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婚

“果然來了。”聽到張超終於說出有要求了,田豐不由長出一口氣。這本就是他來時袁紹就和他說過的事情,說張超這個人一定會藉機討要好處,如果所求不大,便即答應就是。“好,只是不知道大將軍有何要求呢?”

“要求不敢當。就是我過幾日便要大婚了,即然元皓兄趕上了,不如就做一個貴客當一個見證好了。呵呵,我想這並不過分吧。”張超目光盯向着田豐,出聲問着。

竟然是這樣的要求,可以說還真就出乎了田豐的意料。

所謂趕的早,不如趕的巧,即然張超大婚在即,田豐還是有求於人的,倘若這般說走就走,實在有些不合適,這考慮了一下後就點了點頭道:“如此我便答應大將軍,能夠參加您的婚宴也是一種榮幸。”

見田豐答應了下來,張超即大笑道:“好好,即如此,元皓兄可以先將我的決定着人送到本初兄那裡,然後你在這裡多呆幾日便是。我會着人陪你四處去看看的。”

田豐也正想看看幷州百姓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當即就答應道:“好,如此就打擾了。”

田豐留了下來,並且開始遊歷於大街小巷,感受着幷州百姓的生活如何。同時他也將張超答應不會出兵干預袁紹對劉虞用兵的事情着人快馬送回。但他不知道的是,在他派人的同時,張超也安排了天眼成員帶着厚禮去了冀州許攸的居所,至於他們是去做什麼的,當然是離間了。

田豐與許攸皆是袁紹手上的重要謀士。

田豐這個人很有謀略,屬於一級謀士,他考慮問題、做出判斷往往都很正確,但這個人脾氣太硬,他老是頂撞上級,這個老頂撞上級的人是沒有哪個領導會喜歡的。

許攸這個人的鬼點子很多,但是這個人很貪婪,他貪得袁紹已經不能滿足他了,所以這種人他的忠誠是有問題的。

但不管怎麼樣,兩人同朝爲官,性格又是出入如此之大,自然而然矛盾是有的。

田豐因爲學識和謀略足夠,常常讓袁紹很是信任,這就引起了許攸的不滿,他總感覺到地位會受威脅,便有事沒事的會常說其壞話。

張超正是抓住了這一點,送禮給許攸的同時,也讓他尋機挑拔袁紹與田豐間的關係,只要兩者的關係勢同水火了,那他出手招攬的時機便也就成熟了。

田豐自是不知道這些,他還在坊間走動着。當他看到了幷州百姓的生活井井有條,絲毫沒有因爲現在戰亂四起而受到影響之時,不由感概萬分。這也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太平世界。可萬沒有想到,奉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還沒有做到,擁兵最多,勢力最強的,有着四世三公之名的袁紹沒有做到,張超這一個名不見經轉之人確做到了,這的確帶給了他很多的感概。

他也終於可以肯定,張超這個人的野心之大了。甚至會成爲與曹操一樣的袁紹想做大事的攔路虎。

按說,有了這樣的判斷之後,應該馬上把情況報告給袁紹的,可是田豐內心中確還是矛盾着。

他不得不承認的是,幷州百姓的生活環境正是他所期望的。而如果一旦實情到了袁紹那裡,少不得就會興兵而起,如此一來,這裡的百姓就會遭受戰火,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豈不是他之過。

當然,更爲重要的是,田豐的心裡很清楚。一旦由袁紹統一了幷州之後,這裡的百姓是不可能過了這麼好的生活的。至於對於外族的態度,袁紹就與張超完全不同。

前者是以拉攏爲主,聯合爲目的。

後才確是以收服爲主,不服就消滅。

這般一比較,自然是袁紹的方法暫爲穩妥,但確也種下了不良種子。可反觀張超的雷霆手段,雖然剛開始較爲困難一些,可一旦達到了目的,便可以解決所有問題,那就真是一勞永逸了。

邊疆之禍,一向是國家最爲頭疼的問題。可眼看着有一個人站出來就可以解決了,田豐也似是看到了希望。如果因爲自己的消息而讓這個好的希望就此破滅了,他實在是民族之罪人。

田豐猶豫着,他的所有舉動,每天皆有人向張超彙報着。不誇張的說,一旦田豐做出了決定,有了對張超的不利言語寫成書信,那便是他在無法返回到冀州之時。

那時,就算是張超在看重田豐的才能,可對於一個對手而言,他是絲毫不會手軟的。

對對手仁慈,那便是對自己的殘忍,這個道理張超懂,他也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 ......

