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職責

輾轉到了秋盡冬來之際,皇后娘娘張嫣已給朱由校傳來書信,言及惠嬪徐佛已經臨近待產之期,且太醫已經看過,胎位平穩,不必過於掛念。而柳如是也能寫些簡單七言詩,內書堂的先生還誇讚過。

朱由校看了張嫣的信,恍然間也陡然生出一股惆悵之感,想到自己離開京城達半年之久,也時候該啓程回去了。

此次南巡的政治目的已經基本達到,從山東到鳳陽,再從江南到湖廣,朱由校都搞出了不小的動靜,每一件事可謂都足以留在青史之上,每一件事都足以引起天下震動。

皇帝離京,再加上在幾處緊要地位都設置了禁衛軍,即隨時可以使用的皇權,因而讓整個文官士紳體系對皇權的禁錮在頃刻之間崩塌,而皇帝的影響力也衝破了士紳這一層的阻擋而直接在底層百姓間產生了影響力,直接撼動了士紳作爲底層百姓代言人這個角色。

在此之前,士大夫會以不與民爭利爲理由來勸阻統治者徵收商稅,其實就是因爲他們會自然而然將自己代入爲底層百姓的代言人的身份,而很自然的將自己的利益同百姓們的利益綁架起來,這他們看來很正常也很正確。

但朱由校此次直接饒過了他們,甚至直接用行動證明,真正代表底層百姓利益是自己這個帝王,而不是士大夫們。

朱由校知道閻應元與顧三麻子有些交情,因而就讓閻應元在赴任前招撫顧三毛子,如今果然不出朱由校所料,閻應元對顧三麻子的招撫已經成功,顧三麻子已經同意歸附朝廷,且願意將自己的人馬和船隻都獻出來,由禁衛軍進行整編,但要求則是要編入禁衛軍體系。

朱由校很爽快的答應了顧三麻子的要求,且承諾讓顧三麻子做禁衛軍指揮使,且日後獨領一支海軍以登萊沿海以及遼東半島和劉公島爲基地建立禁衛軍北洋海軍,但前提是顧三麻子得先去皇家軍事學堂參加第三期軍官生培訓的考覈。

顧三麻子雖是海寇,但卻也是海上義匪,多有劫富濟貧之舉,雖惡貪官卻也對朝廷還有一份敬畏之心,尤其在得知陛下免費天下徭役,與民休息之後,更想學宋江。

當然,也不是沒有部下以宋江後來下場結局來警示過他關於有可能出現狡兔死走狗烹的事,但在閻應元的勸說和目睹當今陛下於秦淮河畔處斬犯事藩王之事後,他毅然選擇了接受詔安,且也堅定的認爲當今陛下不是宋徽宗。

但如今朱由校卻讓他去皇家軍事學堂進修,還要參加什麼第三期軍官生的培訓,而且朱由校已經明旨告訴他,若不去,將不會成爲禁衛軍的指揮使,只能先從一士兵幹起。

顧三麻子不明白當今陛下爲何這樣做,他也不是非得要當什麼官,但他是真的不願意去學什麼學堂,去學之乎者也。

但閻應元卻明着告訴他,若想做宰輔只能出自翰林,而日後天下武臣若想得富貴卻只能通過皇家軍事學堂,因爲通過皇家軍事學堂的學員一畢業就能享受到皇家資本股份的獎勵且直接授予高階武散官就可以看出這是陛下在培養自己的嫡系親兵。

而且直接帶這些軍官生的總教官是兵部堂官和司禮監內相,其搭建的人脈就非同普通武官相比。

所以,在閻應元的勸解下,內心裡還有點不甘平庸的想法的顧三麻子最終還是決定放棄在江南做個富家翁,靠着朝廷賜予的官爵混日子的想法,而毅然以白衣身份遵從陛下旨意北上京城。

