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8章 殺一儆百

最近,張居正是又開始煩惱了起來。《一條鞭法》的實行也已經是有了一段時間了,而且這效果也算是不錯的,按道理說,他應該是沒有什麼太過擔心的地方纔對。但是實際上的情況,卻是沒有辦法讓張居正安心下來的。不是因爲別的,就是因爲這《一條鞭法》的緣故。

之前已經說過很多次了,爲了這《一條鞭法》能夠順利的實施,而實施了之後能夠當真發揮出來它的效力,張居正說是嘔心瀝血也是毫不爲過的。而且還不光只是張居正一個人,包括張凡和其他內閣的幾位,甚至於朝中幾個贊同這個辦法的人,全都是對此,在看重的同時,也是幫了很多忙,付出了很多東西的。

但是即便是如此,他們的人數還是太少了。即便是這些人都是朝中有權有勢的人,即便是他們加起來也有十餘人之多。但是,他們這十幾個人,卻是要面對大明朝廷之下,數以百千計的官吏,還要加上不計其數的地方土豪地主。

因此,十幾個人,又怎麼會是這數以千計的人的敵手呢。而就如同之前所說的那樣,天下沒有完美之事,不論是對事還是對人來說都是如此。所以,雖然說在張居正他們看起來的時候,這《一條鞭法》已經是很好了。甚至於經過他們三番五次的修改,也已經是趨於完美了。但是也僅僅只是接近而已,它永遠都不可能真正的完美。

所以,在經歷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這漏洞也就自然而然地顯現出來了。包括當中各種沒有規定完全的,甚至於上面所沒有提到的,這些都成爲了那些地方上的官吏們使着偏方來斂財的工具了。

甚至於更有甚者,是仗着自己所管轄的地方距離京師實在是太遠了,所謂山高皇帝遠,覺得京城那邊根本就察覺不到他到底做了什麼,因此這些人也就肆無忌憚起來。甚至於,這《一條鞭法》還是給了他們更多的財路。

按照規定,自然是要遵照《一條鞭法》來的。但是同時,上面所說的,要廢除舊制,他們卻是沒有這麼做,以前該怎麼來還怎麼來。也就是說,處於這些人所管轄範圍之下的人,卻是要交着雙重的稅,甚至於還要服徭役。

這種事情,絕對是動亂之源。好在敢這麼幹的人並不多,而且也都是一些紀委偏僻的地方。更何況,如今一旁還有東廠的人從旁監視,這些人這纔是沒有太過擴大規模,只是在自己的那個小圈子的範圍內這麼目無王法。

但是即便是如此,這件事情既然做了,而且還這麼明目張膽地壓榨百姓,那麼就不可能瞞得住。更何況,東廠那邊的人可不是吃素的。對於如今的這件事情,他們雖然不會去主動找麻煩,但是卻是會緊緊盯着這些人的。畢竟這可是馮寶幾番交代的事情,這些人可不敢怠慢了。

所以,這種事情,實際上剛剛發生的時候,就被他們打聽了出來,進而傳了上去。最終,也是用不了多久的功夫,張居正也就知道了這件事情。

張居正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張凡也是在。即便是已經過去了一個月,張凡還是記得非常清楚,當時張居正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面上是個什麼表情。當然,或許這件事情對於張凡那個超凡的記憶力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但是如今最主要的是,這種事情,也當真是讓人覺得驚訝。

實際上,不用說是張居正了,就算是張凡,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也是非常驚訝的。當初,即便是拋開張居正不談,只說他自己的想法。老實說,張凡也是考慮過各種情況的。他也是能夠想得出來,等到《一條鞭法》當真施行起來了之後,那個時候恐怕下面的那些人,在剛剛接到的時候,也的確是會按照上面的來。當然,同時也會有些地方的人,對此視而不見,只不過是表面上做個樣子,但是內裡還是按照原本的模樣進行。

