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地球38萬公里之外的月球,月球基地
投入了數以萬億計資金,整個月球基地已經像模像樣的,每天的產出都是極其可觀的。
1號指揮基地,這是在當初1號科考站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足以容納一千名航天員在這裡工作、生活。同樣規模的還有2號指揮基地、3號指揮基地,這都是通過航天員以及機器人進行建造而成的。
正常航天員都是在這裡工作、生活,包括操縱生產工廠,都是在這裡進行的,只有出現問題,航天員纔會在這裡出發,開着月球車前往目的地進行維修,等解決問題後就會再返回指揮基地。
這裡的氧氣、水,都不需要從地球運輸而來,氧氣直接來自於電解氧化鐵獲得鐵和氧氣,水則是通過氧氣與提煉氦3時獲得的氫氣進行化學反應獲得。
1號指揮基地的會議室中,正在舉行一場會議,五十個航天員參與此次會議。
在1號指揮基地,共有200名航天員、800名工程師在這裡生活工作,在其他兩個指揮基地,同樣也是200名航天員、800名工程師的配備,隨着指揮基地進一步擴大,基地的編制也會隨着進一步擴大!
“各位,5個小時後,一架‘大鵬’空天飛機抵達, 到了休假的同志將會返回地球,崗位由新到場的同志進行頂替, 此次我也在休假中, 由副指揮‘邱雲’在我休假期間負責1號指揮基地的全面工作。。”1號指揮基地指揮‘鄧傑’沉聲說道, 鄧傑是華夏第一次載人登月的成員,在建設‘月球基地’後, 他在2024年被任命爲1號指揮基地指揮,主持1號指揮基地的工作。正常航天員、工程師是半年輪休一次,都是參差開的, 而指揮、副指揮等幹部則是一年輪休一次。
鄧傑安排着工作,會議開了足足一個小時,才宣佈會議結束。
在指揮基地裡面,是最適合工作、生活,在這裡重力、環境與地球表面沒有什麼兩樣, 蔬菜之類都已經可以自給自足, 甚至還在基地裡養魚蝦、雞鴨之類的。
而且相比起地球, 月球基地的設施儀器設備都是最先進的, 機器人的數量遠超人類。
開完會後,80名航天員、工程師都各自打包東西,他們都是這一次到了休假時間,將和鄧傑一起乘坐着‘大鵬’空天飛機返回地球,開啓爲期三個月的休假時間。
而機器人,已經將要搬入‘大鵬’空天飛機的物資都打包好, 形成標準節。
有着空天飛機,往返地球、月球變得容易多了,比坐飛機跨洲還要容易。
當到了時間點的時候,只見一龐然大物從天而降, 正是‘大鵬’空天飛機, 不是300噸級的空天飛機,
而是500噸級的空天飛機!
這意味着它的運輸重量超過了四百噸, 絕對是一個恐怖的數據!這是一艘龐大的傢伙, 絕對讓人吃驚。
PS:書友們,等我一下, 很快的,見諒!
距離地球38萬公里之外的月球,月球基地
投入了數以萬億計資金,整個月球基地已經像模像樣的, 每天的產出都是極其可觀的。
1號指揮基地,這是在當初1號科考站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 足以容納一千名航天員在這裡工作、生活。同樣規模的還有2號指揮基地、3號指揮基地,這都是通過航天員以及機器人進行建造而成的。
正常航天員都是在這裡工作、生活,包括操縱生產工廠,都是在這裡進行的,只有出現問題,航天員纔會在這裡出發,開着月球車前往目的地進行維修,等解決問題後就會再返回指揮基地。
這裡的氧氣、水,都不需要從地球運輸而來,氧氣直接來自於電解氧化鐵獲得鐵和氧氣,水則是通過氧氣與提煉氦3時獲得的氫氣進行化學反應獲得。
1號指揮基地的會議室中,正在舉行一場會議,五十個航天員參與此次會議。
在1號指揮基地,共有200名航天員、800名工程師在這裡生活工作,在其他兩個指揮基地,同樣也是200名航天員、800名工程師的配備,隨着指揮基地進一步擴大,基地的編制也會隨着進一步擴大!
