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最後的和平

對於一個實力弱小的國家來說,唯一能讓人重視的理由,大概就是最廉價的勞動力了,以前清帝國是這樣,現在的日本也是這樣。

想想日本人確實是有理由焦慮,幾千萬人擠在幾個面積就那麼點的島嶼上,連糧食都不可能自給自足,還整天地震海嘯什麼的輪着來,搞不好什麼時候就亡國滅種,也難怪日本從上到下都想着要擴張,不擴張沒前途啊,看看人家大英帝國,同樣的島國,人口比日本還要更少,但是人家的殖民地遍佈天下,想往哪移民就往那移民,財富多的花不完,日本人只是心裡不平衡,沒有被徹底逼瘋,已經算是日本人心理素質強大了。

李牧現在就是日本人的頭號苦主,說實話,剛到這個時空的時候,李牧對日本人恨得要死是不假,但是這麼多年過去,李牧心中的恨意也在慢慢減少,畢竟這個時空的日本人並沒有傷害華人,倒是華人在不斷給日本人制造傷痛,如果日本人能一直在李牧面前保持謙卑,那過上三五十年,說不定李牧也會考慮放過日本人。

當然了,這種可能性極小,畢竟日本人的秉性在那擺着呢,別看日本人現在老老實實,一旦給了日本足夠的發展空間,讓日本成長起來,未來誰都不能肯定日本人會不會向華人報復,所以,李牧還是不會輕易放手,沒有威脅的日本人才是最好的日本人。

在海參崴,日本人就沒有任何威脅,爲了對海參崴進行城市改造,海參崴州政府從日本僱傭了不下二十萬日本人,這些日本人雖然是爲海參崴州政府工作,但是不可能享受到美國工人的待遇,海參崴州政府講他們的大部分薪水結算給幕府,然後再由幕府和那些日本工人結算,至於那些工人最終能拿到多少錢,這並不在海參崴州政府的考慮範圍內。

也已經不錯了,日本這兩年發生了嚴重的災荒,國內餓殍片地,這樣的島國,生存空間和大陸國家相比實在是太小,清帝國局部發生災荒的時候,國民還可以逃難,去其他地方求生,日本人就無處可逃,這樣的小國家一旦發生災荒,必然就是全國性質,逃難都沒地方逃,所以被海參崴州政府僱傭的那些人都是比較幸運的,雖然他們拿不到幾個錢,但是至少他們能吃飽飯,這已經是最大的幸運。

更幸運的是那些移民海參崴的華人,如果沒有太平洋公司的宣傳,清國的華人根本無法理解海參崴的土地有多麼的肥沃,雖然海參崴每年有近半年的冬季,但是海參崴的夏季氣溫還是可以讓人接受的,春天開荒,一把火燒下去,土地經過太陽的暴曬,來年只需要把種子種下去,根本不用精耕細作,平均畝產輕輕鬆鬆超過清國那些精耕細作了幾百年,上千年,甚至數千年的土地。

對於熱愛耕種的民族來說,這樣的土地就是老天爺賞飯吃,每一個來到海參崴的華人,在得到海參崴州政府的承諾之後簡直都樂瘋了,每個人一百畝之內,能開墾多少都是自己的,這部分土地將來可以留給後人,海參崴州政府不會對這部分土地收稅,這也就意味着,移民海參崴的所有華人,只要勤勞能幹,他們個個都是地主。

不,比清國的地主更幸福,因爲海參崴的華人不用忍受海參崴州政府的盤剝,不用繳納清國那些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不用忍受地痞流氓的勒索,在海參崴,如果有人敢貿然闖進自己家裡,或者說只要感覺到自己的安全受到了威脅,人們可以進行無限度的反擊,也就是清國所謂的打死勿論,以前這一點在清國只有權貴才能享受到,但是在海參崴,任何一個普通人都有無限反擊的權利,這一點已經被海參崴州政府寫入法律,任何人都無法更改。

