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禮儀之禍

根據隆慶的問話,張凡開始敘述起他在這場戰爭中的見聞了。其實關於這場大戰,張凡所見所聞的並不多,以爲他在剛剛開戰的時候就被隆慶臨時任命爲統領戰事的“驅夷將軍”。

而對於當時江南那裡的情況來說,形勢嚴峻不說,最主要的是,倭寇快速地侵佔了江南之地的三座大城,所造成的影響是,江南之地立刻進入了一種緊急事態,而且這種情況也讓江南那些負責防守的軍隊陷入了一種緊急事態,從而造成了那段時間裡面,江南一地的人手極度的不足。

正是因爲倭寇來的太過突然了,張凡更是要照顧到其他地方,防止會再有倭寇前來。如此一來,本就人手不足的情況也隨之變得更加嚴重了。張凡那個時候也不可能去到前線,只能駐守在原地。

不過隆慶今天第一次的生氣也是發生在此時,就是張凡說到,倭寇之所以會進攻,全都是因爲那劉山的原因之時。說實在的,這當真是讓人氣憤非常,畢竟劉山的這種所作所爲,簡直就是大逆不道。往輕了說就是爲了逞自己的一時之快,想要拉幾個下水而不顧百姓們的死活,擅自引來他國的軍隊;往重了說,劉山的這種作爲簡直就是與叛國無異,私通他**隊,讓他們進攻自己的國家,這不是叛國是什麼。其中就更不要提他私自鑄造假冒的,代表皇室權威的金牌,這種欺君大罪。劉山所做的這一切,條條都是必死之罪。

別說是這個龐大的大明帝國的擁有者,隆慶這個皇帝了,就是下面的大臣,甚至是去街上隨便抓着一個平民百姓,那也絕對是憤怒非常的。

下面的臣子聽明白了事情前前後後的種種原因之後,也是如此。畢竟對這些大臣來說,貪贓枉法只不過是平常的事情,這裡又有誰沒有做過,甚至就連張居正,也是爲了打通馮寶這條關係,而像他行賄呢。在這些大臣們的眼中,貪污這種事情,不論規模是大是小,還是說貪污的銀子是多是少,說到底,其本質就是貪污,沒什麼兩樣的。只不過那些貪的少的,規模小的人被查出來之後,面對的刑罰較爲輕,或者是根本就不會受到什麼處罰。而那些貪的多的,規模比較大的人在被查出來之後,所要面對的可能就是罷官,死刑這種重刑了。但是說到底,在他們看來,這些事情的本質並沒有什麼不同的。

而通敵叛國這種事情,那就要另當別論了。中原大地地廣人多,所謂這林子大了就什麼鳥都有。倘若是有一天,大明朝行將日暮,被他族的鐵騎踏遍山河,已經是回天乏術的時候,可能這種通敵賣國的人絕對不會少。想想之前,想想大宋,南北兩朝幾百年的時間裡面究竟出了多少位漢奸、走狗,這種事情也就是自然而然了。

但是這種情況說來也只不過是一種自保而已。畢竟一個帝國的倒塌是必然會有其原因的,而若是真的到了那種時候,僅僅靠着一兩個人的忠心,恐怕也是挽回不了什麼。但是總會有人在那個時候來個逆向思維,覺得即使自己這麼一兩個人倒戈外族,也是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國家已經是那個樣子了,沒有必要陪着它一同送死。

但是這種想法絕對不會出現在這種時候。如今的大明朝雖然說不上強盛無比,但也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北方韃子的騷擾也終於算是落下了帷幕,封貢互市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那效果絕對是明顯的。再加上隆慶開關,允許私人船隻出海航行經商,這點也是讓百姓們的生活有了很多改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幾年說來並沒有什麼規模比較大的叛亂造反時間在大明內地發生。即使有,如西南、福建前幾年的那些情況,也是被朝廷很快地就鎮壓了下去,根本就沒有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

這個時候,正是百姓們安居樂業,下級官員們想辦法收財斂富,上級官員想辦法拉幫結派、更上一層樓的時候,主動吃裡扒外,通敵外國的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而劉山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在這種時候幹出了這種事情。事實證明,他所選擇的時間的確是沒錯,也果然是拉了不少人墊背,只是卻都是一些平民百姓而已,實在是死有餘辜。

