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小宛國主

可計劃總沒有變化快,他不過是剛剛下了決定,晉陽城中就傳了消息,大哥張邈因爲年紀太大,身體不佳,離世了。

張邈之死,深深的刺激了到了天始帝張超。

可以說張超能有今天,與這個大哥最初的支持有着絕對性的關係。現在大哥突然去逝了,讓他悲痛不己,當下不顧其它,帶着張家輕騎兵直向着晉陽城而返。

......

晉陽城。

天朝的首府之地,集政0治、經濟、文化於中心的主城之中,現在確是一改往日繁榮之態,而變得一片蕭條之色。大街小巷上四處掛着黑色的綢布,百姓們自發的以悼念着他們的自在王張邈。

自在王這個稱號,是張超稱了天始帝后封給自己大哥的。

這也是張超封的唯一之王。名爲自在,就是希望大哥可以自由自在的活着,快樂的活着。

只是人不能與天抗,最終還是因爲年齡的原因,張邈逝世了,享年五十八歲。

這樣的年紀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來說,己然算是高壽了,若非是張超這個強大弟弟的存在,他應該也活不到這個時候的。

張邈死了,張超急急趕回到了晉陽城奔喪。一來到經過特殊處理的靈柩之前便是撲倒在地,大哭不己。

張超想到了年輕的時候,自己的大哥是如何的支持自己,如此的以自己爲榮,不誇張的說,他能有今天,與這位大哥的全力支持是斷然分不開關係的。

張超不斷的哭訴着,他的哭聲也引得其它臣子和妃子們痛哭不己。

足足三天的時間,張超就一直守在靈堂上,吃的喝的都是送到這裡來。

終於,三天之後,到了啓靈的日子,張超更是親手扶棺,送了大哥最後一程。

張邈入土爲安,事情也告一段落。張超也重新的回到了皇宮之中,這一次先是前往江東,在去了小倭國,而後戰西蜀,一來一往間也是一年多的時間,現在一回到宮中,的確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處理。

而在這些事情之中,其中有一條十分的重要,那就是見西域中的來使。

這位來使身份不低,竟然還是一國國主,只是在現存的西域三十四國並不是如何的出名而己。

皇宮大殿之中,一名帶着氈帽,打扮得像是普通平民的男子很是恭敬的雙膝跪倒在了地上,口中大呼,“天朝皇帝萬歲,萬萬歲。”

“湯金國主請起。”張超高座於殿上,臉上帶着笑容而道。而一旁站着的就是天朝一品內政大臣魯肅。

這位國主,名爲湯金,是西域小宛國的君主。

小宛國立於大宛國和烏孫國中間位置,如果一定要形容的話,那就是在夾縫之中求生存。

甚至如此一定要追溯的話,小宛國本就出自於大宛國,只是後期自我獨立了而己。只是這樣的獨立並不可靠,因爲軍隊數量少,國民人口稀的原因,隨時都冒着會被滅亡的可能。

正是因爲這樣的原因,小宛國國主湯金這纔想着要找一根粗大腿抱抱,顯然,天朝就符合他的要求。

這一次喬裝打扮來到天朝晉陽城,爲的就是表忠心,當然也是前來通風報信的。

在整個西域,最近一直流傳着天朝要入侵佔地的消息。爲了這件事情,整個西域現存的三十四國是人心惶惶,都生怕謠言成真,若是那樣的話,他們世代經營的土地就將會拱手送人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可想而知,西域三十四國都把天朝當賊一樣的防着,可就是這樣的大環境下,小宛國主湯金確是喬裝之下來到了天朝國都晉陽城,這個舉動就很是耐人尋味了。

按說大家防着天朝都來不及,他確是主動而來了,難道他要當西域的叛徒不成?

說起來,這倒也怪不得湯金本人,實在是形勢所逼,他不得不爲之。

之前就說了,小宛國本就是從大宛國中分裂出來的,當初還是因爲大宛國與鄰國烏孫起了摩擦,雙方展開了一場大戰,小宛國這才應運而生,獨立了出來,夾在了兩國中間,成爲了兩個大國中間的緩衝地帶。

只是小宛國雖然獨立了出來,但確一直都是如履薄冰的生存着,生怕是哪一天兩個強大的領國就會向他出手,如此以國力而言,他根本就無什麼防守之力。

而能堅持到現在,還要多虧的天朝的出現,他們強勢的滅掉了車師國,並進入到了西域之中,使得原本有內部矛盾的西域各國反倒是變得團結了許多。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小宛國自然是樂見其成的,至少沒有了領國的威脅,他們有了自己發展的空間。只是萬沒有想到,就在不久前,國主湯金收到了確實的消息,那就是大宛國與烏孫正在商量吞併自己,擴大自己實力的事情。

