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

在北宗孔氏忙着開祠堂逐出孔聞詩一支並謀奪其家產時,南宗的長房長孫孔尚乾也已經到達了曲o阜。且孔尚乾一來,就與內閣大學士李明睿見了面,李明睿甚至當即認他做了授業弟子。

孔尚乾不由得大喜,能成爲當今閣老且還是陛下身邊炙手可熱的閣老的學生,這足以讓他傲視文壇。

李明睿帶着孔尚乾立即來見朱由校,而這時候,孔志奇也已在朱由校跟前聽訓。

“孔志奇,聽李閣老說,你也是孔聖人的後人,且還是他的嫡系後裔,可是這麼回事?”

朱由校笑問着將半邊身子坐在杌子上的孔志奇。

孔志奇此時已換了一身由閣老李明睿贈予的半新不舊的銅錢直裰衣,顯得有些不自在,在朱由校面前更是怕的不敢擡頭,聲音細如蚊蟲的回道:“回皇上,草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嫡系,也不敢冒充聖人之後,但閣老和幾位老爺都說草民是聖人後裔,草民也糊塗了,全憑皇上做主。”

冒認宗族在民間算得上是僭越大罪,特別是在曲o阜這等受傳統宗族思想統治根深蒂固的地方,孔志奇自然不敢隨意說自己也是聖人之後,但他也知道自己若是成了聖人之後,肯定是有好處的,所以他也不直接說自己不是,而是說人家閣老和幾位學究老爺都這樣說了,自己也不知道該信還是不信,就看陛下您願不願意給我這個恩德了。

老百姓有老百姓的聰明,朱由校見這孔志奇把問題拋給自己,不禁啞然失笑。

但偏偏朱由校雖然貴爲一國之君,且已經習慣了在羣臣百官面前擺出君王的威嚴來,但在孔志奇這樣的普通庶民面前卻也是不自覺的沒了居高臨下的架子,忽又變得很溫和,笑着說道:“李閣老學富五車,他既然說你是聖人後裔,自然是沒錯的,不過具體是不是,與聖人嫡系後裔血緣遠近,等到南宗的孔家人到了,就能一切真相大白。”

“南宗的孔家人”,孔志奇倒也聽說過,但從小在北宗孔衍聖公府當佃農的他對於孔家分南北兩宗也只是聽說而已,所以他雖感到有些驚訝卻也是什麼都不知道。

щшш★ ttКan★ C ○

這時候,李明睿走了進來,而他身後正是孔尚乾。

孔尚乾也是第一次面聖,心情也有些忐忑,但揹負南宗孔門重託的他也不敢在當今陛下面前露怯,見到朱由校,雖說行禮的動作有些僵硬,但話語卻並沒有因緊張而顯得結巴。

“學生孔尚乾見過陛下。”

“起身吧,你就是孔尚乾,你家祖父現在身體如何?”

朱由校隨口問了一句,在此之前,他已從李明睿口中得知這孔尚乾的祖父即現在的南宗孔門族長孔貞運還是萬曆四十七年的榜眼,最後還官至左春坊左諭德,但也因朱由校當年對東林黨一系的官員大清洗,而孔貞運也因此被罷免。

朱由校對於孔貞運這樣的士紳官員也沒有什麼好看,但比起剃自願做奴才的孔胤植而言,孔貞運卻是在聽聞甲申國變後哭死的一位烈臣,因此,朱由校對其倒也沒有偏執之見,如今既然其長孫來見,便象徵性的問候一句,也算是君臣一場的應有之禮。

“回陛下,託陛下洪福,祖父還算康健”,孔尚乾回道。

“甚好,讓你等來此,想必李閣老已經大致告訴你了,孔文宣王乃儒家開創者,是王朝教化之集大成者,其聖明之德功在萬世,利在千秋,其子孫之血脈傳承也半點馬虎不得,你既爲孔門後裔,又是南宗長房長孫,理清家族脈絡義不容辭。”

朱由校說了一番話後,孔尚乾自然知道陛下是提醒自己莫要讓一些血脈不純之徒白白佔據了孔聖人之爵位,既然陛下更傾向於自己南宗,心裡自然是歡喜不已,忙道:“陛下所言極是,學生已託祖父吩咐,帶了家族中世代相傳的家譜,最遠可追溯到秦漢,所記孔門支派無數,另外還有各地祖塋碑刻拓本也一併帶了來,可爲家族血緣純雜之佐證。”

孔尚乾就請命將其所帶家譜帶上來,朱由校自然沒有拒絕,忙命人按照李明睿事先建議打了一盆清水來,待到孔尚乾的小廝們將一箱家譜冊子擡上來後,孔尚乾親自拆開封條和銅鎖。

然後孔尚乾朝朱由校拱手錶示感謝後就主動去水中洗淨了手,用抹布擦乾後戴上自制手套開始拿起一冊家譜來:“陛下,此家譜**計有六十六代聖人後裔傳承,且其中也記錄了北宗孔門原始祖孔元措起變因投靠蒙元而致使血統雜亂一事,按照道理,孔元措之後便染了胡風非我孔門正統。”

“照這麼說,北宗孔門就是雜種了?”