田豐有關張超不會出兵的書信終於平安的到達了袁紹所部。

在看到田豐的書信之後,大帳之中的袁紹是一臉的大喜之態。“這個張致遠,還算是識時物,知道不與我爲敵。呵呵,即如此,我就先放手收拾了劉虞,然後回過頭來在說對付誰的事情吧。”

袁紹此時正是高興之時,帳中的謀士之一許攸見機就站了出來。

張超送給他的重禮是前一天到達的,一向貪婪的他是沒有不收的道理。即然收了禮,自然是要替張超說話的,所以他當即就道:“主公英明,張超很懂事,我們便可以不與他爲敵。但是曹阿瞞的舉動確是有些不盡人意了,他竟然着人以天子之名喝斥我們,讓我們與劉虞好好和談,而非是一定要用兵,這根本就是揣着明白裝糊塗嘛。哦,只准他向青州和徐州用兵,確不許我們向幽州用兵,天底下哪裡來的這樣道理呢?”

許攸說起了曹操之事,這也是情有可緣的。

說起來,許攸、曹操、袁紹三人皆是好友。三人的關係以前還是很密切的。後來大家各自有了地盤,許攸就投靠了袁紹,這使得曹操有些生氣,兩人間的關係自然就變得疏遠了很多,甚至還帶着一點的恨意。現在有機會,他當然要加一點眼藥。

“嗯。”聽着許攸的言語,袁紹也是點點道,一臉的不快之色道:“這件事情,孟德的確有些過份了,他挾持天子我不管,想做什麼事情我一樣不管,可若是要因此而威脅起我,命令起我來,那是絕對不行的。好了,這個仇我先記下了,等着解決了幽州的事情在說吧。”

袁紹還不想兩面作戰,儘管曹操得罪了他,可也只能先忍着,不過以爲瑕疵必報的性格,這件事情絕對不會算完了的。

袁紹有些記恨於曹操了。在這件事情上,己升爲司空的曹阿瞞其實也有自己的苦衷。

他明知道袁紹與自己在爭搶地盤,他總不能在對方得勢時還要說上一聲好吧。所以,借用天子之聲喝斥一下袁紹,先給對方一個不痛快還是可以的。而至於袁紹會記仇,他倒也並不是很在乎,兩人明顯是有一戰的,如果說之前他底氣還有些不足,可是佔得了青州,手中多了二十餘萬的俘虜後,他己然感覺到翅膀有些硬了。現在他要做的就是趁着袁紹還沒有完全的平定幽州時,他可以將徐州拿下,如果是這樣的話,他手中就等於多了很大的迴旋餘地。

兩人是各有心思,互相算計。將對方當成大敵的同時,也都忽略了張超的存在。或許兩人都沒有將這個幷州牧當盤菜吧,亦或是他們就將張超當成了一頭肥豬,只等着有一天養肥了之後在殺。

在他們相互算計的時候,張超的大婚之期也終於迎來。

大將軍兼併州牧的大婚,對於其它諸侯而言算不得什麼,可是對於張超集團而言,確絕對是一個大日子。

爲了這個重大日子的到來,整個晉陽城的各級機構都忙呼了起來,坊間的氣氛也變得熱鬧非常。

因這一天又是張超親定的建軍日,一時間軍中各將是能趕來的都趕過來了。其中就包括了在雁門郡當太守的典韋。

事隔張超離開了雁門己經有近半年之久,在典韋和呂布的共同努力之下,前來複仇的於夫羅被重創,甚至連其大本營托克托也被呂布成功偷襲了一回,可謂是損失慘重。

呂布的先鋒軍也在張超自給自足的命令之下,成功的達到了滿圓的一萬人,甚至於雁門治所陰館城典韋手下的步兵人數也成功達到了一萬之衆,且還都是經歷過戰爭的精銳之師。

基本達到了目的之後,典韋就被特許帶着親兵回到了晉陽城,參加張超的婚禮大典。倒是呂布因爲還在托克托附近侵擾着於夫羅,他便沒有機會在迴轉過來。只是張超己經答應,等着消滅了於夫羅之後就准許他與貂嬋完婚,這倒也是讓其安心不少。

