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對袁崇煥千刀萬剮

徐佛再一次回到了紫禁城,看着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寶頂,再摸一摸自己還未凸起的小腹,她不由得苦笑起來。天『籟小說

徐佛自己是在接收到被朱由校封爲惠嬪的旨意時候才知道自己原來已經懷了龍種。

這對於她而言的確是個意外之喜,她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爲帝王的女人,還會懷上帝王的孩子。

她很想看看朱由校在知道她懷了他第一個孩子後是什麼表情,是高興還是無動於衷?

她甚至想象過當朱由校來親自接她回宮的情景,喊她愛妃的時候,但來的卻是皇后娘娘,那個雍容華貴,姿容絕佳的女子。

徐佛看了看身後的漢白玉石階,以及御道直通向前端的那座宮門,想象着朱由校從那裡走出京城時的場景。

“陛下,奴家懷了你的孩子,你到底是知道不知道?”

徐佛喃喃說了一句就進入了皇后張嫣早已給她安排好的宮閣。

而此時已到通州城的朱由校除了打了一個噴嚏外也沒去想那麼多。

一到通州城,朱由校就直接去了通州的大運西倉、南倉、中倉視察。

這京通二倉乃國家戰略儲備的重要資源地,其儲備豐富度的高低是大明國力強弱的象徵。

不過,讓朱由校失望的是,同京城十五倉一樣,通州的三個倉儲備並不豐富。

而且據隨扈而來且負責總督倉場的戶部尚書郭允厚回稟說,隨着皇家工業公司現在每月定期從南洋一帶一批糧回來後,倉儲的儲備量已經比天啓七年多了兩倍。

只要現在大明不再出現大規模的動亂或者災荒,也能撐個幾十年。

朱由校聽後不由得搖頭苦笑,因爲現在根本不能指望以後能幾十年能風調雨順。

在巡視完倉庫後,朱由校就直接離開了通州城,並趕往了天o津。

此時的天o津雖不及後世繁華,但在此時的大明也算得上是京杭大運河上的一顆明珠,是出通州城後的第一個通衢要地。

當然,更關鍵的是,新設立的大明船政局也建在在這裡。

自從茅元儀實現蒸汽動力機的製造後,大明的科技展明顯駛入了快車道。

現在的皇家工程院正嘗試着將蒸汽動力這一原理運用到其他設備上,例如嘗試着讓馬車真正變成車。

第一個提出這個嘗試的正是皇家工程院的院判宋應星,他決定利用蒸汽動力機,並組織一次最大規模的團隊去把朱由校丟在皇家工程院展覽室的那個怪物研製出來。

而與此同時,已經將皇家織造局交接給其家兄茅元升後的茅元儀則自請研製一種能利用蒸汽機行進的船舶。

生活在江南的他對船並不陌生,特別是在從朱由校的資料上看見那些簡直難以想象的船舶圖片後,他這個願望就更加強烈。

朱由校沒有阻止他的想法,且當即就命他以工部右侍郎銜提督大明船政,並着即在原有的船廠基礎上建立一個更大規模的船廠,且取名爲大明船政局。

大明船政局是今年四月朱由校下旨讓工部右侍郎畢懋康主持建設的一個項目。

地址就選在天津,且朱由校當時還命東廠協助茅元儀找尋當年在龍江船廠、五虎門船廠、東o莞船廠的老工匠們,一起召到天o津來,重新開啓大明的船舶製造。

等朱由校到達這裡時,大明船政局雖還沒正式投入生產,茅元儀研製的小汽輪也還沒出現。

但整個船塢已經初具規模,在一代又一代的口口相傳下,當年隨着鄭和下西洋的那批老船工的技藝還沒有完全失傳。

一些失傳船型又被重新複製出來,雖說這個也只有一定的歷史再現意義,但卻也讓人再一次重溫當年大明在海上的壯舉。

朱由校離開天津後才改成了水路去山o東,而所乘御舟就由大明船政局製造,也算是大明船政局的第一個任務。

御舟由鄭和下西洋的寶船改進而來,站在甲板上倒也是平穩如在6地上一般,騎兵也能在上面馳騁,不過這樣的大船即便是在內河中也能行進,也更令人稱奇。

就在朱由校倚在船窗邊看着眼前的浩渺碧波以及兩岸綠楊紅花時,錦衣衛指揮使許顯純突然走了來。

“陛下,遼東剛剛傳回消息,韃子已經對吳襄部所佔的大淩河堡動了進攻,現已進佔右屯;

