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聲東擊西(3)

在撤退中,忽然一乘兵車飛奔而來。

楚惠王仔細一看,原來是左尹子國,子國和是堂兄弟,並非是那種論輩分的那種,而是親堂兄弟。再加上當初子國的父親子期推舉自己爲大王,楚惠王對於子國也是愛屋及烏,頗爲信任子國。見子國拋下自己的軍隊來見自己,並沒有先呵斥,而是好言好語的問道:“左尹怎麼忽然來見寡人的?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是的大王形勢有點不妙啊臣剛剛發現大量漢軍殺奔而來啊”左尹子國朝楚惠王驚恐道。

“有多少人?”楚惠王聞言,登時也心頭一緊,有些慌張的問道。

子國說道:“少說也有三萬騎兵那煙塵鋪天蓋地的”

“不可能”在一邊爲楚惠王爲護衛的徐承斬釘截鐵的反駁道,他因爲熟悉漢國的情況,雖然打敗仗了,但依舊得到重用。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漢國崛起得太快了,熟悉他情況的人並不過,否則以徐承並無背景的情況,早就被拉去砍頭了。

楚惠王聞言,立刻轉過頭來問道:“徐將軍有什麼見解?”

徐承解釋道:“根據臣所知,騎兵訓練並不容易,正常都需要一年的時間。楊子璐就算有一百萬匹戰馬,也不過能夠組建到一萬名騎兵。而且這些騎兵並非都帶了過來,另外還有,根據情報,這次漢軍最多也不過是七八千騎兵。怎麼一下子就冒出這麼多騎兵的?”

子國則反駁道:“怎麼不可能這是我親眼所見,不還有隨同的五十多名士兵,他們都親眼看到的。那煙塵鋪天蓋地的,煙塵背後更是隱約可以看到旗幟招展,還有蓋在塵埃背後的漢軍。我絕對不會看錯的大王如果不信,可以傳召那些士兵來詢問”

聽到子國如此肯定,楚惠王也禁不住遲疑了。

徐承卻猛然想起一件事情,着急道:“大王,無論如何,漢軍來了多少人現在我們最重要做的事情並非是討論漢軍到底來了多少兵力。而是迅速回到載郢,要不然就晚了漢軍騎兵在平原上,厲害非常,以一敵五都不落於下風。戰敗了可以依託戰馬擺脫追兵,重新組成戰陣,難以擊潰”

楚惠王聞言,禁不住咂舌道:“竟然如此厲害?那漢軍豈不是打不敗?”

徐承安慰道:“倒也並非沒有打敗的辦法,但無論如何,請大王速速下令加快速度回師載郢,到了載郢,臣再和大王說這事情”

楚惠王也知道徐承說的有道理,立刻下令加快行軍速度。只是可惜論起行軍速度,步兵怎麼可能快得過騎兵呢?

正當楚國大軍以爲可以脫離了,卻在距離載郢還有不過五里地,漢軍在這個時候殺奔而來了。那煙塵鋪天蓋地的,徐承見狀,失聲道:“不可能漢軍怎麼忽然這麼多騎兵的”

這個時候子國反倒沒有得意洋洋的趁機在楚惠王面前呵斥徐承,以表示自己剛纔並沒有說謊,而是臉色嚴峻的說道:“來不及了大王,你速速撤退,臣率領本部士兵抵擋漢軍”

“這怎麼可以的如此豈不是棄左尹和左尹麾下的一萬楚軍於不顧寡人是楚國的大王,並非是只是會害怕的楚國人”楚惠王激動的說道。

徐承此刻意見卻和子國相同,也在一邊勸說道:“大王,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了。壁虎遇到危險也會留下他的尾巴,來到脫離危險,得以最大的保存自身。蟬也會脫殼,來到逃脫自己被天敵的獵殺。現在大王和漢軍硬碰硬,只會將楚國最後的士兵都葬送在這裡載郢將還怎麼堅守下去啊?大王難道還想昔日鄢郢之難,在載郢出現嗎?壁虎斷尾,並非是懦弱的行爲,而是明智的選擇啊臣請大王理解左尹的決定”

(鄢郢之難:是指當初被吳國攻破都城的慘劇,當時作爲都城的鄢郢,被攻破後,因爲之前的頑強抵抗,被吳王闔閭下令屠城,使得鄢郢血流成河。)

楚惠王聽到徐承如此勸說也動搖了心中的決心,嘆了口氣,真情流露道:“現在看來也唯有讓左尹你冒險了。左尹保重啊寡人已經失去了你的父親(子期),寡人不想再失去你了”

子國聞言,眼中閃過一抹決然,說道:“臣知道,只是戰場上兇險萬分,臣恐怕不能夠再輔助大王了臣聽聞先令尹(子西)之子,子寧有大才臣希望如果臣戰死,大王就讓子寧來到代替臣”

wωω ●ttкan ●¢ Ο

“左尹怎麼說出如此不吉利的話啊”楚惠王聞言,心中大哀。

子國沒有再說了,因爲楊子璐的騎兵已經快來到了,時間已經不允許子國哆嗦了。子國只能夠匆匆忙忙的朝楚惠王抱拳道:“大王,保重了”

