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呂範造訪

西方傳來的是好消息,北方同樣也開始有了異動。按着龍虎軍團長趙雲將軍的說法,羅斯國皇帝亞雄夫強生病病危,附近的一些國家開始趁擊做亂。

趙雲請示是不是也藉此出擊,以謀得好處。

亞雄夫強己經五十多歲,快六十歲的人了。在當時的那個年代,絕對是屬於高壽之人,會死去不過就是早晚之事而己。

亞雄夫強徵戰一生,尤其是年輕的時候,更是橫掃東歐各國,羅斯國的領土擴展了一倍都不至,但同時也豎立了很多強大的敵人。

那些敵人,在亞雄夫強還活着的時候,自然因爲害怕不敢做些什麼。但現在眼看着這位大帝不行了,就會蠢蠢欲動。

對這一點,張超早有預料,在得到了趙雲的請示之後,他的回答是靜觀其變,按兵不動。

羅斯國可絕對是北方強國,就算是現在的天朝想要吃掉他們,怕是也要元氣大傷。

面對這麼強大的一個對手,張超不相信,他們說完就要完了,況且不管是大皇子阿納託利,還是二皇子伊萬都是有些本事的人,國家一旦政權落到這兩人中的任何一個,撐上一段時間都沒有問題的。

即是如此,張超纔不會做什麼出頭鳥呢?先由着他們打就是了,等着差不多的時候,做漁翁多好呢?

北方羅斯之亂,張超只是吩咐了趙雲要靜觀其變之後,就沒有在去理會。因爲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那就是東吳的使臣來了。

之前因爲東吳想要佔便宜,在沒有打招呼的情況下,突然出兵豫州的汝南、徐州的海西港以及下邳城。

當時,的確是打了天朝一個措手不及。好在反應的及時,以三戰三勝的方式逼退了東吳大軍,甚至曾一度將孫堅的長子孫策圍困了汝南長久數月之久。

從那之後,原本兩家關係還不錯的天朝與東吳就生出了間隙。張超實在想不到,他們怎麼就會派使臣前來,只是即然來了,還是應該要見的,倒要看看他們是何意圖。

叫上了郭嘉與魯肅之後,張超就在皇宮大殿中見到了東吳的使臣呂範。

自從上一次呂範去西蜀求援兵,得手之後,孫堅對其就更加的重視,從這一次出使天朝派出此人就可以見其地位之強了。

要知道,天朝可比東吳強了很多,對這樣的國家進行出使,若是使者的身份不夠,那就有輕視之意,是很容易被人詬病的。

“東吳副都督呂範見過天朝皇帝陛下,願陛下身體康健,順心如意。”身體微躬,呂範手持着旌節,似是很恭敬的向張超低着頭。但只有他心中知道,內心中是如何的生氣。

按着當時的規制,迎接使臣的禮儀是中門開(大門)、朝臣出、鼓樂奏,以示莊重之意。

可呂範前來,先是遞上了東吳國書,迎接他確只是兩名鐵衛而己,連像樣的官員都看不到一個,做爲一國之使臣,堂堂東吳的兵馬副都督,如何能夠不氣。

臉色早己經黑得可怕的呂範,也多虧是修養足夠,若不然,這一在大殿中見到張超,怕就會忍不住的先怒聲斥責了吧。

殿中都是何人?不管是張超、郭嘉還是魯肅那都是人精,有關呂範的那種不情願如何會看不出來呢?

對此,魯肅還是多少有意見的。在他看來,即然呂範代表的是東吳使臣,那就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至少在禮節上不應該如此的馬虎大意,給予輕視纔是,以天朝的實力來看,這樣的做法多少有些小家子氣了。

只是同樣一旁的郭嘉確並非這樣去想。

張超是什麼人,重不重禮節這一點,他在知道不過了。像是平常去見兄長張邈,還是去見岳丈人蔡邕大學士,那可都是層層通報,依足了禮節,絲毫沒有把自己當成皇上一般的爲所欲爲。

偏偏在呂範前來的事情上,如此的馬虎大意,連一個有官階的人都沒有派出,只是安排了兩名鐵衛,還是以保護對方爲由走入了皇宮,這哪裡是不重禮,分明就是爲極爲的輕視纔是。

可反過來想一想,這樣做確也正合乎天朝與東吳之間的關係。想兩家本來交好的,是東吳背後捅了一刀,若非是天朝的實力足夠強大,在加上智者如雲,及時的把一切危險扼殺掉的話,那現在的天朝會是什麼樣子還要兩說呢?

對於這種背後插刀的小人,張超這種輕視的做法確又算不得什麼了。

張超的確如郭嘉所想,還在生着徐州和豫州的奪地盤之氣,這纔對呂範給予輕視的。當然,敢於這樣做,也需要足夠的底氣,就像是現在的天朝,無論從哪一方面相比,都較東吳強大太多,即然比你強,做出一些過份的事情你又能如何呢?