真的是無法更改,美國的很多法律都是這樣,只要法律出臺,那麼就基本上無法更改,任何一個想要更改法律的人,都要考慮下會不會影響到選票,因爲那肯定會影響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從而對選票造成影響,到那時影響到的就不再是個人,而是整個黨派,所以要修改法律是一件很困拿的事,即便有些法律因爲年代久遠不合時宜,後來人也只能忍受。

所以美國有很多神奇法律,比如加利福尼亞州不允許在游泳池裡騎自行車,亞拉巴馬州將冰激凌放在衣服的兜裡屬違法行爲,這些法律可能是爲某些瘋子準備的,因爲正常人都不會這麼做。

海參崴州也有一些在未來看上去會很荒誕的法律,比如現在的海參崴州政府就規定,在海參崴,除了工作原因之外,任何人都不準和外籍僱工進行交流。

這一條法律即便是現在看上去也很奇怪,但卻是必要的,不管李牧承認不承認,很多華人還是愛顯擺,八卦心理嚴重得很,或者說大多數華人待人友善,對陌生人沒有防範心理,如果海參崴的華人和外籍僱工有過多的交流,讓那些日籍僱工,或者是高麗僱工瞭解到海參崴州政府對新移民的政策,那麼可以肯定,所有的外籍僱工都會向海參崴州政府提出移民要求。

先不說海參崴能不能接納這些人,李牧辛辛苦苦謀算俄羅斯人,可不是爲了接收日本人和高麗人,李牧還沒有那麼博愛。

李牧在海參崴逍遙的時候,清政府也終於正式迴應了遠東公司的要求,不出所料,清國拒絕了大部分,只同意遠東公司在清國已經確定的通商口岸內,進行一定程度的商業活動。

好吧,這個迴應沒有任何意義,因爲清政府現在對那些通商口岸以及基本失去了控制能力,洋人在那些通商口岸本來就享有經營權,甚至連領事裁判權都有,遠東公司在通商口岸進行經營活動還需要清政府的同意?

根本不需要好吧,如果只是一般的經營活動,遠東公司甚至連稅都不用繳給清政府,因爲是英國人在管理清政府的海關。

不答應不要緊,李牧原本就沒指望清政府答應遠東公司的條件,甚至清政府不答應纔好,那樣遠東公司纔有挑起事端的理由。

也不是挑起事端,遠東公司是想發動戰爭,在這一點上遠東公司和其他殖民企業沒有任何區別,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那就通過戰爭掠奪,只不過遠東公司要的不是錢,而是整個國家,這大概是清政府沒有想到的。

要挑起事端很容易,遠東公司現在已經有人在清國活動,只需要隨隨便便一件小事,遠東公司就能找到藉口,甚至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都可以,日本人當初藉口一名士兵失蹤挑起戰爭是事實嗎?

不重要,是不是事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打得過你,這纔是大多數衝突爆發的真正原因,小到兩個人打架,大到兩個國家爆發戰爭,都認爲自己的可以戰而勝之。

有了理由就夠了,現在還不是發動戰爭的最佳時機,不出意外的話,明年春天,遠東公司就會挑起戰爭,這段時間,是清國最後的和平。

其實也不算和平,遠東公司雖然還沒有挑事,南邊的法國人卻沒閒着,只不過法國人組建的殖民地軍隊不大爭氣,即便是在法國政府一再撥款的情況下,殖民地軍隊也沒辦法擊敗絕地求生的黑旗軍。

在安南發動戰爭不需要考慮天氣因素,一年四年都很適合,所以法國人也是發了狠,要從法國本土調集部隊前往安南參戰。

當然了,法國人的野心並不大,現在只是想拿下安南,並沒有幻想着直接攻佔清國,法國人也沒有這個實力,就算有,英國和美國也不會眼睜睜看着清國成爲法國的殖民地,所以李牧的計劃中,遠東公司只是挑起戰爭,攻破清國的都城,迫使清國接受遠東公司的條件,然後戰爭就會成爲清國的內戰,到那時纔是嚴順出場的時候。

