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逢紀的驚天之言

“命令終於到了!”伸手接過那傳書,龐統也是一臉的解脫之意。

“怎麼?士元?主公怎麼會傳書給我們,一定是一直按兵不動,惹主人不悅了吧。要我說行不行總要先打一打試試嘛。”看到有主公的飛鷹傳書,呂布確在一旁喋喋不休着,顯然他是誤錯了意思。

龐統確是不管這些說法,只是打開了傳書,看了一遍,爾後臉上就有了喜悅之色道:“呵呵,主公沒有忘記我們,終於可以動手了。”

一旁的呂布聽到動手兩字,也是雙眼一亮接着搶過了傳書看了起來。在然後即是一臉的不懂之情道:“進軍燕縣?什麼意思?那可是曹操的地盤呀。”

“呵呵,呂軍團長,事情是這樣的...”一旁的龐統這就解釋了一番。

待呂布聽到了軍師的解釋之後,這纔是恍然大悟之態,然後似是很理解一般的說着,“原來如此呀,呵呵,倒是我錯怪軍師了。好在現在有仗可打了,那好,我們就準備進兵燕縣之事吧。”

“嗯,這還要麻煩軍團長費心了。”龐統點了點頭,即然張超有了軍令,他們當然是要去執行了。

“不費心,應該的應該的。”倒是呂布臉上早就笑成了一朵花,對於他而言,只要有仗打就可以了,至於說是打誰那都是次要的。

公元二零二年八月初。

曹操突然派出以大將曹洪爲首的二十萬大軍直向着冀州的陽平,平原,清河三郡而去。

大軍一動,當消息傳出時,引得天下諸侯都將目光聚焦在了這裡。顯然他們都知道,這是有人要趁火打劫了。

曹操想要趁着張超與袁紹兩相爭鬥的時候座收漁翁之利。

但就是不知道,被搶奪利益的張超要如何去辦,還有做爲盟友的袁紹又會如何的應付呢?

事情傳來,最爲惱怒的自然就是袁紹。

他不過就是剛將守在陽平三郡的三萬人馬調回到了鉅鹿,曹操那裡就派兵前往佔領了,這分明就是乘人之危,這是要搞死自己的節奏呀。這一刻他恨曹操甚至恨過了張超。

怎麼說他與張超算是敵人,你來我往,今天我打你,明天你打我都算是很正常的事情。打不過那就是技不如人罷了。可你曹操算是什麼東西,還與我聯盟呢?之前還找我幫忙,承認漢和帝的事實,許與的好處沒有一樣實現的不說,現在竟然就對我後院動手了。這樣的人,可恨!

憤怒之下的袁紹這就想着要出兵三郡,要給曹操一個厲害看看。只是因爲眼前還有張超大軍壓境,他實在是抽調不出足夠的兵力來了。而就是此時一道道消息傳到了他的王府之中,東面浮陽攻南皮之軍停止不動了、西面五軍團也停止攻擊邯鄲城。北面的望都城竟然也允許袁紹部支援高覽的糧草進入其中。