朱由校得知後則直接命令東廠道:“傳一道旨意給劉若愚,在第三期軍官生培訓中,無論顧三麻子考得多差,必須一次性錄取,且以優等生對待,但在訓練上務必要嚴苛三倍,他與戚昌國不同,戚昌國家學淵源,有出身有背景,人生過於順利缺少挫折,但其人自律性不錯且又有自學天賦,可令其在軍事學堂自由揮,方能鑄就有特色的將軍,而顧三麻子則是一批野馬,但因出身寒微且做過海寇,雖表面桀驁卻內心卑怯,因而務必要給他這匹野馬套上繮繩,讓其懂規矩,但同時要多肯定他,這種人,你對他好一分,他會敬重你十分。”

身爲一個王朝的帝王,無論是科研製造還是思想教育,亦或是士兵訓練和未來軍事人才培養,朱由校很難做到事必躬親,因爲這根本就不現實。

他不可能像很多穿越小說裡的主角一樣可以安安心心的搞明創造,然後虎軀一震就平定天下,而一旦成了皇帝,會沒辦法抽出足夠的時間去攻關某一件具體的事,如米尼彈的製造和蒸汽機車的研製。

所以,朱由校先建立好最基本的科研體系,從人才訓練教育到科研課題的選擇與團隊任命和應用推廣以及課題資金放規則和獎勵措施,爲的就是讓科研不僅僅是朱由校這個穿越者一個人的事而是整個大明的事,同時讓大明真正的改變以前的散沙式科技研究狀況。

而軍隊訓練也是一樣,朱由校即便是把自己累死,也不可能一個人就訓練出具備近代戰略和戰術素養的優秀軍事指揮員,更何況他自己其實在這方面的天賦還不如某個大明的人,如同他在科學理論的領悟力其實並不如孫元化和宋應星一樣。

他具備的優勢只是知道後面數百年的歷史知識和文明展軌跡和一些卓越科學家和軍事家乃至其他領域優秀人才的經驗然後來給當今的人提供指點和啓示而已。

如今指導皇家軍事學堂如何對待戚昌國和顧三麻子這兩類不同出身背景具有不同特點的人進行因材施教已經算是朱由校能做到最細緻的事了,對於其他,他則不會再越俎代庖。

最爲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朱由校更多的是要知道如何利用人才,如何通過他們去實現自己的治國大計。朱由校不是優秀的人力資源管理者,但他知道如何用什麼樣的人去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如今大明的天啓八年已經結束,雖然大刀闊斧和離經叛道的大動作已經在局部地方開始,但卻沒有引起大的動亂,這一點讓朱由校很欣慰,至少證明自己現在做的每一步都是正確的。

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第十七章 結黨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兩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織造局門前撒野第三百四十九章 瑤家女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兩百二十七章 沙龍幫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歐羅巴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有帝王的富貴風流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懷好意與嚴懲不貸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蘭珠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一百章 情報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一百零二章 採取強制措施第兩百二十二章 官拜翰林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五百零三章 驅趕紅毛鬼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洶涌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協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一百九十六章 跟衍聖公關係甚大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一百章 情報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對城裡漢人動手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蘭珠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事學堂開學的一天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州之圍解除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擊法蘭西馬賽港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對城裡漢人動手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祭酒劉宗周犯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哥薩克遇見毒氣彈第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沉淪的帝王荒誕生活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宮 (第六更!)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學武器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
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第十七章 結黨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兩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織造局門前撒野第三百四十九章 瑤家女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兩百二十七章 沙龍幫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歐羅巴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有帝王的富貴風流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懷好意與嚴懲不貸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蘭珠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一百章 情報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一百零二章 採取強制措施第兩百二十二章 官拜翰林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五百零三章 驅趕紅毛鬼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洶涌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協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一百九十六章 跟衍聖公關係甚大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一百章 情報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對城裡漢人動手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蘭珠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事學堂開學的一天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州之圍解除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擊法蘭西馬賽港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對城裡漢人動手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祭酒劉宗周犯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哥薩克遇見毒氣彈第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沉淪的帝王荒誕生活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宮 (第六更!)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學武器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