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歷史巧合

北國之地寒冷非常,雖然還不是極北,卻也讓人得縮緊了脖子。

白天裡的商談其實沒什麼實際結果,雙方也只是說些官面上的明話。黃臺吉知道自己不夠份量,卻也並不在意。晚上,在蒙根都拉克爲張凡這些來使準備的一座蒙古包中。

“你把周圍都看過了?”張凡對着進來的王猛問道。

“回稟大人,周圍我都親自查探過了,沒有形跡可疑之人。我派了幾個弟兄在四周巡視,絕對沒有人可以靠近這裡。”王猛說道。

張凡聽了這才放下心來,對面坐着的王希烈卻是有些摸不着頭腦,不知道張凡半夜三更把自己叫來何事。張凡也不弔他胃口,將白天裡得到的消息告訴了他。王希烈一聽完,心中就把事情的緣由猜了個大概,小聲說道:“怪不得這俺答會這麼急着要和我們商談互市。”

“大人今日和他們可談了什麼?”張凡問道。

“都是些官面上的話,實質的倒是沒有。”王希烈說道,“一來俺答本人不來,談得再多也沒用;二來這黃臺吉雖是俺答第一順位繼承人,可是份量還是輕了些,很多事情他也不能做主。”

“俺答他其實已經到了。”張凡說道。

“這……”王希烈聽到他的話,很是驚異!

“大人終究是禮部的文官,卻沒有咱們錦衣衛會留心。”張凡說道,“不知大人可注意到那黃臺吉身後的年老護衛?”

“張大人的意思是……”王希烈在腦海中回憶了一番那老年侍衛的模樣,一拍大腿,說道,“這俺答老狐狸,居然玩這招,多虧了張大人慧眼識破,要不然我們還被矇在鼓裡!”

張凡隨意地一笑,心想:“你們當然想不到,我上輩子看到這樣的狗血電視劇是在太多了。”

“如此一來明日再和黃臺吉商談倒是能有些實質的東西,我也要早做打算。”王希烈說道,“如今他俺答有求於我們大明,定不能虧待了這份機會,不榨出他幾斤油水,我這禮部侍郎倒算是白當了!”話語間眉飛色舞。

張凡看着他這副模樣,有些好笑,隨即又嚴肅地說道:“大人恰恰會意錯了,應該好生托住他纔是。”

“這是爲何?”王希烈有些疑問,隨即也明白了張凡的意思,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多虧張大人提醒,老夫倒是有些孟浪了。”

“大人不必妄自菲薄,這個消息確實振奮人心,情急之下考慮不周也是在所難免。”張凡說道。

二人都有些明白,王崇古既然把消息傳過來,並非是讓他們和俺答討價還價,而是叫他們托住俺答。王崇古這人打從心理面想滅了韃靼,既然這個辦法整個大明朝一個多世紀都沒有辦成,那就換個辦法,是其力量大大削弱。王崇古必定是已經上奏朝廷,請求隆慶對把漢那吉招降。這樣一來,俺答在韃靼的威信驟降,韃靼那些本就不滿俺答的貴族定會公然反對他。韃靼必然再次陷入內亂之中。如此一來,韃靼無暇南顧,即使韃子再兵強馬壯,王崇古突襲之下也能消滅其幾個大部,那樣一來,大明邊疆更是穩固,豈不甚好。而且張凡相信自己的老師張居正更加會力挺此折。王希烈作爲張居正的副手,有怎麼會不明白上司的行事!

張凡又對他說:“還要有勞大人回去和同僚們好好商議一番,下官倒不是這塊料了。”

“張大人客氣。”王希烈笑着說道。說完就出了帳篷與召集手下商議了。

張凡看着他離開,沒有再說什麼。

第二日一大早,來到亦集乃趕集的牧民更多了,周圍稍近的牧民都收到了這裡有明朝商隊的消息,聽說距離遠些的也要趕來。

亦集乃城中十分熱鬧,張凡帶着王猛也在街上轉悠。他沒有去聽王希烈等禮部的人和黃臺吉以及他那假扮成侍衛的爹扯皮,只是派了趙明前去盯着,自己就開始逛起街來。

這裡並沒有什麼商鋪,牧民們想要獲得自己所需的東西大都在街上拿着自己要交換的物品等待,如此原始落後的以物易物的方式在這裡卻是主旋律。張凡看見很多牧民用自己特有的貨物,像是毛皮、人蔘、鹿茸等等在中原比較稀少的東西和明商交換貨物。看到鹿茸,張凡倒是想起了隆慶讓他尋的壯陽藥來,這次爲了採購這東西,張凡將隆慶從自己內庫中撥給他的十萬兩白銀全都購買了茶磚、布匹等物,一同運了來。