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對於張凡來說,這種事情不管是前世還是現在,他都見過、聽過太多了。但是在他想來,隨着時間的流逝,事情漸漸進行下去的話,那麼將來,就算是情況並不會如同他們所理想的那麼完美,但是這種現狀,也是會得到極大的改變纔對的。就算是有的地方,仍舊會有掛羊頭賣狗肉的情形,但是最起碼,表面功夫也能做的好一些。而只要有那種表面功夫的話,那麼到時候在**起來,也就變得非常方便了。

但是如今,就連張凡都沒有想到,下面的這些人居然是會喪心病狂到了這種地步。這些人根本就連表面功夫都不顧,最多也就是頂着一個名頭罷了。但是他們在當地,當真是不管不顧,該怎麼做就怎麼做,甚至於可以說是,怎麼賺錢怎麼做。可謂是將那種貪官壓榨百姓的行爲發展到了極致。

要錢不要命這句話,誰都知道。但是張凡總是覺得,即便是這句話適用於大部分的人,可是也總得要有個限度才行吧。而如今,這些人根本就是一點限度都沒有,完全就是按照自己的慾望來行事的。知道了這種事情,張凡又怎麼可能會不驚訝呢!

而就連張凡這個帶着後世的觀點,對於腐敗這種事情實在是見多識廣的人都會感到驚訝。那就更加不用提張居正這個,雖然在朝廷當中混跡了幾十年,但是卻並不如同張凡聽過那麼多離奇的事情的人了。可以說,張居正,那當真是被驚訝的不行了。

但是驚訝歸驚訝,不能說因爲這件事情實在是讓人太過於驚訝了就什麼都不做,就這麼看着它的發生。總是得要有些動作來應對這種事情才行的。要不然的話,那可不就出大麻煩了嘛!

尤其是那些,表面上是遵照着《一條鞭法》的內容來實行,但是實際上,卻是沒有廢除以前的徭役,還是要求百姓們去做各種各樣的事情的人。張居正對於這種事情,不,不只是張居正,想來不管是誰,不管是那些贊同還是反對《一條鞭法》的朝中官員們,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希望看到這種事情的。

不錯,這麼做的的確確是能夠斂財,而且還是變成了雙份。但是同時,這麼做帶來的危害也是極爲巨大的。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們,似乎自古以來就已經習慣了逆來順受這種事情。彷彿就是上面怎麼規定,而對於他們來說,不管是他們將要因此而遭受再怎麼巨大的磨難,但是他們也依舊是能夠忠實地執行。

但是,不管是再怎麼逆來順受的人,那也總得要有個限度的。

想當年,漢高祖劉邦不過是個不入流的小小亭長,或許在許多機緣巧合之下,但是畢竟,不滿大秦暴政,總之推翻了秦的統治,從而自己做了皇帝。

當然,劉邦的事情實在是太過遙遠了,並不能拿過來套用在現在的事情上面。

那麼就說最近的,那自然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了。朱元璋的出身,比起來劉邦還不如。但是最終,他不還是率領着自己麾下的兵馬,推翻了暴元,從而自己當上了皇帝嘛!

而朱元璋的事情,也是頭一次,當真是有農民起義,最終成功,並且統治了天下的。那麼既然有了這個先例,大明的統治者又怎麼可能不防範着這一點的發生呢!

這個天下是朱家人的,並不是他張居正的。但是張居正既然將一身都奉獻給了朝廷,那麼他也就要爲朱家的江山來考慮了。

而如今的這種事情,如果說放着不管,繼續任憑其進行下去的話,這就絕對是反動的萌芽。那些被雙重欺壓的百姓們,或許暫時是不會做出來什麼,只知道默默地忍受。但是長久下去,又有誰能夠保證,這些人不堪忍受這種壓迫,從而做出來什麼呢!

