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逢紀的驚天之言

“命令終於到了!”伸手接過那傳書,龐統也是一臉的解脫之意。

“怎麼?士元?主公怎麼會傳書給我們,一定是一直按兵不動,惹主人不悅了吧。要我說行不行總要先打一打試試嘛。”看到有主公的飛鷹傳書,呂布確在一旁喋喋不休着,顯然他是誤錯了意思。

龐統確是不管這些說法,只是打開了傳書,看了一遍,爾後臉上就有了喜悅之色道:“呵呵,主公沒有忘記我們,終於可以動手了。”

一旁的呂布聽到動手兩字,也是雙眼一亮接着搶過了傳書看了起來。在然後即是一臉的不懂之情道:“進軍燕縣?什麼意思?那可是曹操的地盤呀。”

“呵呵,呂軍團長,事情是這樣的...”一旁的龐統這就解釋了一番。

待呂布聽到了軍師的解釋之後,這纔是恍然大悟之態,然後似是很理解一般的說着,“原來如此呀,呵呵,倒是我錯怪軍師了。好在現在有仗可打了,那好,我們就準備進兵燕縣之事吧。”

“嗯,這還要麻煩軍團長費心了。”龐統點了點頭,即然張超有了軍令,他們當然是要去執行了。

“不費心,應該的應該的。”倒是呂布臉上早就笑成了一朵花,對於他而言,只要有仗打就可以了,至於說是打誰那都是次要的。

公元二零二年八月初。

曹操突然派出以大將曹洪爲首的二十萬大軍直向着冀州的陽平,平原,清河三郡而去。

大軍一動,當消息傳出時,引得天下諸侯都將目光聚焦在了這裡。顯然他們都知道,這是有人要趁火打劫了。

曹操想要趁着張超與袁紹兩相爭鬥的時候座收漁翁之利。

但就是不知道,被搶奪利益的張超要如何去辦,還有做爲盟友的袁紹又會如何的應付呢?

事情傳來,最爲惱怒的自然就是袁紹。

他不過就是剛將守在陽平三郡的三萬人馬調回到了鉅鹿,曹操那裡就派兵前往佔領了,這分明就是乘人之危,這是要搞死自己的節奏呀。這一刻他恨曹操甚至恨過了張超。

怎麼說他與張超算是敵人,你來我往,今天我打你,明天你打我都算是很正常的事情。打不過那就是技不如人罷了。可你曹操算是什麼東西,還與我聯盟呢?之前還找我幫忙,承認漢和帝的事實,許與的好處沒有一樣實現的不說,現在竟然就對我後院動手了。這樣的人,可恨!

憤怒之下的袁紹這就想着要出兵三郡,要給曹操一個厲害看看。只是因爲眼前還有張超大軍壓境,他實在是抽調不出足夠的兵力來了。而就是此時一道道消息傳到了他的王府之中,東面浮陽攻南皮之軍停止不動了、西面五軍團也停止攻擊邯鄲城。北面的望都城竟然也允許袁紹部支援高覽的糧草進入其中。

雖然包圍之勢還在,但確沒有在動手,這似也表明着張超這一刻的憤怒之意。

對於發生的這一切,袁紹並不樂觀,他知道這是張超在給自己時間做決定,是先對付曹操呢,還是繼續與他鬥一個魚死網破。自然,這魚可能會死,但是網是不是會破卻要兩說。

有些拿不定主意的袁紹就將手下的一衆文臣全部召來,他想聽一聽大家的意見。

郭圖、逢紀、陳琳、王修、焦觸、張南、耿包、辛評、辛毗等文臣全部被叫到了王府,當袁紹目光從這些人身上一一掃過時,眼中不由露出了一絲悲涼之意。

曾幾何時,他的勢力是最爲強大的,在很多諸侯還在想着尋找棲身之所時,他便己經佔據了冀州之地,被人稱爲河北王。

這一過多少年,別人的勢力都是越來越壯大,可是隻有他,現在還龜縮於冀州之地,甚至地盤己經被人佔了十之三四,眼看着現在位置都要不保了,這還真是造化弄人了。

“哎,事情我就不多說了,大家談一談看法吧。”袁紹不想在去重複眼下的形勢,自嘆了一口氣對着文臣而道。

下面的文臣中在歷史裡多數最終是投靠了勢大的曹操,但不得不說,有能力的人還是有一些的,比如說逢紀。

逢紀,字元圖,南陽人。東漢末年袁紹部下謀臣。

荀彧曾言:“逢紀果而自用。”

《後漢書》中也曾寫道:“智謀之士逢紀、何顒、荀攸等,與同腹心。”

此人的確是有些本事的,只是因爲一直與郭圖等人關係不好,甚至是相互內鬥,這纔始得他的才能並不可以完全的發揮出來。

這一次,逢紀原本是在守着邯鄲的。輔助着高幹使得五軍團一直未能取下城池。只是因爲曹操佔了三郡,他這才被袁紹招回來議事。

而眼見袁紹問計於衆,衆同僚皆是不語,逢紀這便一步站出道:“主公,紀有一言。”