雖然包圍之勢還在,但確沒有在動手,這似也表明着張超這一刻的憤怒之意。

對於發生的這一切,袁紹並不樂觀,他知道這是張超在給自己時間做決定,是先對付曹操呢,還是繼續與他鬥一個魚死網破。自然,這魚可能會死,但是網是不是會破卻要兩說。

有些拿不定主意的袁紹就將手下的一衆文臣全部召來,他想聽一聽大家的意見。

郭圖、逢紀、陳琳、王修、焦觸、張南、耿包、辛評、辛毗等文臣全部被叫到了王府,當袁紹目光從這些人身上一一掃過時,眼中不由露出了一絲悲涼之意。

曾幾何時,他的勢力是最爲強大的,在很多諸侯還在想着尋找棲身之所時,他便己經佔據了冀州之地,被人稱爲河北王。

這一過多少年,別人的勢力都是越來越壯大,可是隻有他,現在還龜縮於冀州之地,甚至地盤己經被人佔了十之三四,眼看着現在位置都要不保了,這還真是造化弄人了。

“哎,事情我就不多說了,大家談一談看法吧。”袁紹不想在去重複眼下的形勢,自嘆了一口氣對着文臣而道。

下面的文臣中在歷史裡多數最終是投靠了勢大的曹操,但不得不說,有能力的人還是有一些的,比如說逢紀。

逢紀,字元圖,南陽人。東漢末年袁紹部下謀臣。

荀彧曾言:“逢紀果而自用。”

《後漢書》中也曾寫道:“智謀之士逢紀、何顒、荀攸等,與同腹心。”

此人的確是有些本事的,只是因爲一直與郭圖等人關係不好,甚至是相互內鬥,這纔始得他的才能並不可以完全的發揮出來。

這一次,逢紀原本是在守着邯鄲的。輔助着高幹使得五軍團一直未能取下城池。只是因爲曹操佔了三郡,他這才被袁紹招回來議事。

而眼見袁紹問計於衆,衆同僚皆是不語,逢紀這便一步站出道:“主公,紀有一言。”

“哦,是元圖呀,請講。”見到是逢紀站了出來,袁紹目光移來,當即就點了點頭。對於此人的能力他是知曉的,對於他與郭圖、許攸等人的內鬥,他更是一清二楚。但確一直沒有理會,所行的不過就是君王的制衡之道而己。

古之君王,歷來手段都是喜歡如此。當下面的臣子多了,就免不了會內鬥,但有道的君王多是不會理之,相反還樂見其成。因爲只有相鬥,才顯得他這君王之位更加的重要,好行平衡之術。

袁紹也是深知其中的道理,面對着這種內鬥,他是睜一眼閉一眼,甚至每當有一方勢小時,他還會出手幫助一下,總之就是絕不會座使一方被打壓在地。

像是之前,就是因爲郭圖與許攸等人勢大,逢紀這才被迫之下不得不去了邯鄲以避風頭。現在情況危急了,這就將其給調了回來。

袁紹如此認真的看向自己,這使得逢紀有一種被重用之感,當下便是躬身一禮後道:“主公,如今之形勢,對我冀州是極爲不利的,但確也並非就是無路可走。”

一聽聞還有路可尋,袁紹連忙道:“哦?元圖有何辦法,快快說來聽聽。”

“諾。”逢紀答應了一聲之後,便沉吟而道:“如今之形勢,最爲明智的做法便是投靠大將軍張超,奉爲其主,如此可得活命,倘若是談好了,便是冀州或可保也。”

逢紀突然間提出了投降張超,此話一說,頓時議事大廳中就傳來了道道的冷吸空氣之聲,顯然誰也沒有想到,此人會如此的大膽,連這般大逆之言都敢講出。

做爲謀臣,誰不知道主公袁紹是最好面子了。你讓他去投降其它人,這怎麼可能嗎?

這些話就等於當場抽了袁紹一巴掌呀。

衆人在看向逢紀的時候,臉色都不由大變,深爲其接下來的境遇而擔心着。

對面而立的郭圖更是用着一幅幸災樂禍的目光看向着逢紀。

原本許攸與荀諶突然降了曹操,這使得平常關係不錯,同爲一黨的郭圖收斂了許多的鋒芒。畢竟誰知道抓不到許攸的袁紹會不會怪罪於他,若是這樣,還真就是等於殃及池魚了。

而現在,逢紀竟然公然的說出了要投張超之事,這就等於將袁紹的怒火進行了轉移,怕是接下來此人就會吃不了兜着走了吧。

果然,在衆人臉色大變的時候,袁紹的臉色也一樣變得極爲的難看,“逢紀,你剛纔說什麼?”

