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昆陽之戰

正因爲此,張超纔在猶豫着這一仗要怎麼打?天朝雖強,但是以一戰三的實力還是有些不夠,或許說也可能夠,但是太過冒險了一些。

倘若是天朝還是一股小勢力,張超不介意賭上一把。可現在形勢如此之好,在去冒生死之危險,似是有所不值了。

成大事者,並非是永遠的一往無前,應該退的時候還是要退的,這也是爲了下一次邁出更大的步伐,獲取更大的勝利。

深知這個道理的張超也在這一刻做出了決定,那就是撤軍,暫時的放棄與西蜀和東吳兩面做戰的局面,讓出豫州即是。爾後囤兵於袞州和徐州,倘若這般情況下,西蜀和東吳還要一戰的話,那他就提拼着傷無氣,也要給他們一個厲害看看。而且就算是現在退,他也要去和諸葛亮打一個招呼,派兵試探一番,至少讓對方明白,他天朝還是有着很強的軍事實力的,想搶佔我的勝利果實,那不管是誰都要付出極重的代價纔可以做到。

有了決定,張超即傳三位軍團長過來,當面說出了要撤兵之意,同時也表示攻城戰雖然不用在打了,可是對於遠來的西蜀大軍,還是要給一個教訓的。

典韋的六軍團獲取了這個差事,他帶着本部的三十五萬大軍得到了前往豫州昆陽與西蜀先鋒軍一戰的機會。

軍令下,當天夜裡,天朝大軍就開始後撤,等到第二天一早的時候,孫策、周瑜、程普三人上得了城牆,看到的就是無影的天朝軍營。

城前突然變得空曠了起來,甚至地上連一個普通的鍋碗都沒有留下,三人自然是心生驚詫之心。他們在城中被堵着,並不知道西蜀己經出兵的事情,所以就自然弄不懂,爲何天朝會撤軍的原因了。

“爲何要撤退,難道是父王帶軍到了嗎?”城樓之上,孫策很是不解的將問題問向了周瑜。

“不應該,就算是吳王帶軍趕到,天朝大軍也不一定會撤退。”對東吳情況十分了解的周瑜搖了搖頭,他知道現在的東吳還能擠出多少的兵馬,是遠遠達不到可以嚇退天朝的目地。

聽到周瑜的否認,孫策更是不解的問着,“難道是天朝有意設局引我們追擊不成嗎?”

在說完這句話之後,孫策自己就給否定了。以天朝的強勢,他們完全可以攻下城池,甚至是殺死自己,他們都沒有做,更不會閒得無聊在用什麼誘敵之計了。

果然,孫策剛剛想通,周瑜就搖了搖頭道:“這更不可能是天朝之計了,他們也沒有必要這樣做,且大殿下請看他們的營地,收拾得十分乾淨,想必走的時候也是相當的從容,一點混亂之意都沒有呀。那這樣的軍隊,換成我們趕去追擊嗎?”

這種回答讓孫策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若是說以前他還自詡天下第一的話,這一次與天朝一戰之後,這種思想早就沒有了。

不過就是遇到了一個文丑,他都沒有打勝,而此人不過纔是一個副軍團而己。天朝中還有那麼多的副軍團長,甚至還有幾大軍團長,想必他們的實力更是強盛了。而所謂的江東小霸王之稱也就在東吳說說,出了門還是不要在提的好。

連他都自認不敵,憑着手下還剩下的這十多萬兵馬,如何敢說去追擊天朝大軍呢?那豈不是以卵擊石之舉?

商量不出來結果,也並不知道爲何天朝會撤退,周瑜就安排了斥候出門去打聽消息。

第二天中午時間,斥候就趕了回來,且在斥候身後還跟着以孫堅爲首的五十萬東吳大軍。

孫堅也是從斥候口中知道了天朝後退的消息時,就由江邊趕了過來。他憂心於兒子孫策的安危,直到現在,看到了孫策安然無恙,這才放下了心來。

孫策見到了父親的同時也知道了天朝可能撤軍的原因。原來是西蜀出兵了,張超這才被迫而撤。

“父王,即然西蜀出兵了,那我們要不要現在就出兵追擊張超呢?現在可是一個好時間呀。”孫策一想到,自己被圍了近兩月之久,這就一臉的憤憤然之意。

孫堅沒有馬上回答孫策的話,而是把目光放在了周瑜的身上道:“公瑾,你來說說吧。”

“是。”周瑜很恭敬的抱拳應了一聲之後,這就道:“回王上的話,臣認爲不能追擊天朝大軍。且先不說我們追上去很可能不是他們的對手,就算是能纏住他們,也不過就是在給西蜀做嫁衣而己。而一旦我們的主力大軍受到了重創,怕是接下來天朝不窺伺我們,西蜀也不會放過這個時機來對付我們吧。”