在天朝的威脅之下,想要生存的更好,當然是領土越廣越好,人口越多越多。而無疑小宛國的存在就成爲他們眼中的目標。

眼見兩大領國都想對自己垂涎三尺,做爲國主的湯金怎麼可能還會座得住,想來想去,他就前來救援於天朝。

儘管在他眼中,天朝的威脅不比大宛國和烏孫國弱,甚至只會比他們更強。如果一定要形容的話,西域國就是狼,天朝就是虎。可他還是選擇了引虎驅狼之計。

不爲別的,湯金只是在賭,他投靠天朝的時間早,或許可以贏得一絲獨立的機會。就算是不能,反正也是要被滅的,被誰滅還不是一樣嘛。

就這樣,帶着這樣的想法,湯金來到了晉陽城,並如願的見到了天朝的皇帝張超。

正準備對西域下手,就有一位國主前來相見,甚至還是報着討好的想法,張超又怎麼會拒絕相見呢?非旦如此,他還表示的很隆重,有意帶上了內政大臣魯肅一起約見了湯金。

這就有了大殿上現在的一幕。湯金先是跪拜,然後起身而立。但就算是身體站了起來,可前身依然還有些微躬,以顯示着他發自內心對天朝皇帝的尊敬之意。

之前的時候,魯肅就曾查過有關小宛國的一些資料,報告給了張超,爲此對於現在湯金的情況,張超本人多少也知道一些,但就不是那麼具體而己。

現在相見了,張超即一臉笑呵呵的問着,“湯國主,這一次前來我晉陽城,想必並非是遊玩那麼簡單吧?”

只是此話一問,湯金就重新的跪倒在地上,並且一臉哭訴的表情說道:“稟天朝皇帝,還請您伸手救救我們小宛國吧。”

“哦,此話怎講?”張超裝成一幅非常驚訝的樣子問着。

“天朝皇帝,我們小宛國雖然是一個小國,在西域中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勢力,但我們確一直追求自由與和平。可就是不久之前,我們西域各國的國主竟然說要聯合對付天朝,這可是大大違背了我們小宛國建國的精神。想到一旦發生大戰,難免就會有所死傷,那個時候生靈塗炭,屍首成山,實非是我們想要見到的呀。所以我來來見天朝皇帝,算是給你通風報信,也算是爲了阻止一場戰爭盡我所能吧。”

湯金口口聲聲都是和平與自由,但張超若是相信了他的話纔是怪事。

能夠成爲一國國主之人,哪一個不是闖出來的,殺出來的,甚至爲了座上這個位置,不知道手上沾滿了多少的鮮血。而現在,此人張口閉口的都是一幅仁慈之態,不是做假又是什麼呢?

只是對於這些,張超並不在意,他想的是如何利用湯金這個人來更好的對付西域各國而己。至於對方爲什麼會這樣去做,他相信,接下來對方就會給自己答案的。

所以,在聽了湯金一番的正義言辭之後,張超只是呵呵笑了笑,接着就道:“真是想不到,湯金國主是如此的悲天憫人,實在讓人敬佩呀。”

被張超這般一誇,湯金也是老臉一紅,他感覺的出來,這是張超在用另一種方式譏諷他。奈何的是,這一切他還得受着,誰讓自己有求於人呢。

擡頭硬是擠出了一絲的笑容,湯金說道:“多謝天朝皇帝的誇讚,但實在是愧不敢當呀。這一次我來這裡,就是想問問天朝皇帝,您爲了天下百姓的安危和和平,應該不會向西域主動發起戰爭的吧。”

這是湯金的一種試探,他也想看看這個天朝皇帝是不是真的值得自己的效忠。

對於西域之地,張超早就有心佔領了,現在即然被人問及,他也沒有想隱瞞的意思。在說了,湯金都出現在自己的面前,那就說明人家是有求於自己,那他也沒有必要去藏着掖着,倒顯得自己小氣了。所以,他當下就回答道:“湯金國主所說的不錯,我天朝的確是準備對西域用兵的。當然,這也正如你所說的一般,是爲了那裡的百姓過了更好的生活,現在的西域,小國太多了,也太混亂了,這不利於發展呀。”

