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害怕的袁紹

袁術被紀靈所逼,不敢下着絲毫的命令,他的表現也終於引起了身邊親兵們的注意,其中那親兵隊長感覺到氣氛不對,即上前一步對着那正背對着自己的紀靈說道:“你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偏將親兵而己,怎距離主公如此之近,還不快快退下。”

親兵隊長是有着一幅趾高氣昂的口氣說着,以他的身份,便是連李豐這個偏將平時都是不放在眼中的,現在又何會將一個小小的親兵當回事呢?

只是這親兵隊長怎麼樣也沒有想到,對面這個“親兵”可不普通,而就是在他說完這句話之後,紀靈己然是轉身,爾後身上的佩劍便不知何時被拿在了手中,接下來就是勁風一閃,一劍就擊劈到了這隊長的身上。

出劍之快,其勢之猛,能力完全不似是一名親兵可爲的。

可憐那親兵隊長,還沒有弄清到底是什麼狀況呢?就此己經被一劍劈過,腦袋與身體就此分了家。

紀靈的所爲,引得其它的袁術的親們們先是一愣,接着有人反應過來之後,即拿出了武器欲衝上去。

只是此時,紀靈己經不在與他們糾纏,而是退到了袁術的身邊,將手中的長劍架在其脖頸之上道:“我看誰敢來,若是在向前走一步,你們的主公也要身首異處了。”

“大家都不要亂動,現在己經被包圍了,主公也被俘,識相的馬上投降還可有一條活路。”在親兵們被紀靈這一手弄得有些面面相俱的時候,一旁的李豐偏將也拿出了身上的佩劍大聲的喊着,同時也退守到了紀靈與袁術的身邊。

“都不要亂動,你們的退路己然被封,不想死的就馬上投降。”繼紀靈與李豐有所行動之後,在大軍的後方,樑剛的喊聲又傳了出來,接着衆人就看到,足有一萬的士兵持槍堵在他們的後路之上,那自然就是喬裝改變的五軍團士兵了。

意外是接二連三的發生,這種情況直迫得袁術的親兵還有一些手下之將有些手足無措,這到底是怎麼一個情況呀?

在很多人還有些反應不急,甚至是沒有消化眼前之事時,遠處一陣陣的鐵蹄之聲己然傳來,爾後大大的張字旗就此出現在袁術大軍面前,黑甲的五五軍團士兵己是趁着這一絲的混亂來到了陣前。

袁術沒有下令抵抗,使得五軍團士兵極爲順利的來到了大軍之前,然後當走在最前面的身穿鎧甲的徐晃將軍手中開天斧一揮的時候,在他的身後,頓時有黑色大軍席捲而來,很快就將袁術的兵馬團團包圍了起來。

足足十萬五軍團的士兵,這一次是傾巢而出,他們的出現也引得袁術大軍一片的譁然之色,他們終於知道自己被包圍了。

對於眼前發生的一切,袁術自然是一臉不甘的表情。

這一次,他竟然還未與張超大軍真正的交手,便己經是敗了,而且他有一種感覺,這一次的失敗怕是一生中最後一次的失敗了,因爲對方是絕對不會在給他捲土重來的機會。

想到堂堂的袁門之後,竟然以這樣的結局收場,他的眼中不由出現了一絲惆悵之色,頭也不由自主的低了下去。

袁術被紀靈生擒,手下大軍也被團團包圍,甚至便是連後路都被切斷了,這般的形勢之下,但凡是聰明人,都將手中的武器扔在了地上,這一戰己經沒有在打下去的必要了,在打只能是自找死路而己。

接下來的事情出其的順利,袁術大軍盡數被俘。除了最早被追而被殺的數千張勳士兵之外,其餘九萬餘人,竟然全部被俘,五軍團以最小的代價,最快的速度奪取了勝利。

留下了兩萬人馬交給紀靈去指揮,讓他帶着被俘的袁術和九萬多士兵向壺關之內返回,徐晃軍團長和徐庶軍師則是帶着手下的八萬人馬直向着武安而去。

武安城中,並不知情況的守城將軍,待看到了大軍壓境方纔知道形勢不妙,他一邊命令着手下關城門守城的同時,也派出了快馬斥候,將這裡發生的事情向主公袁紹彙報。

武安城下,徐晃看了一眼還欲負隅頑抗的武安城防軍,臉色不由一冷的道:“全力攻城,敢有反抗者,殺!”

早有準備的攻城大軍,這就一個個扛起了雲梯開始攻城,武安城陷入到了危機之中,而在五軍團的攻擊之下,僅僅只是用了半天的時間,城門便被破,大軍順利入城。

五軍團的入城,城中百姓竟然還是夾道歡迎,顯然他們內心中對於袁紹己然很是失望了。倒是最近,有關大將軍主政州郡之中的一些好政策早就在城中流傳,而他們一直羨慕着那些能成爲大將軍治下的子民,這一刻他們的願望就實現了。

攻取了武安城後,徐晃便是兵鋒在指,直奔邯鄲城而來。

...... ......