“各位,5個小時後,一架‘大鵬’空天飛機抵達,到了休假的同志將會返回地球,崗位由新到場的同志進行頂替,此次我也在休假中,由副指揮‘邱雲’在我休假期間負責1號指揮基地的全面工作。”1號指揮基地指揮‘鄧傑’沉聲說道,鄧傑是華夏第一次載人登月的成員,在建設‘月球基地’後,他在2024年被任命爲1號指揮基地指揮,主持1號指揮基地的工作。正常航天員、工程師是半年輪休一次, 都是參差開的,而指揮、副指揮等幹部則是一年輪休一次。
鄧傑安排着工作,會議開了足足一個小時, 才宣佈會議結束。
谷還</span> 在指揮基地裡面, 是最適合工作、生活,在這裡重力、環境與地球表面沒有什麼兩樣,蔬菜之類都已經可以自給自足,甚至還在基地裡養魚蝦、雞鴨之類的。
而且相比起地球,月球基地的設施儀器設備都是最先進的,機器人的數量遠超人類。
開完會後,80名航天員、工程師都各自打包東西,他們都是這一次到了休假時間,將和鄧傑一起乘坐着‘大鵬’空天飛機返回地球,開啓爲期三個月的休假時間。
而機器人,已經將要搬入‘大鵬’空天飛機的物資都打包好,形成標準節。
有着空天飛機,往返地球、月球變得容易多了,比坐飛機跨洲還要容易。
當到了時間點的時候,只見一龐然大物從天而降,正是‘大鵬’空天飛機,不是300噸級的空天飛機,而是500噸級的空天飛機!
這意味着它的運輸重量超過了四百噸,絕對是一個恐怖的數據!這是一艘龐大的傢伙,絕對讓人吃驚。
PS:書友們,等我一下,很快的,見諒!
距離地球38萬公里之外的月球,月球基地
投入了數以萬億計資金,整個月球基地已經像模像樣的,每天的產出都是極其可觀的。
1號指揮基地,這是在當初1號科考站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足以容納一千名航天員在這裡工作、生活。同樣規模的還有2號指揮基地、3號指揮基地,這都是通過航天員以及機器人進行建造而成的。
正常航天員都是在這裡工作、生活,包括操縱生產工廠,都是在這裡進行的,只有出現問題,航天員纔會在這裡出發,開着月球車前往目的地進行維修,等解決問題後就會再返回指揮基地。
這裡的氧氣、水,都不需要從地球運輸而來,氧氣直接來自於電解氧化鐵獲得鐵和氧氣,水則是通過氧氣與提煉氦3時獲得的氫氣進行化學反應獲得。
1號指揮基地的會議室中,正在舉行一場會議,五十個航天員參與此次會議。
在1號指揮基地,共有200名航天員、800名工程師在這裡生活工作,在其他兩個指揮基地,同樣也是200名航天員、800名工程師的配備,隨着指揮基地進一步擴大,基地的編制也會隨着進一步擴大!
“各位,5個小時後,一架‘大鵬’空天飛機抵達,到了休假的同志將會返回地球,崗位由新到場的同志進行頂替,此次我也在休假中,由副指揮‘邱雲’在我休假期間負責1號指揮基地的全面工作。”1號指揮基地指揮‘鄧傑’沉聲說道,鄧傑是華夏第一次載人登月的成員,在建設‘月球基地’後,他在2024年被任命爲1號指揮基地指揮,主持1號指揮基地的工作。正常航天員、工程師是半年輪休一次,都是參差開的,而指揮、副指揮等幹部則是一年輪休一次。
鄧傑安排着工作, 會議開了足足一個小時,才宣佈會議結束。
在指揮基地裡面,是最適合工作、生活,在這裡重力、環境與地球表面沒有什麼兩樣,蔬菜之類都已經可以自給自足,甚至還在基地裡養魚蝦、雞鴨之類的。
而且相比起地球,月球基地的設施儀器設備都是最先進的,機器人的數量遠超人類。
開完會後,80名航天員、工程師都各自打包東西,他們都是這一次到了休假時間,將和鄧傑一起乘坐着‘大鵬’空天飛機返回地球,開啓爲期三個月的休假時間。
而機器人,已經將要搬入‘大鵬’空天飛機的物資都打包好,形成標準節。
有着空天飛機,往返地球、月球變得容易多了,比坐飛機跨洲還要容易。
當到了時間點的時候,只見一龐然大物從天而降,正是‘大鵬’空天飛機,不是300噸級的空天飛機,而是500噸級的空天飛機!
這意味着它的運輸重量超過了四百噸,絕對是一個恐怖的數據!這是一艘龐大的傢伙,絕對讓人吃驚。
PS:書友們,等我一下,很快的,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