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默契

另一個時空“門戶開放”政策提出的時候,美國剛剛贏得美西戰爭,踩着老牌殖民國家西班牙的屍體,在國際上正式提出美國作爲一個新興力量的自我訴求。

當時的世界上,非洲已經被瓜分完畢,大洋洲是英國的禁臠,清國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之所以還能保留着“半封建”,不是因爲清國的統治基礎有多麼的強大,而是因爲帝國主義國家相互制衡,誰都不允許一家獨大,所以美國纔有提出“門戶開放”的機會,最起碼這樣,所有的帝國主義國家都可以把精力放在怎麼榨取利益上,而不是防備彼此。

李牧和阿瑟之間的關係很親密,親密到李牧面對阿瑟的時候,不需要有任何隱瞞,哪怕是“門戶開放”這樣很不利於清國的政策,李牧都可以無所隱瞞。

因爲李牧很清楚,只要是阿瑟當政,如果有一天,李牧需要阿瑟提出“門戶關閉”,阿瑟也會盡力配合,所有的政策都是爲利益服務的,阿瑟會把美國利益看得比自己的利益更重要嗎?

不一定,阿瑟沒有那麼偉大。

“門戶開放,很不錯的想法。”阿瑟沒有第一時間領會“門戶開放”的精髓。

“是的,門戶開放,你知道清國的現狀,那是一塊肥肉,足夠讓很多人瘋狂,不管是英國人還是法國人,都不可能獨霸清國市場,我們更不可能,所以現在我們要做的,不是儘量強調美國的存在,而是給大家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在公平的前提下大家可以竭盡所能,但是所有的行爲必須是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進行,遠東不再是肆無忌憚的獵場,而是我們所有人公平競爭的遊樂園,贏了固然好,輸了也別抱怨,哪怕得到的不夠多,也比一點都得不到來得好。”李牧很需要一個空間,如果大家都把目光放在賺錢上,那麼李牧就可以做點自己想做的事,而且還不會引人矚目。

很現實的一個問題,不管是英國人還是法國人,他們派往清國的代理人都是白人,和清國格格不入,他們站在人羣中,一眼就能被人認出來。

李牧的人不一樣,李牧手下大多數都是華人,膚色給了他們無法替代的親切感,他們可以輕鬆融入清國的人羣中,以最快的速度被清國人接受。

這樣一來差距就很明顯了,不管是開拓市場還是宣傳蠱惑,華人總是佔據着先天優勢,等到英國人和法國人意識到清國的情況發生了變化,他們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反應,感謝這個時代滯後的消息傳播速度,也感謝英國和法國繁瑣冗雜的決策體系,等英國人和法國人反應過來,清政府應該已經被推翻,到時候英國人和法國人也只能接受,不管到時候清國的土地是誰做主,英國和法國都只能選擇合作,至於俄羅斯人,李牧根本沒有考慮,俄羅斯人現在自顧不暇,海參崴州成立之後,十年之內,俄羅斯人應該沒有能力東進。

“只是商業開拓?我感覺你的計劃應該沒有這麼簡單,看看你是怎麼對待美國華裔的,也就是客觀條件不允許,否則我感覺你會把所有的華人都移民到美國來。”阿瑟不相信李牧的話,或者說阿瑟不相信李牧這麼折騰就只是爲了賺錢,如果只是爲了賺錢的話,那麼李牧有很多選擇,根本沒必要煽動阿瑟提出什麼門戶開放。

不能怪阿瑟多想,李牧以前對華裔的維護,表現的實在是太明顯了,美國是個移民國家,幾乎所有人都是外來人口,洛克菲勒是法裔,J·P·摩根是英裔,他們都沒有表現出對自己族裔有太多的傾向性,只有李牧,李牧對待華裔的態度實在是太過殷勤,這很難不讓阿瑟發散思維。