張凡正打算找一位拿着很多藥材的牧民詢問之時,王猛卻拉住了他。張凡順着他的目光望去,前方有人在和商隊的人爭吵。張凡走了過去,發現對方有四人,一老二少和一小孩。

“你這一塊花布怎的要我兩斤人蔘!”說話的是其中一個年紀頗大的漢子,漢話很是流利,“這可不是這裡的尋常貨,是我從白頭山上採回來的。”

白頭山即長白山,張凡聽了他的話,打量了一番這四人,皆是前額剃光,後面梳着長鞭。“女真人!”張凡並不驚訝,之時在此處見到女真人有些意外。

“你就吹吧,白頭山據此處甚遠,你們四人就是打扮的像女真人,我也不信。”這位明商其實認出他手中確實是長半山上的上好人蔘,只不過想多賺些,才這麼說。

那漢子滿面羞紅,彷彿受了天大委屈,卻因不善言辭,說不出話來,倒是那小孩開了口:“你這商人好生無禮,我們女真族人做人堂堂正正,豈會來誆騙你,倒是你這布匹雖是漂亮,卻哪裡值得上這些。”童音雖稚,但是言辭犀利。

張凡頓時對着幾人產生了興趣,在王猛耳邊吩咐一聲。王猛會意,跟那商人說了幾句話,那商人聽完後很是獻媚地對張凡恭敬作揖,也不再爲難這幾人,以極低的代價將布匹換給他們,還多給了些。

那四人見了此景,知道張凡定是位大人物,拿好了東西都過來感謝他。

“這位大人,老漢覺昌安,建州女真部人,帖木兒的後人。”那老人先開口說話,說道帖木兒時,得意中帶着驕傲,“此次帶着兩個小兒子和孫子來此地,也是想讓他們見見世面。”

“帖木兒爲我大明同盟,曾多此派兵擊退元蒙殘黨,當真是位英雄人物。”張凡說道,他倒是絕口不提帖木兒扣押、虐待明朝使臣一事。

覺昌安聽了張凡的讚美也很是高興,指着剛纔和明商爭吵的那個中年漢子介紹到:“這是我四子塔克世。”

塔克世向張凡行禮,張凡也回禮。

覺昌安有指着年紀稍小的漢子說道:“這是老兒五子塔察篇古。”

塔查篇古也和張凡互相問候。

覺昌安正要介紹自己的孫子,誰知那孩子自己來到張凡身前說道:“明朝的大人,我叫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是我阿瑪愛新覺羅塔克世的大兒子,還有一個月就十歲了!”

張凡倒是不見怪這個孩子的直率,凡兒很欣賞他,正要也和他見禮一番,卻突然愣住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這名字好熟悉,這不是……不是清太祖嗎!”張凡心中涌起滔天巨浪!

看着眼前這個還不到一旬的孩童,張凡真不知道該幹什麼了。回到明朝也有些日子,歷史名人也見了不少,開國皇帝倒是第一次見。一瞬間,張凡心裡涌出很多念頭,他倒不覺得努爾哈赤在說謊,畢竟此時的努爾哈赤雖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心智,但始終是個孩子,沒不要隱藏自己。張凡甚至就想馬上命令王猛殺了他,那樣的話……“不行,歷史並不會因爲這點就改變的,殺了他萬一在冒出個努爾哈黑什麼的不是更麻煩!”張凡心裡想着,這纔沒有動手。

努爾哈赤不知道張凡在想什麼,見他沒有對自己迴應,以爲他看輕自己的年紀,對張凡的滿腔感謝頓時化爲失望。張凡這是回過神來,笑着說道:“抱歉,剛纔聽了你的名字,不解其意,怠慢了小兄弟,向你賠罪。”

