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座不住

縱觀歷史,七國並立的時候,趙國唯有藺相如和廉頗將軍能夠互相配合,使得這個國家很是強大了一陣子。有了這個前車之鑑,張超便也是有樣學樣的,儘可能讓幾位軍師與軍團長保持着不錯的友誼。

一一見過了軍團長與軍師之後不久,並給予封賞之後,張超就此帶着被俘也是被封了冀王的袁紹,以及原本他手下的一衆文臣武將直返晉陽城而去。至於這些被俘之人接下來會如何處理,那是要好好的考察一番纔可以。

張超用人的標準並不複雜,說起來就是三句話,九個字而己。有能力,夠忠心,人品好。

而只要符合了這九個字的人,張超都會重用。相反,那些原本靠着阿諛奉承的原冀州官員,張超是定然不會重用的,他會視情況給他們安排好,但多數也就是做一些幕後的工作罷了,甚至有些根本看不上眼的,又沒有什麼名氣的,乾脆就是給了點錢,直接打發回去了。接下來你是願意經商也好,還是買地耕種,那就是他需要操心的事情。

至公元203年初,冀州的事情終於告一段落,歷史大半年的時間,冀州易主,袁氏一族徹底的消失在了衆人的視線之中。

公元203年3月,另一場諸侯之戰,即是劉與曹、劉與孫之戰也終於結束。

在諸葛亮精心準備之下,不管是曹操還是孫堅都沒有佔到什麼便宜。倒是劉備成功的遷都到了成都,並接管了原益州牧劉璋的所有軍隊和勢力,一時間實力大漲。

相比於攻劉的無疾而終,自然張超攻下了冀州就顯得成績斐然了。對此,曹操十分的不服氣,因爲從這一刻起,張超不僅是論其真正的實力,哪怕就是表面上的實力來看,都與他不惶多讓了。

到3月份,各諸侯的勢力分佈由西向東分別是涼州的馬騰自領涼州牧;雍州的董卓自領雍州牧;劉備領荊州牧和益州牧,稱漢元帝;孫堅領揚州牧和交州牧,合併爲東吳;曹操領袞州牧,青州牧、徐州牧和豫州牧;張超領幷州牧和幽州牧和司隸和冀州牧。

從原本的幾十路諸侯,在到後來的十幾路,在到如今的六路,整個漢朝地盤正處於整合之中。而在這六路之中,又尤其以曹操和張超的地盤最大,勢力最強。

當然,同管轄着四個州,但實力還是有所不同的。便像是曹操,他一直佔據着中原四州,相對而言,這裡的百姓生活更爲富庶一些,財力根基也更牢靠一些。

倒是張超的手下四州情況並不如何的樂觀。

幷州與幽州皆屬於國之邊境,一直受着匈奴和鮮卑等異族的侵擾,百姓是苦不堪言,甚至人口一度十分的稀少。儘管張超來這裡後妥善的經營己使其有所改觀,但畢竟時間尚短,所能起到的良性作用也是有限。

司隸原本還是富庶的,只是因洛陽被燒,那裡也在一定時期內無人管理,使得那裡現在的形勢也並不是很好。

在看冀州,剛被袁紹給榨了一個乾淨,百姓手中無錢,在一定時間內,張超非旦不能從中得到什麼好處,反而是要倒貼不少錢物,情況一樣不容樂觀。

僅是從這一點上來看張超的底蘊並不是很強。深知這一點的他在回到了晉陽城之後,就找尋了首席軍師郭嘉,兩人一商量,這就行了裁軍之舉。

畢竟,讓這麼多的壯漢從伍,這對於軍糧來說也是有着很大壓力的,即是如此,倒不如這些人回鄉務農好了。幷州與幽州之地別的不多,就是有着廣袤的土地,可爲利用。

這裁軍舉動剛一出,即是天下譁然,不僅是在張超的勢力範圍之內,便是其它的諸侯也同樣心驚不己。他們可是恐士兵不夠用呢?這個張超竟然反其道而行之,這個魄力便不是他們所能及的。

只是聰明人也馬上看出了一點,那就是張超可供調用的錢糧一定是壓力不小,不然,此時國家尚未統一,何來裁兵之舉呢?

當然,這個裁軍也並是說將軍隊就地解散,而只是將一部分老弱病殘的男子從軍中裁撤而己。而這多數還是從攻下冀州時,俘虜袁紹軍所得,僅是這些人的數量就一度達到了五十萬之巨。

“張致遠竟然裁軍?他以爲天下大定了嗎?”益州成都城的皇宮之內,一身黃色皇帝服的劉備一臉的不解與疑惑。

隨着漢獻帝被殺,劉備藉此強勢而起,說服了劉璋,自封了漢元帝,一時間倒是氣勢不小。至少很多原本想要效忠於漢室之人都是跑到了他這裡來。

諸侯勢力對比,可不僅僅只是看其地盤的大小,更多的也要看手中是不是有足夠的人才。在未得諸葛亮之前,劉備手下是連一個向樣的文士都沒有,而如今隨着他代表劉姓稱帝,打出了在恢復漢室的口號後,所投之人倒是有如過江之鯽一般,源源不絕,這倒是讓這位漢元帝欣喜不己。