即便是如今,這種事情所發生的規模實在是非常小,而因此而遭殃的百姓也是非常少。但是,對於統治者們來說,這種萌芽,即便是再怎麼笑,也都絕對是不能存在的。

尤其是對於現在的大明。要知道,大明朝自從建立之初,一直到幾年之前,都一直處在一種危機的狀態。這可不光是因爲它一直都要承受外敵的干擾,不光是那些被趕回北方的元蒙殘黨,還有新來的倭寇。

同時,它的內部也是有着無盡的麻煩。不光是生活在大明朝之內的那些少數名族因爲不滿漢人的統治而掀起的叛亂,更有那些發生在漢人當中的,許許多多將朱元璋當做了“偶像”而想要奮力向他靠攏的人。可以說,這種事情,實在是讓大明朝疲憊不已。

而如今,這種情況終於是得到了好轉了。對於沿海,因爲重開了海禁的緣故,朝廷也是加大了戰船的配備,再加上如今朝中有錢了,所以這種事情也並不會耗費太多的國力。雖然說隨着扶桑那邊的戰事越來越白熱化的緣故,倭寇的數量也是越來越多,但是因爲大明對於海上的防衛日益重視之下,這種侵擾雖然還是會有,卻是都規模不大,威脅也能夠馬上解除。絕對不會再出現有倭寇集結起來大舉入侵的情況發生了。

而對北方,跟俺答封貢互市之後,大明也是幫俺答平定了內部的不穩。即便是如今,俺答年事已高,想來是活不了多久了。但是對於鑽弄權術實在是太有心得的漢人來說,又怎麼可能會考慮不到這種事情呢。因此,朝廷也更是早有打算,早早地就開始培養韃靼的接班人了。

而對內,西南的僰人之亂,以及遼東的王杲,都是被掃清了。再加上在朝中一些人的提議之下,雖然掃清了這些異族的危害,卻並沒有加大對於異族的管制。因此,如今大明朝內部,那些異族人當中,或許還是會有對於漢人不滿的情形。但是最起碼的,這種不滿,也是被巧妙地控制在一個範圍之內,是絕對不會發生什麼不好的情況的。

甚至於,就連對於漢人自己的百姓來說,朝廷現在也是非常重視的。而最起碼的,從遼東到一直到福建、廣東,這些地方也是極爲受到重視的,絕對不會允許有叛亂在這裡發生。

如今,這些外因基本上都是被控制起來了。而真正能夠撼動大明朝的統治地位的,也就只可能是大明朝的內部了。

現在,張居正就是看到了這樣的存在,不可忽視的存在,繼續下去絕對是要出大亂子的存在了。

對,是大亂子。雖然規模很小,可是這種事情,就如同野火一般。沒有就算了,而一旦有了火種,就會迅速引燃周圍的那些早就已經被榨乾了養分的枯草,形成燎原大火。

這種事情,誰都不希望發生。而尤其是張居正,他是最不希望看到這種事情發生的。不是因爲別的,而如果一旦發生的話,那就是因爲他的《一條鞭法》的緣故了。就算不是直接的原因,那《一條鞭法》也絕對是個誘因。

因爲,如果沒有《一條鞭法》的話,那麼百姓們雖然並不會從那種需要服徭役的狀態中解放出來,但是畢竟這是百姓們早就已經熟悉,並且能夠忍受的方式了。即便是會因此,偶爾在什麼地方發生點什麼問題,但是絕對不會是什麼大問題,不會出現大的動亂。

可是如今,《一條鞭法》頒佈了。若是當地的官吏能夠嚴格執行,不徇私枉法的話,張居正相信,這是比原本要好得多的事情,也不會因此而出現什麼問題的。但是如果說到時候,有的地方不嚴格,想要從中繼續撈一筆,甚至於“雙管齊下”,剝削百姓更甚的話,那麼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了。

雖然說,如今也是有東廠的人在旁邊幫忙,讓事情不會出什麼差錯。但是要知道,東廠畢竟是東廠,東廠可不是設立來就專門爲了張居正的這件事情而檢查百官的,東廠還有別的許許多多的事情要去做,不能因爲這件事情就耗光了它所有的人手。哪怕是這件事情非常重要,也不能這麼做。

