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結黨

雖然皇帝朱由校依舊是淡然自若,一任他東西南北風四面吹,但閹黨的成員們卻因此大都有些忐忑不安起來。

司禮監秉筆兼提督東廠魏忠賢居然就這樣被一個小小的翰林院檢討李明睿彈劾掉,而且那小小的翰林院檢討李明睿還就此官升三級,成了左中允兼經筵講官,還同大學士孫承宗、工部左侍郎徐光啓一起入職皇上的西暖閣。

除此之外,因爲曾經熊廷弼一案,內閣輔黃立極已引咎致仕,但陛下卻遲遲未立次輔魏廣微爲輔。

但朝中已有傳言,東林黨官員造勢彈劾魏廣微,有前輔韓爌的推動,因爲其間彈劾魏廣微尤以他的門生故舊居多。

當然也有人說皇帝陛下有意讓孫承宗做內閣輔,要不然也不會讓召回其回朝中任職,甚至有人說,翰林院檢討李明睿彈劾魏忠賢,就是孫承宗的授意。

如此可見,孫承宗也是有意想以此提升自己的威望繼任爲輔的。

“魏閣老,你倒是說說話呀,陛下此舉是不是真的要重用東林黨了”,吏部尚書崔呈秀本是一老成持重之人,如今也有些六神無主。

而與他說話的大學士魏廣微也只是嘆氣道:“老朽哪裡猜得到陛下的心思,現在陛下已經嚴令外臣與內官結交,爲此還殺了好幾個內廷少監,如今我也成了睜眼瞎。”

一旁的工部尚書霍維華見此也要站起來說幾句話,但這時忽有小廝來報,宮裡的夏公公來了。

三位閹黨重臣一聽立即站起身來,俄然就見一宦官走了進來:“陛下有旨,詔謹身殿大學士魏廣微、吏部尚書崔呈秀、工部尚書霍維華、錦衣衛指揮僉事許顯純……。”

原來,朱由校在貶謫一批閹黨官員同時又起用一批非閹黨官員後,就已猜到自己這個舉動可能會讓閹黨人人自危,甚至有可能會使自己辛苦七年的朝政因此而不穩。

於是,朱由校便立即在平臺召見這些閹黨重臣。

從內閣大學士到部院大臣,再加上東廠王承恩和錦衣衛許顯純,閹黨重臣們無不戰戰兢兢的看着朱由校。

歷史上的朱由校在依靠魏忠賢採取一系列強力措施以整頓綱後,皇權就再一次得到彰顯,事實上,除了自以爲掌控了大明大多數財富的東林黨不把皇帝瞧在眼裡外,以齊楚浙等黨派集合而成的閹黨大臣和中間派們已經沒人敢輕視朱由校。

因而,這些權勢煊赫的重臣們在見到朱由校後表現得如此懦弱倒也不奇怪。

但朱由校召見他們可不是想要在他們面前立威的,而是要恢復他們的信心,鼓勵他們繼續效忠自己。

“衆位愛卿不必緊張,朕今日召見你們只說些閒話,一概禮儀皆免”,朱由校說着就讓人給內閣次輔魏廣微賜座。

待魏廣微顫顫巍巍的半坐在墩子上後,朱由校纔回到龍椅上道:“近日來,朕起用了不少曾經被你們彈劾掉的大臣,也罷免了不少你們中間的同僚好友,你們也許會認爲朕是要拋棄你們這些閹黨成員,重用東林黨,但其實你們都誤會朕了,朕的初心從沒有變,朕的江山社稷最終靠的是諸位愛卿,在朕的心裡沒有閹黨一說,這都是那些東林酸文人取的糟名,若是你們結黨,朕倒覺得你們是保皇黨!”

“保皇黨?”這些由齊、楚、浙等傳統地主縉紳組成的閹黨重臣們在聽到這一稱呼後,內心都是一震,魏廣微更是直接站了起來,喃喃自語了一聲。

朱由校這些話一下子就打開了這些閹黨重臣的心結,到現在他們才意識到,原來自己投靠的不是閹人,而是投靠的皇上,自己不是小人,是真君子!

“對,保皇黨!官商勾結的東林黨人結黨營社,率先開啓朋黨之爭,幾乎壞了我大明數百年基業,更不把我這個君王放在了眼裡,罔顧了孔聖人的教化!而諸位愛卿,信守大義,說是聚集在魏忠賢周圍打擊東林黨倒不如說是忠心於朕,爲護我大明江山社稷而結黨!所以,朕決定明旨布,朝中再有閹黨一論者,必定嚴懲不貸!諸位是朕最信賴的大臣,有朕在一日,諸位在朝中的地位就穩固一日!“

朱由校說後就讓小黃門把一大箱子的奏摺擡了進來,指着箱子裡的一大堆奏摺:“這是最近三日收到的關於彈劾你們的摺子,朕一個也沒看,也不想看,而且朕今天還要當着你們的面把他燒了!”

