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

誰都渴望着自由與平等,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存在着規則。

猶如古人所言,無規矩不成方圓,將帝國的公民分成三六九等雖說有悖於生命平等之論,但對於追求享受更好的社會待遇與社會地位的人類而言,卻是一個自覺遵守並極力推崇的制度。

在大明以後的歲月裡,每一個人都把這種現象當做理所當然,有爲晉升上一等公民而奮鬥終生的,有不嫌貧愛富只以公民等級來選夫擇妾的。

而也恰巧是這種制度讓整個大明這種超級帝國維持的時間變得很長,因爲每個等級的公民都在爲了自己的特權維護着這個帝國的穩定。

軍事佔領全球三分之二陸地算是比較簡單的事,最難的就是在成爲這樣的超級大帝國以後如何成功的建立起穩定的秩序,並使得這樣的帝國長久持續下去。

大明現在做到了這一點,首先通過漢化教育統一主流文明,其次建立公民等級制度,明確每個人類的身份地位,再則確立中央集權和總督負責制使得整個帝國能做到有本可依,有章可循。

華夏的文明本就善於管理大一統的社會,甚至爲此創造出了郡縣制與科舉制,而如今管理這樣一個超級大帝國也就能做到信手拈來。

帝國秩序建立與完善後,整個大明帝國便開始了快速發展的步伐,基礎設施建設與基礎教育投入促進了社會的勞動財富急劇增加,也帶動了整個科研領域的新技術和新應用的發展。

電氣時代開始逐步進入井噴階段,內燃機被成功製造,老爺版私人用機車已經開始推行,火車也逐步提速,並鋪設了更多的鐵路幹線。

隨着電氣應用,材料科學進一步發展,各種新型材料被製造出來,並因此促進了大明生物醫學、機械製造等行業迅速發展。

此時的朱由校的乾清宮也能看見留聲機,還有了專門的照相隊伍,這些本該在近代出現的事物如今已經提前出現在大明。

作爲皇帝的他現在可以直接乘坐專列直接從瀋陽趕到南國廣州去,他甚至還能與已經從內閣首輔任上退休的盧象升通話。

現在的大明中央已經變成了皇帝和內閣共同負責制。

基本上內閣首輔能全權處理一切行政事務,但需向皇帝負責,由內閣首輔則是由全國公民代表廷選,總票爲一千票,第一等公民佔據七百票的名額,第二等公民有兩百票的名額,第三等公民佔有一百票的名額。

所以歷屆的內閣首輔候選人的政策基本上要符合第一等公民的利益同時兼顧第二等第三等公民利益才能成爲內閣首輔。

皇帝不再處理日常行政和司法事務,但依舊是軍隊的最高統帥,擁有對內閣首輔選舉結果的一票否決權。

司法獨立出來,都察院、刑部、大理寺都不對內閣負責,三法司正堂官也不得兼任內閣職務,不過爲表示不受內閣管束,三法司正堂官都會有和內閣閣臣同等品級的加官,且也由公民選舉皇帝任命,當然作爲皇帝也有一票否決權。

對於軍隊,朱由校嚴令軍隊不得經商,並將其立爲鐵律,而軍工企業或者與軍隊有關的買賣都由皇家資本代爲經營,並與各級官兵分紅,因而各大軍隊的生命線就控制在皇帝手裡。

而皇帝繼承者則也由皇帝自己任命不必經過選舉。

這樣的制度除非皇帝自己想要幹一番事業可以立即獨裁,並有效推行新政外,基本上則可以清閒的過着養尊處優的皇帝生活的就是,內閣首輔的任期規定只能任四年,不得連任兩次,因而要想建立自己的黨派篡位自立也不可能。

第一個成爲廷選產生的首輔就是楊嗣昌,這位快八十高齡的老傢伙硬是靠着聲望壓過學界泰斗張岱一頭。

但楊嗣昌是在第三個年頭時候就去世,使得內閣首輔推選不得不提前。

雖說大明的內閣首輔由公民自己推選的政策纔剛剛實行一屆,但在民間已經引起了極大的轟動,畢竟誰也沒想到過自己有一天也會因爲自己手裡的一張票可以去抉擇一個帝國的首輔的命運。