“哦,是元圖呀,請講。”見到是逢紀站了出來,袁紹目光移來,當即就點了點頭。對於此人的能力他是知曉的,對於他與郭圖、許攸等人的內鬥,他更是一清二楚。但確一直沒有理會,所行的不過就是君王的制衡之道而己。

古之君王,歷來手段都是喜歡如此。當下面的臣子多了,就免不了會內鬥,但有道的君王多是不會理之,相反還樂見其成。因爲只有相鬥,才顯得他這君王之位更加的重要,好行平衡之術。

袁紹也是深知其中的道理,面對着這種內鬥,他是睜一眼閉一眼,甚至每當有一方勢小時,他還會出手幫助一下,總之就是絕不會座使一方被打壓在地。

像是之前,就是因爲郭圖與許攸等人勢大,逢紀這才被迫之下不得不去了邯鄲以避風頭。現在情況危急了,這就將其給調了回來。

袁紹如此認真的看向自己,這使得逢紀有一種被重用之感,當下便是躬身一禮後道:“主公,如今之形勢,對我冀州是極爲不利的,但確也並非就是無路可走。”

一聽聞還有路可尋,袁紹連忙道:“哦?元圖有何辦法,快快說來聽聽。”

“諾。”逢紀答應了一聲之後,便沉吟而道:“如今之形勢,最爲明智的做法便是投靠大將軍張超,奉爲其主,如此可得活命,倘若是談好了,便是冀州或可保也。”

逢紀突然間提出了投降張超,此話一說,頓時議事大廳中就傳來了道道的冷吸空氣之聲,顯然誰也沒有想到,此人會如此的大膽,連這般大逆之言都敢講出。

做爲謀臣,誰不知道主公袁紹是最好面子了。你讓他去投降其它人,這怎麼可能嗎?

這些話就等於當場抽了袁紹一巴掌呀。

衆人在看向逢紀的時候,臉色都不由大變,深爲其接下來的境遇而擔心着。

對面而立的郭圖更是用着一幅幸災樂禍的目光看向着逢紀。

原本許攸與荀諶突然降了曹操,這使得平常關係不錯,同爲一黨的郭圖收斂了許多的鋒芒。畢竟誰知道抓不到許攸的袁紹會不會怪罪於他,若是這樣,還真就是等於殃及池魚了。

而現在,逢紀竟然公然的說出了要投張超之事,這就等於將袁紹的怒火進行了轉移,怕是接下來此人就會吃不了兜着走了吧。

果然,在衆人臉色大變的時候,袁紹的臉色也一樣變得極爲的難看,“逢紀,你剛纔說什麼?”

不在稱字而是叫其姓名,這己經表明了這一會袁紹心中的態度。

眼見袁紹生氣了,逢紀也是在心中一聲長嘆。他又如何不知道這個主公的性格與個人喜好呢。只是眼下除了這樣的辦法還有何更好出路?

在邯鄲的城牆之上,他可是親眼見到了五軍團的強盛。以這樣的軍隊,若是強攻邯鄲的話,並非是沒有被攻下的可能,但對方不那樣去做,無非就是不想犧牲太大而己。

那面對着這樣的軍隊,袁紹談何去勝利。

實力不足,糧草不足,軍兵缺少訓練,百姓不擁護,種種大勢之下,敗局以定。而若是能在未完敗之時,主動投靠過去,倒還可以因此而樂得一個不錯的位置。反之,若是等人家兵臨城下的時候,在想去談便是連機會都沒有了。

正是因爲看透了這些,逢紀這一會纔將此事講了出來,他就是希望袁紹能夠看明白,至少投了張超之後還能活命,像是袁術這樣的人兩交次被俘都未被殺,這足以證明張超此人還是人容人之量的。