因此,早在馮寶答應了張居正之時,就已經是說的很明白了。這件事情他只能盡力幫忙。張凡的錦衣衛是完全分不出來人手的,而東廠也不可能在大明朝所有的縣城全都放上一個人來監視當地的官員。

所以,張居正所擔心的事情,不管如何,還是會發生的。而對於張居正來說,發生這種事情,並不是什麼會令人驚訝的。或許,一些特例的確是會讓他一時之間震驚無比。但是在震驚之後也就能夠明白過來了,這種事情無可避免。

關鍵的問題是,在發生了這種事情之後,如何才能夠迅速地解決這件事情,不讓其繼續影響下去,這纔是最主要的。要不然的話,張居正當真就是責任深重了。

而現在,發生了這種事情。在聽到之後的驚訝過後,張居正也是馬上就回過神來,也是馬上就開始考慮到底應該怎麼辦。

雖然說這種事情的發生,非常的嚴重,絕對不能忽視。但是即便是張居正馬上就開始考慮到底應該怎麼辦,甚至於就算是他馬上就能想出來應該怎麼辦,但是他也是沒有辦法馬上就這麼執行的。這當中牽扯到很多的問題,畢竟朝中的事情,不是說有了辦法,馬上去辦就能夠辦成的。時機,是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有的時候,如果時機不對的話,恐怕不僅僅是辦不好事情,還有可能會出什麼意外也說不定呢。

一個月的時間,張居正找了很多人商量這件事情。而這一個月的時間,也是讓他們想明白了這件事情。

這件事情,絕對沒有調解的可能。而對於膽敢這麼做的人,如果說不殺一儆百,只是表面上的懲罰的話,那麼這是絕對起不到警示的作用的。這會讓其他的人看到,那個人雖然這麼做了,但是這不只是受到了一些輕微的處罰而已嘛。而相比起來這些處罰來說,這些人所獲得的好處,所得到的銀子,卻是還是值得讓其他人效仿,也這麼去幹的。

或許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也不是不知道,或許上一個人能夠倖免於難,但是他們卻是未必。但是畢竟上一個這麼幹的人也當真是沒有喪命,因此,相比起來這些而言,他們覺得錢對他們來說更加有吸引力。因此,還會有這人這麼幹的。

所以,這件事情,絕對不是能夠通過那種不痛不癢的處罰就能夠解決的。幹出來這種事情的人,必須要嚴懲,而且態度必須是嚴懲不貸才行。如果不然的話,不能夠起到警示的作用。而不能警示的話,將來就還會有人繼續犯同樣的錯誤。

甚至於,張居正自己心理都明白,哪怕是將這麼幹的人,拉到京城來凌遲處死,讓全天下都知道。可是將來還是依舊會有人這麼幹的。不過,弄死一個,不管怎麼想,起碼也是能管一段時間的。至於以後如何,那就只能到時候再說了。