張超也是想要通過這樣的事情來告訴呂範,我很生氣。

呂範也是人精,儘管心中生氣,但還記得自己的使命,在沒有說出正事,沒有得到肯定的答覆之前,他就算是有氣也要壓着。這就是所謂的以大局爲重了。

“你就是呂範,呂子衡?”甚至都沒有正式的座在金色的龍榻之上,張超就這樣歪着身子,一幅漫不經心的樣子問着。

“外臣正是呂範。”感受到那種被輕視的感覺,呂範的怒火再次升騰而起。如果不是爲了東吳,現在他都想拂袖而去。

“呵呵。”一聲冷笑傳來,一旁的郭嘉聽到外臣兩字,即眼中閃現了一絲的不屑之意,爾後出言道:“外臣?難道說東吳己經立國了嗎?你還敢自稱臣子?”

曹操立魏國、劉備立漢室、張超立天朝,這些都是通告過天下,甚至進行過儀式,更是請其它人前來觀過禮的。而偏偏的孫堅任吳王之事,是很草率的就做了決定,即沒有什麼像樣的禮儀,也沒有請過其它人前來觀禮。這一切也不過是爲了凝聚江東人心而做出的一種舉措而己,意在告訴江東之人,他們也有自己的王上了。

說白了,這個吳王只是江東人眼中的吳王,並非是天下人所承認的吳王,這也就難怪郭嘉會有此言相問了。

被郭嘉這一搶白,呂範的臉色就不好看起來。孫堅任吳王的事情是沒有大操大辦,那是因爲擔心別人會不承認,會來搗亂。只是當王了就是當王了,何必一定要弄得天下皆知呢?就像是孫堅稱王之後,天朝也不是沒有就此說些什麼嗎?怎麼現在又重新的議論起這件事情來了?

即是郭嘉問起,出於禮貌呂範也是要回答的,他就是臉色不善的道:“我吳王承江東百姓之愛戴,稱了王位,又有何不可呢?難道說非要你們天朝承認了才做得了數,那你們是不是也霸道了一些呢?”

呂範直指郭嘉不講道理,開始了反擊。

只是即然被稱爲鬼才,郭嘉又豈是呂範一個問題可以難住的,他呵呵一笑而道:“我們天朝是不是霸氣,你自己心中當有數矣。至於說需要不需要我們承認嗎,呵呵,這倒是不必,但即是自立吳王,總要邀請我們去觀禮纔是吧,這樣偷偷摸摸的就做了王,難道是心中有鬼不成嗎?”

以未請觀禮爲由,郭嘉進行了反駁,一時間呂範倒還真是無言以對。

難道他要解釋說沒有請天朝,是因爲怕你來倒亂?

如果這樣說了,豈不是等於承認怕了人家嗎?

人家硬是說不請我們來,是骨子裡看不起?

這樣的說法呂範更是不敢承認了,這一次來天朝可是有求爾來的,萬不可在沒有說正事之前就將人給得罪光了,若是這般的話,那這一次的出使任務就己經失敗了。

爲了大局,呂範只得再一次的隱忍了下來,哪怕就是聽到郭嘉說吳王上位是偷偷摸摸,現在也沒有反擊,而是看都不看別人一眼,只是盯着大殿之上的張超說道:“天始帝,這一次外臣奉吳王之命前來,就是想要與天朝休好,如此雙方可以共同的發展豈不是美哉?”

呂範說出了來意,說白了就是爲了聯盟而來,這倒是有些出乎了張超的意料。

縱看華夏大地,只剩下三股較強的勢力而己。一是天朝,二是西蜀,三就是東吳。

之前爲了對抗天朝,東吳向西蜀求援,兩國聯盟之事早以是天下皆知。

如今,東吳又來與天朝聯盟,這又是何道理?難道說東吳與西蜀之間出了什麼嗎?

想到這裡,張超忍不住的就問道:“你們與西蜀之間可還是盟友嗎?”

“自然是。”在說出目的之時,呂範就想過張超要這樣問了,所以回答的時候自然是十分的痛快。“我吳國與西蜀本就是盟友,關係極好,怎麼會發生變化。”

“哦。”聽到東吳與西蜀還是盟友,張超就先是點了點頭,爾後又嘆了一口氣道:“如此說來,東吳與西蜀先聯盟,現在又與我們天朝聯盟,是不想在有戰爭了,是想做一個安寧翁了?”