張凡繼續在敘述着。當他說到扶桑大軍登岸,靠着埋伏在蘇州城中的人攻下了蘇州,之後又一路直接向着只有幾百人駐守的揚州城而去的時候,隆慶整個人的精神都緊繃了起來。特別是到後面,張凡說到揚州城幾次都幾乎是要告破,甚至是張凡自己也是時時處在危險的境地之時,隆慶那股緊張的情緒簡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而當他聽到海瑞帶着與倭寇戰鬥之後殘存的一千兵馬前來援助之時,隆慶更是低呼“好險”,而他的臉上更是露出了充滿希望的神色。當張凡說道戚繼光的大軍終於到來,而那些攻城的扶桑人也是被打的抱頭撤退之時,隆慶差點就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口中也是高聲“叫好”。

到了最後,張凡說到戚繼光是如何殲滅那些扶桑人的時候,隆慶幾乎就是在欣賞一場戲最爲讓人覺得賞心悅目的段落了。

張凡總算是說完了自己這一趟江南之行的全部過程,隆慶也算是得償所願了。只是張凡始終都沒有說過,那些將自己緊緊關在蘇州城中的扶桑人爲何會突然間打開城門跑出來送死的原因。這也是朝中許多大臣們心有不解的地方,特別是高拱,就是這件事情讓他失去了一次彈劾張凡的好機會,還讓他受到朝中衆人的冷眼嘲笑。但是如今張凡既然沒有說,隆慶也是沒有問這件事情,下面的這些個大臣們也就不好再追問什麼了。他們都想到,這其中必然是有些什麼隱情的,既然隆慶不問,那麼就意味着這件事情並不好公開出來。所以即使有的人心裡面再癢癢,也是絕不會開口詢問的。

“嗯,這一番江南大戰,當真是讓人感觸良多啊,愛卿對此番大戰,心中可有什麼想法?”隆慶對着張凡問道。

“陛下,微臣心中確實是有些想法。”張凡說道,“想我大明乃是當今世上,疆域最爲遼闊,人口最爲衆多,也是最爲富有的國家。然而像韃子,扶桑這種自己人都在爭鬥不休的人,居然膽敢犯我大明天威,這件事情聽起來當真是怪異的很。

“微臣對這件事情想了很多,隨後總算是發現了問題。我朝雖然實力強盛,軍隊也是不弱,但是我朝向外之時,總是會表現得太過溫和。微臣是讀書人出身,心理面白,這並非是我們懦弱,而是我們太過講究禮數了。這本沒有錯,人活一世,總是要有道德,總是要有禮數,要不然就會被他人稱爲野蠻人。但是,他國的人卻並不如我們一般的想法。在他們看起來,只有戰爭和武力纔是決定一切的實質。在他們看來,我朝這種不論對待何人都是和善客氣的方式卻是被他們看成了我朝膽小怕事,不想要打仗,所仰仗的只不過是廣大的疆域以及衆多的人口,還有富足的錢財。所以他們纔會敢於如此,說打就打,完全將我們當成擺設一般。

“微臣之所以這麼說,並非是要陛下認爲應該拋棄那些客套禮儀,相反,微臣覺得這些正是我朝的一種象徵所在。但是微臣卻覺得,我們不應該只有這種方式來對待外人,更多的則是應該在表現我朝是禮儀之邦的同時,也讓他們明白,我朝天威不可侵犯。”

張凡的這番話說出來,朝堂之上頓時就沉靜了下來。張凡的這番話可謂是驚世駭俗了,甚至可以說他這簡直就是在侮辱聖賢教誨了。然而這個時候,不管是高拱這樣反對張凡的人,還是別的人,都沒有說什麼。張凡這番話其實可謂是說到點子上去了。

想當年,朱元璋和朱棣這兩任皇帝,多次親率大軍出征漠北,討伐元蒙殘黨。雖然每次殺敵無數的同時,也都沒有完全消滅這個禍患,但是也讓那些韃子們多年都不敢入侵大明。這完完全全就是用事實證明了張凡所說的話。但是之後的大明朝,卻是漸漸地頹廢了下去,雖然也曾有過出彩的時刻,卻總是無法再讓人感受到那種天威難犯的崇高感了。

“嗯……張愛卿,你大老遠的回來,又說了這麼多,想必也是累了。”隆慶並沒有對張凡的這段話發表什麼意見,而是讓他站到一旁休息去了,說道,“衆位愛卿,可還有什麼事情要說的?”

