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凱旋而歸

心態放平之後的馬超,對於張超也是越發的尊重了起來。他現在想的只是好好表現,爭取爲馬家駁一個更好的未來。可不曾想,自己雖然最近表現不錯了,但下人確是犯了錯,一時間他是心亂如麻,緊張萬分。

馬超跪倒在了地上,張超確是連看都未看了一眼。他早有明旨,幾位軍團長包括副軍團長都有舉薦之能,但凡他們認爲有能之才都可以向朝廷舉賢,並被得到重用。但只是一點,做爲舉薦之人同時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比如說一旦被舉薦人出了什麼問題,那他就要跟着受累了。而如今王泰公然的造反,也就怪不得張超會生氣於馬超的舉薦之爲了。

沒有去理會跪地的馬超,張超繼續說道:“冀州牧崔琰先生也同時遇刺身亡。”

“嘶!”較之剛纔,此音落下之後,帳中接連幾人的臉色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崔琰可是張超親自的人才,也自從他到任之後,冀州很快就穩定了下來,並非未用多久也步入到了正常發展的軌道之中。可以說,冀州之地袁氏的影響正在一點點的減小,若是如此下去,怕用不上兩三年的時間,那裡的人們就只知天朝而忘記袁氏了。

這一切皆是崔琰的功勞,可不成想,他竟然遇刺身亡。那可想而知,那裡現在定然是非常的混亂纔是吧。

接連發生的兩件事情同時也預示着有人要對天朝動手了。原本以來與羅斯國大戰之後,會好生休息一陣的幾個軍團長,現在確皆是一臉興奮的表情,顯然他們又要有大仗可打了。

武將想的是又要有一展才能之機了,兩位軍師考慮的確是大局。其中沮授一步站了出來說道:“皇上,季珪(崔琰字)兄遭難,現在冀州定然混亂,但不知何人在那裡主持大局。”

“奉孝己經前信,想來問題不大。”張超見沮授一句話就問到了點子上,不由就滿意的點了一下頭。

聽到一品大員,也是曾經的首席軍師郭嘉去了冀州,沮授這就放心的鬆了一口氣,“如此甚好,甚好。”

“嗯。奉孝前去,朕自放心。但畢竟他非是冀州之人,也沒有在那裡做過官,有些事情也不是太熟悉,沮先生,我意請你前去配合行事,不可知否。”張超說着話,就用詢問的目光看向着沮授。

沮授此人以前正是冀州的官員,對那裡的情況十分的熟悉,如果有他協助的話,很多事情當好處理的多了。

“臣遵旨。”這一刻,沮授沒有一絲猶豫的說着,能爲皇上分憂,這本就是他的份內之事。

見到沮授這般痛快的就答應了下來,張超滿意而笑道:“好,傳旨,四軍團即刻快馬前往冀州,張合軍團長負責軍務,沮授軍師負責政務,配合郭嘉大人處理好冀州之事,但凡有人鬧事者,可先斬後奏。”

“臣遵旨。”這一次,軍團長張合也同沮授一同跪了下來。

安排了冀州之事後,張超又將目光放在了龍騎軍軍團長馬超的身上道:“馬軍團長?”

“罪臣在。”跪地的馬超當即是渾身一顫的回答着。

“王泰乃你之前親兵,現竟然造反,將軍可有話說?”張超的聲音帶着一絲冷氣的問着。

“臣無話可說,任憑皇上發落。只請能給臣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由罪將親自前往天水,擊亂平叛。”馬超知道,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亡羊補牢,若不然,怕這一身罪就是在難洗清了。

馬超提出要親自前往雍州解決問題,這才讓張超鬆了一口氣,這個行爲至少證明王泰之舉與其一點關係也沒有。“好,朕準了,收拾一下即可起行即是。”

“謝皇上。”馬超聽聞可經繼續帶兵之後,當即就在跪在地上給張超磕了三個響頭,每一記砸在地上都帶出了響聲,由此可見,他是真心實意的。

“張遼軍團長何在?”張超繼續道:“二軍團主力前往雍州平叛,現雁門關兵力空虛,在二軍團主力未返之前,那裡的一切防務就由你帶帶軍負責。”

“文丑軍團長,你即刻帶軍返回晉陽,務必穩定大局。”張超接連下了兩道旨意。畢竟事發到現在以過一月之時,他也不知道情況如何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做最壞的安排。

“臣遵旨。”當即,張遼與文丑都是跪倒在地接下了旨意。

原本的百萬雄師,很快就分成了五支,各自前往所去之地。張超則與趙雲將軍一起向着高麗而去。

儘管家中出現了突發事件,可之前他就說過要去高麗看一看,也與那裡的一些大族們見上一面,即然是君子一言,自然是要遵守的。當然,他也安排好了一切,現在早一天回去與晚一天回去並不打緊。