“享受和平吧,這大概是最後的時光。”這是李牧在歡迎詹姆斯·布萊恩的晚宴上發出的感慨。

南美的蝴蝶煽動翅膀,東亞就會爆發一場風暴,李牧來到這個世界上,改變了太多人的命運,甚至改變了太多國家的命運,古巴人提前十年趕走了西班牙人,日本的明治維新中途夭折,俄羅斯人被李牧趕出東西伯利亞,只能把擴張的方向對準歐洲,所以這個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間,大概會遠遠早於另一個世界,說不定就在這幾年。

詹姆斯·布萊恩是要前往聖彼得堡,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要和俄羅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歷史上美國從來沒有和俄羅斯簽訂過這玩意兒,這個時空不行,因爲海參崴,現在美國和俄羅斯接壤,所以雖然大家都知道《互不侵犯條約》這玩意兒是個笑話,但是大家也要通過這玩意兒,儘可能得到一些安全感,要不然的話這個世界就亂套了。

“不不不,和平纔是主旋律,我這一次前往海參崴,就是爲了尋找和平。”詹姆斯·布萊恩一本正經,李牧可以不相信這玩意兒,但是詹姆斯·布萊恩一定要相信,這就是詹姆斯·布萊恩這個國務卿存在的意義。

“你會相信這種東西能夠帶來和平?”李牧直言不諱,什麼和平都是開玩笑,只有在互相核威懾的前提下,才能讓彼此都保持克制,其他說什麼都是假的。

國與國沒有永遠的和平,只有永遠的利益,大多數情況下的友誼都是抱團取暖,人類從來就沒有消停過,即便外部沒有威脅,自己人也會鬧內訌。

“好吧,說實話我也不信,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需要一個保證,無論是來自於實力,還是來自於其他國家的承諾。”詹姆斯·布萊恩也不傻,李牧都已經說的這麼直白,再裝傻白甜就太無恥了。

別管美國人嘴上說的多高尚,從兩次世界大戰的結果來看,美國就是唯一的贏家,參考陰謀論的原理,美國就是兩次世界大戰的製造者。

這個結論聽上去不大合理,但絕對不是憑空捏造,要知道美國在十九世紀末的國民經濟總值就已經超過英國,成爲世界第一,所以如果沒有美國爲歐洲國家提供資金,那些歐洲國家很大概率打不起來,甚至連軍備競賽都玩不起,沒錢還買什麼軍備。

正是因爲美國的左右逢源,所以美國從兩次世界大戰前的後起之秀,成爲兩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警察,要說美國人沒有預料到這個結果,那隻能說美國人太幸運了。

然而,這個世界上有絕對的幸運嗎?

沒有,天上從來不會掉餡餅,李牧看上去是這個世界上最幸運的人,但是如果李牧不知道世界走向,李牧也是泯然衆人,甚至都活不到上岸,這本書三章就能大結局。

當然了,世界大戰之所以爆發,也不是美國的一己之力可以挑動的,美國或許是預料到了世界大戰的結果,但是那些歐洲國家也同樣有自己的考量,還是那句話,戰爭之所以爆發,是因爲交戰雙方都認爲自己的優勢比較大,所以纔會孤擲一注,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也不傻,只有沙皇把自己活活玩死了。

“等你到了聖彼得堡,你就會明白我爲什麼這麼說。”李牧不廢話,讓詹姆斯·布萊恩自己去尋找答案。

都不用別人提醒,詹姆斯·布萊恩也應該知道,俄羅斯人現在的日子過得很艱難,因爲在戰場上失利,俄羅斯人一再割肉,國內民怨沸騰,沙皇苟延殘喘,現在的俄羅斯,迫切需要一場戰爭,來凝聚國內民心士氣,給沙皇輸血。