“可是我們與西蜀現在不是聯盟嗎?”孫策還有些不解的問着。

“呵呵。公瑾說的很好,我們是絕對不會給任何人創造我們虛弱的機會的。至於說是聯盟嗎?那也是要建立在自己有強大能力的基礎上。試想一下,如果我們連自保能力都沒有的話,那還談什麼聯盟呢?誰又願意與我們聯盟呢?”倒是孫堅,這一會對於周瑜的回答十分的滿意,同時還有意的解釋了兩句,爲的就是和兒子孫策說上一個明白。

聽了老爹的話,這一會孫堅也似是明白了許多的說道:“原來是這樣。即是如此,我們現在就打道回府就是了。”

“不可。”誰成想周瑜又否定他的意見。

“這又是爲什麼?”孫策這一會真是被老爹和周瑜給弄糊塗了。

好在周瑜是臣子,即然主子有疑惑,他當然要解答的。“大殿下,我們還是需要追着天朝大軍身後而去的,即然是盟友,表面工作就要到位,至少不能讓人說出我們什麼不對來。至於追擊要用什麼樣的速度,那當然是我們自己說了算的。”

“是極,我們還要追着天朝大軍,只是速度要放慢一些。這樣,就對外宣佈,說是策兒在戰場上受了重傷,孤心急如焚,大軍自然就走不快了。”孫堅呵呵笑了笑,幾次敗仗下來,東吳的實力早就不如當初了,現在保存實力纔是主要的。至於所謂的聯盟,所謂的聯合攻擊,倘若你西蜀有能力,就攻擊好了,反正他是不會主動出擊的。

在孫堅的命令之下,東吳大軍僅在休整了一天之後,就沿着張超撤軍的方向追了過去。

只是說是追,實際上一天只趕十幾里路,以這般的速度下去,怕是永遠不可能看到天朝大軍的身影了。

......

昆陽城。

處於荊州與豫州的交界之地。

因爲戰亂的原因,且魏國與西蜀一直處於貌合神離之態,使得兩州的交往並不是很多。久而久之,昆陽城也就衰敗了下來,一些年輕力壯之人也遠離了這裡,留下的只有一些個年紀大的,走不了遠路的,留在這裡渡過殘生。

可是這一日,原本寂靜的昆陽城外確是來了一批批黑甲大軍,他們出現在這裡之後,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開始安營紮寨,生火造飯。

來的這一支正是天朝第六軍團,典韋將軍所部。

硬生生的從一軍團和七軍團手中搶來了這個主攻任務,這使典韋志得意滿。“皇上還是記得俺老典的功勞的,呵呵,把攻打西蜀的任務交給了我們六軍團,即是如此,當好好表現以報皇恩纔是。”

這裡屬於六軍團的大帳,典韋這般一說,副軍團長顏良和馬玩將軍就連聲稱是。他們是知道典韋與張超的關係很親近,可是想不到竟然如此之近,這樣與西蜀戰鬥的任務都給搶了過來,這也使得兩人是十分的興奮。

“好了,你們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這一次我們是單獨的面對着西蜀軍,所以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謹慎再謹慎。呵呵,現在請軍師給我們安排做戰計劃。”典韋樂呵呵的衝着兩位副軍團長說完話之後,就有些討好的對着一旁的軍師李儒說道:“軍師請。”

張超之所以安排典韋留下與西蜀軍一戰,除了因爲這是一支有騎兵有步兵的綜合軍團外,就是因爲有軍師李儒的存在。這也是張超可以放心之處。

“呼。”輕吐了一口氣,李儒這就慢慢說道:“承皇上看重,將這一次與西蜀軍過招的機會交給了我們。即然這樣,我們當然要好好的表現了。只是我們畢竟與西蜀軍交戰的經驗太少了一些,爲了穩妥起見,我是這樣決定的...”

......

諸葛亮得了劉備的聖旨後,七天時間裡就集結了五十萬大軍由成都出發,直向着荊州而來。

這一次之所以諸葛亮會主動起戰,是因爲他看出了天朝雖然強大,可是因爲連年征戰,外加上剛佔了袞、青兩州,正是實力不穩之刻。加之東吳也會拼死而戰,這一次他是抱定了要重創天朝大軍的決心。

爲了抓緊時間趕到戰場,不給張超以喘息之機,他先是集結了五十萬大軍,交給了張任將軍帶領,之後,他安排胡車兒留下來繼續集合餘下的三十萬大軍,一旦齊備,馬上向荊州開去,他就先帶着張飛將軍直向荊州而來。

