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3章 決不放棄

皇帝有了子嗣,這件事情在封建時代而言,絕對是天下一等一的大事。而面對於這件事情,不僅僅是對於此本就是非常期待的李太后是非常高興,就連朝中的那些大臣們,他們大部分的人對此也都是非常高興的。畢竟,皇帝有了子嗣,也就意味着將來有人能夠繼承皇位了。而有人繼承皇位,也就意味着大明的皇室血脈是可以繼續延續下去的。這對於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但是,就如同那句話所說的,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既然有人因爲這件事情而跟到高興,那麼同樣的也就有人會因爲這件事情而感到不爽了。當然,如今的這件事情,大部分的人都是覺得高興的。但是也是有一部分的人感到不高興,而且他們不高興的程度,相比起來那些高興的人,那可是要深得多了。

畢竟,相比起來剛剛纔當上皇貴妃並沒有多久的王淑媛來說,早就已經得到朱翊鈞的寵愛不短時間的鄭氏,自然是會聚集更多朝中的大臣。雖然說相比起來總體而言,這些人實際上還是少數,但是也已經是有人站在鄭家的陣營了。而問題就在於,如今王貴妃生下了朱翊鈞的第一個孩子,這麼一來的話,有很多事情都會變得不一樣了。

原本,這些人就是將賭注全都下在了鄭氏的身上。當然,那個時候就如此做是非常有風險的,畢竟那個時候皇后還並未產子,萬一皇后生下了男孩的話,任何想法都會付諸東流。因此,那個時候,這麼做的人還並不是太多的。

但是等到皇后生下了孩子,卻是一個女孩的時候,這就讓下面的那些人看明白風向了。他們能夠看得出來,朱翊鈞並不是很喜歡這位皇后。而這個時候,皇后生下了女孩,那麼下一位,不管是怎麼想,都應該是朱翊鈞最爲寵愛的鄭氏了。而只要鄭氏能夠生下男孩的話,所有的一切都會變得非常明瞭了。

因此,原本就已經投靠到鄭氏一方的人,如今是變得更有信心了。而那些原本還在觀望的人,也是下定了主意,趕忙向鄭家的人獻殷勤。雖然說這種先看結果再做決定的辦法,在這裡卻是顯得有些不妥當。但是對於纔剛剛進入這權力中心的鄭氏一族來說,他們如今是急需要擴大自己的勢力的。因此,對於前來投靠的人,他們也是來者不拒了。

而原本,這一切全都是在如此美妙的計劃當中。而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麼朱翊鈞的第一個兒子,那將是由鄭氏所生的。而憑着朱翊鈞對鄭氏的寵愛,將來鄭氏的兒子就一定會被封爲太子,再到以後,登基繼位。而他們這些在早期就已經明確了陣營的人,等到那個時候,也就是他們飛黃騰達,掌控朝政的時刻了。

這一切,就是如此計劃的,非常好,甚至於可以說根本就不會出什麼意外的。

但是,顯然世界上也根本就不會有不可能的事情。而最終,這件事情還是出了問題了,並且,這個問題並不是出在鄭氏,以及鄭氏那邊陣營的什麼人當中。而是出現在了朱翊鈞的身上。

朱翊鈞身爲皇帝,臨幸宮中的一個宮女,這可以說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誰都沒有想到,就這麼一次,這個宮女就懷上了。而且更加巧合的是,如果說這個宮女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宮女,那倒也是罷了。但是偏偏的,這個宮女還就是服侍在李太后的身邊,並且是深得李太后喜愛的。如此一來,這麻煩也就出現了。

而最終,這個麻煩演變成了鄭氏一方陣營的所有的人都不希望看到的場面了。王淑媛懷了身孕是他們所沒有想到的。但是當他們知道了之後,覺得這件事情也沒什麼,畢竟皇帝如果沒有很多子嗣的話,那反倒是會讓人覺得奇怪了。