像是他成帝之後,先後就有着不少有本事的向他投誠,尤其是最近,包括法正、張鬆、孟達、黃權、劉巴、李嚴、吳懿、杜瓊、譙周、周舒、周羣、李恢、楊洪、王平等人居於益州的本土勢力都向他表示了臣服。

在加上原本手下的孫乾、簡雍、糜竺、糜芳、馬良、馬謖、伊籍、張南、馮習這般老臣。外加關羽、張飛、張繡、胡車兒等實力非凡的武將,一時間劉備的實力暴漲,便是用兵強馬壯來形容易不過份。

有了這些底氣之後,劉備也就有了與其它諸侯一爭天下的本錢。

兵多將廣了,劉備的野心自然也就大了。只是他同樣也有隱患的存在。

原本的劉備實力並不是很強,身邊的能人也就只有兩位結拜兄弟關羽和張飛而己。至少有孫乾與簡雍這位稍有智慧之人給出出主意而己。後來還是張繡與陳宮歸降,這才讓他實力有所增長,接着就有了諸葛亮的早日出山,這他才壯大了起來。

而現在,兵雖然多了,將也廣了,但問題也是要隨之而來的,這便是內部問題。

真正有能力的人,也是有個性的。若是說讓他們去服從別人,這本就是一件難做的事情。便像是張超集團,他在對付袁紹的時候,用的也全是一些老人,都是跟了他有些年頭。即便是這般,他依然很是小心,所派的軍師與軍團長關係都是極爲和睦的,這就有了衆志誠成攻冀州的舉動,最終獲得了勝利。

而在攻下冀州之後的張超,對於剛收的一衆冀州官員,他也沒有馬上重用,而是送到了張家書學院和軍學院,讓他們去學習,在這個過程之中進行了解和甄別。

這自然也是張超如今可用之人很多的原因所致。相比而言,劉備的實力就要差上很多了,他之前可用之人甚少,現在人一多了,想要整合也是需要時間的。

只是在眼看着冀州被攻下之後,劉備心中的野心不可抑制的衝了出來,他也想要有所建術,而時間是不等人了,他便也就少了磨合這個環節。但好在諸葛亮還在,倒也是能儘量的避免一些內耗與麻煩。

只是事實上,真是所有人都能服從諸葛亮嗎?這怕就是未必了吧。

劉備打着重震漢室之名,收下來的這些人,也並非都是名符其實的。很多時候,有聲望不代表就有足夠的能力了。

只是因爲張超的強勢崛起,劉備確是管不得那麼多了,他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擴大自己的地盤和影響力,只有這般,才能讓漢室重振輝煌,才能讓他這個皇帝真正的名符其實。

想要擴展地盤,劉備的主意自然就打在了身邊諸侯的身上。

目前與劉備地盤相接壤的只有三位諸侯,分別是北面的董卓、東面的曹操以及西南的孫堅。

對於曹操,劉備自然是無法動搖的,這可是與張超齊名的最強諸侯之一,若是與他動手,以現今劉備的實力可不敢做到穩贏。弄一個不好,在被別人給重創了,那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

不能與曹操開戰,劉備就將目光放在了董卓與孫堅的身上。

董卓,正是顛覆了漢室的罪魁禍首。

可以說,沒有這個人,漢室就不會那麼快的消亡。憑此,劉備也有足夠的理由向此人動手。

孫堅,前一陣子還主動攻擊過自己,現在還回去倒也是正常。大家本來就是敵人,你今天打我,我明天打你的,任誰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

“傳軍師。”劉備對於是打董卓還是先打孫堅拿不定主意,這就命侍從去似諸葛亮,他想要聽一聽這個軍師的意見。

很快,諸葛亮就進入到了皇宮的內殿,來到了劉備的面前。

依然是一襲乳白色的長袍在身,手中拿着一個雪白的羽扇,一幅可洞悉天下人心般的自信模樣。

“哎呀呀,軍師來了,快請座。”看到諸葛亮出現,劉備那本還在思考事情的臉上馬上就笑出了一朵來了。實在是不笑不行呀,正是因爲有了這個軍師的存在,他才得以這麼快就擁有了這般的地盤與實力。