一旁的馮寶聽到隆慶的這番話,他趕忙動作起來。因爲他畢竟只是個太監,在這裡並沒有什麼發言權,所以他示意自己有本要上奏。

張凡看到隆慶身邊的小太監將馮寶遞過去的摺子傳給了隆慶,張凡知道,真正的好戲即將要上演了。

強烈推薦:

第533章 宴請之事第1271章 另有信函第1195章 意料如此第1510章 早有答案第1038章 另有發現第543章 找個臺階第260章 馮寶相幫第241章 菜鳥毒藥第590章 宗教麻煩第1071章 年輕有爲第1799章 最爲難受第1801章 夜晚來襲第212章 無招可出第1526章 會與不會第831章 供不應求第1534章 只能如此第1125章 再次見面第1817章 之所謂家第1674章 早就知道第1042章 並非如此第1713章 明言直說第966章 老天保佑第256章 臨別贈言第999章 人無好心第819章 一步登天第1894章 突然回來第674章 弄清敵情第512章 書房之中第1640章 毫無希望第830章 都在準備第1918章 好心壞事第1890章 開端之日第1378章 極爲信任第1692章 不敢去試第263章 所謂天朝第1473章 暫時放鬆第1325章 只能這樣第21章 被困死地第1421章 就是不信第1817章 之所謂家第1042章 並非如此第1093章 開誠佈公第1101章 告一段落第1349章 想要化解第1849章 來的突然第619章 別有想法第1214章 來到永寧第798章 診脈斷案第356章 特殊賓客第1053章 離奇尋聘第177章 行程途中第343章 爲人臣子第1493章 就這麼辦第521章 新年伊始第1408章 如此忠厚第1134章 早有定論第13章 隨軍北上第194章 月映在心第333章 時代之便第1370章 權衡之下第638章 行事詭秘第1549章 化整爲零第526章 換個做法第656章 事情起因第680章 無瑕演技第943章 實在煩人第689章 達成心願第1889章 總會露餡第164章 模糊真相(上)第1623章 旗開得勝第509章 人情世故第726章 君臣之間第543章 找個臺階第46章 東宮講讀第273章 大戰開啓第1620章 趕往前方第1038章 另有發現第1273章 如此拖延第202章 急速轉變第1844章 容後再說第1857章 沒有希望第603章 看似露餡第1416章 由着他去第1586章 李府赴宴第1687章 難以回答第1430章 還有麻煩第1555章 一月之期第1379章 有用沒用第1554章 是否巧合第679章 勢力組建第1182章 找誰去說第1774章 開始解釋第101章 徐階之言第1363章 各種辦法第1623章 旗開得勝第1795章 早已註定第574章 事有底線第186章 各有優勢第1328章 別有意思第1435章 所謂羨慕
第533章 宴請之事第1271章 另有信函第1195章 意料如此第1510章 早有答案第1038章 另有發現第543章 找個臺階第260章 馮寶相幫第241章 菜鳥毒藥第590章 宗教麻煩第1071章 年輕有爲第1799章 最爲難受第1801章 夜晚來襲第212章 無招可出第1526章 會與不會第831章 供不應求第1534章 只能如此第1125章 再次見面第1817章 之所謂家第1674章 早就知道第1042章 並非如此第1713章 明言直說第966章 老天保佑第256章 臨別贈言第999章 人無好心第819章 一步登天第1894章 突然回來第674章 弄清敵情第512章 書房之中第1640章 毫無希望第830章 都在準備第1918章 好心壞事第1890章 開端之日第1378章 極爲信任第1692章 不敢去試第263章 所謂天朝第1473章 暫時放鬆第1325章 只能這樣第21章 被困死地第1421章 就是不信第1817章 之所謂家第1042章 並非如此第1093章 開誠佈公第1101章 告一段落第1349章 想要化解第1849章 來的突然第619章 別有想法第1214章 來到永寧第798章 診脈斷案第356章 特殊賓客第1053章 離奇尋聘第177章 行程途中第343章 爲人臣子第1493章 就這麼辦第521章 新年伊始第1408章 如此忠厚第1134章 早有定論第13章 隨軍北上第194章 月映在心第333章 時代之便第1370章 權衡之下第638章 行事詭秘第1549章 化整爲零第526章 換個做法第656章 事情起因第680章 無瑕演技第943章 實在煩人第689章 達成心願第1889章 總會露餡第164章 模糊真相(上)第1623章 旗開得勝第509章 人情世故第726章 君臣之間第543章 找個臺階第46章 東宮講讀第273章 大戰開啓第1620章 趕往前方第1038章 另有發現第1273章 如此拖延第202章 急速轉變第1844章 容後再說第1857章 沒有希望第603章 看似露餡第1416章 由着他去第1586章 李府赴宴第1687章 難以回答第1430章 還有麻煩第1555章 一月之期第1379章 有用沒用第1554章 是否巧合第679章 勢力組建第1182章 找誰去說第1774章 開始解釋第101章 徐階之言第1363章 各種辦法第1623章 旗開得勝第1795章 早已註定第574章 事有底線第186章 各有優勢第1328章 別有意思第1435章 所謂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