不在稱字而是叫其姓名,這己經表明了這一會袁紹心中的態度。

眼見袁紹生氣了,逢紀也是在心中一聲長嘆。他又如何不知道這個主公的性格與個人喜好呢。只是眼下除了這樣的辦法還有何更好出路?

在邯鄲的城牆之上,他可是親眼見到了五軍團的強盛。以這樣的軍隊,若是強攻邯鄲的話,並非是沒有被攻下的可能,但對方不那樣去做,無非就是不想犧牲太大而己。

那面對着這樣的軍隊,袁紹談何去勝利。

實力不足,糧草不足,軍兵缺少訓練,百姓不擁護,種種大勢之下,敗局以定。而若是能在未完敗之時,主動投靠過去,倒還可以因此而樂得一個不錯的位置。反之,若是等人家兵臨城下的時候,在想去談便是連機會都沒有了。

正是因爲看透了這些,逢紀這一會纔將此事講了出來,他就是希望袁紹能夠看明白,至少投了張超之後還能活命,像是袁術這樣的人兩交次被俘都未被殺,這足以證明張超此人還是人容人之量的。

而若是真逼對方動了肝火,大舉出兵,那個時候就是被殺也是有可能的。

逢紀也是在看透了大局之後,方纔提出了這個建議。且在他看來,這也是唯今最爲合理的。

只是逢紀還是高看了袁紹的格局。此人爲了面子那是明知道一條道會走到黑也要堅持之人。在他眼中,只有別人投降於他,決然不會有自己投降別人的說法得。

所以,眼看着逢紀在提出了投降張超的意見之後,且還沒有絲毫的要改變主意之心後,當即就又怒道:“好你一個逢紀,我現在有充分的理由懷疑,你己經被張超買通了,即是如此,你也不用在留下來了。來人,將其帶出去,斬了!”