第1200章 相邀做客第192章 熱鬧非凡第1388章 追兵不再第1288章 再回王府第617章 治河能臣第1424章 改變想法第1786章 並不簡單第1300章 總算離開第1824章 有些意外第1759章 比較複雜第1148章 擔憂心情第1005章 冷靜應對第473章 事有疑惑第1819章 已是臘月第1426章 原來如此第54章 洞房花燭第1668章 毫無嫌疑第957章 兵來將擋第791章 權衡利弊第1419章 於禮不合第317章 喊冤妄想第599章 說漏了嘴第466章 盛夏來客第703章 突然到來(下)第1214章 來到永寧第21章 被困死地第1856章 該怎麼辦第1673章 表情不對第1850章 很難答應第993章 是與不是第1884章 命中註定第629章 多方考慮第1289章 未來打算第436章 馮寶相商第1388章 追兵不再第1301章 稍作改變第1656章 絕不如此第1092章 冷靜應對第1830章 未來投資第1357章 尷尬局面第13章 隨軍北上第1434章 並不合適第419章 交易之事第1176章 退出江湖第1484章 今日之事第1086章 查到消息第1587章 所謂刺激第1054章 繼續調查第1931章 決定追查第1374章 臨別之前第1808章 難以開口第1315章 即將開始第798章 診脈斷案第557章 解決之道第1191章 峰迴路轉第436章 馮寶相商第434章 貴妃召見(上)第1471章 所謂喝醉第1641章 沒有辦法第1323章 反對聲音第747章 輕鬆應對第139章 愛深恨切第1013章 還是僰人第448章 遺詔風波第388章 跳樑小醜第1491章 不會推遲第1934章 所謂真相(上)第941章 因果關聯第1888章 找準辦法第967章 閒暇無比第354章 塵埃落定第1132章 爲了將來第1887章 身後之事第1590章 另有打算第1850章 很難答應第70章 通情達理第491章 昭雪心事第736章 家之價值第1146章 天生如此第275章 城樓之上上第1310章 早有打算第462章 事成定局第1550章 直接目標第576章 孰重孰輕第1392章 突如其來第1370章 權衡之下第912章 實在怪異第1641章 沒有辦法第1015章 眼線是誰第161章 可能可能第614章 感受如何第850章 公開之秘第1636章 確定是她第1537章 所謂關心第62章 雪地苗影第1799章 最爲難受第1621章 純屬擔心第496章 無權皇帝第641章 怪異心思第692章 太過戲劇
第1200章 相邀做客第192章 熱鬧非凡第1388章 追兵不再第1288章 再回王府第617章 治河能臣第1424章 改變想法第1786章 並不簡單第1300章 總算離開第1824章 有些意外第1759章 比較複雜第1148章 擔憂心情第1005章 冷靜應對第473章 事有疑惑第1819章 已是臘月第1426章 原來如此第54章 洞房花燭第1668章 毫無嫌疑第957章 兵來將擋第791章 權衡利弊第1419章 於禮不合第317章 喊冤妄想第599章 說漏了嘴第466章 盛夏來客第703章 突然到來(下)第1214章 來到永寧第21章 被困死地第1856章 該怎麼辦第1673章 表情不對第1850章 很難答應第993章 是與不是第1884章 命中註定第629章 多方考慮第1289章 未來打算第436章 馮寶相商第1388章 追兵不再第1301章 稍作改變第1656章 絕不如此第1092章 冷靜應對第1830章 未來投資第1357章 尷尬局面第13章 隨軍北上第1434章 並不合適第419章 交易之事第1176章 退出江湖第1484章 今日之事第1086章 查到消息第1587章 所謂刺激第1054章 繼續調查第1931章 決定追查第1374章 臨別之前第1808章 難以開口第1315章 即將開始第798章 診脈斷案第557章 解決之道第1191章 峰迴路轉第436章 馮寶相商第434章 貴妃召見(上)第1471章 所謂喝醉第1641章 沒有辦法第1323章 反對聲音第747章 輕鬆應對第139章 愛深恨切第1013章 還是僰人第448章 遺詔風波第388章 跳樑小醜第1491章 不會推遲第1934章 所謂真相(上)第941章 因果關聯第1888章 找準辦法第967章 閒暇無比第354章 塵埃落定第1132章 爲了將來第1887章 身後之事第1590章 另有打算第1850章 很難答應第70章 通情達理第491章 昭雪心事第736章 家之價值第1146章 天生如此第275章 城樓之上上第1310章 早有打算第462章 事成定局第1550章 直接目標第576章 孰重孰輕第1392章 突如其來第1370章 權衡之下第912章 實在怪異第1641章 沒有辦法第1015章 眼線是誰第161章 可能可能第614章 感受如何第850章 公開之秘第1636章 確定是她第1537章 所謂關心第62章 雪地苗影第1799章 最爲難受第1621章 純屬擔心第496章 無權皇帝第641章 怪異心思第692章 太過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