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

瓊芳樓雖不過是一風月場所,但既然是京城虹燈區,自然肯定是許多人知道的。

所以要找到這裡也不難,但在劉汝愚看來,和皇帝陛下來這裡還是有些不妥,若是被言官查知,或被記錄進實錄裡,也不是什麼光彩的好事。

但劉汝愚知道自家陛下只要是認定了的事就不會悔改的,因而在勸了幾句也不好再說什麼。

而朱由校也是第一次進這等地方,不過與他印象中的秦樓楚館還是有些不一樣。

門前沒有那些濃妝豔抹,見個男子進來就直接投懷送抱的女子,相反,整個樓閣樓卻是安靜得很。

或有些士子安然的坐在一處碧紗櫥裡聽着一女子彈琵琶,亦或是一女一男在一處軒窗裡對弈,旁邊也有幾個觀棋的。

當然也有喝着酒,摟肩抱着的,調笑二句的,但也都是在屋內,沒有影響到他人。

朱由校尋了較爲隱蔽的地方坐下,但沒多久還是有一總着角,看上去頗有些姿色,穿着豆綠色百褶裙,粉色對襟衣的侍女走來:“這位官人是等友還是尋我家小姐。“

聽劉汝愚解釋,原來瓊芳樓這樣的高檔風月地方就只住着一位清倌人,同時這清倌人就是這裡的主人,且只有以聲樂娛人,當然有時候以身體娛人也是有的,不過得是你情我願之時纔可。

這樣的地方有時候更像是高檔會所,並提供一些聊天和敘舊之類的服務,因而這侍女也才問朱由校是等友還是尋她家小姐。

等友也許是隻需花些茶水錢,或者找幾個歌姬配些宴樂。

而尋她家小姐或許得要更高的價錢,甚至還會有其他的考覈。

不過,朱由校來這裡既不是會友也不是找什麼能看不能摸的小姐談詩詞歌賦,說白了,他其實是個俗人。

這時候,朱由校也看見剛纔遇見的那兩士子也正坐在二樓的軒窗前面說笑,並時而往對面一房間看了一下。

朱由校估摸着那間屋裡估計就是傅冠和李明睿所在的地方。

而這時,66續續也有無數士子坐了下來。

一身着布衣,有些寒酸的年輕士子抱着幾本書籍走到朱由校面前來,指着一處空位:”這位仁兄請了,不知這裡可有人坐?“

“沒有”,朱由校含笑說了幾句,那舉子朝朱由校拱了拱手就坐定在朱由校一旁,也並沒與朱由校說話就認真的看起書來。

看見朱由校的桌上擺着綠豆糕,順手就取了兩塊,笑道:“腹中飢餓,且讓管某果腹一次,大恩不言謝。”

劉汝愚見這傢伙如此隨便,將自己給陛下點的糕點直接吃掉了,想說幾句,但被朱由校瞪了回去:“無妨!你請慢用。”

這人也沒說什麼,繼續看着他手裡的書,朱由校留神一看卻不是科考類書籍卻是自己刻意命魏忠賢刊印的雜學書籍,心中有些驚訝,便問道:

“臨考在即,這位仁兄爲何卻還讀這些書?”

“四書五經,朱子文章,讀了十多年,早已爛在肚子裡,何必在臨陣磨槍,既是大比臨近,就越應使身心自如,讀些閒書反而能懂些別人不知道的道理。”

這人說着就繼續細緻入神的看了起來。

朱由校見此便主動問他名字。

“管紹寧”。

朱由校點了點頭,沒再說話,而這時候,二樓的兩士子則走了下來,其中一人直接喝問着管紹寧:“姓管的,沒想到你也想着來拜會李中允,不愧是魏閹門下走狗,倒是真會聞味啊。”

“我倒是不會聞,我只是看見兩隻哈巴狗兒進來了,就好奇跟了進來而已“,叫管紹寧的冷冷回了一句,就繼續看書。

朱由校見此也有了些興趣,他看得出來這叫管紹寧也是一語言犀利之人,而且被上面的兩人罵成是魏閹走狗,想必八成這管紹寧就是保皇黨的了。

“你!”

那兩士子,其中一人一時氣得不知道該說什麼,而另一位叫呂儼若的則冷聲笑道:“冒兄,何必跟這種投靠閹黨的卑鄙小人置氣,沒得讓玉芬姑娘看見了不雅。”

“冒起宗,呂大器!”