鉅鹿城。

袁紹不過是剛剛完成了遷都之事,有關涉縣與武安相繼被破,袁術被俘,手下十萬大軍盡數覆沒的消息這就傳了過來。

正在用膳的袁紹聽到手下彙報之後,當即就掀翻了桌子,一臉的怒氣衝衝。

自己這個弟弟是有些不成氣,可是袁紹依然沒有想到,竟然會如此的愚蠢,這從兩方開戰到現在,還不到十日,便就敗了,這個速度簡直是讓人無法相信。

袁術敗了,武安被破,邯鄲危急,此時袁紹也是不得不召集在城中的文武進行議事。

議事大廳之中,袁紹高高在上的座着,下面左右站着的是盡是文武之臣,而此刻氣氛確是異常的緊張與壓抑。

衆人也是剛剛聽到了袁術被俘,武安被破的消息。

對於這麼快就有不好的消息傳來,顯然出乎了大家的意料。原本很多人就不曾看好袁術,只是怎麼樣也沒有想到,速度竟然會如此的之快,這般說來,豈不是鉅鹿都變得危急了起來嗎?

袁紹自然也是一臉的怒意,只是此刻倒並不是去追究責任之時,畢竟想要追究,也要將袁術抓在手中不是嗎?

“諸位,武安城被破,如今邯鄲城陷入到了危機之中,大家可有良策嗎?”說着此話,袁紹的目光也是向着衆人身上一一看去。

面對着袁紹的詢問,一衆文臣都是不語。在最前面站着的郭圖、許攸、荀諶和陳琳等人盡是不語,顯然面對着如此複雜的情況,他們都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了。

相反,有聰明人似乎己經預料到了袁紹大軍即將傾倒之一幕,他們己經在心中開始盤算着退路了。

能跟在袁紹的身邊,大多都是一些追求名利之人。世人皆知袁家四世三公之名頭,那這些人便也是想着要沾沾光的。

而做成爲真正有學問,有抱負之人,一旦跟着袁紹的時間長了,就知此人不過是空有虛名而己,多謀不斷這是最大的弱點,這樣的人註定難成什麼大器,如此便一一離開了。

現在留下的不過就是大浪淘沙之下的那些沙子而己,金子確是離開了。

本就沒有指望着文臣們都出什麼主意的袁紹,在注意到了許攸等人的表情之後不由是一聲冷哼,隨後目光就看向另一側的那些武將們,形勢危急,看來還是武將靠得住。

面對着袁紹目光的轉移,這些武將們確是挺了挺身子,尤其是站在隊伍最前面的高幹更是眼中閃着精光。

高幹,字元才,袁紹之甥,亦是軍中難得的一員猛將。

這一次面對着張超的全力一擊,原本他也是帶兵大將,是準備前往涉縣進行防守的,只是因爲袁術跳得起勁,這才被搶去了職務。現在看來,此人果然是沒有什麼能力的。

袁紹的目光此刻也落在了高幹的身上,在看到其雙眼放着兇光,一身戰意之時,不由也在心底裡後悔。早知袁術如此廢物,便派高幹去守着涉縣,怎麼說也不會如此之快的落敗吧。

只是這些話,現在在說己無意義了,他目光看向着高幹,此時聲音和悅的說着,“元才呀,如今之形勢,你認爲如何?”

聽到袁紹問起,當即是高幹抱拳而道:“主公,幹願領兵兩萬支援邯鄲,有幹在,保證五軍團無法在前進一步。”

“好!”聽着高幹如此之自信,袁紹不由臉上大笑的說道:“即是如此,邯鄲之事就交給你了,這樣,我給你軍兵三萬,無論如何也要守住,待其它路大軍勝利之時,自然會對你那裡有所支援的。”