“是極。天朝皇帝聖明。”呂範順言而語。

第八百一十四章 阿拉軍團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九百四十五章 苦戰待援軍第十六章 利劍出鞘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火釋放(加更章節)第八百六十六章 瘋狂衝擊第五十二章 黃忠第九百五十九章 萬軍中取首級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團長徐榮第八百六十二章 王家坳第四百五十六章 拿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反守爲攻(上)第八百六十章 入駐江東第六十二章 黑衣重騎對涼州騎兵第六百零六章 亂賊合謀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二百四十六章 精銳之白馬義從第二十二章 趙雲爲將第六百一十六章 曹操北伐第二百四十四章 田豐被俘第六十七章 分開爲相聚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一章 重立於世第六百二十一章 新兵的不靠譜第一百九十一章 閱兵第五十九章 河東楊郡徐公明第七十章 典韋許褚VS呂布第九百四十一章 誰都有援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我就是張超第七百八十四章 趙雲VS彼得第七百八十章 趙雲的不易第一百零九章 路要自己選擇第四百一十五章 急燥的呂布第六百八十三章 徐盛入甕第二十八章 舉薦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九百五十八章 關羽顯威第六百七十八章 黃蓋戰死呂蒙敗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九百六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一十二章 解決問題第二百七十五章 合擊三韓大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騎對匈奴第一百二十七章 賢內助白彤第二百二十八章 沮授爲難第六百五十五章 典韋戰夏侯惇第一百五十九章 搶功勞第一百一十七章 富貴險中求第六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五十六章 圍殺關羽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守爲攻(下)第四百零一章 害怕的袁紹第八百六十四章 啓用關羽第五百一十章 破羌城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關平救父戰死第九百一十章 戰況突變第五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五百一十九章 秘密武器第三百五十章 一團迷霧第七百四十二章 橫掃一切第三百六十四章 示弱第八百二十二章 張超遇襲第九百三十章 曹昂的野心第九百一十六章 控制南蠻第十六章 利劍出鞘第十一章 推薦入仕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斷向前的列夫第四十五章 帝師王越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八百四十一章 清理第一百零三章 大將軍兼併州牧第八十五章 張飛怎麼了劉備第九百二十四章 三猛公子的重任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火釋放(加更章節)第三十三章 洛陽悅來居第六百七十九章 東吳特使自取辱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殲黑山軍(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夏侯惇陣亡第三百四十四章 不逃而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重用馬超第三百七十一章 四諸侯二次來襲第六十一章 人中呂布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雲的勇猛第八百六十一章 斥候大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雲危險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進陳留城第一百三十章 新張家大院第二百四十三章 文丑分兵第六百五十八章 張遼助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得衆怒離第七十八章 五路聯軍伐董第三百五十七章 斬殺段煨第四百四十五章 說服董卓第四百七十九章 誓殺張繡第五百七十四章 馬超質疑第三百一十五章 張超終到
第八百一十四章 阿拉軍團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九百四十五章 苦戰待援軍第十六章 利劍出鞘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火釋放(加更章節)第八百六十六章 瘋狂衝擊第五十二章 黃忠第九百五十九章 萬軍中取首級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團長徐榮第八百六十二章 王家坳第四百五十六章 拿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反守爲攻(上)第八百六十章 入駐江東第六十二章 黑衣重騎對涼州騎兵第六百零六章 亂賊合謀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二百四十六章 精銳之白馬義從第二十二章 趙雲爲將第六百一十六章 曹操北伐第二百四十四章 田豐被俘第六十七章 分開爲相聚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一章 重立於世第六百二十一章 新兵的不靠譜第一百九十一章 閱兵第五十九章 河東楊郡徐公明第七十章 典韋許褚VS呂布第九百四十一章 誰都有援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我就是張超第七百八十四章 趙雲VS彼得第七百八十章 趙雲的不易第一百零九章 路要自己選擇第四百一十五章 急燥的呂布第六百八十三章 徐盛入甕第二十八章 舉薦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九百五十八章 關羽顯威第六百七十八章 黃蓋戰死呂蒙敗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九百六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一十二章 解決問題第二百七十五章 合擊三韓大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騎對匈奴第一百二十七章 賢內助白彤第二百二十八章 沮授爲難第六百五十五章 典韋戰夏侯惇第一百五十九章 搶功勞第一百一十七章 富貴險中求第六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五十六章 圍殺關羽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守爲攻(下)第四百零一章 害怕的袁紹第八百六十四章 啓用關羽第五百一十章 破羌城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關平救父戰死第九百一十章 戰況突變第五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五百一十九章 秘密武器第三百五十章 一團迷霧第七百四十二章 橫掃一切第三百六十四章 示弱第八百二十二章 張超遇襲第九百三十章 曹昂的野心第九百一十六章 控制南蠻第十六章 利劍出鞘第十一章 推薦入仕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斷向前的列夫第四十五章 帝師王越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八百四十一章 清理第一百零三章 大將軍兼併州牧第八十五章 張飛怎麼了劉備第九百二十四章 三猛公子的重任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火釋放(加更章節)第三十三章 洛陽悅來居第六百七十九章 東吳特使自取辱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殲黑山軍(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夏侯惇陣亡第三百四十四章 不逃而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重用馬超第三百七十一章 四諸侯二次來襲第六十一章 人中呂布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雲的勇猛第八百六十一章 斥候大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雲危險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進陳留城第一百三十章 新張家大院第二百四十三章 文丑分兵第六百五十八章 張遼助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得衆怒離第七十八章 五路聯軍伐董第三百五十七章 斬殺段煨第四百四十五章 說服董卓第四百七十九章 誓殺張繡第五百七十四章 馬超質疑第三百一十五章 張超終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