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2章 大明國公

????“陛下召老臣覲見,不知所謂何事?”張凡那並不蒼老,但是卻非常渾厚的聲音響了起來。

“老師,你來了,朕可是一大早就等在這兒了。”見到張凡的朱翊鈞,那當真是高興的很,“畢竟今天是大日子,所以朕也是沒辦法睡着了。”

“陛下這可是說笑了。”張凡笑了笑,說道,“不過這日子確實有些早了,老臣入宮的時候,纔不過剛到卯時。”

“那老師可知道,朕這個時辰讓老師進宮,所謂何事?”

“這……老臣可當真是猜不到了。難不成……難不成陛下反悔了?”張凡用着一副很是不確定的口氣,如此問道。

“這怎麼可能?”朱翊鈞卻是失聲而笑,擺了擺手,說道,“說起來,朕這一輩子,當真是出爾反爾了無數次了,當中也是有大有小。但是這一次,這件事情,朕可是不可能反悔的。”

“陛下……”張凡點了點頭,“那不知陛下這次讓老臣這個時候來宮中,到底所謂何事?亦或是說,陛下只不過是想要跟老臣說說話?”

“沒錯,老師,朕就是這個意思。”朱翊鈞說道,“如今距離上朝還有近一個時辰的時間,之前聽人說,洛兒那裡也都準備好了。想來,這個日子洛兒也是很緊張吧。那就由他去了。至於說朕這裡,或許也是因爲這個日子的緣故,所以朕這纔是想要找老師談談。不對,與其說談談,倒不如說就是想找老師說說話罷了。”

“陛下的心情,老臣可以理解。”張凡點了點頭,“那麼, 陛下具體想要說什麼?”

“說來也是奇怪。如今算算看,朕從第一次跟老師見面,到現在也都已經五十多年了。那年朕還是太子,雖然在父皇和母妃的眼中,朕那時候一直都是一個很聽話的模樣。不過若是朕沒記錯的話,當時老師第一次看到朕的時候,那時也是一副頑皮的模樣吧。”

“老臣記得很是清楚。當時身爲太子的陛下,正爬在一棵樹上,記得兩個小太監當真是沒有辦法。”

“當時老師是怎麼想的?”

“如今說出來倒也不怕陛下說什麼了。當時,老臣也不過是個剛入仕途的雛兒。雖然老臣那是連中三元,先帝當年也很是賞識。無奈卻是因爲心中理念不同,讓徐閣老厭惡了。所以也是沒有別的辦法。若不是先帝賞識,讓老臣當時去教導陛下讀書的話,恐怕如今,老臣即便是跟陛下相熟,卻也不會如同現在這般,恐怕只是一般的君臣關係了。”

“如此說來,這倒還是要感激徐閣老了!說起來,老師對朕的印象如此,老師可知道當時朕是怎麼想的?”

“還請陛下說來。”

“當時着呢也是聽到,說是又給朕找了個教書的。說實在的,朕這心裡面,並不怎麼歡喜。平日裡朕雖然也是玩耍,但是卻也並沒有那麼無法無天。實際上那天朕是故意如此,爲的就是要讓來人知難而退的。最起碼的,也是不要太過管束朕了。

“而且,以往教導朕的那些個人,各個都是死板的要死,一句話說的不對,一件事做得不對,那可都是要鬧上好半天才肯罷休的。所以,當時聽聞老師前來,不熟悉的時候,有聽聞是個解元、會元、狀元連中之人,恐怕即便是年紀不大,行事起來也是如同朝中的那些老傢伙一般死板。所以朕當時,心中一直很是討厭。”

“那後來呢?陛下在見了老臣之後,還是如此。還是說見到了老臣之後就改了想法了呢?”

“剛剛見到老師的時候,朕還沒改變想法。老師還請不要怪朕,畢竟朕當時雖然年紀小,可是也見過不少人了,這表裡不一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若是僅僅因此而斷定一個人到底如何的話,實在是太過武斷了。誠然,當時朕是一律把人都往壞處想,這倒也是朕的不是了。

“但是,從老師一開口之後,朕就被老師所說的話給吸引了。老師並未如同那些人一般,只是死說書上的東西,反倒是給朕講起來了一些其他的事情。那些事情朕不僅僅只是喜歡聽,卻是每次聽完,都能明白一些道理。從那以後,朕就喜歡聽老師的教導了。”

“如此還要多謝陛下誇獎了。”

“說來,如今想想看,老師的這個法子,恐怕也不是對誰都有用吧。洛兒倒是不錯,不過想來,不管老師用什麼辦法,他都會學的很好。反倒是洵兒,想來不管老師用什麼辦法,他也未必能學得好。