第四百二十五章 鉅鹿被圍第一百零六章 在要好處第八百三十一章 典韋戰維克多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蒙入海西第九百五十六章 張超至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試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圍而叛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欲奪妻第二百零四章 牙斯來訪第九十二章 火燒營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兵合圍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八十九章 打的熱鬧第七百二十二章 收網第三百二十四章 戲逗張超第六百零九章 平叛第三百二十三章 報仇血恥第八百九十章 衝動的忙牙長第六十二章 黑衣重騎對涼州騎兵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決袁氏第六百九十一章 孫堅救兒出征第六百二十三章 龐統獻計第四百一十二章 許攸的想法第八百八十七章 諸葛中計(下)第八十九章 打的熱鬧第八百四十七章 遊說孫權第八百八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九百二十五章 父親的煩惱第四百三十八章 董卓之策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西河郡用兵第七百四十一章 黑衣大炮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一百零七章 會袁紹第二百零一章 於夫羅被擒第四百二十八章 各有心思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意的莫得罕第五十六章 曹操起兵第四百章 大勢以去第七百二十四章 呂範造訪第二十二章 趙雲爲將第一百四十三章 夜間行動第二百四十九章 二喬入晉陽第七百七十六章 烏特金的懷疑第六百八十章 偷見司馬懿第九百七十三章 曹昂末路第六百四十四章 掖縣困曹丕第三百五十九章 羅斯進犯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一戰四第九十章 典韋獨闖營第九百四十四章 叛軍的恐懼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一戰四第三百三十四章 根基不可亂動第七百一十四章 典韋接手第三十五章 魯肅魯子敬第八百五十章 刺殺孫權第八百四十三章 三猛公子第九百二十章 舌戰羣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聞喜之戰驚四方第九百二十六章 輕騎兵橫掃千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進鉅鹿第八百六十二章 王家坳第四百五十七章 生擒馬岱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七十八章 同意援軍進入第二十三章 長社局勢第六百二十一章 新兵的不靠譜第六十六章 質對李儒第五百零九章 沮授的提醒第五百三十八章 以牙還牙第三百二十一章 合圍夏侯惇第四章 做善事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軍VS麒麟軍第七百四十八章 詐城門第九百五十章 惱火的慕楓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憲生恨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蒙入海西第六百九十六章 典韋戰魏延第八百七十六章 吉田阿部的瘋狂第七百一十二章 膽大妄爲第七百五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九百零八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六十九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下新豐城第七百八十九章 黃忠裝傻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五百五十六章 彈劾趙雲第二十章 火鍋待客第八百六十章 入駐江東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路感化第三百九十六章 紀靈策反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八十三章 互挖牆角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戰朝歌第五百三十四章 重用馬超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座不住第九百五十五章 龍營的手段第六十八章 酒桶二將第四百二十章 三呂之戰
第四百二十五章 鉅鹿被圍第一百零六章 在要好處第八百三十一章 典韋戰維克多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蒙入海西第九百五十六章 張超至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試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圍而叛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欲奪妻第二百零四章 牙斯來訪第九十二章 火燒營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兵合圍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八十九章 打的熱鬧第七百二十二章 收網第三百二十四章 戲逗張超第六百零九章 平叛第三百二十三章 報仇血恥第八百九十章 衝動的忙牙長第六十二章 黑衣重騎對涼州騎兵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決袁氏第六百九十一章 孫堅救兒出征第六百二十三章 龐統獻計第四百一十二章 許攸的想法第八百八十七章 諸葛中計(下)第八十九章 打的熱鬧第八百四十七章 遊說孫權第八百八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九百二十五章 父親的煩惱第四百三十八章 董卓之策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西河郡用兵第七百四十一章 黑衣大炮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一百零七章 會袁紹第二百零一章 於夫羅被擒第四百二十八章 各有心思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意的莫得罕第五十六章 曹操起兵第四百章 大勢以去第七百二十四章 呂範造訪第二十二章 趙雲爲將第一百四十三章 夜間行動第二百四十九章 二喬入晉陽第七百七十六章 烏特金的懷疑第六百八十章 偷見司馬懿第九百七十三章 曹昂末路第六百四十四章 掖縣困曹丕第三百五十九章 羅斯進犯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一戰四第九十章 典韋獨闖營第九百四十四章 叛軍的恐懼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一戰四第三百三十四章 根基不可亂動第七百一十四章 典韋接手第三十五章 魯肅魯子敬第八百五十章 刺殺孫權第八百四十三章 三猛公子第九百二十章 舌戰羣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聞喜之戰驚四方第九百二十六章 輕騎兵橫掃千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進鉅鹿第八百六十二章 王家坳第四百五十七章 生擒馬岱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七十八章 同意援軍進入第二十三章 長社局勢第六百二十一章 新兵的不靠譜第六十六章 質對李儒第五百零九章 沮授的提醒第五百三十八章 以牙還牙第三百二十一章 合圍夏侯惇第四章 做善事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軍VS麒麟軍第七百四十八章 詐城門第九百五十章 惱火的慕楓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憲生恨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蒙入海西第六百九十六章 典韋戰魏延第八百七十六章 吉田阿部的瘋狂第七百一十二章 膽大妄爲第七百五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九百零八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六十九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下新豐城第七百八十九章 黃忠裝傻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五百五十六章 彈劾趙雲第二十章 火鍋待客第八百六十章 入駐江東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路感化第三百九十六章 紀靈策反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八十三章 互挖牆角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戰朝歌第五百三十四章 重用馬超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座不住第九百五十五章 龍營的手段第六十八章 酒桶二將第四百二十章 三呂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