃淮間的部族所創,是世界唯一的魚形錢幣」

寶友介紹說:“這件是我一位做生意的朋友,家裡祖傳的寶貝。”

“因爲我喜歡收藏,他忍痛割愛送給我的。”

“確實是西周的魚幣啊。”張揚一臉認真的告訴寶友:“但肯定不是祖傳的。”

“這件東西出土的時間應該不長。”

“老師你的意思是,這有可能是盜墓賊的東西?”

寶友皺着眉頭,似乎在思考什麼。

“那您先幫我看看這件吧,這也是那位朋友送給我的。”

“這件……”

張揚看向對方手指的方向。

這件青銅錢幣的造型有點眼熟,像真正作爲樂器的【磬】。 不過也像一座橋,頂上打了個小孔,方便拴起來。

“……是橋樑幣,也是西周的東西。”

“看表面的鏽色,和這枚魚幣,應該不是一個坑口出來的。”

【橋樑幣不是古錢幣呀】

【這東西應該是從玉璜演化來的】

【感覺有點像隨身攜帶的飾物,上面打孔的方式就不像錢幣】

“這是盜墓賊的東西嗎?”寶友只關心這個問題。

“我不好下結論,目前只能確定,魚幣是生坑,這枚橋樑幣,是半生不熟的坑,應該已經盤過一段時間了。”

“那這……到底能不能收藏啊?”

寶友的表情有些糾結,直勾勾的看着張揚,希望他能給個說法。

“朋友送的,收藏當然沒問題呀!”

作爲一個直播開過筒子錢的主播,張揚勸寶友別慌。

古錢幣,尤其是帶綠鏽的,基本都是地裡挖出來的。

但是因爲量太大,哪怕你挖出來價值百萬的稀有錢幣,也沒人會來管。

再說了,萬一真有問題,那也不是寶友自己的問題。

除了朋友送的魚幣和橋樑幣,寶友自己也收藏了三件西周的“棘幣”。

一種兩邊都是三叉戟的釵形器物。

“這不是古錢幣啊。”張揚告訴寶友:“這東西應該是古人用來繞線用的叉子。”

“但是我看很多拍賣會都說這是棘幣啊。”寶友疑惑的問道。

“那是因爲,不當成古錢幣,賣不出高價。”張揚非常內行的解釋道。

“這兩邊都是叉子,完全就是爲繞線而生的,我甚至懷疑古代的釣魚佬,用這個東西纏魚線。”

【我覺得是纏蠶絲的】

【應該是紡織工人用來繞線的工具】

【這東西當錢幣的話,和戈幣一樣扎人啊】

【有沒有一種可能,如果是青銅器裡的日用器,就不能當古錢幣交易了】

“好吧,謝謝老師。我是當古錢幣買的,應該是虧了。”

寶友語氣有些無奈,把盒子蓋上後,帶着身後的小弟遺憾退場。

……

整個上午,張揚明顯感受到,真品比贗品多。

午飯的時候和其他項目的專家們交流了一下,大家都說:這是他的錯覺。

其他老師被國寶幫攪合的頭都大了。

有人拿着塑料碗來,硬逼着專家承認是漢代的玉碗;

有人寧願承認自己偷了三星堆的博物館,也不願承認自己買到了假貨;

還有人空着手來,給專家看一堆照片,讓幫忙辨別真假,仔細一看,全是故宮同款……

相比之下,負責雜項鑑定的張揚,簡直就是在天堂。

下午鑑定的時候,他刻意感受了一下,好像找到了原因。

原來是因爲,來找他鑑定的寶友,拿出來的藏品,一看就不是國寶。

往往是民俗文物,或者日用品偏多。

所以他們也沒有把東西賣幾個億的念頭。

比如眼前這個老大爺,拿了一件二胡過來,問張揚值不值兩千塊。

“您先別急,價格要等我看完這件東西再說。”

張揚把二胡接了過來,弓杆和絃是後配的,沒有鑑定的必要。

就看這通體呈紅色的琴桿和像啞鈴的琴筒就行了。

這紅色的木頭,看紋路,好像是……黃花梨?

琴桿上雕刻着白色的藤蔓花卉,不對,不是雕刻的,這是嵌螺鈿的工藝,白色的花朵是貝殼。

再看看琴筒,這琴皮的紋路,怎麼那麼像,蟒蛇的皮?!

張揚越看越心驚,這二胡的規格,好高啊。

東西是清道光八年(1828年)製作的,那時候拉二胡的這麼掙錢嗎?黃花梨、蟒蛇皮、嵌螺鈿都安排上了。

他把整個二胡翻轉過來,想看看琴筒底部,有沒有什麼線索。

果然找到了陰刻的“昇平”兩個小字。

和二胡相關,那這個昇平,只能是康熙時期的南府,後來的昇平署。

“大爺,您這件是清朝皇家戲班用的樂器啊。祖上難道是四大徽班的傳承者?”

