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秦晉百姓若反,則孫承宗必死

因爲知曉歷史上的孫承宗是自殺殉國的結局,朱由校也就沒有把他同其他東林黨官員一樣緝拿進大牢。

但爲了彰顯自己的帝王威嚴,還是將他軟禁在家中,暫停一切職務。

因此,孫承宗的家門前到現在也還站着兩排東廠番子,等朱由校來到他家門前時,就恰巧看見這一幕,便笑問道:“孫先生,鎖在深院裡的感覺不好受吧。”

“還好,王公公親自給罪臣了派好幾條看門狗,至少無性命之憂。”

目睹無數朝中同僚好友被害,孫承宗自然不敢對朱由校有半點怨言,但卻不妨礙他對朱由校的打手王承恩進行明嘲暗諷。

朱由校倒也樂得見這兩人鬥嘴,要是內臣與外臣相契合對他這個獨裁帝王而言反而是一種不好的現象。

自己的祖父萬曆皇帝之所以對張居正的報復那麼重,何嘗沒有張居正和馮保聯合壓制了他皇權的因素。

“那你得感謝感謝他”,朱由校也不由得插科打諢了一句,見這孫承宗堂堂大學士,官居一品,但宅邸卻不過是一小小的二進院子,院子天井旁的花園地都被開闢成了菜地,還養了雞鴨,走進屋內一看,也就一老婦在裡面織布,心裡倒也對孫承宗多了幾分好感。

那老婦見朱由校等人進來,便忙要起身行禮。

朱由校忙制止了她的大禮,問孫承宗:“這位是?”

“賤內何氏”,孫承宗說回了一句,朱由校忙道:“原來是師母”,便也欠了欠身,張嫣也跟着上來行禮,吩咐隨身侍女去將禮物拿來。

一時進了孫承宗的書房,朱由校才擺出帝王的架子來,一口吹着熱茶,冷聲問道:”孫承宗,你可知罪?“

“罪臣知罪,害陛下陷於危境,罪當萬死!”孫承宗忙起身朝朱由校作揖,並將一直襬放在大桌上的烏紗帽端到了朱由校面前。

“戴上吧,朕不是暴君,不到萬不得已,朕是不會將自己的老師治死罪的”。

朱由校說着就親自起身,將孫承宗手裡的烏紗帽接過來戴在了孫承宗的頭上,見他滿鬢盡染白霜,便嘆道:

“先生老啦,一時不察,被下面的人蠱惑也是情有可原,這中樞內閣,你是不能再待了,如今秦晉隴三地旱情頗重,當地官員數次來報,潼關之內都滿是流民,再加上邊鎮文臣武將剋扣軍餉甚爲嚴重,致使生無數士兵譁變;

所以,朕想讓先生您掛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銜,總制三邊軍糧與響銀,一是賑濟災民,收攏流民,二是安撫士兵,懲治不法官吏;以先生之威望定能替朕安撫三地,使朕無後顧之憂,三地軍民無衣食指愁,不知先生以爲如何?“

從內閣大學士降調爲三邊總制,孫承宗心裡倒也沒什麼不滿,他也寧願統兵一方,爲大明立下汗馬功勞。

因而,還沒等朱由校繼續勸,他就直接躬身道:“願爲陛下效犬馬之勞。”

朱由校忙握起他的手:“如此甚好,如今朝廷最大之隱患莫過於這三地軍民之安穩,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就全靠先生您了,先生去後不必手軟,上至巡撫,下至兵卒百姓,若有通敵賣給,違法亂紀,皆可先斬後奏,另外先生也不必怕花錢,該賑濟的就全力賑濟,該修繕的就花錢去修,還有,先生應當特別注意李自成、張獻忠二人,還有李過、劉敏宗等,若能安撫儘量安撫,若不能可直接除掉,到時候朕會派東廠的人協助您。”

李自成?張獻忠?