而若是真逼對方動了肝火,大舉出兵,那個時候就是被殺也是有可能的。

逢紀也是在看透了大局之後,方纔提出了這個建議。且在他看來,這也是唯今最爲合理的。

只是逢紀還是高看了袁紹的格局。此人爲了面子那是明知道一條道會走到黑也要堅持之人。在他眼中,只有別人投降於他,決然不會有自己投降別人的說法得。

所以,眼看着逢紀在提出了投降張超的意見之後,且還沒有絲毫的要改變主意之心後,當即就又怒道:“好你一個逢紀,我現在有充分的理由懷疑,你己經被張超買通了,即是如此,你也不用在留下來了。來人,將其帶出去,斬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朝歌戰起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女心思第六百二十二章 曹操暈倒第九百二十四章 三猛公子的重任第四百五十六章 拿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呂範造訪第四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出現第三百三十五章 與大哥交心第七十八章 五路聯軍伐董第一百零六章 在要好處第三百七十章 本來就是一個女孩第三百零一章 諸侯進軍第五百零三章 圍攻張繡第七百二十二章 收網第二百二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司馬懿要逃第六百二十三章 龐統獻計第四百九十章 軍團各顯威第二百章 圍捕單于第八百三十六章 孫權的小九九第二十六章 財寶到手第七百五十九章 徐庶出策第四百五十章 強悍的馬超第三百零一章 諸侯進軍第六百五十章 司馬懿入東吳第六百八十八章 搶戰先機第五百一十六章 文丑的軍令狀第二百三十八章 蹋頓之降第六百九十三章 貪婪的劉皇叔第八百一十九章 滅阿拉軍團第五百零二章 追擊張繡第八百五十七章 影響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火燒山第七百五十章 張遼的困境第五百四十一章 兵圍宜陽第二百一十八章 座等還價第九百二十章 舌戰羣王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二百二十四章 戰爭是殘酷的第八百九十章 衝動的忙牙長第八百九十章 衝動的忙牙長第一百八十三章 勇將泄歸泥(加更章節)第五百七十章 馬岱誘敵第九百一十一章 北線反擊第九百六十章 斬殺王鐵第八百六十六章 瘋狂衝擊第三十六章 求親第一百四十一章 馬邑第七百一十五章 當街救人第六百四十章 曹丕無奈撤兵第七百四十八章 詐城門第一百五十八章 強勢追擊第三百八十六章 會哭的劉備第六百一十一章 張超的消息第八百六十三章 張興冒險第四百五十六章 拿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龐統獻計第五百三十一章 誅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路感化第七百四十六章 鄧艾之策第四百四十六章 衝動的馬超第六百八十七章 硬拼硬第五百八十章 龐德顯威第五百六十章 開元之戰第九百三十三章 神勇將之凡韋第四十四章 香津第七百四十八章 詐城門第六十八章 酒桶二將第七百一十二章 膽大妄爲第四百九十章 軍團各顯威第七百零六章 楊修之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的張郎第七百七十一章 攻連克斯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精銳之白馬義從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戰新豐城第八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五十一章 張遼威名震黑山(加更)第一百三十章 新張家大院第三百九十四章 袁紹出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遊說公孫度第八十八章 憋氣的徐榮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會曹操第一百三十八章 河北甄宓俏第二百六十九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二百四十九章 二喬入晉陽第七百一十八章 侮辱的就是你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二百二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馬超的不滿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九百七十六章 西方使臣第九百四十章 兩面皆敵第四百零七章 甘寧誘敵第一百五十一章 張遼威名震黑山(加更)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衣重騎第七百五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六百八十五章 再滅東吳大軍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朝歌戰起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女心思第六百二十二章 曹操暈倒第九百二十四章 三猛公子的重任第四百五十六章 拿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呂範造訪第四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出現第三百三十五章 與大哥交心第七十八章 五路聯軍伐董第一百零六章 在要好處第三百七十章 本來就是一個女孩第三百零一章 諸侯進軍第五百零三章 圍攻張繡第七百二十二章 收網第二百二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司馬懿要逃第六百二十三章 龐統獻計第四百九十章 軍團各顯威第二百章 圍捕單于第八百三十六章 孫權的小九九第二十六章 財寶到手第七百五十九章 徐庶出策第四百五十章 強悍的馬超第三百零一章 諸侯進軍第六百五十章 司馬懿入東吳第六百八十八章 搶戰先機第五百一十六章 文丑的軍令狀第二百三十八章 蹋頓之降第六百九十三章 貪婪的劉皇叔第八百一十九章 滅阿拉軍團第五百零二章 追擊張繡第八百五十七章 影響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火燒山第七百五十章 張遼的困境第五百四十一章 兵圍宜陽第二百一十八章 座等還價第九百二十章 舌戰羣王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二百二十四章 戰爭是殘酷的第八百九十章 衝動的忙牙長第八百九十章 衝動的忙牙長第一百八十三章 勇將泄歸泥(加更章節)第五百七十章 馬岱誘敵第九百一十一章 北線反擊第九百六十章 斬殺王鐵第八百六十六章 瘋狂衝擊第三十六章 求親第一百四十一章 馬邑第七百一十五章 當街救人第六百四十章 曹丕無奈撤兵第七百四十八章 詐城門第一百五十八章 強勢追擊第三百八十六章 會哭的劉備第六百一十一章 張超的消息第八百六十三章 張興冒險第四百五十六章 拿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龐統獻計第五百三十一章 誅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路感化第七百四十六章 鄧艾之策第四百四十六章 衝動的馬超第六百八十七章 硬拼硬第五百八十章 龐德顯威第五百六十章 開元之戰第九百三十三章 神勇將之凡韋第四十四章 香津第七百四十八章 詐城門第六十八章 酒桶二將第七百一十二章 膽大妄爲第四百九十章 軍團各顯威第七百零六章 楊修之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的張郎第七百七十一章 攻連克斯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精銳之白馬義從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戰新豐城第八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五十一章 張遼威名震黑山(加更)第一百三十章 新張家大院第三百九十四章 袁紹出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遊說公孫度第八十八章 憋氣的徐榮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會曹操第一百三十八章 河北甄宓俏第二百六十九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二百四十九章 二喬入晉陽第七百一十八章 侮辱的就是你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二百二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馬超的不滿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九百七十六章 西方使臣第九百四十章 兩面皆敵第四百零七章 甘寧誘敵第一百五十一章 張遼威名震黑山(加更)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衣重騎第七百五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六百八十五章 再滅東吳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