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越出現第四百三十章 質對猛將第二百九十四章 甘寧歸降第六百六十三章 曹操被圍第四百九十八章 特種軍在顯威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壓城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四百零一章 害怕的袁紹第五百九十五章 路縣之圍第四百一十二章 許攸的想法第五百九十九章 張超的自信第八十四章 長記性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決袁氏第四百一十三章 說服荀諶第一百三十二章 石橫要反第四百六十二章 進擊池陽第七百二十章 聖明的皇上第八百六十七章 關羽到來第二百八十八章 董卓軍敗退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八十一章 張飛VS顏良第三百五十四章 華佗至第八百六十二章 王家坳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戰始第六百三十五章 必滅曹丕第六十五章 仁德二公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蹋頓之降第二百二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九百五十八章 關羽顯威第五十九章 河東楊郡徐公明第七百八十五章 乘勝而擊第二百一十二章 用糧做餌第五百零九章 沮授的提醒第九百零二章 兵發西域第六百二十六章 張遼戰曹洪第二百七十四章 得衆怒離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軍VS麒麟軍第三百七十二章 退一步第九百一十三章 離開海泡蘭第五百零三章 圍攻張繡第一百九十八章 賺城門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七百五十二章 圍攻張任第九百二十九章 調兵應對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七百二十七章 張超一入西域第七百八十五章 乘勝而擊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將紀凡第九百零二章 兵發西域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城之戰第九百三十章 曹昂的野心第三百六十章 賜婚第三百零四章 曹操計得逞第一百零三章 大將軍兼併州牧第三百四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八百一十章 強攻帕漢城第六百九十六章 典韋戰魏延第五百零八章 決定第三百三十五章 與大哥交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兩雄相談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的張郎第三百七十二章 退一步第六百三十七章 高地之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路遇子龍第六百六十五章 曹孟德兵敗第一百三十章 新張家大院第二十九章 長社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慘重的堅守第五百八十八章 皇妃的智慧第七百七十三章 馬特維入坑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啓第三百九十五章 將軍的不甘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軍VS麒麟軍第四百零七章 甘寧誘敵第四百八十七章 圍長安第一百六十一章 雁門新郡守第一百六十二章 張燕要逃第九百三十六章 武聖之神威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羽回援第二百零五章 匈奴內亂第二百五十二章 說服沮授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會曹操第二百章 圍捕單于第五百二十八章 捉董卓第三百五十二章 夜探侯成第七百四十四章 圍關羽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虎山第二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出招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第九百六十九章 不付重託第四百七十八章 君心難測第五百四十三章 建天朝第四百一十五章 急燥的呂布第五百二十六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蒙入海西第八百五十三章 孫權歸來第八百五十六章 步府第五百零六章 斬殺張繡
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越出現第四百三十章 質對猛將第二百九十四章 甘寧歸降第六百六十三章 曹操被圍第四百九十八章 特種軍在顯威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壓城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四百零一章 害怕的袁紹第五百九十五章 路縣之圍第四百一十二章 許攸的想法第五百九十九章 張超的自信第八十四章 長記性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決袁氏第四百一十三章 說服荀諶第一百三十二章 石橫要反第四百六十二章 進擊池陽第七百二十章 聖明的皇上第八百六十七章 關羽到來第二百八十八章 董卓軍敗退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八十一章 張飛VS顏良第三百五十四章 華佗至第八百六十二章 王家坳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戰始第六百三十五章 必滅曹丕第六十五章 仁德二公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蹋頓之降第二百二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九百五十八章 關羽顯威第五十九章 河東楊郡徐公明第七百八十五章 乘勝而擊第二百一十二章 用糧做餌第五百零九章 沮授的提醒第九百零二章 兵發西域第六百二十六章 張遼戰曹洪第二百七十四章 得衆怒離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軍VS麒麟軍第三百七十二章 退一步第九百一十三章 離開海泡蘭第五百零三章 圍攻張繡第一百九十八章 賺城門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七百五十二章 圍攻張任第九百二十九章 調兵應對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七百二十七章 張超一入西域第七百八十五章 乘勝而擊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將紀凡第九百零二章 兵發西域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城之戰第九百三十章 曹昂的野心第三百六十章 賜婚第三百零四章 曹操計得逞第一百零三章 大將軍兼併州牧第三百四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八百一十章 強攻帕漢城第六百九十六章 典韋戰魏延第五百零八章 決定第三百三十五章 與大哥交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兩雄相談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的張郎第三百七十二章 退一步第六百三十七章 高地之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路遇子龍第六百六十五章 曹孟德兵敗第一百三十章 新張家大院第二十九章 長社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慘重的堅守第五百八十八章 皇妃的智慧第七百七十三章 馬特維入坑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啓第三百九十五章 將軍的不甘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軍VS麒麟軍第四百零七章 甘寧誘敵第四百八十七章 圍長安第一百六十一章 雁門新郡守第一百六十二章 張燕要逃第九百三十六章 武聖之神威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羽回援第二百零五章 匈奴內亂第二百五十二章 說服沮授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會曹操第二百章 圍捕單于第五百二十八章 捉董卓第三百五十二章 夜探侯成第七百四十四章 圍關羽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虎山第二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出招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第九百六十九章 不付重託第四百七十八章 君心難測第五百四十三章 建天朝第四百一十五章 急燥的呂布第五百二十六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蒙入海西第八百五十三章 孫權歸來第八百五十六章 步府第五百零六章 斬殺張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