而即便是在李太后在背後的鼓動之下,王淑媛從一個普通的宮女成爲了皇貴妃。但是這對於這些人來說,也並沒有什麼。在這些人看起來,這也只不過是李太后抱孫子的想法實在是太過迫切了的緣故。再說了,王淑媛未必就當真是能夠生下男孩的。而只要她所生的不是男孩的話,那麼這一切也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了。就算是皇貴妃的位子,將來也是可以找個理由將她弄下去的。而只要將來鄭氏能夠生下男孩,一切的一切,也就都能夠確定了。

但是,這些人是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王淑媛居然還當真就生了個男孩。這一下,這可是將這些人都趕進了一個死衚衕了。

一時之間,這些人,即便是已經站在了鄭氏一族的陣營當中,甚至於當中有些人更是將自己的把柄都壓了進去,以表忠心。但是即便是如此,在王淑媛生下了男孩之後,這些人的心思也是有了一些變化的。

不過最終,這也只是這些人內心的變化罷了。畢竟,相比起來鄭氏,王淑媛可並沒有一個有着那麼多心思的父親,所以他們父女倆並沒有想要因此而鑽營什麼。再加上鄭氏一族那邊,的確是對於這件事情的反應比較大。

當然,最爲根本的,可以讓鄭家繼續留住那些朝中之人的心思的緣故,還是因爲朱翊鈞對於王貴妃的那種冷待的態度。

雖然說,因爲當中的一些原因,朱翊鈞對於王貴妃的態度,並不是厭惡,也並不帶着痛恨。但是最起碼的,也還是非常冷淡的。而這種冷淡,實際上對於那些人來說也就足夠了,這已經是讓他們知道了,朱翊鈞並不會太過重視王貴妃以及她所生的兒子。而最重要的是,朱翊鈞這邊還有鄭氏在他耳邊吹枕頭風。如此一來,很多事情也就變得很容易看了。

因此,這些人覺得,如今就要下定論,說鄭氏的將來不會太好的話,也實在是有些言過其實了。因此,這些人雖然是出現了一些動搖,但是他們最終卻還是站在了鄭氏一族的那邊。

其中的原因當然有很多,但是最終說起來的話,實際上也就是很簡單的一個道理。那就是相比起來如今看起來雖然是一步登天,並且風光無限的王貴妃而言,鄭淑嬪卻依舊是有着美好的未來的。

總之,就是這麼回事了。

雖然說,朱翊鈞有了兒子了,甚至於他的名字,都是由朱翊鈞按照祖制所起,名叫朱常洛。但是,顯然朱翊鈞並不喜歡自己的這個兒子。當然,畢竟是自己的兒子,再加上一些其他的緣故,所以朱翊鈞對於自己的這個兒子,也並不討厭。但是就因爲鄭氏的原因,即便是自己的兒子,但是朱翊鈞也自然是不會太過關注的。

可是,朱翊鈞不關注並不代表其他的人就不關注了。實際上,對於這個孩子的出生,朝中所有的人都將此視爲了一等一的大事。而不同於那些個一直支持鄭家的人,其他的人覺得這件事情那是非常重要的。在他們看來,這個孩子,也就是將來必定要繼承朱翊鈞皇位的人了。

而這種想法,可不僅僅只是朝中的那些人,實際上就連李太后也是這種想法的。甚至於,李太后都有在朱常洛剛剛出生的時候,就將他立爲太子的想法。

當然,李太后的這個想法,且不論鄭氏和朱翊鈞會不會答應,她這個想法本身就已經非常激進了。而對此,朱翊鈞想要反駁,也並不用如同之前的那麼無措了,他只需要找個很正當的理由,就說如今朱常洛纔剛剛出生

,還不知道將來的情形。而立儲君的事情,可是關係到國本大事的,因此不能馬虎。所以,朱翊鈞是規勸自己的母后,打算等過幾年之後,看看朱常洛到底如何了,再做打算。

朱翊鈞所說的這個理由那是極其正當的,即便是李太后也沒有任何理由來反駁。當然,更加重要的這一次,朱翊鈞說出這個理由的時候,並不是那種牽強附會的感覺,甚至於就連表情都是非常正經的。而也正是因爲朱翊鈞如此,所以李太后才覺得朱翊鈞在這件事情上面也是當真考慮明白了之後才如此說的。因此,李太后也並沒有反對這件事情,就這麼答應了下來。