除了從雁門回來的典韋,便是在壺關鎮守的徐晃將軍和軍師徐庶,以及在河東的太守李儒和守將徐榮也都趕回到了晉陽城。

如今的天下之勢是,各諸侯都在分搶着地盤,便是曾被打敗的董卓,現在也居於雍州在招兵買馬。

第八百一十六章 意氣風發的呂布第九十四章 田豐妙招第九百二十四章 三猛公子的重任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五十九章 海匪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羽回援第九百零九章 海泡蘭大戰第八章 張家大院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第七百零三章 重騎兵對虎豹騎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團長徐榮第四百七十九章 誓殺張繡第一百三十二章 石橫要反第五百三十二章 目標與理想第一百零九章 路要自己選擇第四百六十二章 進擊池陽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行伏法第五百八十九章 二皇子的怒火第六百零二章 殺無赦第六百七十九章 東吳特使自取辱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丕自刎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四百一十二章 許攸的想法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二百七十章 大舉反擊第五百三十一章 誅心第七百七十一章 攻連克斯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飛的魯莽第一百三十六章 聞喜之戰驚四方第二十四章 準備火攻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風頭的伊萬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決袁氏第一百三十章 新張家大院第三百二十七章 高麗局勢第九百五十五章 龍營的手段第七百二十二章 收網第六百四十五章 張合身先士卒第七百六十六章 成都易主第九百二十五章 父親的煩惱第八十五章 張飛怎麼了劉備第四百九十八章 特種軍在顯威第七百七十三章 馬特維入坑第一百五十章 劫營第六百零三章 馬超消失了第六百九十五章 昆陽之戰第六百章 磁石之威第四百二十九章 顏良與文丑第六百三十四章 高幹被圍殺第二百五十八章 死守鄔縣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破涉縣第四百六十八章 憤怒的顏良(加更章節)第七百三十二章 呂布之威第六百二十六章 張遼戰曹洪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羽回援第六百九十一章 孫堅救兒出征第二十七章 座地分錢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九百六十六章 四軍團之亂第三百二十二章 被圍重傷第五百七十章 馬岱誘敵第三百七十五章 沒有腦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馬岱求援第二百四十五章 圍殺公孫瓚第六十三章 李儒被擒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戰朝歌第五百七十八章 整頓龍騎軍第四百零三章 戰文丑第一百五十八章 強勢追擊第五百五十一章 決定出兵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五百零一章 諸葛亮逃跑計劃第六百零六章 亂賊合謀第十八章 常山趙子龍第六百章 磁石之威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入三韓第二百九十四章 甘寧歸降第七百五十九章 徐庶出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衣重騎第二十二章 趙雲爲將第一百三十七章 強勢發展第一百二十九章 各司其職第九百一十章 戰況突變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下新豐城第四百九十二章 董卓派援軍第六十六章 質對李儒第八百五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團長徐榮第四十章 東萊太史慈(下)第二百零三章 爲他人而活第八百三十八章 張興戰孫權第九百六十六章 四軍團之亂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退反進第七百六十六章 成都易主第七百四十六章 鄧艾之策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火釋放(加更章節)第六百九十八章 連環弩的威力第六十四章 趙雲黃忠VS呂布第七百八十章 趙雲的不易
第八百一十六章 意氣風發的呂布第九十四章 田豐妙招第九百二十四章 三猛公子的重任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五十九章 海匪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羽回援第九百零九章 海泡蘭大戰第八章 張家大院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第七百零三章 重騎兵對虎豹騎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團長徐榮第四百七十九章 誓殺張繡第一百三十二章 石橫要反第五百三十二章 目標與理想第一百零九章 路要自己選擇第四百六十二章 進擊池陽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行伏法第五百八十九章 二皇子的怒火第六百零二章 殺無赦第六百七十九章 東吳特使自取辱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丕自刎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四百一十二章 許攸的想法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二百七十章 大舉反擊第五百三十一章 誅心第七百七十一章 攻連克斯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飛的魯莽第一百三十六章 聞喜之戰驚四方第二十四章 準備火攻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風頭的伊萬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決袁氏第一百三十章 新張家大院第三百二十七章 高麗局勢第九百五十五章 龍營的手段第七百二十二章 收網第六百四十五章 張合身先士卒第七百六十六章 成都易主第九百二十五章 父親的煩惱第八十五章 張飛怎麼了劉備第四百九十八章 特種軍在顯威第七百七十三章 馬特維入坑第一百五十章 劫營第六百零三章 馬超消失了第六百九十五章 昆陽之戰第六百章 磁石之威第四百二十九章 顏良與文丑第六百三十四章 高幹被圍殺第二百五十八章 死守鄔縣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破涉縣第四百六十八章 憤怒的顏良(加更章節)第七百三十二章 呂布之威第六百二十六章 張遼戰曹洪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羽回援第六百九十一章 孫堅救兒出征第二十七章 座地分錢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九百六十六章 四軍團之亂第三百二十二章 被圍重傷第五百七十章 馬岱誘敵第三百七十五章 沒有腦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馬岱求援第二百四十五章 圍殺公孫瓚第六十三章 李儒被擒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戰朝歌第五百七十八章 整頓龍騎軍第四百零三章 戰文丑第一百五十八章 強勢追擊第五百五十一章 決定出兵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五百零一章 諸葛亮逃跑計劃第六百零六章 亂賊合謀第十八章 常山趙子龍第六百章 磁石之威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入三韓第二百九十四章 甘寧歸降第七百五十九章 徐庶出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衣重騎第二十二章 趙雲爲將第一百三十七章 強勢發展第一百二十九章 各司其職第九百一十章 戰況突變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下新豐城第四百九十二章 董卓派援軍第六十六章 質對李儒第八百五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團長徐榮第四十章 東萊太史慈(下)第二百零三章 爲他人而活第八百三十八章 張興戰孫權第九百六十六章 四軍團之亂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退反進第七百六十六章 成都易主第七百四十六章 鄧艾之策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火釋放(加更章節)第六百九十八章 連環弩的威力第六十四章 趙雲黃忠VS呂布第七百八十章 趙雲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