“專家你還知道徽班?”

老人的眼中閃過一絲光,樂呵呵的和張揚說:

“我特別喜歡聽京劇,可惜正宗徽班的門票太貴了,要120塊一張。”

“一百二真不貴,您這件東西要真拍賣出去的話,夠您看五百場的京劇了。”

清代官署的樂器還是很有收藏價值的。

尤其是大爺這件,底下有銘文,來歷非常清晰。

“五百場?看不了那麼多吧,這東西能賣個兩千我就滿足了。”

“不止兩千,起碼能賣六萬。”

“六萬?呵呵,你收嗎?”

【我出七萬,大爺你賣給我吧】

【你知道的,我一直是京劇愛好者,八萬給我吧】

【我是學生,兩千包郵可以嗎,不行的話我可以到付】

【大爺快走啊,別給主播撿漏了】

張揚當然沒想撿漏。

不過和老爺子解釋拍賣的事兒,估計有些困難。

只能讓工作人員陪着,到後臺找拍賣行的負責人好好聊一下。

送走大爺後,張揚正在看彈幕,突然感覺桌子震了一下。

這是重器登場的感覺。

“馬鞍?”

張揚看着眼前明晃晃的器物,第一反應是,這不會是皇帝的馬鞍吧?

因爲這件東西實在是太黃了。

馬鞍一般分爲前後的鞍橋和中間的鞍韉。

寶友這件,每個部位都透露出一種尊貴的氣息。

鞍橋是銅鎏金的,鏨刻着鏤空的紋飾,甚至還鑲了綠松石;

鞍韉上面的坐墊也是明黃色的綢緞。

“專家,這個馬鞍,是我爸爸從以前一個阿哥的後人手裡買下來的。”

“說是當時皇帝賞賜的,您能幫我看看,是真的嗎?”

“東西是晚清的,沒問題。”

張揚確認,這確實是晚清皇室用的馬鞍。

但阿哥應該也不配用,起碼得是王爺吧?

他好奇的問寶友:

“那個阿哥,姓什麼你知道嗎?是姓溥,還是姓關?”

感謝讀者3648的2000幣打賞!老闆大氣!

(本章完)