而這,也是讓朱翊鈞鬆了一口氣。要知道,如果說答應了下來,現在就封朱常洛爲太子的話,那麼對於朱翊鈞本人來說還沒什麼。但是恐怕,自己將來可就會不得安寧了。他並不是不瞭解鄭氏的心思,或許對於王淑媛成爲貴妃的這件事情,鄭氏也並沒有大吵大鬧。但是如果說朱常洛成爲太子的話,那麼鄭氏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

當然,若當真是如此,朱翊鈞也完全可以安慰她,說這只是暫時的,將來可以再議。但是這種事情,恐怕鄭氏也不會相信他。畢竟儲君一旦立下,想要撤換那當真是非常麻煩的。除非是太子將來做了什麼大錯之事,這纔是好有理由。但是問題在於,恐怕到時候,不管是王淑媛還是朱常洛,也都會小心翼翼的不會犯錯。而到那時,朱翊鈞即便是想要找個小理由,那也是不可能的,畢竟廢立儲君之事,有的時候當真不是皇帝一個人就能夠說了算的。朝中的那些個 大臣們可不是吃素的。更何況在大明,皇帝雖然是國家的統治者,可是皇帝卻也並不能決定一切。如果當真是什麼提案,引得滿朝文武全都反對的話,皇帝想要強制作出決定,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因此,爲了避免這種事情,朱翊鈞也就只有如此才行了。

好在這一次,他是沉住了氣,讓李太后相信了他的話的同時,也沒有反對這件事情。

不過這裡倒也還是要說一句。雖然說對於朱翊鈞而言,讓他的哪一個兒子來做太子,對他本人而言都沒有什麼關係。甚至於,因爲張凡對他的教導,讓朱翊鈞也是有了一種,既然是要選擇儲君,那就不僅僅是要爲了延續大明皇室的血脈,甚至於還要在將來保證大明江山能夠延續下去。因此,在到底應該選哪個人來當太子的這件事情上面,朱翊鈞並不會太過拘泥,而是要找最爲合適的人。

雖然說,他現在也就只有朱常洛這麼一個兒子,但是顯然,作爲一個皇帝自然是不可能只有一個兒子的。因此,將來到底讓誰來做太子,如今也的確是不用馬上考慮的事情了。

但是朱翊鈞不馬上考慮,有人卻是絕對會有這個心思的。就比方說鄭氏吧。

她在這件事情當中,從一開始就錯了。雖然說錯誤的本身,並不是她本人造成的,甚至於是她根本就沒有辦法左右的事情。但是對於鄭氏來說,有很多事情,都是如此。

首先一點,她並不覺得朱翊鈞臨幸一個宮女會有什麼問題,但是問題是這個宮女卻是懷上了朱翊鈞的孩子。

其次,這個宮女如今比她更先一步坐上了皇貴妃的寶座,而這一點同樣也不是鄭氏的錯誤,卻依舊是發生了。而面對於此,她也是沒有辦法。

最後就是,雖然前兩件事情,並不是鄭氏的錯,同樣也並不是她能夠左右的事情。但是鄭氏對此,即便是已經輸了兩場,卻也並不會覺得灰心。畢竟,到底如何,還是要看誰能夠先生下朱翊鈞的第一個兒子纔算數的。如今皇后只是生下了一個公主,因此,對於鄭氏來說,皇后已經沒有威脅了。而雖然如今,這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王淑媛也是懷上了朱翊鈞的骨肉,但是經歷過皇后的那件事情之後,鄭氏並不覺得,王淑媛還當真就能夠生下個男孩來。所以,對於王淑媛,不管是她被朱翊鈞臨幸了一次,還是說她就這麼一次就懷孕了。甚至於,因爲她被朱翊鈞臨幸了一次就懷孕了的緣故而當上了皇貴妃。總之,這些事情對於鄭氏來說,根本就沒有一點關係,她也根本就不在乎這件事情。