趙雲陪着張超進入到了高麗新皇城丸都,在這裡受到了女王樸真麗和當地的大臣們熱情接待,這一天就是三天的時間。

三天之後,張超由高麗起程向着幽州而去。

離開之時,張超吩咐趙雲務必要處理好剛剛被征服的挹婁和扶余兩地。至於要怎麼做,可以本着之前如何對待高麗與三韓的做法。那就是扶持當地一個大族,讓他們做爲暫時的領袖,爾後在步步蠶食人心,可以先一國兩制,一切以他們本地的制度爲準,尋機慢慢改變。

趙雲主政高麗多年,對這樣的事情自然是拿手的,當即就一口答應了下來。同時也表示,他會盡快的多湊糧草,憑他的感覺,怕是張超回到晉陽後不久,就要再次用兵了。反之,與羅斯國一戰後,北面短時間內應該沒有戰事了,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全力支持張超進軍中原。

當然,趙雲同時還提出了,可以帶龍虎軍團一半的主力前往中原戰場。只是被張超給拒絕了。

“子龍,你的心意朕領了,只是北面同樣非常的重要。雖然說這一次羅斯國兵敗,可事情每一天都在發生着變化,誰也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本來這裡就只有你一個軍團,要守住三國之地兵力亦不充足,中原之戰就不用去考慮了。”

“臣遵旨就是。但還請皇上一定要許臣派兩萬士兵護您回到晉陽,還請皇上萬不要拒絕了。”趙雲心知,以一個主力軍團二十萬人守三國之地本就有些捉襟見肘,所以便不在強求。但爲了張超的安全,派兵護送確是必須之事。

“呵呵,即然是子龍一片忠心,朕準了。”張超呵呵的笑了笑。

就這樣,張超離開了高麗,帶着一萬張家重騎兵,兩萬張家輕騎兵外加兩萬龍虎軍團將士向着幽州而去。

一出了高麗之後,張超就命令大軍加速前進,幽州是天朝之境,他並不認爲在這裡會有什麼危險,爲此一路而去,他派出的斥候也僅僅只是距離前軍五里之距而己。

漁陽郡。

幽州重郡之一,其治所之地路縣交通發達,隨着天朝的經濟發展日漸聲威,這裡也成爲了一個經濟重鎮。

而就是在足有百姓五萬以上的重鎮之中,此刻確埋伏着幾路人馬,其中有曹操之兵、附近山匪以及東部鮮卑的殘餘之部。

這些人會匯聚於這裡,自然目標就是張超了。

張超建立天朝,成爲了最強大的諸侯國,這本就引起了其它諸侯的忌憚。這一次又主動與羅斯一戰,竟然還獲得了勝利,這也使得其它諸侯更是驚詫不己,他們知道,若繼續用正常手段的話,怕是早晚會被一一吞併。正所謂擒賊先擒王,殺死張超,亂天朝之勢就成爲了最快捷解決辦法的一種手段。

爲了能夠做到這一步,曹操很早就開始籌劃了。他甚至有感覺,張超與羅斯一戰或可勝利,這是他從此人發跡至今的所做所爲中推斷出來的。

發跡於陳留,之後未嘗一敗,直到如今創下了堂堂大天朝。這樣的人,即然主動向羅斯國進軍,又豈能沒有準備。

事實也證明,曹操猜對了。可也正因爲他早就看到了這一點,爲此便也早早做了準備,在派人刺殺了崔琰之後,趁着冀州局勢忽亂,便將早就準備好的軍士安插進了冀州,之後來到了幽州。而這支軍隊人數竟然達到了五千之巨,且還是旗下最爲精銳的虎豹騎。

當然,僅僅只是五千虎豹騎,想要威脅到張超的性命也是極難之事。爲此,曹操不惜付出巨大的金錢代價又請了附近的山匪,也是附近有名的薊匪王宋窮,他之下手便有衆匪三萬。

除了請到山匪幫忙外,曹操還聯繫了附近東部鮮卑的殘餘拓士得所部。

自張超成爲了北方之主後,便對附近的鮮卑和匈奴實行了鐵血的政策,一時間不管是先前的張遼所部,還是後期的趙雲所部,都對這些異幫實行過剿殺行爲。而這個拓士得更是不止一次的受到過圍剿,但是他運氣不錯,一直未被剿滅,反而讓他還收攏了一些鮮卑的殘餘,如今手下有士兵五萬人。