努爾哈赤聽了他的話,這才釋懷,又重新露出笑容。

張凡接着說道:“我是隨着大明朝廷的使臣來此商談互市的官員,叫做張凡。”

幾人聽了很是恭敬地稱張凡爲大人。王猛在一旁很是疑惑,不知張凡爲何會對一個孩童這番神情。

通過談話,張凡知道覺昌安在部中頗有些地位。如今建州女真其他諸部不滿大明統治,想要造反,張凡猜測覺昌安既不想趟這渾水,也放不下部族之情向大明通風報信,這才帶着幾個小兒子和孫子出來躲難。不過張凡並不打算點破此事,各人有各人的難處,更何況東北那裡有名將李成樑駐守,量建州女真以如今的勢力也翻不出什麼大浪。

“老人家這可走的遠了,奴兒干都司距此地恐怕有幾千裡的路程!”張凡彷彿隨意地說道。

覺昌安頗有些無奈地說道:“我們祖孫四人已在外遊歷了一年有餘,這裡算是最後一站,明兒就要回去了。”

“老人家一路之上可要小心些,如今這韃靼也不安穩。”張凡好心提醒道。

“謝大人關心。”覺昌安說道。

張凡又對着努爾哈赤笑着說道:“若是以後有什麼麻煩,只要你不是豎大旗造反,儘管來京城找我。我在京城倒也有些名氣,你說我的名字就能找到。”那表情活像後世的人販子。

努爾哈赤不知道張凡爲何會跟自己說這些,卻還是好言說道:“謝大人,努爾哈赤定會記住大人的話的。”

“對了,老漢可認識一種叫做肉蓯蓉的藥材?”張凡心想他們常在外走動,詢問道。

“大人說的是何物?”這幾人顯然沒有聽過。

“或是叫做大芸、寸芸。”張凡並沒有帶在身上,只好把肉蓯蓉的樣子描述了一遍。

四人還是搖頭不知,覺昌安說道:“大人,你說的這東西在這裡有很多都相似,有的卻是有毒的。老兒對這裡也算是瞭解,卻也不知道大人要的到底是什麼。還請問大人,這肉蓯蓉是幹什麼的。”

張凡有些不好意思說出口,只得叫過覺昌安,在他耳邊小聲說道:“此物對壯陽有奇效。”

覺昌安一聽就明白了,說道:“大人說的原來這它啊,這東西在你們那叫肉蓯蓉?”

張凡有些小白地點了點頭,覺昌安笑着說道:“這東西在此叫做查幹告亞,雖有些名貴但是並不難找。大人只要說這個名字,這些牧民定會找來很多。”

張凡這才明白,敢情這東西還有個蒙名,卻也不怪那倒黴的太醫沒告訴他,他那裡知道張凡要來韃靼尋此物!