但是,她最爲在乎的一件事情,在她以爲是不可能發生的情況下,最終還是發生了。那就是王淑媛當真是不負朝中多位大臣們的期待,當真是給朱翊鈞生下了一個男孩。

或許之前的所有事情,對於鄭氏來說都是無關緊要的。但是唯獨就只有這一件事情,是鄭氏絕對沒有辦法接受的。

皇帝的第一個兒子,這代表着什麼,所有的人都心裡有數。而即便是皇帝都不喜歡這個孩子,但是將來,這個孩子也還是會成爲皇位最有利的競爭者。而鄭氏,她即便是有着朱翊鈞的寵愛,她即便能夠在沒有過多久的時候就能夠也爲朱翊鈞生下一個男孩。但是到那個時候,即便是現在,鄭氏就馬上能夠懷上朱翊鈞的孩子,讓她的孩子成爲朱翊鈞的第三個孩子的同時,也是朱翊鈞的第二個兒子。可是第二永遠是第二,除非朱常洛發生什麼意外,要不然的話,想要讓朱翊鈞立他的第二個兒子當太子,這還是非常有難度的。

當然,也可以朱翊鈞生前不立太子,而遺詔上立下繼承人之名。雖然說這恐怕是要等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對於鄭氏來說,這也並不是她等不起的。可是問題就在於,皇帝的遺詔,卻也是未必就能夠按照上面所寫的那麼去執行。這並不是沒有先例的,更何況在大明,朝中的那些大臣們,手中的權力當真是不小。

所以,也就是說,事情到了這一步,鄭氏已經是輸了。雖然還沒有完全輸的連一點回轉的餘地都沒有,但是她已經是落下一大截了。

而面對這種事情,鄭氏當真是不甘心,非常非常的不甘心。當時,她在等着消息,等着王淑媛生下來的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的消息。

之前,朝中的大臣們堅信王淑媛會生下男孩的消息,她並不是不知道。但是她卻並不相信這件事情,她認定王淑媛不會生下男孩,她認定自己還有機會。但是即便是如此,這種事情,她的心中還是會有些不安,不,是非常的不安。她就一直在考慮,萬一說王淑媛當真是生下男孩的話,那麼她該怎麼辦!她的將來又該怎麼辦。

她好幾次都是安慰自己,強自將這種沒有來的擔心給安撫下去。但是結果,她還是沒有辦法做到。

而最終的結果,似乎是她的不安已經預示到了。果然,王淑媛生下了男孩。

聽到這個消息的鄭氏,猶如晴天霹靂一般,整個人就呆愣在那裡。她沒有想到,自己計劃了這麼多年,也隱忍了這麼多年。對於朱翊鈞好言好語,總算是迎來瞭如今的大好形勢。但是卻是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面就毀於一旦,她當真是不願意相信這件事情。

不過,當她回過神來的時候,她也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在她看來,這件事情還不算完。就算是王淑媛生下了男孩,那又如何!這又不是什麼紛爭之時,儲君之位必立長不立幼。她覺得自己還有機會來挽回這個劣勢。而她也是馬上就開始考慮起來,到底應該怎麼辦了。

