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隨後把劉志敬安排到了劉長貴身旁坐着:“大志,你挨着你爸爸坐吧。”
劉志敬先偷摸來到宋秋水身前,低頭先認錯:“秋水呀……那個……那個啥,確實是我忘了拿那隻雞了。之後,我估摸着,那大公雞也有兄弟姐妹啥的,你看那隻雞讓你暈血了,這要放古代,就得誅九族。所以,我就順帶把另外兩隻活着的大公雞也要了,一看那毛色就一樣,就是一家的公雞。就都殺了,買回來給你。”
劉志敬說着晃着手機的三隻大公雞:“你看這回,這事行不?”
宋秋水已經成功今天早晨訛了四隻大公雞,兩個豬頭了,已經夠自己吃香的喝辣的好幾天了。
不過看着劉志敬那個憨憨的樣子,宋秋水就忍不住調侃道:“呵呵。大志呀,你這個人就不厚道了。你都說了,要給那隻大公雞誅九族,咋就帶回來三隻公雞?那母雞呢?雞蛋呢?”
劉志敬人都麻了:“額……”
“所謂雞生蛋蛋生雞,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我家的雞蛋,以後你承包了。”宋秋水幸災樂禍的說道。
劉志敬有點懵了:這個……
“那也忒多了……”
“哎喲呵,大志,你這心不誠呀!”宋秋水把墨鏡一摘:“你看看我的眼睛……”
宋秋水湊了過去:“你看見啥了?”
“眼睛?我看見啥了……我……我……我……”劉志敬被宋秋水的話都整的結結巴巴的了。
柴米嘆了口氣,指着劉志敬說道:“大志,別聽秋水忽悠你。你坐那吃飯吧。你要聽她的,你把村長賣了,都不夠填窟窿的。”
劉長貴則是笑呵呵的說道:“我家大志就這樣,老實。”
旁人也這麼說,符和着劉長貴。
宋青山則拉了拉宋秋水:“吃飯吃飯。要多少是多呀……”
“哼。”宋秋水不滿意了坐了下來,指着劉志敬說道:“反正你欠我雞蛋,我家以後吃雞蛋,你包圓了。在場的諸位都能給我作證。”
面對宋秋水的厚黑到無恥級別的要求,劉志敬那裡見過這種世面,不僅吞吞吐吐,還有點臉紅了。
紅的像個蘋果。
柴米把菜和米飯都端了上來,之後開了酒。
隨後先低聲告訴宋秋水:“哎呀,你可逗都大志了。大志缺心眼……”
“有多缺心眼?”
“嗷嗷缺……大志看見好看的女的就不會說話了。你明天忽悠他,你能把他忽悠的他家破人亡了,他都說你好。”柴米無奈的搖搖頭:“人家大志本來就臉小,你還忽悠他。改天回頭大志該心裡琢磨了:宋秋水喜歡我……咋整?”
宋秋水倒沒想這麼多。
“回頭和你說這個,你吃你的。別忽悠大志了,看他臉紅的。我都整的不好意思了。我有種你忽悠傻子的感覺……”
面對柴米的話,宋秋水聽了,於是轉移了話題,拿起來酒瓶子:“哥幾個,喝點啥呀……”
衆人:!!!
宋青山連忙拉了拉宋秋水:“別亂說話……”
老六頭也被氣的嘴歪着:特麼的,都活八十了,來個十八的和我論哥們兒……
“小宋呀,你這閨女……”
柴米趕緊打圓場:“別介意,別介意。六爺爺,你喝點啥?白的啤的?”
“來三酒盅白酒就行,啤的喝不習慣。”
柴米於是把酒遞給了柴有德,示意他倒酒。
柴有德早就被柴米嚇得不敢說話,也不敢接酒……
“三叔,你尋思啥呢?給我六爺爺倒酒呀!我爸在屋看孩子呢,你就是當家人了,這桌你說的算。”
柴有德差點信了:去特麼的吧!柴米說的一個字也不能信!!!剛剛她還要打折我右腿呢……這會兒又說這桌我說的算,我特麼不信!!!