如今的袁紹,手下只有鉅鹿城中的五萬軍馬了,這本是他的老底,但此時爲了防止邯鄲被破,也只得忍痛派出三萬,只是希望高幹可以守住就好。

“末將聽令。”聽到可以帶軍三萬,高幹也是臉上一喜,只是守城而己,三萬士兵應該足矣了。

決定將邯鄲的事情交給高幹,袁紹又是千叮嚀萬囑咐,讓其一定要守城,萬不可隨意的出城。

形勢危急,高幹臨危受命,很快就帶着三萬將士向着邯鄲而去了。

而此時,有關袁術被俘,武安被破的事情也很快就在整個冀州傳了開來。

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行伏法第六百二十一章 新兵的不靠譜第七十一章 海納百川第六百九十二章 求援劉備第四百九十七章 關平救父戰死第九百四十九章 張興出擊第三百零五章 英勇陷陣營第三百二十九章 女王樸真麗第七百二十六章 張天被圍第四十三章 以人換命第六百七十三章 曹仁的絕望第六百三十三章 司馬懿在獻計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入三韓第一百七十章 主動留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虎山第七百五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三十六章 法正之謀第二百四十六章 精銳之白馬義從第四百四十九章 馬鬥關第三十八章 馬市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雲的勇猛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路感化第五百零二章 追擊張繡第十八章 常山趙子龍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雲危險第四百四十九章 馬鬥關第七百三十章 裡應外合第五百章 攻下長安城第七百二十五章 龍有逆鱗第三百二十章 曹操回援第六百二十章 炸到害怕第七十七章 曹操二到陳留第三百八十七章 皇帝人選第三百六十章 賜婚第一百九十七章 你們是有罪第六百二十二章 曹操暈倒第七百三十五章 返出西域第六百三十一章 呂布戰夏侯淵第九百一十四章 西域聯國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四百二十九章 顏良與文丑第三十五章 魯肅魯子敬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阿丹爾城第五十四章 再添虎將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羽傷維克多第四章 做善事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七百一十七章 囂張的大宛王子第九百三十八章 再派援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敵襲第二百九十六章 四方來攻第一百九十九章 辨別真假第九十三章 樊稠末路第二百六十六章 慘重的堅守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飛的魯莽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三百二十四章 戲逗張超第二百七十五章 合擊三韓大軍第八百九十二章 迷惑馬謖第九百零二章 兵發西域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七百三十八章 準備破陣攻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七百零二章 終於來了第九百章 小宛國主第二百四十二章 圍攻公孫瓚第六百一十章 特種兵顯威第十八章 常山趙子龍第二百九十一章 錦帆賊甘寧第三百四十五章 鐵衛顯威第四十七章 綁走魯肅第一百一十九章 挑將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攻城的氣勢第九十八章 郭汜末日第五百二十三章 又是地震第九百七十一章 人活一口氣第三百二十章 曹操回援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九百五十四章 半夜突圍第六百八十五章 再滅東吳大軍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八百零五章 宋全從義第四百二十一章 呂布VS顏良第二百一十五章 進軍幽州第九百三十六章 武聖之神威第八百六十二章 王家坳第二百五十二章 說服沮授第六百一十四章 錢莊貼票第二百零五章 匈奴內亂第三百一十一章 關羽大敗第九百六十八章 圍殺第七十六章 呂布臣服(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六十七章 諸葛亮之計第十四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春的情報第七百七十章 典韋醉酒
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行伏法第六百二十一章 新兵的不靠譜第七十一章 海納百川第六百九十二章 求援劉備第四百九十七章 關平救父戰死第九百四十九章 張興出擊第三百零五章 英勇陷陣營第三百二十九章 女王樸真麗第七百二十六章 張天被圍第四十三章 以人換命第六百七十三章 曹仁的絕望第六百三十三章 司馬懿在獻計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入三韓第一百七十章 主動留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虎山第七百五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三十六章 法正之謀第二百四十六章 精銳之白馬義從第四百四十九章 馬鬥關第三十八章 馬市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雲的勇猛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路感化第五百零二章 追擊張繡第十八章 常山趙子龍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雲危險第四百四十九章 馬鬥關第七百三十章 裡應外合第五百章 攻下長安城第七百二十五章 龍有逆鱗第三百二十章 曹操回援第六百二十章 炸到害怕第七十七章 曹操二到陳留第三百八十七章 皇帝人選第三百六十章 賜婚第一百九十七章 你們是有罪第六百二十二章 曹操暈倒第七百三十五章 返出西域第六百三十一章 呂布戰夏侯淵第九百一十四章 西域聯國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四百二十九章 顏良與文丑第三十五章 魯肅魯子敬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阿丹爾城第五十四章 再添虎將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羽傷維克多第四章 做善事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七百一十七章 囂張的大宛王子第九百三十八章 再派援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敵襲第二百九十六章 四方來攻第一百九十九章 辨別真假第九十三章 樊稠末路第二百六十六章 慘重的堅守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飛的魯莽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三百二十四章 戲逗張超第二百七十五章 合擊三韓大軍第八百九十二章 迷惑馬謖第九百零二章 兵發西域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七百三十八章 準備破陣攻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七百零二章 終於來了第九百章 小宛國主第二百四十二章 圍攻公孫瓚第六百一十章 特種兵顯威第十八章 常山趙子龍第二百九十一章 錦帆賊甘寧第三百四十五章 鐵衛顯威第四十七章 綁走魯肅第一百一十九章 挑將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攻城的氣勢第九十八章 郭汜末日第五百二十三章 又是地震第九百七十一章 人活一口氣第三百二十章 曹操回援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九百五十四章 半夜突圍第六百八十五章 再滅東吳大軍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八百零五章 宋全從義第四百二十一章 呂布VS顏良第二百一十五章 進軍幽州第九百三十六章 武聖之神威第八百六十二章 王家坳第二百五十二章 說服沮授第六百一十四章 錢莊貼票第二百零五章 匈奴內亂第三百一十一章 關羽大敗第九百六十八章 圍殺第七十六章 呂布臣服(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六十七章 諸葛亮之計第十四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春的情報第七百七十章 典韋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