最起碼,也要轉移國內視線,別想國內的那些糟心事,看看那些歐洲國家有多少家底,如果做生意掙不來,那就乾脆去搶回來。

第049章 尖叫第396章 責無旁貸第755章 賺了錢就要花第162章 誠意不足第443章 發佈會第447章 笑話第247章 戰略預備隊第039章 傑西·詹姆斯第768章 度假第577章 不想從政第312章 親信第463章 新鮮血液第227章 滑翔傘第731章 侮辱第641章 一路向北第136章 沒錢你說個卵卵第493章 候選人第737章 鬣狗第602章 麻煩第198章 警告第094章 入籍第539章 用錢砸死你第653章 桃源第861章 煙霧彈第138章 不服不行第338章 排憂解難第840章 利益第704章 雙關第298章 健康飲食第516章 耍花樣第683章 不能忍第038章 火車劫匪第500章 身不由己第148章 意料之外第831章 不對勁第432章 投降第345章 報復第780章 信任第115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124章 連鬢鬍子第310章 沒必要第597章 米蘭達警告第011章 拔槍術第372章 黑名單第658章 粗魯第118章 展望第226章 海權論第237章 政變第785章 滿地瘡痍第146章 扯虎皮做大旗第235章 外戰外行內戰內行第600章 委員會第213章 沒興趣第289章 寶馬第428章 覺悟第169章 死戰第885章 難得第801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375章 顫抖第064章 送禮第169章 死戰第789章 慈善第629章 安保業務第207章 浮屠第852章 死者爲大第380章 胃口第503章 等等第215章 人質第882章 糟心第590章 投其所好第826章 重量級第529章 天花第903章 掩耳盜鈴第431章 信任第723章 收容所第548章 不是一個等級第322章 民主利器第909章 無可奈何第308章 嫌犯第826章 重量級第035章 倉稟實而知禮節第661章 海地第823章 國會榮譽勳章第210章 悲慘第016章 雙動手槍第459章 猶太人第092章 幸福的折磨第259章 高歌猛進第846章 求之不得第664章 合作第322章 民主利器第006章 有錢不賺王八蛋第062章 誰比誰橫第317章 唐人街第310章 沒必要第634章 自我介紹第640章 趕盡殺絕第395章 搶手貨第619章 嚴重第856章 示弱
第049章 尖叫第396章 責無旁貸第755章 賺了錢就要花第162章 誠意不足第443章 發佈會第447章 笑話第247章 戰略預備隊第039章 傑西·詹姆斯第768章 度假第577章 不想從政第312章 親信第463章 新鮮血液第227章 滑翔傘第731章 侮辱第641章 一路向北第136章 沒錢你說個卵卵第493章 候選人第737章 鬣狗第602章 麻煩第198章 警告第094章 入籍第539章 用錢砸死你第653章 桃源第861章 煙霧彈第138章 不服不行第338章 排憂解難第840章 利益第704章 雙關第298章 健康飲食第516章 耍花樣第683章 不能忍第038章 火車劫匪第500章 身不由己第148章 意料之外第831章 不對勁第432章 投降第345章 報復第780章 信任第115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124章 連鬢鬍子第310章 沒必要第597章 米蘭達警告第011章 拔槍術第372章 黑名單第658章 粗魯第118章 展望第226章 海權論第237章 政變第785章 滿地瘡痍第146章 扯虎皮做大旗第235章 外戰外行內戰內行第600章 委員會第213章 沒興趣第289章 寶馬第428章 覺悟第169章 死戰第885章 難得第801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375章 顫抖第064章 送禮第169章 死戰第789章 慈善第629章 安保業務第207章 浮屠第852章 死者爲大第380章 胃口第503章 等等第215章 人質第882章 糟心第590章 投其所好第826章 重量級第529章 天花第903章 掩耳盜鈴第431章 信任第723章 收容所第548章 不是一個等級第322章 民主利器第909章 無可奈何第308章 嫌犯第826章 重量級第035章 倉稟實而知禮節第661章 海地第823章 國會榮譽勳章第210章 悲慘第016章 雙動手槍第459章 猶太人第092章 幸福的折磨第259章 高歌猛進第846章 求之不得第664章 合作第322章 民主利器第006章 有錢不賺王八蛋第062章 誰比誰橫第317章 唐人街第310章 沒必要第634章 自我介紹第640章 趕盡殺絕第395章 搶手貨第619章 嚴重第856章 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