“當然不全是,切斯特,我恨清政府,非常恨,你想象不到的那種恨,這和我的族裔無關,和我的出身無關,我只是認爲,如果換一個政府,會更加務實的和我們進行合作,而不是一味的懷疑和抗拒,我認爲有些事你應該是瞭解的,我和駿馬集團從來沒做過對清國不利的事,但是清政府卻沒有給我應有的尊重,所以切斯特,里奧回清國不僅僅是爲了賺錢,同樣也是爲了創造更好的貿易條件,我認爲這是值得的。”李牧承認,嚴順回清國目的不純,但是和阿瑟想的不一樣,李牧的最終目的還是爲了賺錢,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即便沒有李牧的參與,清政府的統治也沒辦法維持太長時間,這個政權先天不良,現在又不能與時俱進,它的存在和世界格格不入,對外無法適應國際潮流,對內毫無改進維持一天是一天,連清國統治者都沒有信心帶領清國崛起,和西方國家抗衡。

本來當初清國的成立就是個意外,當時的清國統治者也沒有想到明國會敗得那麼快,“竊據”這個詞用在清國身上再合適不過,他們有又哪來的信心萬壽無疆?不過就是過一天算一天罷了。

李牧所說駿馬集團在清國的行爲受限,其實也不僅僅是駿馬集團自己,所有西方國家和西方企業,在清國的行爲都會受到限制,這不是因爲清國有多麼明確的自主性,而是清政府擔心華人受到西方人影響,民族自尊心覺醒,反對清政府統治,這和西方入侵對於清政府來說更要命。

“好吧,好吧,別管你是想做什麼,你肯定不會坑我對把?”阿瑟纔不管李牧的目的是什麼,阿瑟只要求李牧的一個承諾。

“當然不會,切斯特,咱們是朋友,我肯定不會害你。”李牧信誓旦旦,但是這話要仔細聽,“害”肯定不止於,找麻煩是肯定的,如果清國成立一個類似西方的民主政府,那麼肯定會影響到殖民國家在清國的利益。

搞定了阿瑟,李牧還要繼續留在華盛頓,儘可能向國會施加影響,就算阿瑟再不顧忌國會,在一定程度上,阿瑟的權利也要受到國會的制約,所以李牧還需要在華盛頓停留一段時間,確保華盛頓會給嚴順提供更多的便利。

其實也沒有那麼多麻煩,在不表明真正目的的前提下,遠東公司在遠東的任何行爲,都會受到國會的支持,在向西班牙開戰之前,美國在遠東沒有殖民地,可以說國會的議員們還沒有體會到擁有殖民地的好處,呂宋新政府的成立,向國會議員們展示了另一種可能,自從呂宋新政府成立之後,呂宋向美國提供各種廉價的原材料,美國的工業品得以向呂宋傾銷,美國上上下下獲利已經超過五億美元以上,這直接促使美國這兩年的國民經濟總值,保持着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增幅,在沒有什麼動力是比殖民地更直觀了,考慮到清國和呂宋的對比,可以想象,國會的議員們對於清國的期待有多大。

“只要能打開清國市場,我們的產品就能在遠東暢銷,我們將會獲得清國近乎無限的人力資源,甚至我們可以把工廠設在清國,就地生產,就地銷售,哪怕是把產品從清國進口到美國,成本也會比在美國本地生產更低,想想看吧,一個超過五億人的市場,會爲我們貢獻多少利潤,可以說,未來的十年,二十年,乃至下一個世紀,誰能控制遠東,誰就將主宰世界,我們錯過了十字軍東征,我們錯過了大航海時代,我們不能一錯再錯。”在一次私人聚會上,李牧主要的目的是說服詹姆斯·布萊恩。

詹姆斯·加菲爾德遇刺後,曾經有一段時間,詹姆斯·布萊恩心灰意冷,甚至要向阿瑟辭職,不再擔任美國國務卿。

李牧提出了結束“政黨分肥制”給了詹姆斯·布萊恩最大的誘惑,詹姆斯·布萊恩無法拒絕李牧的這個提議,實行文官制度這件事,尤利西斯·格蘭特在任時就有人提及,但是並沒有成爲社會主流,海斯在任時力圖推進文官制度,但是因爲海斯勢單力孤,最終也是沒有任何實際效果,詹姆斯·布萊恩和阿瑟算是絕配,這倆人現在都是破罐子破摔,成功就是青史留名,不成功也是求仁得仁,何樂而不爲呢?