另外,吳三桂在錦州城外截留住了劉宗周和史可法二人,三人談了許久,吳三桂貌似有歸附之意,但同時又求劉宗周和史可法二人替他朝韃子轉達他們的求和之意,劉宗周答應了下來,但在見到皇太極後卻說吳三桂有意要歸附大明,且敢爲先鋒,滌盪韃子,因劉宗周有意挑撥且韃子也有意擴大對吳部的戰端,便下令在佔領大淩河之後繼續進攻錦州,現在阿巴泰部已經繞道蒙古科爾沁部,準備側翼攻擊錦州。”

許顯純報告完遼東情況後,朱由校沒有沉思了一會兒才笑道:“這個劉宗周倒也不是不堪用,在應對外敵時也能把握到分寸,很好。”

說着,朱由校又命道:“傳旨給王在晉,加強對山海關的防禦,無論是吳部還是韃子,一律不得開城門,嚴防死守!這件事跟我們無關,不要去瞎參合。將朕的這個意思同樣轉達給劉宗周和史可法,讓這二人要在韃子面前充分表達我大明不參與其間的態度,另外,讓袁崇煥和毛文龍多派人去僞裝成關寧軍,多殺幾個韃子,要進一步激化他們的矛盾。”

“說起袁崇煥,微臣還有一事要奏,也是剛剛得到的消息,投靠韃子的漢奸范文程近日秘密見了袁崇煥,且兩人與密室中相談甚久,我們錦衣衛百般打聽纔得到了一些消息,兩人所談內容貌似跟毛文龍有關”。

許顯純說着的時候,朱由校就不禁笑了起來:“難怪近日這袁崇煥總是上摺子彈劾毛文龍,不是說他搶奪民財就說他暗中勾結韃子。”

說着,朱由校直接將手中茶杯摔在了甲板上:“他這是要幹什麼,上一次殺了朝鮮的大將,差點就逼反了人家,如今又要殺毛文龍不成,難不成非得讓朕也來給他千刀萬剮嗎?”

“陛下息怒,袁崇煥固然可氣,但也不值得陛下您如此動怒啊。”

許顯純勸了一句。

朱由校也平穩了許多,忙將李明睿叫了進來:“擬旨,袁崇煥暗通韃子,罪不容恕,着即革去一切職務,逮捕進京!”

朱由校說着就轉身對許顯純道:“抓捕一事秘密進行,當時跟隨袁崇煥的都是我們錦衣衛的人,現在抓了袁崇煥也不用擔心他底下的人鬧事,不過以防萬一,還是派一個你們錦衣衛的人去接替他的位置,就讓那個一直負責遼東事務的沈璉去。”

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三百九十章 較量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雲貴川的文人們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來京城第七十七章 自以爲是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兩百三十九章 威脅與訛詐第四十七章 正軍威,斬殺駙馬爺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六十八章 皇家工程院的爆炸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兩百章 殺人後的丁憂官員孔聞詩第五百二十七章 想太多的西洋諸番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四章 計行險招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擴張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第二更)第四章 計行險招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明睿坑秦良玉第兩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員對國家資本的抵制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兩百四十七章 遊行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三百七十章 敵來廣州城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出山海關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閣老斗法第三十二章 戲弄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九十章 火炮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二十二章 撤換邊鎮總兵官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兩百三十六章 抱了魏敏兒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兩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兩百零一章 孔聞詩受審第一百九十六章 跟衍聖公關係甚大第九章 早朝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十二章 當給天下人一個交待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吳三桂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煥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蘭珠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對城裡漢人動手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四百三十四章 徹底佔領爪哇國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三十三章 拆東林書院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見天皇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
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三百九十章 較量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雲貴川的文人們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來京城第七十七章 自以爲是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兩百三十九章 威脅與訛詐第四十七章 正軍威,斬殺駙馬爺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六十八章 皇家工程院的爆炸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兩百章 殺人後的丁憂官員孔聞詩第五百二十七章 想太多的西洋諸番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四章 計行險招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擴張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第二更)第四章 計行險招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明睿坑秦良玉第兩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員對國家資本的抵制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兩百四十七章 遊行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三百七十章 敵來廣州城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出山海關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閣老斗法第三十二章 戲弄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九十章 火炮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二十二章 撤換邊鎮總兵官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兩百三十六章 抱了魏敏兒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兩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兩百零一章 孔聞詩受審第一百九十六章 跟衍聖公關係甚大第九章 早朝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十二章 當給天下人一個交待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吳三桂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煥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蘭珠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對城裡漢人動手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四百三十四章 徹底佔領爪哇國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三十三章 拆東林書院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見天皇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