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做善事

“誰?郭奉孝!”這一會的張超神情先是一滯,然後眼底現出了興奮之色,在之後才輕輕得點了點頭。

表面上看去,張超似乎並沒有什麼異常之處,可是心中確早就興奮開了,這可是有着鬼才之稱的三國重量級謀士,曾助曹操平呂布、定河北,滅烏桓。

甚至後世常有歷史學家聲稱,若是郭嘉不是英年早逝,那也不會有赤壁之戰火燒連營的說法了。

而在郭嘉死後,曹操念他的“奇佐”直道出了:惜哉奉孝!痛哉奉孝!哀哉奉孝!

這樣一個牛人,在整個東漢末年直至三國史中,絕對是可改變歷史的存在,其智商更達前五名之列,這樣一個英才,能夠出現在張家酒樓,張超自然不會放過他的。

“走,回酒樓會一會這個郭奉孝。”張超強壓抑住心中的那份激動之情,帶着衆人又直返酒樓而來。

邊走張超止不住的沉思着,他需要好好的算計一下,怎麼將這個郭奉孝坑進自己的陣營之中。面對智力超羣的人才,他可是不敢有絲毫的在大意之心。有了差錯,此人還是按着歷史的走向,最終跑到了曹阿瞞那裡,對自己將來的大計可是有着諸多的不便。

張家酒樓之中,靠窗戶的雅間之內,一個清瘦俊朗,又有一雙清澈深邃的眼睛的少年正座在那裡嘴中嘟囔着什麼。

此人正是少年郭嘉。

郭嘉(170年生),字奉孝,東漢末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潁川與陳留雖然說是一個屬於豫州,一個屬於兗(yǎn)州,但確着實是實打實的鄰居。

此時的郭嘉還只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這一次是正好出來遊學,一向好酒的他又恰聽人家說到英雄醉是如何的了得,這才趕來這裡。可不想,在這裡喝酒,確是規矩挺多,需要先報名號才行,還說這是害怕有黃巾軍奸細藉故入城。

對於店家的解釋,郭嘉心中想着這就是狗屁不通。

若真是黃巾軍奸細來了這裡,會和你說話實話嗎?隨便編造一個名諱也就是了,真不知道這裡的官吏是怎麼想的,這麼笨的主意又是誰出的。

自然,腹議歸腹議,郭嘉可沒有想着去多管閒事,此時的他畢竟還只是一個志學之年(將滿十五歲)還在遊學之中的學士而己,可不是被史書上稱爲“才策謀略,世之奇士”的巔峰時候。

沒有想太多的郭嘉這便將自己的名與字都報了一下,在他看來,這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在這裡更不會有什麼人認識他纔是。

但郭嘉萬萬沒有想到的,就是那夥計按着這報上的字和名一查,還就真的被他給查到了,且此人的名字在二公子所列出的名單中還是十分的靠前,當即就是大喜,着人緊着去彙報。

當初二公子可是說了,凡是發現名單中一人,便會賞銀百兩的。

當然,凡是能入了張超名單之人自都不是泛泛之輩,價值也絕對的不止這些,只是他爲了不引起他人太高的關注,這才降低的了價碼,可就是如此,也依然讓這些店裡的夥計們興奮不己,他們都想着發這一筆外財呢。

在樓上的郭嘉渾然不知,自己已然然被旁人給盯上了,而且那個人現在正想着“坑”他呢。

話說,騎着馬的張超是越走越慢,由最開始的着急變成了現在的緩行,這讓一旁跟着的白彤十分不解。

明明剛纔二公子心急火撩,看那樣子,巴不得是飛到張家酒樓的,可是現在確爲什麼放慢了腳步呢?難道是哪裡不舒服?

“二公子,你沒事情吧,你身體沒有不舒服吧。”白彤試探性的問着。

“哦,沒有。”白超正在爲郭嘉的事情而頭疼呢,他害怕自己真的說出了要求之後,人家會拒絕自己,若是那般的話,他要如何是好,畢竟是大才之人呀,必須要小心對待,尤其是初見的印像更是萬分的重要。

況且,在史書上曾有記載過,郭嘉21歲的時候,在朋友田豐等人的鼓動下,投奔到袁紹帳下。袁紹當時被稱爲“天下英雄”。他對郭嘉等人極爲敬重,厚禮待之。但數十日一過,郭嘉便看出袁紹不懂得用人之道,非成大事之人。於是,郭嘉毅然離袁而去。郭嘉是在袁紹最風光的時候離開他的,這非但要有極大的勇氣,更要有超常的眼光。

就這樣,郭嘉一直賦閒了6年。

直至曹操寫信給荀彧,讓他給推薦一位可以接替戲志才(剛剛故亡)的謀士。這郭嘉才走了歷史舞臺。

當時,兩人經過了一番長談之後,曹操感嘆道“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

郭嘉也大喜過望地說“真吾主也。”

從此,郭嘉便當上了曹操參謀軍事之官——軍師祭酒,爲曹操的四方征戰出謀獻策,忠心效力。

那面對這樣的一位大賢,又豈是如今無兵無權無功的年紀還遠不到弱冠的張超可收服呢?