第七百四十四章 圍關羽第一百七十四章 撞上了第八百六十一章 斥候大軍第六百九十三章 貪婪的劉皇叔第一百五十四章 賈文和出招亂敵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龐統分兵第八章 張家大院第六百七十七章 雙夾戰陣第六十四章 趙雲黃忠VS呂布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超撤退第七百三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七百八十四章 趙雲VS彼得第二百五十九章 呂布現身第五百九十九章 張超的自信第二百零五章 匈奴內亂第二百六十八章 震撼的張家軍(加更章)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欲奪妻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八百三十四章 孫權的主意第六百九十章 孫策兵敗被圍第六百四十四章 掖縣困曹丕第一百一十章 遷軍幷州第四百四十九章 馬鬥關第六百三十二章 夏侯淵戰死第六章 神醫華佗第八百一十五章 一場好戲第五百五十五章 樸大方被俘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戲逗張超第三十九章 東萊太史慈(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用糧做餌第三百三十四章 根基不可亂動第一百九十二章 雁門再起硝煙第十五章 馭下手段第八百二十二章 張超遇襲第三百六十一章 臨時決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張超出手第七百零八章 司馬懿獻計第八百五十一章 龍營出手第二百四十四章 田豐被俘第四百四十九章 馬鬥關第四百六十七章 諸葛亮之計第七百一十二章 膽大妄爲第九十四章 田豐妙招第五百七十六章 硬碰硬第六百九十五章 昆陽之戰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大一階壓死人第七百零四章 陷陣營的勇威第二百七十章 大舉反擊第九百七十四章 遷都洛陽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箭之比第五百五十三章 雞鳳山之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滅焉耆國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超歸位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軍之戰第四十三章 以人換命第一百五十八章 強勢追擊第五百零四章 追擊諸葛亮第八百七十八章 張超到成都第五十四章 再添虎將第二百三十一章 造反何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第九百三十章 曹昂的野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顏良報仇第六百四十五章 張合身先士卒第三百八十九章 拜訪孫堅第二百八十一章 說客雷薄第一百四十三章 夜間行動第二百四十九章 二喬入晉陽第九百一十六章 控制南蠻第四百三十六章 崔琰刺史第四百三十二章 再多兩將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超掛帥第三百二十章 曹操回援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進鉅鹿第一百三十五章 奪戰西河郡第二百七十章 大舉反擊第九十章 典韋獨闖營第四百九十九章 孫府前的大場面第七百八十三章 援軍至第五百六十一章 米特爾的迷茫第六百零三章 馬超消失了第九百零五章 誰合攻誰第五百一十六章 文丑的軍令狀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七百五十四章 拿下綿竹城第八百六十章 入駐江東第六百零九章 平叛第七百六十九章 羅斯國形勢第四百五十九章 張超的實力第八百八十五章 諸葛中計(上)第八百四十二章 呂勇對黃敘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後時刻第五百七十六章 硬碰硬第五百四十九章 羅斯國的挑釁第八百八十六章 諸葛中計(中)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九百一十九章 特使司馬懿
第七百四十四章 圍關羽第一百七十四章 撞上了第八百六十一章 斥候大軍第六百九十三章 貪婪的劉皇叔第一百五十四章 賈文和出招亂敵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龐統分兵第八章 張家大院第六百七十七章 雙夾戰陣第六十四章 趙雲黃忠VS呂布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超撤退第七百三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七百八十四章 趙雲VS彼得第二百五十九章 呂布現身第五百九十九章 張超的自信第二百零五章 匈奴內亂第二百六十八章 震撼的張家軍(加更章)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欲奪妻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八百三十四章 孫權的主意第六百九十章 孫策兵敗被圍第六百四十四章 掖縣困曹丕第一百一十章 遷軍幷州第四百四十九章 馬鬥關第六百三十二章 夏侯淵戰死第六章 神醫華佗第八百一十五章 一場好戲第五百五十五章 樸大方被俘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戲逗張超第三十九章 東萊太史慈(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用糧做餌第三百三十四章 根基不可亂動第一百九十二章 雁門再起硝煙第十五章 馭下手段第八百二十二章 張超遇襲第三百六十一章 臨時決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張超出手第七百零八章 司馬懿獻計第八百五十一章 龍營出手第二百四十四章 田豐被俘第四百四十九章 馬鬥關第四百六十七章 諸葛亮之計第七百一十二章 膽大妄爲第九十四章 田豐妙招第五百七十六章 硬碰硬第六百九十五章 昆陽之戰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大一階壓死人第七百零四章 陷陣營的勇威第二百七十章 大舉反擊第九百七十四章 遷都洛陽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箭之比第五百五十三章 雞鳳山之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滅焉耆國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超歸位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軍之戰第四十三章 以人換命第一百五十八章 強勢追擊第五百零四章 追擊諸葛亮第八百七十八章 張超到成都第五十四章 再添虎將第二百三十一章 造反何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第九百三十章 曹昂的野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顏良報仇第六百四十五章 張合身先士卒第三百八十九章 拜訪孫堅第二百八十一章 說客雷薄第一百四十三章 夜間行動第二百四十九章 二喬入晉陽第九百一十六章 控制南蠻第四百三十六章 崔琰刺史第四百三十二章 再多兩將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超掛帥第三百二十章 曹操回援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進鉅鹿第一百三十五章 奪戰西河郡第二百七十章 大舉反擊第九十章 典韋獨闖營第四百九十九章 孫府前的大場面第七百八十三章 援軍至第五百六十一章 米特爾的迷茫第六百零三章 馬超消失了第九百零五章 誰合攻誰第五百一十六章 文丑的軍令狀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七百五十四章 拿下綿竹城第八百六十章 入駐江東第六百零九章 平叛第七百六十九章 羅斯國形勢第四百五十九章 張超的實力第八百八十五章 諸葛中計(上)第八百四十二章 呂勇對黃敘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後時刻第五百七十六章 硬碰硬第五百四十九章 羅斯國的挑釁第八百八十六章 諸葛中計(中)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九百一十九章 特使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