一旁的小黃門已經在箱子裡灑了香油,朱由校接過火把後直接就丟了進去,頓時大火燃燒起來,將整個大殿映照的通紅。

魏廣微等大臣的臉頓時也同那熊熊大火一般變得緋紅,其中不少大臣更是哽咽起來,連一向以陰狠毒辣著稱的錦衣衛指揮僉事許顯純也不由得哭了起來。

且都不約而同朝朱由校跪了下來,一邊磕頭一邊喊着“萬歲!”

朱由校見此,臉上不由得露出一絲微笑,內心裡卻滿是自豪,這就是做帝王的好處,簡簡單單地幾句勉勵之語和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輕易的收服臣心。

“諸位愛卿請起,如今大明內憂外患,諸位愛卿皆是朝中棟樑,朕還需諸位愛卿竭力輔佐,萬萬不可哭壞了身體”。

朱由校還嫌不夠煽情,竟親自將這些重臣扶了起來,而這些重臣也都一一誓以後以陛下馬是瞻,若有違背,甘願千刀萬剮。

既然這些重臣已經表態,朱由校也毫不吝惜的有所表示,魏廣微當即就被他提議爲內閣輔,併入職西暖閣,七卿六部的大臣都在這裡,也都毫無疑義的表示贊同。

吏部尚書崔呈秀在太子少保的基礎上被加封爲少師,工部尚書霍維華也加封爲太子少傅,其他重臣也都相繼加封,賜袍賜銀自然更多。

錦衣衛指揮僉事許賢純也被直接提拔爲錦衣衛指揮使,並加封爲太保,東廠提督太監王承恩也直接代替王體乾成爲司禮監掌印,成爲少有的司禮監掌印兼東廠提督的大宦官之一,要知道,即便是魏忠賢,也沒達到這個高度。

一番加官進爵和勉勵後,朱由校也沒讓他們立即退休,決定趁熱打鐵的他立即宣佈秘密成立保皇黨,且命令素來才華橫溢的魏廣微立即寫一篇保皇黨的誓詞,魏廣微倒也是文思若泉涌,當即揮筆寫出一篇以忠君爲主題的誓詞。

然後,朱由校親自和這些批加入保皇黨的重臣們面對着誓詞宣誓,並讓他們在預先準備好的保皇黨名冊上簽字,寫上自己的籍貫和家庭明細,爲官經歷,以及個人財產。

這些大臣們也不敢造假,現在的錦衣衛情報能力還是相當的強,一個個都交了底。

但這些大臣們反而並不擔心這樣會被陛下抓住把柄,因爲對他們來說,能和皇帝陛下成爲一個團體的人,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庇護,把柄只是一個加入組織的交待而已。

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販煙先禁菸第兩百三十六章 抱了魏敏兒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一百九十七章 從孔氏嫡庶上否定孔胤植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一百零八章 偷襲定邊堡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三十六章 寧完我與鰲拜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蘭西滅亡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當好皇帝第三十三章 拆東林書院第五百零五章 準備讓倭國消失第三十五章 處處花錢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擴張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第二更)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出山海關第六百零二章 開發美洲(上)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三百一十四章 宣旨(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四百一十九章 朱由校怒斥錢謙益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兩百七十九章 直接拒絕第三十六章 寧完我與鰲拜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兩百六十八章 遇刺與謀殺第三百八十四章 祖宗之地不可棄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三百一十四章 宣旨(一)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五百零一章 當今大明之社會風氣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六百零四章 朕還欠你一個首輔 (大結局上)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四百零六章 數百顆哥薩克人頭與西征軍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十八章 東廠與錦衣衛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擊盜用商標者第兩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張溥求情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事學堂開學的一天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兩百二十章 會見南京官僚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對付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債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發展的鴉片貿易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出山海關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親前夕的地方官反應 (第五更)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
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販煙先禁菸第兩百三十六章 抱了魏敏兒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一百九十七章 從孔氏嫡庶上否定孔胤植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一百零八章 偷襲定邊堡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三十六章 寧完我與鰲拜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蘭西滅亡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當好皇帝第三十三章 拆東林書院第五百零五章 準備讓倭國消失第三十五章 處處花錢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擴張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第二更)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出山海關第六百零二章 開發美洲(上)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三百一十四章 宣旨(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四百一十九章 朱由校怒斥錢謙益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兩百七十九章 直接拒絕第三十六章 寧完我與鰲拜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兩百六十八章 遇刺與謀殺第三百八十四章 祖宗之地不可棄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三百一十四章 宣旨(一)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五百零一章 當今大明之社會風氣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六百零四章 朕還欠你一個首輔 (大結局上)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四百零六章 數百顆哥薩克人頭與西征軍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十八章 東廠與錦衣衛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擊盜用商標者第兩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張溥求情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事學堂開學的一天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兩百二十章 會見南京官僚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對付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債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發展的鴉片貿易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出山海關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親前夕的地方官反應 (第五更)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