萬一要是這第一次見面沒有弄好,以後在想收服怕就會難了,當時的名士可都是有着傲骨的,看你順眼,那便會幫助於你,反之,像是另一位大才徐庶一樣,一生不獻一計,以至於後來都有了一名歇後語,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張超可不想要這樣的結果。

只是事實如此,就如他自己所想的一般,如今是要什麼沒什麼的他可不敢指望別人一見到自己,聽自己三言兩語的描敘之後,就來上一個承受主公不棄,在下願爲主公效犬馬之勞。

這樣的事情可能出在YY之中,但是太不現實了。要說這樣的話,有人會對三國時期的曹操,劉備和孫權說也或有可能,可是用在如今自己的身上,張超就是第一個不信了,那根本就是扯蛋嘛。

“要用什麼樣的辦法才能讓郭嘉爲自己所用,至少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呢?”張超騎在白馬之上,用心思考着。而就是此時,在他們隊伍的前面不遠之處,有一個穿着襤褸的乞丐般的人,突然一把搶過了一旁一男子的錢袋,隨後就聽到有人大聲的喊着,“小偷,快點抓住他。”

這一聲突如其來的喊聲,的確是嚇了正在馬上的張超一跳。

“保護二公子。”此刻,早有張家親衛們跑過來,將張超完全的保護了起來。

此刻,張超倒是無所謂的搖了搖頭,不過就是一個爲了生計的乞丐而己,當不得怎麼的重視,不過經歷了剛纔的事情,他心中倒是有了一個主意。

雖說這主意餿一點,但的確是好用。想着想着,張超自己都不由的笑出了聲來,然後這就招來了身邊的一名親衛,對其耳語了一番。

那親衛只知道聽從於二公子的命令,至於這樣做是對與錯,合不合規矩,他纔不會去管呢,當即答應了一聲諾後,這就帶着一小隊的親衛離開了這裡。

張超此刻的臉色好看了許多,縈繞的心頭之事解決了,如何能不高興,這他便哈哈笑着對一旁的白彤道:“走,彤兒,我們在去城門外處看一看。”

所謂的到城門外處看一看,這是張超的老規矩了。

來到這裡後用了半個月時間習慣了這裡的生活,然後他就開始自己的大計,而有時間就到城門外看上一圈,也成爲了他的一種習慣。當然,看也不會白看,張超是要做事情的。

算起來,陳留城也不算小了,至少在兗州地區來說算是大城,在加上黃巾軍雖然爆發,可還未波及於此,所以趕來這裡投親的難逃的人就有很多。

像是今天,因爲黃巾軍將領何儀正在攻打汝南、潁川兩郡,而這兩處距離陳留都很近,所以趕來逃亡的人較常人似是更多了一些,這從城門外佇留在這裡的百姓數量就可以看的出來。

因爲這些日子流亡到陳留的百姓是越來越多,不得以張邈只好下達了不準飢餓之百姓進入城中的決定。

雖然說這個決定聽起來有些不太人道,可是戰亂年間,這樣的命令對於保護城中更多百姓的權益確是有好處的,不然城中流民太多,就容易滋生事端,那個時候可是會引起連鎖反應的。

即然不能入城,許多百姓便在城外留住,好在張邈這個人骨子裡還是體諒民生的,他規定每隔三天便會在城外建立粥棚,雖然說一個人也就能輪喝到一喝稀得不能在稀的湯水,但總不至於會馬上被餓死。

如此一來,投奔這裡的流民百姓就更多了,張超出現在這裡,就是奔着這些流民來的。

有人會說,難道張超又是來這裡發現什麼人才嗎?嘿嘿,那你就是猜錯了,這根本就是扯蛋。

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雖然是人才輩出,但也不是大白菜,真正有本事的也是可以數的過來的,哪裡那麼容易可以碰的到呢?張超來這裡不過就是爲了做“善事”而己。