“如今看看,洛兒已經是有了一國之君的樣子了;倒是洵兒那裡,不管是對他再怎麼好,似乎這種好反倒是成了壞事。如今他就藩在外,這纔多少年,就弄出來了這麼多的事情。”

“倒是不說福王,不過太子殿下的事情,陛下已經想清楚了嗎?”張凡突然更改了話題,“說起來如今陛下的年紀也並不大,而太子殿下雖然年紀不小了,可是卻也不用如此着急。更何況,陛下就連皇太孫也都已經封了。”

“但是如今想想看,朕還這麼坐着這龍椅,卻也是沒什麼意思了。而且這都這麼多年了,朕該做的也都做了。如今想想看,是應該退位讓賢了。”

沒錯,今天是萬曆四十八年的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同時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早在三個月前,萬曆皇帝朱翊鈞就下了一道聖旨,打算退位,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當今的太子朱常洛了。而今天,就是這麼個日子了。

皇位的禪讓,這當真是一件重大無比的事情。畢竟在這個封建皇權時代,皇帝就是整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更何況是在這片大地上,這更是非同一般的事情。因此,今天也可以說是最爲隆重的一天。

說起來,皇帝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有此來延續皇室的血脈,這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也絕對沒有人能夠對此而提出任何的異議。更何況,如今朱翊鈞所要傳位的人,那可是他的長子,而且又是太子,並且是朝中所有的人都認定的太子。因此,這件事情更是名正言順了。

不光只是如此,朱翊鈞這麼做,還有一個不同的地方。要知道,縱觀整個中國歷史上的皇帝,當真是在活着的時候就將皇位傳給自己兒子的人是少之又少的。絕大多數都是在他死了之後,皇位才自動由太子繼承。這種皇帝退位讓賢的事情,不是沒有,實在是太少了。

但是同時,這麼做也是有個好處的。換一位皇帝,改換一下治國的方式,也當真是能夠讓國家和朝廷保持活力的辦法。只不過很多的皇帝都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朱翊鈞能夠這麼做,這當真是引得朝中所有人的一致稱讚的。

“說起來,朕這個時候讓老師進宮,還有件事情。”朱翊鈞說道,“若是朕沒有記錯的話,老師的兒子,張言益,如今也已經是吏部侍郎了吧。”

“陛下說的沒錯,言益他如今也已經不小了。”

“前天,洛兒跟朕提起來過,打算讓他入閣。”

“這……”張凡一時之間有些驚訝,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朕倒是覺得這樣也好。”朱翊鈞卻是一副很平靜的模樣,說道,“新皇登基,這朝中勢力總是要有所更改纔是好事。”

“如此,就但憑陛下的意思了。”

“還有件事,是關於老師的。”朱翊鈞接着說道,“如今我大明可算是一片欣欣向榮之貌。與北疆的事情,雖然自從開國以來就未曾斷過紛爭,但是最起碼的,這邊軍也從未輸過。而即便是面對海外,也是遊刃有餘。如今,不僅百姓們有吃有穿,這良田之下也多有收成。若是說到朝中,雖然黨派之爭猶在,但是也不會擾亂朝政。這些事情,那可都有老師的功勞啊!”

“陛下此言謬讚了。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這些都是身爲臣子所應當做的。況且,老臣在這些事情當中也並非功勞最大之人。”

“老師如今就不必過謙了。只是奈何,這幾十年以來,老師的官職卻是從未變過。因此,朕今日也是做了個打算,就在大典之上。”

“這……”張凡立刻想要說些什麼。

“這時辰也差不多了,老師,同朕一同去吧。”說罷,也不再讓張凡開口便起身行去。

萬曆四十八年,五十八歲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將皇位傳讓給了自己的兒子朱常洛,自己則是作爲太上皇隱退之後了。