孫承宗自然不知道這兩人將會對明王朝的江山安穩造成巨大的破壞,見朱由校專門提及這幾人,心中自然是感到驚訝,但他也沒多問。

在朱由校眼裡,孫承宗在明末諸名臣中花錢算是一流的,他一手創建的關寧鐵騎到現在都還每年吞噬着國庫七.八百萬兩,其次造工程二流,一道關錦防線倒也起了不少抵禦韃子的作用,而所謂的軍事戰略就只能算是三流了,步步爲營,處處修炮臺城堡,的確能蠶食後金,但孫承宗卻完全忽略了大明的財政,只怕後金還沒蠶食掉,大明朝就被他給拖垮掉。

所以朱由校是不會讓孫承宗督師薊遼的,即便自己現在通過抄沒東林黨和晉商得了不少錢,但也禁不起他花。

但賑濟秦晉隴三地百姓的事就不一樣了,賑災從來就不是一件能省錢的事,而且必須的花錢,只要能讓老百姓不造反,對於大明王朝而言,即便是花掉國庫一半都沒問題。

如今讓孫承宗這個善於花錢的去負責賑災與軍餉拖欠事宜,無疑是最合適的,更何況這孫承宗還是清官。

次日一早,朱由校就指示內閣司禮監明文下旨,任孫承宗爲三邊總制,掛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銜,賜尚方寶劍,同時,朱由校大方的撥給了他三百萬兩白銀和十萬石糧草。

爲了不讓崇禎二年的農民起義生,朱由校不得不給足錢糧。

他甚至直接在聖旨裡嚴令孫承宗,若如五年之內,秦晉之地有百姓反,則他孫承宗必爲犯,直接處斬!

這樣一來,孫承宗自然是有了不小的壓力,一拿到聖旨就立即出京奔赴潼關,同時他還將戶部和工部歷年關於秦晉三地戶籍黃冊和田地魚鱗冊都要了去,仔仔細細的研究對策。

雖然,孫承宗這一次出京不是漢之衛青霍去病領兵出征那麼氣壯山河,但在朱由校眼裡,他卻承載了大明未來十七年的成與敗。

東林黨已經完全覆滅,八大晉商也已全部剷除,如今秦晉兩地的流民也派了人去安撫,也就遼東的後金還存在威脅。

滿清韃子從崇禎三年開始的數度扣關劫掠,給大明王朝造成的創傷絕對不小於李自成和張獻忠,自己的弟弟朱由檢雖然急功近利了些,但若是在即將剿滅流寇之際沒有滿清橫插一腳的話,未必不能讓大明再堅挺幾年。

歷史的結局就是由這樣無數個偶然的因素組合而成,朱由校的蝴蝶效應讓無數個偶然因素生了改變,或許歷史會是另一番結局。

但是更好,還是更糟糕,帝國的掌舵者朱由校也不知道。

站在硃紅色宮牆下的他也只能擡頭問蒼天。

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來京城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對付第五百九十八章 統一歐亞第九十五章 真實目的不是這個第七十四章 嚴格要求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明睿坑秦良玉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與封爵第一百一十三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與基礎教育改革設想第四百七十四章 帶毒酒見布木布泰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十八章 東廠與錦衣衛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張煌言去漠北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哥薩克遇見毒氣彈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第四百五十三章 羞辱皇太極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兩百四十四章 董其昌,你想怎麼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封推感言第三十二章 戲弄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羅剎國談判第四百六十二章 威逼李明睿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三百一十六章 暴怒的皇太極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歐羅巴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見皇后張嫣第三百一十七章 科爾沁部與察哈爾部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風塵地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閣老送閣老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兩百九十七章 皇家軍事學堂第三期招生現場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這位大能第六十七章 不給力的宋應星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兩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開殺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兩百七十三章 駙馬獻寶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兩百九十七章 皇家軍事學堂第三期招生現場第兩百八十三章 陛下要去湖廣第四百四十五章 準備總攻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補大學士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九十章 火炮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四百零九章 陛下只想要你一人的性命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閣老斗法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
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來京城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對付第五百九十八章 統一歐亞第九十五章 真實目的不是這個第七十四章 嚴格要求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明睿坑秦良玉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與封爵第一百一十三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與基礎教育改革設想第四百七十四章 帶毒酒見布木布泰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十八章 東廠與錦衣衛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張煌言去漠北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哥薩克遇見毒氣彈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第四百五十三章 羞辱皇太極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兩百四十四章 董其昌,你想怎麼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封推感言第三十二章 戲弄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羅剎國談判第四百六十二章 威逼李明睿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三百一十六章 暴怒的皇太極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歐羅巴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見皇后張嫣第三百一十七章 科爾沁部與察哈爾部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風塵地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閣老送閣老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兩百九十七章 皇家軍事學堂第三期招生現場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這位大能第六十七章 不給力的宋應星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兩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開殺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兩百七十三章 駙馬獻寶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兩百九十七章 皇家軍事學堂第三期招生現場第兩百八十三章 陛下要去湖廣第四百四十五章 準備總攻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補大學士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九十章 火炮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四百零九章 陛下只想要你一人的性命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閣老斗法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