朱由校不由得說了這麼一句,倒讓孔尚乾一時訝然,但也不好說什麼,只是拱手道:“正是陛下所言。”

“朕權且信你,不過這孔志奇一脈到底與孔聖人之血統遠近如何,你現在可已清楚?”

朱由校又問向了孔尚乾,而這時候,孔志奇自己也豎起了耳朵,剛纔關於什麼家譜傳承的言論,他聽得糊里糊塗,但現在皇上提及自己的名字,他卻是注意得很,畢竟對於他而言,如果真的變成孔聖人之後,絕對是可以讓他獲得從未有過的自信。

“回報陛下,學生已經查明,三公一脈正是失落無考的聖人嫡長子一脈,按照家譜記載,這一脈自兩宋以後便已斷絕,卻沒想到還有一支留傳到現在,可以這麼說,三公纔是南宗最正統的聖人嫡系後裔。”

孔尚乾說着就轉身朝孔志奇跪了下來,且直接磕起了頭:“按照家族中的輩分,晚輩該喚你爲三公,請三公受孫兒三叩,以全往昔不孝不敬之過失。”

孔志奇倒是受寵若驚,看了看當今皇上和其他人,忙又將孔尚乾扶了起來:“使不得,使不得,你若有這份心,還是多給皇上多磕幾個頭吧。”

“三公之命,孫兒不敢不從”,孫尚乾便又要給朱由校跪下叩,朱由校見此便坦然受了禮,才讓他起身,並又問了其在學業上的事,勉勵幾句後就命他重理家譜,並在沐浴焚香後將孔志奇這一支正式記錄入南宗孔門嫡系之冊。

第二百二十五章 盧象升對吳三桂的羞辱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一百零五章 無權節制毛文龍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五百零四章 大開殺戒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學武器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當好皇帝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明睿坑秦良玉第五百七十章 鐵路建設與公路建設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國對大明宣戰(第三更)第九十六章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嘆華夏古人的偉大第四百一十四 又驚又懼的文官們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兩百章 殺人後的丁憂官員孔聞詩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對袁崇煥千刀萬剮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顧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兩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費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一章 逼朕喝毒藥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二章 紅丸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五百七十章 鐵路建設與公路建設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兒郎第四百八十章 緝拿順天府尹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啓二十七年的大明現狀第一百四十七章 溫體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訂)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親前夕的地方官反應 (第五更)第兩百一十一章 斬殺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七十三章 訓練開始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見天皇第兩百六十八章 遇刺與謀殺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當好皇帝第三百三十五章 吳三桂被押解進京第七十四章 嚴格要求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島的皇家度假區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三百七十章 敵來廣州城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兩百五十一章 禁衛軍進金陵城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三百零三章 下獄(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檢耳光
第二百二十五章 盧象升對吳三桂的羞辱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一百零五章 無權節制毛文龍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五百零四章 大開殺戒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學武器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當好皇帝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明睿坑秦良玉第五百七十章 鐵路建設與公路建設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國對大明宣戰(第三更)第九十六章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嘆華夏古人的偉大第四百一十四 又驚又懼的文官們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兩百章 殺人後的丁憂官員孔聞詩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對袁崇煥千刀萬剮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顧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兩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費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一章 逼朕喝毒藥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二章 紅丸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五百七十章 鐵路建設與公路建設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兒郎第四百八十章 緝拿順天府尹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啓二十七年的大明現狀第一百四十七章 溫體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訂)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親前夕的地方官反應 (第五更)第兩百一十一章 斬殺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七十三章 訓練開始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見天皇第兩百六十八章 遇刺與謀殺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當好皇帝第三百三十五章 吳三桂被押解進京第七十四章 嚴格要求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島的皇家度假區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三百七十章 敵來廣州城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兩百五十一章 禁衛軍進金陵城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三百零三章 下獄(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檢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