第一百六十章 殺去卑佔陰館第六百一十六章 曹操北伐第四百五十二章 丟金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于飛龍下決定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八百七十九章 冬日對峙第八百八十五章 諸葛中計(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圍攻公孫瓚第二百五十四章 攻佔靈丘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圍而叛第一百二十八章 幷州現狀第六百八十三章 徐盛入甕第六百二十四章 呂布戰樂進第五百九十三章 後方之亂第三百一十五章 張超終到第三百三十章 趙雲殺出第七百四十九章 張遼以身誘敵第八百四十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五百九十八章 鐵蒺藜第七百二十六章 張天被圍第九百四十一章 誰都有援軍第七百二十五章 龍有逆鱗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火釋放(加更章節)第七百零四章 陷陣營的勇威第一百九十九章 辨別真假第五百七十一章 走進埋伏圈第五百二十章 馬騰的悲傷第七百八十七章 海泡蘭城的變化第七百五十章 張遼的困境第六百零七章 陳琳的決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抓捕呂布第六百五十八章 張遼助戰第八百六十四章 啓用關羽第四百零九章 賈詡的準備第四百零一章 害怕的袁紹第一百零七章 會袁紹第十五章 馭下手段第六百一十二章 再敗曹操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七百零二章 終於來了第三百零四章 曹操計得逞第六百七十章 曹仁中計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路可走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四百六十章 出兵雍州第三百六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五十二章 說服沮授第七百五十三章 張遼VS張任第六百二十六章 張遼戰曹洪第七百九十五章 換防第六百三十二章 夏侯淵戰死第七百二十一章 縱容之策第九百零二章 兵發西域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覽的骨氣第三百九十六章 紀靈策反第三十八章 馬市第六百九十三章 貪婪的劉皇叔第八百零七章 撲空第二百四十一章 遊說公孫度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風頭的伊萬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一百七十六章 強大的鮮卑騎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震撼的張家軍(加更章)第一章 重立於世第九百二十九章 調兵應對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蠻歸附第八百三十四章 孫權的主意第八百二十二章 張超遇襲第一百七十六章 強大的鮮卑騎兵第七百三十四章 滅焉耆國第三百八十九章 拜訪孫堅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進陳留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五十七章 演技實力派第九百一十六章 控制南蠻第五百零八章 決定第三百六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六十二章 黑衣重騎對涼州騎兵第九十章 典韋獨闖營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七百二十五章 龍有逆鱗第二百六十章 張合爲難第五百九十八章 鐵蒺藜第七百一十五章 當街救人第八百二十章 圍困伊萬皇子第九百零六章 滅軍十萬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五百四十四章 迅雷之勢第九百一十一章 北線反擊第二百零三章 爲他人而活第一百六十一章 雁門新郡守第三百八十六章 會哭的劉備第八百八十章 糊塗的樑齊第七百四十八章 詐城門第四百六十四章 顏良被圍第六章 神醫華佗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方之變第七百七十章 典韋醉酒
第一百六十章 殺去卑佔陰館第六百一十六章 曹操北伐第四百五十二章 丟金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于飛龍下決定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八百七十九章 冬日對峙第八百八十五章 諸葛中計(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圍攻公孫瓚第二百五十四章 攻佔靈丘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圍而叛第一百二十八章 幷州現狀第六百八十三章 徐盛入甕第六百二十四章 呂布戰樂進第五百九十三章 後方之亂第三百一十五章 張超終到第三百三十章 趙雲殺出第七百四十九章 張遼以身誘敵第八百四十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五百九十八章 鐵蒺藜第七百二十六章 張天被圍第九百四十一章 誰都有援軍第七百二十五章 龍有逆鱗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火釋放(加更章節)第七百零四章 陷陣營的勇威第一百九十九章 辨別真假第五百七十一章 走進埋伏圈第五百二十章 馬騰的悲傷第七百八十七章 海泡蘭城的變化第七百五十章 張遼的困境第六百零七章 陳琳的決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抓捕呂布第六百五十八章 張遼助戰第八百六十四章 啓用關羽第四百零九章 賈詡的準備第四百零一章 害怕的袁紹第一百零七章 會袁紹第十五章 馭下手段第六百一十二章 再敗曹操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七百零二章 終於來了第三百零四章 曹操計得逞第六百七十章 曹仁中計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路可走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四百六十章 出兵雍州第三百六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五十二章 說服沮授第七百五十三章 張遼VS張任第六百二十六章 張遼戰曹洪第七百九十五章 換防第六百三十二章 夏侯淵戰死第七百二十一章 縱容之策第九百零二章 兵發西域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覽的骨氣第三百九十六章 紀靈策反第三十八章 馬市第六百九十三章 貪婪的劉皇叔第八百零七章 撲空第二百四十一章 遊說公孫度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風頭的伊萬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一百七十六章 強大的鮮卑騎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震撼的張家軍(加更章)第一章 重立於世第九百二十九章 調兵應對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蠻歸附第八百三十四章 孫權的主意第八百二十二章 張超遇襲第一百七十六章 強大的鮮卑騎兵第七百三十四章 滅焉耆國第三百八十九章 拜訪孫堅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進陳留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五十七章 演技實力派第九百一十六章 控制南蠻第五百零八章 決定第三百六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六十二章 黑衣重騎對涼州騎兵第九十章 典韋獨闖營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七百二十五章 龍有逆鱗第二百六十章 張合爲難第五百九十八章 鐵蒺藜第七百一十五章 當街救人第八百二十章 圍困伊萬皇子第九百零六章 滅軍十萬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五百四十四章 迅雷之勢第九百一十一章 北線反擊第二百零三章 爲他人而活第一百六十一章 雁門新郡守第三百八十六章 會哭的劉備第八百八十章 糊塗的樑齊第七百四十八章 詐城門第四百六十四章 顏良被圍第六章 神醫華佗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方之變第七百七十章 典韋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