348.第347章 老頭,你不對勁290.第289章 埃及摸金校尉323.第322章 帶祖宗鑑定317.第316章 珍瓏棋局(補更二)132.第131章 也就兩千多年沒斷過代第18章 韭菜溝裡你和我166.第165章 華玉之門,還是國真府?290.第289章 埃及摸金校尉209.第209章 親友歡聚一堂215.第215章 疊羅漢174.第173章 愣着幹嘛,跑啊155.第154章 什麼手機殼327.第326章 我會抓住你的軟肋300.第299章 出土文物都去哪兒了432.第429章 假有錢人158.第157章 海外文物倉庫(二合一章節)第394章 這一劍可開牢門235.第234章 村長家的老東西245.第244章 我宣佈你就是最好的拍賣師460.第457章 世界上嘴最硬的父親第418章 隴西印象145.第144章 考古隊還缺專家嗎328.第327章 傳說中的沉香龍281.第280章 請您品鑑第391章 汪建業出來了171.第170章 傳奇故事284.第283章 滿天星125.第124章 有沒有可能對方嫌你沒錢271.第270章 我聯繫下故宮222.重複訂閱的進羣截圖退費322.第321章 把錢弄進來第55章 富二代的農家樂之旅278.第277章 “戀愛關係”第397章 全是真的445.第442章 魚越龍門便化龍220.第220章 聽見浪的聲音283.第282章 昇平署236.第235章 辱宋了96.第96章 探店齁幣多308.第307章 混亂善良474.第47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45章 (求追讀)考慮下你的個人IP140.第139章 預熱活動254.第253章 創匯大戶(補更)第80章 看來你對文物保護法頗有研究141.第140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371章 天帝使者475.第472章 拍賣還是銷贓?181.第180章 潘佳園的規矩441.第438章 單身夜排隊預備第384章 精品海撈瓷第363章 和洗包漿並列的騷操作446.第443章 劍出鞘,恩怨了250.第249章 參加拍賣,沒必要太正常193.第193章 文物迴流急先鋒陳彥光第62章 五十萬的羅漢像第18章 韭菜溝裡你和我第36章 假的?那就砸咯!第62章 五十萬的羅漢像第85章 不裝了,攤牌了,我是億萬富翁346.第345章 收網的第一步161.第160章 京都之行94.第94章 想引流?第383章 新鮮出水的181.第180章 潘佳園的規矩107.第107章 南越國考古事件第92章 我勸你們趕緊跑(五更)261.第260章 我克他449.第446章 求饒339.第338章 生同衾,死同穴第378章 原來我是幕後BOSS(二合一)141.第140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234.第233章 幫你想個好辦法65.第65章 目標是拼湊出一個青銅簋180.第179章 考古隊假裝盜墓賊?166.第165章 華玉之門,還是國真府?第21章 汪大師也打了眼第414章 孝子第7章 方形粉彩瓷194.第194章 來點硬菜(二合一章節)269.第268章 單人煮火鍋第36章 假的?那就砸咯!265.第264章 地底下的寶貝457.第454章 白老師又和寶友吵起來了第78章 你買啥東西,我這裡都有同款第74章 寶友,你想好了嗎?217.第217章 快刀斬亂麻(二合一)304.第303章 竇教授第362章 黑水城與敦煌(補更)284.第283章 滿天星335.第334章 落款千變萬化227.第226章 舉報,必須舉報153.第152章 我也想辦家博物館437.第434章 那裡的收藏很純粹113.第113章 這裡是贗品區103.第103章 蒼天有眼(打賞加更二合一)257.第256章 研究我自己第359章 反轉了?253.第252章 佛像新概念第393章 恭喜你,楊副局長
348.第347章 老頭,你不對勁290.第289章 埃及摸金校尉323.第322章 帶祖宗鑑定317.第316章 珍瓏棋局(補更二)132.第131章 也就兩千多年沒斷過代第18章 韭菜溝裡你和我166.第165章 華玉之門,還是國真府?290.第289章 埃及摸金校尉209.第209章 親友歡聚一堂215.第215章 疊羅漢174.第173章 愣着幹嘛,跑啊155.第154章 什麼手機殼327.第326章 我會抓住你的軟肋300.第299章 出土文物都去哪兒了432.第429章 假有錢人158.第157章 海外文物倉庫(二合一章節)第394章 這一劍可開牢門235.第234章 村長家的老東西245.第244章 我宣佈你就是最好的拍賣師460.第457章 世界上嘴最硬的父親第418章 隴西印象145.第144章 考古隊還缺專家嗎328.第327章 傳說中的沉香龍281.第280章 請您品鑑第391章 汪建業出來了171.第170章 傳奇故事284.第283章 滿天星125.第124章 有沒有可能對方嫌你沒錢271.第270章 我聯繫下故宮222.重複訂閱的進羣截圖退費322.第321章 把錢弄進來第55章 富二代的農家樂之旅278.第277章 “戀愛關係”第397章 全是真的445.第442章 魚越龍門便化龍220.第220章 聽見浪的聲音283.第282章 昇平署236.第235章 辱宋了96.第96章 探店齁幣多308.第307章 混亂善良474.第47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45章 (求追讀)考慮下你的個人IP140.第139章 預熱活動254.第253章 創匯大戶(補更)第80章 看來你對文物保護法頗有研究141.第140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371章 天帝使者475.第472章 拍賣還是銷贓?181.第180章 潘佳園的規矩441.第438章 單身夜排隊預備第384章 精品海撈瓷第363章 和洗包漿並列的騷操作446.第443章 劍出鞘,恩怨了250.第249章 參加拍賣,沒必要太正常193.第193章 文物迴流急先鋒陳彥光第62章 五十萬的羅漢像第18章 韭菜溝裡你和我第36章 假的?那就砸咯!第62章 五十萬的羅漢像第85章 不裝了,攤牌了,我是億萬富翁346.第345章 收網的第一步161.第160章 京都之行94.第94章 想引流?第383章 新鮮出水的181.第180章 潘佳園的規矩107.第107章 南越國考古事件第92章 我勸你們趕緊跑(五更)261.第260章 我克他449.第446章 求饒339.第338章 生同衾,死同穴第378章 原來我是幕後BOSS(二合一)141.第140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234.第233章 幫你想個好辦法65.第65章 目標是拼湊出一個青銅簋180.第179章 考古隊假裝盜墓賊?166.第165章 華玉之門,還是國真府?第21章 汪大師也打了眼第414章 孝子第7章 方形粉彩瓷194.第194章 來點硬菜(二合一章節)269.第268章 單人煮火鍋第36章 假的?那就砸咯!265.第264章 地底下的寶貝457.第454章 白老師又和寶友吵起來了第78章 你買啥東西,我這裡都有同款第74章 寶友,你想好了嗎?217.第217章 快刀斬亂麻(二合一)304.第303章 竇教授第362章 黑水城與敦煌(補更)284.第283章 滿天星335.第334章 落款千變萬化227.第226章 舉報,必須舉報153.第152章 我也想辦家博物館437.第434章 那裡的收藏很純粹113.第113章 這裡是贗品區103.第103章 蒼天有眼(打賞加更二合一)257.第256章 研究我自己第359章 反轉了?253.第252章 佛像新概念第393章 恭喜你,楊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