這時候,管紹寧突然就站起來,指着二人,怒吼道:“再告訴你們一次,管某人要做走狗也是陛下之走狗,不像你們這些道貌岸然的無恥小人,背地裡罵君無德,卻又一個個巴結天子近臣,真正是虛僞至極,我呸!”

朱由校這時候纔算知道這兩士子居然就是冒起宗和呂大器,對於這二人他倒也聽說過,一時對這三人的爭執不由得就更爲感興趣起來。

這時候,那叫冒起宗也開始反駁起管紹寧的話來:“天子失德,慣會奇技淫巧,誅殺朝中忠良之士,任用宦官,四處奪民之利!作爲孔孟子弟,諫帝之失,有何罪過!“

”好一個朝中忠良之士,敢問冬至日陛下遇害一事是誰主謀!敢問收刮民脂民膏的是陛下還是你們這些飽讀詩書之徒!“

管紹寧倒也有些憤青本色,沒說兩句也急眼了,而那冒起宗和呂大器也沒辦法否認復社前身的東林黨人曾做了幾件大逆不道的事。

“無論你怎麼說,陛下不學無術卻是真的,聽說如今更是連一個字都不認識!被宦官玩弄於鼓掌之間!“

呂大器這時候補了一句。

朱由校聽後卻是苦笑不得,他不知道以前的朱由校認不認得字,但自己雖然算不上多麼博古通今,可基於愛好,基本的繁體字還認得全的。

“兩位仁兄既然說陛下乃不學無術之徒,可有實證?”朱由校這時候站起來問了一句。

冒起宗很是得意地揮開摺扇道:“先不說文章八股,陛下可會寫一詩一詞?可有開經筵,與羣臣論學講經?”

“朱某不才,你們所說之李中允乃鄙人世侄,且曾聽李中允提及陛下曾寫過一詞,如今正好獻出來給諸位看看,也算是讓諸位一窺聖意。”

朱由校剛一說完,一處閣門突然打開,就見一翩躚嫋娜的美人走了出來,嫣然一笑道:“白嬰,給這位公子文房四寶伺候!”

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一百八十五章 袁崇煥押往行在第兩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個活口第兩百五十四章 讓閻應元來做巡撫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第兩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張溥求情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三百一十章 檢閱禁衛軍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四百七十一章 劍指布木布泰第五百八十六章 先打意大利亞第三百八十六章 直接槍斃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八十三章 修什麼陵墓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兩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十八章 東廠與錦衣衛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補大學士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三百五十二章 閣老送閣老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條鐵路幹線通車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第七十八章 世叔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吳三桂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三百八十章 治外法權第兩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個活口封推感言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洶涌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鋒直指澳門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雲貴川的文人們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四章 計行險招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兩百四十四章 董其昌,你想怎麼死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學士與兵部左侍郎視察津門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爲有個好皇帝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三百九十章 較量第六百零四章 朕還欠你一個首輔 (大結局上)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鄭氏海盜集團決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三章 陛下要去湖廣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十章 孫之獬獻寶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五百零五章 準備讓倭國消失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兒郎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這位大能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擊盜用商標者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兩百五十六章 收穫民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兩百五十二章 鎮壓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溫體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訂)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六章 誰是亡國之君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敗緬甸第七十五章 變色龍第四百三十七章 被虐的不輕的皇太極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
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一百八十五章 袁崇煥押往行在第兩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個活口第兩百五十四章 讓閻應元來做巡撫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第兩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張溥求情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三百一十章 檢閱禁衛軍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四百七十一章 劍指布木布泰第五百八十六章 先打意大利亞第三百八十六章 直接槍斃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八十三章 修什麼陵墓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兩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十八章 東廠與錦衣衛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補大學士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三百五十二章 閣老送閣老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條鐵路幹線通車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第七十八章 世叔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吳三桂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三百八十章 治外法權第兩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個活口封推感言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洶涌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鋒直指澳門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雲貴川的文人們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四章 計行險招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兩百四十四章 董其昌,你想怎麼死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學士與兵部左侍郎視察津門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爲有個好皇帝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三百九十章 較量第六百零四章 朕還欠你一個首輔 (大結局上)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鄭氏海盜集團決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三章 陛下要去湖廣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十章 孫之獬獻寶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五百零五章 準備讓倭國消失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兒郎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這位大能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擊盜用商標者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兩百五十六章 收穫民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兩百五十二章 鎮壓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溫體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訂)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六章 誰是亡國之君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敗緬甸第七十五章 變色龍第四百三十七章 被虐的不輕的皇太極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