子國說罷,就讓馭手駕駛兵車而去,子國麾下的兵車不少,足足有二百乘。主要是子國沿途讓兵車都聽令於他,因爲他知道兵車到了城池裡面就失去了作用。與其如此,那就在城外,和漢軍拼了。

不得不說,子國還真打中了楊子璐的死穴。當然這個死穴只是讓楊子璐不得不放過楚惠王,兵車的正面戰鬥力,比起具裝甲騎還要強大。騎兵要擊敗兵車,依靠的只能夠是騎兵的靈活,還有弓箭。這就需要耗費不少的時間,楊子璐也不得不退避鋒芒。

讓輕騎兵用弓箭騷擾兵車,子國也儼然不懼,身先士卒的奮力拼殺。不過戰着戰着,子國就感覺有些不對勁了,怎麼漢軍的進攻力度那麼弱的?當然,現在的漢軍進攻力度並不算弱的了,但子國認爲漢軍應該有最少三萬人,但現在楚軍卻居然支持了這麼長時間。

兵車上的戎左驚呼一聲,指着一漢軍騎兵戰馬的尾巴說道:“主公你看那裡”

子國往戎左所指的方向一看,立刻氣血上涌,幾乎想吐出一口鮮血。只見那戰馬衛兵上捆綁着幾跟樹枝,彷彿掃把一樣拖在地上。跑動起來,立刻煙塵四起,如果不靠近,還真看不仔細。自己被騙了

還被說,楊子璐也想不到自己居然遇到這麼好的事情,當時楊子璐看到楚軍居然擁有五萬大軍。立刻遲疑了,漢軍鐵騎是厲害,但可不代表在正面戰鬥的情況下,可以以一當十,特別是被楚軍發現自己虛張聲勢,搞不好楚軍士氣還大震。

正當楊子璐遲疑之際,子國卻上來斷後,楊子璐是打不過五萬楚軍,但可不代表連子國的一萬人也拼不過。

只是可惜這個時候子國發現的有些晚了。一來餘下的四萬楚軍已經進入載郢城了,再次派人入城求見,讓楚惠王出兵,浪費的時間恐怕不少於半個時辰。這半個時辰下來,搞不好到時候自己這一萬人也被殺得乾乾淨淨了,到時候楚惠王還多此一舉。

子國也是夠果斷,立刻下令撤退,打雖然打不過漢軍騎兵。但楚軍到底兵力上佔據優勢,逃跑還是有一定把握的。子國不敢求全軍撤退,但哪怕撤退到二三成兵力,也讓防守載郢多上幾分把握。不過人倒黴起來,喝涼水都塞牙縫的。

子國的想法是好的,他剛剛下令撤退,卻撞上了莽高,莽高雖然不認識子國。但也知道楚軍將領的服飾,一看子國就知道是大人物了,登時大喜,拿起掛在馬鞍上的腰張弩,瞄準子國,扣動扳機,一箭射過去。

子國當時毫無防備,被射中腰間,登時劇痛得身體往側一倒。兵車上此時所有人都沒有注意,等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拉子國一下了。結果子國從兵車上翻到地上,後續的兵車奔馳而過,見到是子國,想拉住馬繮已經來不及了。停不逐腳步的戰馬用馬蹄翻過子國,一代楚國左尹子國就這樣被自己的兵馬踐踏而死。

楚軍本來就已經顯露出敗勢了,現在子國又死於亂軍當中,根本沒有人指揮這撤退,原本好好的撤退立刻變成了大潰敗。潰敗自然是漫無目的的了,有的楚軍士兵居然慌張之下朝北方逃跑,也不想想漢軍是那裡來的。讓漢軍省卻了不少力氣追殺敵人。

楊子璐雖然不知道楚軍爲什麼會忽然間大亂起來,但楊子璐可以肯定,這絕對不是楚軍的陰謀。立刻帶領漢軍騎兵追殺,將一萬楚軍士兵殺得屁滾尿流,最後一萬楚國大軍,只是走脫了六百人不到。而其餘的楚軍士兵不是投降了漢軍,就是被漢軍士兵所斬殺,又或者散落在荒野中,落草爲寇。