告別了這四人,特別是努爾哈赤,覺昌安也很疑惑張凡爲何張凡這麼在意自己的孫子。張凡正要去向牧民詢問肉蓯蓉的事,平常一直很沉默的王猛卻開口了。

“大人,你爲何對那個努爾哈赤這麼在意,不過一個九歲小兒……”王猛說出了心中的疑惑。

“呵呵,天機不可泄露,你只要記得他將來定是一代猛人就行了。”張凡頗爲神秘地說了句,轉身離開。

“猛人,我怎麼沒看出來這孩子是猛人!難道大人會算命不成!”王猛心中涌起大大的疑問,見張凡也不明說,只好將這事拋在腦後,跟在張凡身後繼續陪他逛起街來。

第1050章 實在太糙第1029章 不是好事第1050章 實在太糙第743章 決定下來第428章 隆慶臨朝第804章 所謂宗室第833章 再次相見第1446章 提前準備第1043章 得意模樣第941章 因果關聯第1493章 就這麼辦第1335章 慢慢變化第91章 伯父之見(下)第972章 拐彎抹角第204章 有償幫助第441章 郭樸所想第1221章 人不自知第399章 絕望邊緣第1433章 錯失機會第639章 社會發展第325章 改變歷史第1105章 行動開始第872章 差點露餡第1132章 爲了將來第1431章 不再擔心第116章 西方計劃(上)第1510章 早有答案第1161章 平安無事第733章 又話往事(上)第598章 委婉提問第1342章 各有煩惱(上)第1199章 完全變樣第840章 馮寶驚訝第1836章 閒不下來第1048章 商議戰術第1162章 信不信任第333章 幫助背後第1209章 將見分曉第484章 早有算計第1796章 逐漸平靜第315章 禮儀之禍第844章 必有內情第232章 清官貪官第579章 無人能擋第544章 乾清宮中第569章 所謂爭鬥第85章 帝王之寶第716章 無法過問第178章 再回揚州第1240章 是蠢是智(上)第320章 真假難辨(下)第1765章 找人幫忙第1587章 所謂刺激第124章 頑固太子第573章 有事難言第472章 所謂現實第85章 帝王之寶第1170章 敵對狀態第1071章 年輕有爲第1596章 原來如此第1836章 閒不下來第831章 供不應求第263章 所謂天朝第573章 有事難言第1295章 亭中閒話第652章 心如火燎第137章 終肯開口第1179章 商討辦法第368章 順利致仕第824章 所謂抱負(下)第343章 爲人臣子第847章 黑臉白臉第1330章 問個明白第757章 只需監視第811章 仇人相見第1329章 熱鬧起來第850章 公開之秘第203章 太監相鬥第1480章 總算送走第758章 安插人手第1839章 幫不了忙第1922章 絕不甘心第374章 慧眼識人第1702章 悄悄行動第1715章 不同一般第266章 太監萬忠第53章 喜日將近第713章 就不悔改第451章 新皇登基第1835章 果斷非常第471章 冠冕堂皇第1032章 是個機會第1694章 如果如此第637章 心有所屬第1487章 可能如此第246章 勸說伯父第1250章 事先安排第900章 想要推卸第1199章 完全變樣第943章 實在煩人
第1050章 實在太糙第1029章 不是好事第1050章 實在太糙第743章 決定下來第428章 隆慶臨朝第804章 所謂宗室第833章 再次相見第1446章 提前準備第1043章 得意模樣第941章 因果關聯第1493章 就這麼辦第1335章 慢慢變化第91章 伯父之見(下)第972章 拐彎抹角第204章 有償幫助第441章 郭樸所想第1221章 人不自知第399章 絕望邊緣第1433章 錯失機會第639章 社會發展第325章 改變歷史第1105章 行動開始第872章 差點露餡第1132章 爲了將來第1431章 不再擔心第116章 西方計劃(上)第1510章 早有答案第1161章 平安無事第733章 又話往事(上)第598章 委婉提問第1342章 各有煩惱(上)第1199章 完全變樣第840章 馮寶驚訝第1836章 閒不下來第1048章 商議戰術第1162章 信不信任第333章 幫助背後第1209章 將見分曉第484章 早有算計第1796章 逐漸平靜第315章 禮儀之禍第844章 必有內情第232章 清官貪官第579章 無人能擋第544章 乾清宮中第569章 所謂爭鬥第85章 帝王之寶第716章 無法過問第178章 再回揚州第1240章 是蠢是智(上)第320章 真假難辨(下)第1765章 找人幫忙第1587章 所謂刺激第124章 頑固太子第573章 有事難言第472章 所謂現實第85章 帝王之寶第1170章 敵對狀態第1071章 年輕有爲第1596章 原來如此第1836章 閒不下來第831章 供不應求第263章 所謂天朝第573章 有事難言第1295章 亭中閒話第652章 心如火燎第137章 終肯開口第1179章 商討辦法第368章 順利致仕第824章 所謂抱負(下)第343章 爲人臣子第847章 黑臉白臉第1330章 問個明白第757章 只需監視第811章 仇人相見第1329章 熱鬧起來第850章 公開之秘第203章 太監相鬥第1480章 總算送走第758章 安插人手第1839章 幫不了忙第1922章 絕不甘心第374章 慧眼識人第1702章 悄悄行動第1715章 不同一般第266章 太監萬忠第53章 喜日將近第713章 就不悔改第451章 新皇登基第1835章 果斷非常第471章 冠冕堂皇第1032章 是個機會第1694章 如果如此第637章 心有所屬第1487章 可能如此第246章 勸說伯父第1250章 事先安排第900章 想要推卸第1199章 完全變樣第943章 實在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