但是,下一秒。
柴米刀子一樣的眼神就遞了過來。
柴有德哆哆嗦嗦的接過來酒瓶子,先哆哆嗦嗦的給老六頭倒酒。
“哎呀,不是。老三,你這手閒的沒事你抖啥呀?倒特麼一酒盅,你都灑了快半斤了!你特麼會不會過日子……”老六頭說話必帶特麼的……
素質這東西吧,老六頭有點……
但是指定是不太多了……
就算有,也可以忽略不計了。
而且,老六頭輩分也大點,歲數也大點,沒素質的話說出來,也沒人敢頂嘴。
柴有德心裡叫苦不迭:你們說我爲啥手抖?還不是讓柴米給嚇得……我今天表現不好的話,柴米說要把我右腿也乾折了……
別人可能不一定害怕,但是柴有德害怕。
畢竟,他以前不信,也不害怕,結果他左腿已經摺了……
至今還沒好。
“柴老三,咋滴?啞巴了,我和你說話呢,你個沒大沒小的玩意……”老六頭不滿意的把酒杯一放,頓時對柴有德火力全開。
柴有德閉着嘴:“額……”
柴有德不敢說話呀……他只是笑着指着自己的嘴,啊啊啊啊的表示,自己現在啞巴了……
柴米忍不住憋笑,說道:“六爺爺,你喝你的。我三叔最近嗓子疼,這不我三嬸最近要考高級職稱的事,一直給我三叔發火,我三叔就憋着。這不,上嗓子了。”
老六頭這才滿意,不過隨後說了一句:“sunnong玩意,怕媳婦怕的跟個孫子似的,我們老柴家,咋有你這種怕媳婦的玩意……”
柴有德氣的怒火中燒,但是隻能忍着不說話,拿起來一杯酒,直接自己灌了下去。
柴米看柴有德不倒酒了,無奈的自己拿起來酒瓶子,挨個倒酒。
“來,村長,我六爺爺那滿上了。我給你整點……”柴米拿着白酒說着。
劉長貴也不客氣,點上一根菸,推了推酒盅。
“換杯換杯。你也不是七老八十了,還拿酒盅。用杯喝吧……”說着柴米就拿了旁邊一個二兩的口杯,給劉長貴給倒滿了。
“換唄,你說啥就是啥。”劉長貴說道:“今個,我得好好喝兩杯。我和你們說,要沒有柴米,我媳婦她不能回來。我家大志總說,柴米就是他的再生父母呀……”
柴米:“額……”
大志腦袋確實不太靈光,這形容詞用的……真特麼貼切。
宋秋水也是蹙眉緊皺,低聲嘀咕着:“臥槽!這還有認媽的……牛逼呀!大志認柴米做再生父母,我和柴米論姐妹。那四捨五入一下,我就是大志她親媽……”劉志敬低頭不語,心說我爹吃了沒文化的虧:我特麼說的是柴米給了我媽再生的機會……咋到我爹嘴裡,柴米成我媽了?我爹是真特麼沒事亂造謠……
不過很顯然。
劉長貴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用錯詞了,他舉起來酒杯,隨後自己從柴米手裡搶過來酒瓶子,給宋青山則倒上了。
隨後又給周舫倒酒……
周舫臉上一陣驚訝閃過,隨後恭恭敬敬的接着酒杯:“村長客氣了。”
劉長貴倒根本沒有在乎周舫,隨後又讓大家倒滿了,他端着酒杯,對着其他桌子吃飯的人說道:“那個我呢,就簡單說兩句。改革春風吹滿地,中國人民真爭氣……咱們村以後一定會越來越好的,今天沒有外人,敞開了吃,敞開了喝……這個……那個……都在酒裡了,我幹了呀。”
劉長貴一飲而盡。
二兩高粱白下肚,頓時一股熱浪直充五臟六腑:“舒服。這酒有勁……”
衆人也都說好:是村長帶個好頭呀,三家致富之路少不了劉長貴呀,村長是三家村的領路人呀……
拍馬屁,他們也是會的。
畢竟,豬肉可是劉長貴帶來的。
大家吃着人家劉長貴拿來的豬肉燉粉條了,所以不介意順着劉長貴說幾句。
至於真心話還是阿諛奉承,就不得而知了。
要說劉長貴這兩年乾的好還是不好,總體來說日子是要比頭兩年好了一些。劉長貴有那麼一丟丟的功勞,最關鍵的是這兩年改革開放,分田到戶纔是關鍵。
解放了生產力,不再吃大鍋飯了,而且加上用上了化肥,提高了糧食產量,老百姓確實生活有所提高。