所謂的做善事也全不真爲了善,也有他自己的考量。

第三百二十章 曹操回援第二百二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一百零七章 會袁紹第八百五十三章 孫權歸來第六百九十三章 貪婪的劉皇叔第九百七十二章 斬王平第四百八十八章 猜不透的舉動第一百五十九章 搶功勞第二十六章 財寶到手第八百五十四章 張超放權第七百九十六章 不同的夜晚第四百章 大勢以去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佔馬邑第五百二十七章 董卓逃亡第七百零五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六十三章 龐統之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賺城門第二百六十七章 龐統獻計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六十二章 黑衣重騎對涼州騎兵第九百三十四章 張家重騎現第六百八十四章 丁奉的收穫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退反進第七百九十六章 不同的夜晚第七百八十三章 援軍至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破涉縣第八百四十九章 擺事實講道理第九百零九章 海泡蘭大戰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八十七章 裝傻還是真傻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憲叛逃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雲的勇猛第三十七章 岳父相助第八百零四章 撤與不撤第三百二十二章 被圍重傷第八百六十八章 關羽戰于禁第二百零五章 匈奴內亂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路可走第五百九十八章 鐵蒺藜第五百二十章 馬騰的悲傷第五百九十三章 後方之亂第四百七十章 迫退而撤第六百五十五章 典韋戰夏侯惇第二十六章 財寶到手第五百八十九章 二皇子的怒火第二百四十三章 文丑分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神速推進第五百二十三章 又是地震第五百一十六章 文丑的軍令狀第二百二十四章 戰爭是殘酷的第五百六十章 開元之戰第六百章 磁石之威第八百九十章 衝動的忙牙長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忠VS高覽第二百零二章 忠心的匈奴騎兵第九百四十九章 張興出擊第八百五十章 刺殺孫權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阿丹爾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呂布VS顏良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出奇招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萬年太久第九百七十五章 準備閱兵第九百三十章 曹昂的野心第七十六章 呂布臣服(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曹丕敗逃第七百零一章 破斧一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六百八十章 偷見司馬懿第七百九十八章 冬去春來第三百零六章 張超暈倒第二百七十九章 建立法院第三百二十九章 女王樸真麗第四百二十六章 說服文丑第八百二十六章 典韋衝營第六十六章 質對李儒第五百零一章 諸葛亮逃跑計劃第九百三十一章 孟獲的重任第九百七十四章 遷都洛陽第一百八十五章 連勝第一百三十九章 路遇子龍第七百二十二章 收網第一百八十三章 勇將泄歸泥(加更章節)第八百五十九章 海匪第四百零七章 甘寧誘敵第四百七十四章 徐榮棺木第二百零四章 牙斯來訪第九百五十章 惱火的慕楓第八百零四章 撤與不撤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四百五十九章 張超的實力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八百零七章 撲空第八百六十八章 關羽戰于禁第十七章 鐵騎亮相第二百零七章 借城給糧第一百零七章 會袁紹第六百六十二章 密縣戰起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火釋放(加更章節)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超撤退
第三百二十章 曹操回援第二百二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一百零七章 會袁紹第八百五十三章 孫權歸來第六百九十三章 貪婪的劉皇叔第九百七十二章 斬王平第四百八十八章 猜不透的舉動第一百五十九章 搶功勞第二十六章 財寶到手第八百五十四章 張超放權第七百九十六章 不同的夜晚第四百章 大勢以去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佔馬邑第五百二十七章 董卓逃亡第七百零五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六十三章 龐統之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賺城門第二百六十七章 龐統獻計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六十二章 黑衣重騎對涼州騎兵第九百三十四章 張家重騎現第六百八十四章 丁奉的收穫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退反進第七百九十六章 不同的夜晚第七百八十三章 援軍至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破涉縣第八百四十九章 擺事實講道理第九百零九章 海泡蘭大戰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八十七章 裝傻還是真傻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憲叛逃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雲的勇猛第三十七章 岳父相助第八百零四章 撤與不撤第三百二十二章 被圍重傷第八百六十八章 關羽戰于禁第二百零五章 匈奴內亂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路可走第五百九十八章 鐵蒺藜第五百二十章 馬騰的悲傷第五百九十三章 後方之亂第四百七十章 迫退而撤第六百五十五章 典韋戰夏侯惇第二十六章 財寶到手第五百八十九章 二皇子的怒火第二百四十三章 文丑分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神速推進第五百二十三章 又是地震第五百一十六章 文丑的軍令狀第二百二十四章 戰爭是殘酷的第五百六十章 開元之戰第六百章 磁石之威第八百九十章 衝動的忙牙長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忠VS高覽第二百零二章 忠心的匈奴騎兵第九百四十九章 張興出擊第八百五十章 刺殺孫權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阿丹爾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呂布VS顏良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出奇招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萬年太久第九百七十五章 準備閱兵第九百三十章 曹昂的野心第七十六章 呂布臣服(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曹丕敗逃第七百零一章 破斧一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六百八十章 偷見司馬懿第七百九十八章 冬去春來第三百零六章 張超暈倒第二百七十九章 建立法院第三百二十九章 女王樸真麗第四百二十六章 說服文丑第八百二十六章 典韋衝營第六十六章 質對李儒第五百零一章 諸葛亮逃跑計劃第九百三十一章 孟獲的重任第九百七十四章 遷都洛陽第一百八十五章 連勝第一百三十九章 路遇子龍第七百二十二章 收網第一百八十三章 勇將泄歸泥(加更章節)第八百五十九章 海匪第四百零七章 甘寧誘敵第四百七十四章 徐榮棺木第二百零四章 牙斯來訪第九百五十章 惱火的慕楓第八百零四章 撤與不撤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四百五十九章 張超的實力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八百零七章 撲空第八百六十八章 關羽戰于禁第十七章 鐵騎亮相第二百零七章 借城給糧第一百零七章 會袁紹第六百六十二章 密縣戰起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火釋放(加更章節)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超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