在楊嗣昌薨世的消息一經電報發出,下一屆內閣首輔會是誰的輿論便已經開始升溫。

朱由校很欣賞這種全民參與政治的狀態,這樣可以讓他們越發的感受到自己和國家命運的緊密相連,如今這些百姓如此積極,也正說明他們接受了這種模式。

至於一些人說很多人太過自私只關注新的首輔忘記緬懷舊的首輔,朱由校也懶得去管,這種道德性的批判由文人們找找存在感就行了,他一個皇帝沒必要爲這些小事關心。

朱由校也巴不得在自己做皇帝的最後歲月裡有更多次的內閣首輔選舉次數,畢竟這樣可以使得他能摸索處更好的皇帝和內閣合作方式出來,也能更好的明確各自的職權。

譬如總督到底向皇帝負責還是向內閣首輔負責這種關切着帝國命運的政策。

如今的內閣首輔不比之前的首輔,職權比以前更大,可以直接任命比行政領域的官員還能發號施令,對帝國政策有很大的決定作用,再加上帝國首輔的候選條件又是隻要是第一等公民就行,甚至不分男女,因而參與候選者是趨之如騖。

但一般而言,前任內閣首輔推薦者以及內閣次輔或者其他閣臣以及部堂高官以及學界泰斗還有封疆大吏即各地總督選爲內閣首輔的機會比較大,平民雖有資格但因爲掌握的政治資源少,要想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還是比較難的。

選票由各等級公民內部各領域各階層選舉產生的代表所擁有,這些人也很少有平民,不是朝廷官員就是學界精英或者商界領袖,這是沒辦法的事,雖說制度原則是同等級公民內都是平等的,但所擁有的社會與政治資源難保有差距。

軍隊是不參與選舉的,因而倒也不必擔心會有人拿軍隊干涉,除非皇帝自己想幹涉。

第六十八章 皇家工程院的爆炸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啓的進化論錯誤理解方式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一百二十五章 韃子要走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歐羅巴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五十二章 讓朱由檢進京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封推感言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四十一章 秦晉百姓若反,則孫承宗必死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啓二十七年的大明現狀第一百四十三章 科學研究制度化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會(一)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機仍在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與奴才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極被押解進京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三百零三章 下獄(上)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四十一章 秦晉百姓若反,則孫承宗必死第四百三十四章 徹底佔領爪哇國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四百六十章 獲得生員與舉人功名難度下降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佔赫圖阿拉城第一章 逼朕喝毒藥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九十五章 真實目的不是這個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與基礎教育改革設想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五十五章 軍官生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情的海蘭珠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來京城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一百一十四章 只有韃子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兩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情的海蘭珠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對袁崇煥千刀萬剮第兩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兩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親前夕的地方官反應 (第五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兩百九十七章 皇家軍事學堂第三期招生現場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戰多爾袞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
第六十八章 皇家工程院的爆炸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啓的進化論錯誤理解方式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一百二十五章 韃子要走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歐羅巴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五十二章 讓朱由檢進京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封推感言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四十一章 秦晉百姓若反,則孫承宗必死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啓二十七年的大明現狀第一百四十三章 科學研究制度化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會(一)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機仍在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與奴才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極被押解進京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三百零三章 下獄(上)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四十一章 秦晉百姓若反,則孫承宗必死第四百三十四章 徹底佔領爪哇國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四百六十章 獲得生員與舉人功名難度下降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佔赫圖阿拉城第一章 逼朕喝毒藥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九十五章 真實目的不是這個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與基礎教育改革設想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五十五章 軍官生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情的海蘭珠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來京城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一百一十四章 只有韃子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兩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情的海蘭珠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對袁崇煥千刀萬剮第兩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兩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親前夕的地方官反應 (第五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兩百九十七章 皇家軍事學堂第三期招生現場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戰多爾袞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