第488章 重開經筵第1761章 實在爲難第919章 身不由己第970章 搖擺不定第863章 前因後果第1431章 不再擔心第1292章 真話假話第786章 證物登場第288章 昏睡醒來第1453章 還是麻煩第1669章 毫無疑問第1373章 理由充分第200章 何謂名聲第1562章 讓其明白第5章 街市偶遇第1815章 只能如此第1044章 花園亭中(上)第1520章 不知所措第85章 帝王之寶第540章 混亂升級第1710章 衆所期待第907章 錦上添花第749章 本末倒置第515章 秋收之際第319章 真假難辨(上)第1016章 收徒之心第838章 繼續尷尬第1371章 天大人請第606章 吃不吃虧第1498章 總算打發第1649章 這麼安慰第571章 無聊原因第728章 重壓釋放第890章 壓軸演出第119章 馮寶告狀第1635章 困難重重第595章 飯後詢問第490章 風平浪靜第341章 有利條件第574章 事有底線第1725章 戰事結束第1506章 提前告知第1759章 說個明白第542章 欺負年幼第1783章 前後不同第838章 繼續尷尬第1767章 已經決定第1718章 嚴重情形第332章 管理問題第1211章 主動開口第11章 邊關告急第216章 暗流涌動第1474章 兄弟見面第653章 擔心過頭第1299章 不再計較第171章 大膽太子第1389章 強烈期盼第1761章 有些難辦第1080章 原來如此第1215章 以官壓人第843章 匪夷所思第1865章 有驚有險第332章 管理問題第481章 過程結果第233章 要你幫忙第1080章 原來如此第1232章 當時之事第1875章 絕不消停第1564章 找不到人第706章 不能不問第685章 和和氣氣第179章 所謂親戚(上)第97章 應天巡撫第316章 馮寶發難第1360章 陰鬱非常第1332章 突然動手第505章 家中煩惱第589章 錯誤判斷第995章 裡頭有人第1629章 困擾不已第一前一百二十六章 略有懷疑第339章 做官不易第1785章 總算醒來第1376章 皇宮之中第471章 冠冕堂皇第490章 風平浪靜第333章 時代之便第117章 西方計劃(下)第344章 就是他了第1039章 八卦之魂第180章 所謂親戚(下)第1655章 問一問他第506章 岳父到來第764章 所謂粗獷第273章 大戰開啓第1329章 熱鬧起來第1147章 自大狂妄第1512章 所謂閒趣第985章 真是好人第426章 美好未來
第488章 重開經筵第1761章 實在爲難第919章 身不由己第970章 搖擺不定第863章 前因後果第1431章 不再擔心第1292章 真話假話第786章 證物登場第288章 昏睡醒來第1453章 還是麻煩第1669章 毫無疑問第1373章 理由充分第200章 何謂名聲第1562章 讓其明白第5章 街市偶遇第1815章 只能如此第1044章 花園亭中(上)第1520章 不知所措第85章 帝王之寶第540章 混亂升級第1710章 衆所期待第907章 錦上添花第749章 本末倒置第515章 秋收之際第319章 真假難辨(上)第1016章 收徒之心第838章 繼續尷尬第1371章 天大人請第606章 吃不吃虧第1498章 總算打發第1649章 這麼安慰第571章 無聊原因第728章 重壓釋放第890章 壓軸演出第119章 馮寶告狀第1635章 困難重重第595章 飯後詢問第490章 風平浪靜第341章 有利條件第574章 事有底線第1725章 戰事結束第1506章 提前告知第1759章 說個明白第542章 欺負年幼第1783章 前後不同第838章 繼續尷尬第1767章 已經決定第1718章 嚴重情形第332章 管理問題第1211章 主動開口第11章 邊關告急第216章 暗流涌動第1474章 兄弟見面第653章 擔心過頭第1299章 不再計較第171章 大膽太子第1389章 強烈期盼第1761章 有些難辦第1080章 原來如此第1215章 以官壓人第843章 匪夷所思第1865章 有驚有險第332章 管理問題第481章 過程結果第233章 要你幫忙第1080章 原來如此第1232章 當時之事第1875章 絕不消停第1564章 找不到人第706章 不能不問第685章 和和氣氣第179章 所謂親戚(上)第97章 應天巡撫第316章 馮寶發難第1360章 陰鬱非常第1332章 突然動手第505章 家中煩惱第589章 錯誤判斷第995章 裡頭有人第1629章 困擾不已第一前一百二十六章 略有懷疑第339章 做官不易第1785章 總算醒來第1376章 皇宮之中第471章 冠冕堂皇第490章 風平浪靜第333章 時代之便第117章 西方計劃(下)第344章 就是他了第1039章 八卦之魂第180章 所謂親戚(下)第1655章 問一問他第506章 岳父到來第764章 所謂粗獷第273章 大戰開啓第1329章 熱鬧起來第1147章 自大狂妄第1512章 所謂閒趣第985章 真是好人第426章 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