楚惠王得知子國戰死的消息,登時悲痛欲絕,但在幾位老臣的勸說下,還是不得不振作起來。楚惠王也按照子國之前的遺願,提拔子寧爲左尹,接替子國的位置。

不過即使楚惠王重新振作,這個時候,楚惠王卻也喪了膽氣。說到底,他還是繼承了不少楚昭王的性格,就好比楚昭王那欺軟怕硬的本性。

現在木木欠九千字。。.。

第414章 孫武寸舌定乾坤第240章 伍子胥的目的第282章 子貢使楚第120章 僕句孤的掙扎第219章 文種獻計應糧價第181章 鹽第112章 吹箭第181章 三夷族第458章 聲東擊西(2)第440章 滅齊(上)第134章 黃雀在後(中)第317章 楚漢相爭(10)第106章 蒸餾器第95章 句無城之姓(下)第456章 葉公請命第167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4)第181章 鹽第366章 塵埃落定第421章 破魯軍,長桑君危第115章 出征前夕第192章 不能攻,不能困,那就擾!第243章 衛靈公、孔子第409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19章 姜雪與破齊之計第121章 戰前動員第227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5)第107章 草紙第110章 煤炭不能鍊鐵?第398章 第三份盟書的作用(下)第30章 仇恨第229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7)第241章 江上弭兵第399章 白虹貫日第207章 曬鹽田,議姑蔑第382章 魯班第227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5)第135章 黃雀在後(下)第317章 楚漢相爭(10)第453章 滅越第428章 出乎意料的新敗第16章 弩第165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2)第430章 試探第287章 政變前第221章 刺殺與伏擊第108章 具裝甲騎第213章 一箭雙鵰第92章 至句無第410章 宋軍大敗,國生變第208章 公子奄第257章 伍子胥出使第429章 糾結的聯軍第309章 楚漢相爭(2)第105章 拐賣第198章 渡江問策第135章 黃雀在後(下)第201章 立足第174章 急報第143章 瘟疫第87章 贖奴隸第99章 兵制變革第29章 對決范蠡第321章 戰後第451章 鐵索火船攔長江第425章 硬骨頭第314章 楚漢相爭(7)第319章 楚漢相爭(12)第139章 黃雀後面站着個獵人?(中)第241章 東楚擇君第152章 越王宮內的爭議(下)第119章 吹箭管的效果第31章 神秘劍客第282章 子貢使楚第275章 霸主夫差(1)第107章 草紙第12章 興師問罪(上)第113章 且鷗部的小算盤第382章 魯班第90章 且鷗部第220章 越國亂第385章 墨翟第67章 出鞘第181章 鹽第397章 第三份盟書的作用(上)第106章 蒸餾器第272章 陷姑蘇(4)第35章 謀山越第64章 攻城戰開幕第72章 宮離子第245章 黑孔子第16章 弩第27章 伐吳九術(下)第441章 滅齊(中)第372章 忽悠孔夫子第35章 謀山越第237章 楚軍的異常第258章 伍子胥使齊第15章 高昂的丁稅第98章 不經意的偷窺第233章 與文種的賭約
第414章 孫武寸舌定乾坤第240章 伍子胥的目的第282章 子貢使楚第120章 僕句孤的掙扎第219章 文種獻計應糧價第181章 鹽第112章 吹箭第181章 三夷族第458章 聲東擊西(2)第440章 滅齊(上)第134章 黃雀在後(中)第317章 楚漢相爭(10)第106章 蒸餾器第95章 句無城之姓(下)第456章 葉公請命第167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4)第181章 鹽第366章 塵埃落定第421章 破魯軍,長桑君危第115章 出征前夕第192章 不能攻,不能困,那就擾!第243章 衛靈公、孔子第409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19章 姜雪與破齊之計第121章 戰前動員第227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5)第107章 草紙第110章 煤炭不能鍊鐵?第398章 第三份盟書的作用(下)第30章 仇恨第229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7)第241章 江上弭兵第399章 白虹貫日第207章 曬鹽田,議姑蔑第382章 魯班第227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5)第135章 黃雀在後(下)第317章 楚漢相爭(10)第453章 滅越第428章 出乎意料的新敗第16章 弩第165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2)第430章 試探第287章 政變前第221章 刺殺與伏擊第108章 具裝甲騎第213章 一箭雙鵰第92章 至句無第410章 宋軍大敗,國生變第208章 公子奄第257章 伍子胥出使第429章 糾結的聯軍第309章 楚漢相爭(2)第105章 拐賣第198章 渡江問策第135章 黃雀在後(下)第201章 立足第174章 急報第143章 瘟疫第87章 贖奴隸第99章 兵制變革第29章 對決范蠡第321章 戰後第451章 鐵索火船攔長江第425章 硬骨頭第314章 楚漢相爭(7)第319章 楚漢相爭(12)第139章 黃雀後面站着個獵人?(中)第241章 東楚擇君第152章 越王宮內的爭議(下)第119章 吹箭管的效果第31章 神秘劍客第282章 子貢使楚第275章 霸主夫差(1)第107章 草紙第12章 興師問罪(上)第113章 且鷗部的小算盤第382章 魯班第90章 且鷗部第220章 越國亂第385章 墨翟第67章 出鞘第181章 鹽第397章 第三份盟書的作用(上)第106章 蒸餾器第272章 陷姑蘇(4)第35章 謀山越第64章 攻城戰開幕第72章 宮離子第245章 黑孔子第16章 弩第27章 伐吳九術(下)第441章 滅齊(中)第372章 忽悠孔夫子第35章 謀山越第237章 楚軍的異常第258章 伍子胥使齊第15章 高昂的丁稅第98章 不經意的偷窺第233章 與文種的賭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