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福爾摩斯探案集
自從喬局長在他的微博上擺出擂臺賽消息後,如磁石吸鐵,把各路大腕高手都吸引來了,來找他比手腕的人絡繹不絕,不分早上晚上,每天總能有那麼一二十個。hTtp://當然統統不是喬局長對手,被喬局長殺得稀里嘩啦。許多人都是一掰就敗,也有的能堅持幾秒鐘。
這真有點武術界擺擂臺以武會友的架勢。
忽然有一天,一個來人竟能堅持不下幾分鐘之久,可謂特例。
那人敗後不服氣地說:“有一個人能掰過你,可惜他不願意來,怎麼勸都不來。”
“誰?住哪?”喬局長興奮已極。他不是因爲有了對手而興奮,而是因爲王科長囑託的事情有了線索。
“他也是個局長,只不過是個副的,重工局的謝副局長。”
“謝副局長也喜歡掰手腕嗎?”
“不是,是因爲他有一回吃核桃,把我嚇着了。”
“怎?”
“他吃核桃很特別,把一枚核桃放在手心部位,用力一攥。‘咔啪’,核桃碎了。他把核桃肉剝出來,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的老天,手勁何其大啊?從此謝副局長手勁極大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可惜可惜,說不定他就是我的對手剋星。”喬局長裝作遺憾之至。
當喬局長運用語音爲媒介,將謝副局長是大腕信息傳遞到王科長腦海裡時,王科長興奮地握住喬局長的手,久久不鬆開,感激之情溢於言表。謝副局長的身份、地位都與兇手符合。強勢、有官位有身份、或有錢的大款、手腕勁出奇地大。
萬幸,萬幸的一百次方。兇手爲怕暴露,是絕對不會來比賽的,不料別人巧不巧地把他供了出來?
王科長的大腦反應是:1又有了一個破案線索,2也不一定就是真兇,先調查調查看。
王科長轉念一想,心裡也明白,知道了謝副局長是大腕其實或許一點用處也沒有,天底下是大腕的人多了,怎能斷定這個大腕謝副局長是兇手?得有確鑿證據不是?
腦細胞迅速排列出路線圖:暗查謝副局長情況,再查他各方面的社會關係,尤其查他的疑似情婦。
先不與謝副局長正面接觸以防打草驚蛇,先曲線查其情婦是最佳選擇。
一查,巧極,一位疑似情婦——重工局財務科女出納浮出水面。竟正是一個失眠症患者?最近到處找醫院看病。
猛然,王科長想起什麼,立刻打手機給妻子,問妻子那個失眠病人是哪個單位的。
妻子去查了一下,回電話說:“是重工局的女出納。”
騰地一下,王科長覺得地面震動了一下。是錯覺。是在心裡震了一下。
這引起王科長豐富聯想:情婦患失眠,會不會因親眼見到****場面被嚇的?
王科長用的是假設法:假設謝副局長是兇手,又假設重工局的女出納是其情婦。那麼情婦眼瞅着情夫殺人會大受精神刺激。繼續調查使假設成立即可、或者使假設不成立而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