所以以前過年才吃一頓餃子,現在人來qie去的,吃菜有了豬肉,也不是特別稀奇的事了。
一桌的衆人,也都誇了一遍劉長貴。特別是蘇婉……
蘇婉沒啥文化,認知的並不多,不過這兩次聽柴米說,劉長貴其實做到了柴米在老宅幹仗的時候“公平公正”,所以心下也覺得劉長貴像個人了……
而且劉長貴又送來兩頭豬,並且他兒子大志今天也忙前忙後的,蘇婉就很感動。於是說道:“柴米,給村長倒酒。今天陪好你叔,你叔這兩天白天黑天鵝lao忙,正經沒少忙活。”
柴米順勢說道:“等下,我想起來了。我有兩瓶子過期的酒。我九歲那年貪玩,我家這個房子……”
柴米指着身後的宅子說道:“這個房子蓋房子的時候,我媽買過兩瓶酒,後來我呢給偷摸挖個坑,藏起來了。”
那會柴米歲數小,怕幫工的喝酒,便出此下策。
想起來,柴米都覺得有點臉紅。
好在過去了很久很久,也沒人會責怪當年才九歲的她……
柴米於是跑到後院的牆根處,把藏起來的兩瓶酒給拿了出來,不是罈子的,就是普通的糧食釀的白酒,沒有開封,保存的還是不錯的。
柴米拿了出來,之後先交給柴有德……
專業的事情,要專業的人來做。
“三叔,你看看這兩瓶酒,還能喝不?過期了,有年頭了。不知道咋樣……”
陳年老酒。
柴有德用鼻子聞了一下,立刻就陶醉不已,臉上都笑出褶來了:“好玩意。這個是純糧食釀的,過期了沒事。純糧釀的酒,年頭越久越好。那茅臺一放還放十幾年呢,這酒雖然比不上茅臺,但是絕對是好酒。”
看見酒,柴有德早就把柴米不讓他說話的事忘了。
況且總憋着也難受。
柴有德先自己倒了一杯,嚐了一口,之後細緻回味:“陳了五六年了,這味變甜了。”
甜了?
宋秋水蹙眉,她也倒了一點點,喝了一下,辣的直吐舌頭。
“淨胡說,辣的。”
柴有德笑而不語,隨後給老六頭他們都倒上了:“她不懂。這個酒,可是好玩意。”
“確定哈?別過期的,你們幾個喝壞了。”柴米叮囑道。
幾個老頭都說:這酒只是要糧食釀的,就沒有過期的。
幾個歲數大的喝酒,柴米問了一下低着頭的劉志敬:“大志,你喝啥?啤的?”
劉志敬有些害羞的點頭,柴米隨後便拿來了一瓶啤酒,打開了瓶蓋,遞給了劉志敬。
劉志敬卻拿着啤酒扭扭捏捏,即不倒酒,也不說不喝。
搞得旁邊的宋秋水都看不下去了。
宋秋水摸了摸劉志敬的額頭:“大志,你額頭燙呀,發燒了?”
劉志敬倒是沒有發燒,他只是覺得啤酒是柴米起來的,他有點小感動……
柴米也是蹙眉,隨後拿過來啤酒瓶子,給劉志敬倒了一碗酒:“到這你不好意思啥呀,喝你的。”
劉志敬這才慢慢低頭喝酒。
而一旁的周舫則是一副要死不活的狀態,他低頭吃飯,狼吞虎嚥。
“你喝點不?”
“水蜜桃的珍珍。”
珍珍是一款易拉罐的飲料,廣東產的,這個時代賣一塊二一瓶,是挺高級的飲料了。
柴米去找了一下,還真找到了一箱子珍珍,好像是前段時間大姨看母親的時候,帶來的。
柴米把易拉罐遞到周舫身前,周舫也沒伸手,而是盯着易拉罐,又看了看附近的酒瓶。
柴米蹙眉:???
讓我幫他起來易拉罐?
這傢伙啥時候毛病這麼大?!
都說得寸便會進尺,柴米直接把易拉罐放到周舫身前,之後又去取了幾瓶,一瓶給了母親,一瓶給了宋秋水,自己也開了一瓶。
“媽,肉nao的挺爛乎的,挺好吃的。肥的也不膩,你多吃點。”柴米便給母親夾肉。
吃肥肉,能補奶水。
這點在農村一直有這個習慣。
比後世的諸如什麼阿膠、豬蹄,要大補的多。
蘇婉本不吃肥肉的,會覺得特別膩,吃了就吐,今天她嚐了嚐,雖說還是反胃,但是爲了自己小女兒有奶水,也硬挺着,嚥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