《詹姆斯·布萊恩法案》,對於詹姆斯·布萊恩的聲望,也確實是個極大地推進,雖然國會還沒有通過,但是詹姆斯·布萊恩藉助這件事,也刷足了聲望值,共和黨內現在很多人支持詹姆斯·布萊恩參加下一任總統競選,這正是詹姆斯·布萊恩想要的。

當然了,如果詹姆斯·布萊恩徵求李牧的建議,那麼李牧多半不會建議詹姆斯·布萊恩參加下一任總統競選,和本傑明·哈里森不一樣,如果是詹姆斯·布萊恩代表共和黨參選,那麼毫無疑問,李牧會支持格羅弗·克利夫蘭。

“我不懷疑你的話,但是裡姆,如果你想讓太平洋艦隊配合遠東公司,那麼是不是意味着,你想向清國發動下一次戰爭?”詹姆斯·布萊恩對李牧的信任程度很明顯不如阿瑟,阿瑟聽了李牧的話之後基本上不會懷疑,詹姆斯·布萊恩不行,說實話,詹姆斯·布萊恩連李牧所說的標點符號都不信。

說到這裡,只能說是李牧臭名昭著,在古巴,在巴拿馬,在呂宋,李牧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軍火販子解決問題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戰爭,詹姆斯·布萊恩並不會認爲,李牧因爲對面是清帝國就會束手束腳,當初面對哥倫比亞,面對西班牙,李牧都沒有手軟,清帝國不堪一擊,這是上一次英國人和法國人已經證明過的。

“如果戰爭不可避免,那麼戰爭就成了唯一的選擇,當然除非必要,我不會對清國發動戰爭,即便有戰爭,我也不會將美利堅拖入泥潭,歸根結底,遠東公司是一家商業公司,而不是暴力機構,如果能輕輕鬆鬆賺錢,那麼沒有誰會大動干戈。”李牧當然不承認有發動戰爭的可能,打仗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沒有那個政客會喜歡。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這句話沒錯,但是一旦到達戰爭的程度,政治也就失去了所有的意義,政客這時候不會起到任何作用,起作用的是軍人,李牧能理解詹姆斯·布萊恩爲什麼不願意發動戰爭,因爲那也代表着政客的無能。

“裡姆,我覺得你可以先嚐試一些常規手段,太平洋艦隊只是最後的保障,你不應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太平洋艦隊身上。”本傑明·哈里森給李牧一個更合理的建議,遠東公司是美國企業,太平洋艦隊當然會保證美國企業的利益,這一點毫無疑問。

“當然,我們不是一上來就把艦隊開到大沽口,用武力逼迫清政府答應我們的要求,如果可以的話,我當然是更傾向於使用商業手段解決所有問題,太平洋艦隊只是保障,我實際上更擔心的,是英國人和法國人會橫生枝節,有太平洋艦隊,至少可以保證英國人和法國人不會亂來。”李牧不擔心清政府,也不擔心遠東公司,英國和法國,纔是李牧最擔心的。

其實最近這段時間,英國和法國對美國不滿已經累積到一個很危險的程度,當初美國購買阿拉斯加,就是趁俄羅斯人輸掉戰爭撿了個大便宜,之後美國成立海參崴州,更是讓英國和法國感覺如芒在背,如果現在遠東公司開始開發清國市場,那麼最擔心的也肯定是英國人和法國人,還是那句話,清國就是一塊大肥肉,美國分的多一些,英國和法國分的肯定少一些。