而就在明光宗的繼位大典上,第一件宣佈的事情,就是當朝太傅張凡,封爲興國公,世襲。

想來如若不是當年有祖訓,大明不再有異姓王的話,恐怕這封號還能再上一層。

不過對於張凡來說,這也已經足夠了。在這一世幾十載,總算是沒有平白走一遭。而歷史,也正是因爲他的緣故,從這一時刻開始,一切都已經不一樣了。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1097章 以後安排第111章 反腐打算第1272章 勸你罷手第256章 臨別贈言第713章 就不悔改第1743章 事情太多第411章 重遇故人第1224章 接着打算第1817章 之所謂家第1060章 門派大小第795章 再次開審第1331章 不說理由第1270章 所謂信任第1137章 相比之下第1428章 實在反常第1609章 準備應戰第272章 敵軍襲來第1011章 淵源所在第1199章 完全變樣第803章 渾身是戲第1883章 決不放棄第1910章 再次換人第1636章 確定是她第357章 打住心思第1331章 不說理由第395章 千里分毫第1733章 只能如此第1512章 所謂閒趣第1137章 相比之下第422章 馮寶打算第1061章 如此身世第990章 不請自來第990章 不請自來第1892章 必有一麻煩第1163章 無聊太監第451章 新皇登基第1760章 意義不同第191章 心狠手辣第399章 絕望邊緣第1472章 疑惑不解第1184章 只能如此第1719章 所謂恐懼第1528章 主動前來第308章 帝皇執念第681章 有趣之事第901章 其中利害第720章 毫無變化第237章 馮寶近聞第428章 隆慶臨朝第1047章 據實相告第65章 危難真情第934章 捷報傳來第218章 準備工作第1483章 原來如此第1514章 完全明白第974章 想找麻煩第1831章 裝模作樣第256章 臨別贈言第1823章 並不特殊第581章 所謂仇怨第1838章 慢慢解決第531章 遼東之事第288章 昏睡醒來第430章 情況堪憂第1515章 奇人奇藥第713章 就不悔改第1776章 只能同意第59章 形勢變化第1415章 重新認識第1030章 危急再臨第1527章 不好感覺第1927章 有些不安第625章 答非所問第1914章 糊塗打算第40章 離前承諾第890章 壓軸演出第332章 管理問題第1536章 真不乾脆第658章 未來之禍第1471章 所謂喝醉第1523章 再無瓜葛第1492章 多做準備第455章 率先出手第322章 暴力掠奪第1080章 原來如此第394章 兩邊打算第1680章 心思如何第1250章 事先安排第17章 初次觀戰第1074章 繼續表演第733章 又話往事(上)第411章 重遇故人第584章 光明黑暗第1894章 突然回來第487章 人心之變第1370章 權衡之下第593章 寡婦是非第1291章 放不下心第961章 別出心裁第1294章 沒有掃興
第1097章 以後安排第111章 反腐打算第1272章 勸你罷手第256章 臨別贈言第713章 就不悔改第1743章 事情太多第411章 重遇故人第1224章 接着打算第1817章 之所謂家第1060章 門派大小第795章 再次開審第1331章 不說理由第1270章 所謂信任第1137章 相比之下第1428章 實在反常第1609章 準備應戰第272章 敵軍襲來第1011章 淵源所在第1199章 完全變樣第803章 渾身是戲第1883章 決不放棄第1910章 再次換人第1636章 確定是她第357章 打住心思第1331章 不說理由第395章 千里分毫第1733章 只能如此第1512章 所謂閒趣第1137章 相比之下第422章 馮寶打算第1061章 如此身世第990章 不請自來第990章 不請自來第1892章 必有一麻煩第1163章 無聊太監第451章 新皇登基第1760章 意義不同第191章 心狠手辣第399章 絕望邊緣第1472章 疑惑不解第1184章 只能如此第1719章 所謂恐懼第1528章 主動前來第308章 帝皇執念第681章 有趣之事第901章 其中利害第720章 毫無變化第237章 馮寶近聞第428章 隆慶臨朝第1047章 據實相告第65章 危難真情第934章 捷報傳來第218章 準備工作第1483章 原來如此第1514章 完全明白第974章 想找麻煩第1831章 裝模作樣第256章 臨別贈言第1823章 並不特殊第581章 所謂仇怨第1838章 慢慢解決第531章 遼東之事第288章 昏睡醒來第430章 情況堪憂第1515章 奇人奇藥第713章 就不悔改第1776章 只能同意第59章 形勢變化第1415章 重新認識第1030章 危急再臨第1527章 不好感覺第1927章 有些不安第625章 答非所問第1914章 糊塗打算第40章 離前承諾第890章 壓軸演出第332章 管理問題第1536章 真不乾脆第658章 未來之禍第1471章 所謂喝醉第1523章 再無瓜葛第1492章 多做準備第455章 率先出手第322章 暴力掠奪第1080章 原來如此第394章 兩邊打算第1680章 心思如何第1250章 事先安排第17章 初次觀戰第1074章 繼續表演第733章 又話往事(上)第411章 重遇故人第584章 光明黑暗第1894章 突然回來第487章 人心之變第1370章 權衡之下第593章 寡婦是非第1291章 放不下心第961章 別出心裁第1294章 沒有掃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