張超也學着湯金的樣子,一幅悲天憫人的樣子說着。

第一百五十四章 賈文和出招亂敵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解敵心第二十七章 座地分錢第八十四章 長記性第一百八十章 鮮卑騎兵現(加更章節)第一百八十六章 演講第九百零四章 烏孫國入套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法正第九百五十五章 龍營的手段第七百零八章 司馬懿獻計第九百二十八章 悄然滇入第五百二十六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六百九十三章 貪婪的劉皇叔第七百四十五章 破西城第六百零二章 殺無赦第三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五百零二章 追擊張繡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六百三十七章 高地之戰第八百五十三章 孫權歸來第三百六十八章 武勇太史慈第二百五十八章 死守鄔縣第九百零三章 計斬來使第四百五十九章 張超的實力第三百一十二章 壺關之勢第三百九十二章 圍堵張超第二十九章 長社戰第五十章 稱病不赴任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一百二十六章 丁齊遠走在得兩將第七百四十五章 破西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錯上加錯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匡發兵第一百八十章 鮮卑騎兵現(加更章節)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見田豐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六百零二章 殺無赦第四十四章 香津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衣重騎第四百五十章 強悍的馬超第五百二十二章 董卓處境不妙第六百零四章 測量人心第八百一十一章 猛將威武第五百七十七章 一戰換和平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延的舉動第六百三十七章 高地之戰第六百九十三章 貪婪的劉皇叔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七百三十三章 郭嘉的勸誡第八百零九章 黃忠當孫猴子第九十八章 郭汜末日第九百三十八章 再派援軍第五百二十五章 抓現形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九百四十章 兩面皆敵第八百五十六章 步府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六百八十八章 搶戰先機第六十四章 趙雲黃忠VS呂布第五百六十章 開元之戰第八百五十九章 海匪第六百九十五章 昆陽之戰第四百八十章 爭奪攻城權第四百八十章 爭奪攻城權第四百八十九章 軍師們的顧忌第六百一十六章 曹操北伐第三十九章 東萊太史慈(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九十三章 樊稠末路第八百八十五章 諸葛中計(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己爲質第七十章 典韋許褚VS呂布第四百四十九章 馬鬥關第二百六十三章 龐統之計第四百五十一章 急於立功的魏將軍第六百章 磁石之威第三百七十二章 退一步第三百四十四章 不逃而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戰朝歌第五百二十七章 董卓逃亡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二百四十八章 毒品第八百九十四章 單人入營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張遼威名震黑山(加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越出現第七十八章 五路聯軍伐董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歸順非臣服第七十一章 海納百川第二百三十八章 蹋頓之降第五百八十八章 皇妃的智慧第三百五十二章 夜探侯成第八百九十四章 單人入營第五十八章 蔡邕之憂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順服即死第九十六章 徐榮投牛輔俘第八百零七章 撲空第四百八十七章 圍長安第四百二十八章 各有心思
第一百五十四章 賈文和出招亂敵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解敵心第二十七章 座地分錢第八十四章 長記性第一百八十章 鮮卑騎兵現(加更章節)第一百八十六章 演講第九百零四章 烏孫國入套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法正第九百五十五章 龍營的手段第七百零八章 司馬懿獻計第九百二十八章 悄然滇入第五百二十六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六百九十三章 貪婪的劉皇叔第七百四十五章 破西城第六百零二章 殺無赦第三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五百零二章 追擊張繡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六百三十七章 高地之戰第八百五十三章 孫權歸來第三百六十八章 武勇太史慈第二百五十八章 死守鄔縣第九百零三章 計斬來使第四百五十九章 張超的實力第三百一十二章 壺關之勢第三百九十二章 圍堵張超第二十九章 長社戰第五十章 稱病不赴任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一百二十六章 丁齊遠走在得兩將第七百四十五章 破西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錯上加錯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匡發兵第一百八十章 鮮卑騎兵現(加更章節)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見田豐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六百零二章 殺無赦第四十四章 香津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衣重騎第四百五十章 強悍的馬超第五百二十二章 董卓處境不妙第六百零四章 測量人心第八百一十一章 猛將威武第五百七十七章 一戰換和平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延的舉動第六百三十七章 高地之戰第六百九十三章 貪婪的劉皇叔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七百三十三章 郭嘉的勸誡第八百零九章 黃忠當孫猴子第九十八章 郭汜末日第九百三十八章 再派援軍第五百二十五章 抓現形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九百四十章 兩面皆敵第八百五十六章 步府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六百八十八章 搶戰先機第六十四章 趙雲黃忠VS呂布第五百六十章 開元之戰第八百五十九章 海匪第六百九十五章 昆陽之戰第四百八十章 爭奪攻城權第四百八十章 爭奪攻城權第四百八十九章 軍師們的顧忌第六百一十六章 曹操北伐第三十九章 東萊太史慈(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九十三章 樊稠末路第八百八十五章 諸葛中計(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己爲質第七十章 典韋許褚VS呂布第四百四十九章 馬鬥關第二百六十三章 龐統之計第四百五十一章 急於立功的魏將軍第六百章 磁石之威第三百七十二章 退一步第三百四十四章 不逃而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戰朝歌第五百二十七章 董卓逃亡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二百四十八章 毒品第八百九十四章 單人入營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張遼威名震黑山(加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越出現第七十八章 五路聯軍伐董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歸順非臣服第七十一章 海納百川第二百三十八章 蹋頓之降第五百八十八章 皇妃的智慧第三百五十二章 夜探侯成第八百九十四章 單人入營第五十八章 蔡邕之憂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順服即死第九十六章 徐榮投牛輔俘第八百零七章 撲空第四百八十七章 圍長安第四百二十八章 各有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