“做好準備,裡姆,要做好準備,英國人和法國人肯定不會坐視我們開發清國市場,還有俄羅斯人,你得小心點”。

本傑明·哈里森也不會給李牧製造麻煩,這點默契還是有的。

第119章 光彩奪目第258章 不道德第912章 燈籠第841章 打賭第718章 原罪第534章 站隊第902章 衝突第858章 偷懶第797章 保密第250章 開掛了啊第140章 衝突第442章 絕不第644章 一舉兩得第335章 火上澆油第027章 沒時間解釋了,快上車第004章 中世紀的四大發明第537章 圓明園第863章 窮第079章 佳話第769章 托拉斯的尊嚴不容挑釁第8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第386章 牡丹亭第544章 浸豬籠第657章 送上門第713章 無所謂第148章 意料之外第136章 沒錢你說個卵卵第342章 以暴制暴第794章 暗箱第508章 池魚第585章 沒好事第812章 灑脫第034章 奉旨打劫第15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033章 死亡威脅第046章 報應第125章 商業化第521章 得意第508章 池魚第340章 神父也能結婚第592章 葡萄架第787章 業務第077章 卡內基第892章 凡事都有兩面性第803章 廣播第072章 獵人的天堂第883章 摻沙子第755章 賺了錢就要花第300章 電話第563章 簡單第675章 隔閡第045章 喧囂第181章 來自總統的邀請第196章 無中生有第217章 新時代第655章 難以琢磨第219章 出征第859章 瘋子第300章 電話第453章 天生的第174章 收買第284章 設廠第310章 沒必要第850章 連環套第580章 《遺產法》第156章 想進步是好事第032章 孺子可教第641章 一路向北第661章 海地第008章 交易第469章 仇恨第542章 樹倒猢猻散第105章 態度好第083章 走程序第602章 麻煩第606章 後悔藥第526章 聖誕節第468章 以牙還牙第242章 下水道第373章 雙保險第724章 找彆扭第350章 教父第853章 八輩祖宗第229章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第116章 好東西要分享第823章 國會榮譽勳章第093章 買不如造第222章 使命召喚第458章 不好使第328章 名利雙收第083章 走程序第448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022章 座師第591章 暖牀第895章 勤王第201章 有心無力第526章 聖誕節第661章 海地第401章 不差錢第646章 意外
第119章 光彩奪目第258章 不道德第912章 燈籠第841章 打賭第718章 原罪第534章 站隊第902章 衝突第858章 偷懶第797章 保密第250章 開掛了啊第140章 衝突第442章 絕不第644章 一舉兩得第335章 火上澆油第027章 沒時間解釋了,快上車第004章 中世紀的四大發明第537章 圓明園第863章 窮第079章 佳話第769章 托拉斯的尊嚴不容挑釁第8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第386章 牡丹亭第544章 浸豬籠第657章 送上門第713章 無所謂第148章 意料之外第136章 沒錢你說個卵卵第342章 以暴制暴第794章 暗箱第508章 池魚第585章 沒好事第812章 灑脫第034章 奉旨打劫第15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033章 死亡威脅第046章 報應第125章 商業化第521章 得意第508章 池魚第340章 神父也能結婚第592章 葡萄架第787章 業務第077章 卡內基第892章 凡事都有兩面性第803章 廣播第072章 獵人的天堂第883章 摻沙子第755章 賺了錢就要花第300章 電話第563章 簡單第675章 隔閡第045章 喧囂第181章 來自總統的邀請第196章 無中生有第217章 新時代第655章 難以琢磨第219章 出征第859章 瘋子第300章 電話第453章 天生的第174章 收買第284章 設廠第310章 沒必要第850章 連環套第580章 《遺產法》第156章 想進步是好事第032章 孺子可教第641章 一路向北第661章 海地第008章 交易第469章 仇恨第542章 樹倒猢猻散第105章 態度好第083章 走程序第602章 麻煩第606章 後悔藥第526章 聖誕節第468章 以牙還牙第242章 下水道第373章 雙保險第724章 找彆扭第350章 教父第853章 八輩祖宗第229章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第116章 好東西要分享第823章 國會榮譽勳章第093章 買不如造第222章 使命召喚第458章 不好使第328章 名利雙收第083章 走程序第448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022章 座師第591章 暖牀第895章 勤王第201章 有心無力第526章 聖誕節第661章 海地第401章 不差錢第646章 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