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新年伊始

新年伊始,又是一個平靜的年關度過了。似乎所有的人都很平靜地度過了一個時代。

當然,除了張凡之外,他還在怨念,這個名爲朝廷的工作單位,居然連過年都不放假。當然,其他的官員都已經是習慣了。

元旦,也就是正月初一的時候,萬曆這個國號正式啓用,坐上了皇位九個多月的朱翊鈞也終於是迎來了以自己命名的時代。只不過這還僅僅只是個開端而已,現在的朱翊鈞雖然坐擁着以自己而命名的時代,但是此刻的他手上還沒有任何的權利。朝廷裡面的百官們雖然現在也不再狗咬狗了,平靜了很多。只不過要是是沒有矛盾的話,還爲時尚早,或者說是矛盾永遠都將要存在的,只不過會不會激化,還要看具體情況了。

總之,最起碼如今是相安無事,即便這是暫時的。

張凡也是如此。這段時間,張凡倒是覺得自己有點後院失火的感覺,實際上,這火也就僅僅侷限於昭雪和映月二女之間罷了。似乎昭雪的進門,明明是已經站在了和映月相同的臺階上,卻是沒有讓她們二人之間的關係有所緩和,反倒是激烈起來了。

不過張凡倒也沒有去過問這些,即便是趙氏和其他幾女也沒有,倒不是說他們打算冷眼旁觀什麼的,只不過在他們看起來,這種情況似乎也沒什麼不好。用張凡上輩子的話來說,昭雪和映月兩人的敵對狀態,總是讓她看起來覺得,有些……和諧。看起來兩人的關係也是在急劇升溫,變得好了起來,只不過作爲當事人的昭雪和映月兩人並不是這麼認爲而已。

所謂新年新氣象,今年既然是萬曆朝的第一年,那麼相應的很多面對廣大民衆的福利也是會出臺的。這正如之前老百姓們所暢想的那樣,果然,減租免稅之類的聖旨也是頒發了下來,而且其中的幅度比之以往任何一朝都要大上了許多。

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

老實說,大明朝自從開國以來,便是以農稅爲根本來養國的。對於商人的態度,朱元璋和朱棣這兩位皇帝也是寬容了不少,雖然商人的社會地位並沒有因此而提高多少,但是幾乎很多的商人,尤其是那些做小生意的,幾乎都是不用交稅的。

因此,大明朝以往,不論是出了什麼需要發放福利的時候,減免的租稅也並不算多。

不過到了朱翊鈞的萬曆時代,因爲隆慶下令開關的原因,大明朝無數的船隻奔赴海外。不管是說他們市儈也好,要錢不要命也罷,不過他們能賺錢,而且能夠賺大錢,這一條是一點都不假。

朝廷自然是不會放過這麼一條豐厚的收入來源,稅收的標準雖然不多,但是由於基數很大,因此朝廷能夠收上來的稅也是相當多的。並且,光是從這些海商們手中收回來的銀子,就要比每年盼望着有個好收成而收回來的農稅要多得多了。

不過,也是因爲商人的社會地位的原因,這一部分雖然有,並且朝中人人都明白,也拿出來討論過,但是從來都不會記錄在案的。

而現在不同了,朝廷似乎也已經是承認了商人的合法地位。畢竟隆慶當年都已經同意朝廷派出戰艦爲出海的商船護航了。那麼着稅收一塊,如今也是有了商人們的名字。

想想看,前年張凡去往江南查出貪贓的事情,光是那兩三年的時間,僅僅從那些海商們的手中,哪些地方的官員就剋扣了多少銀子。

顯然,這項政策的出臺也讓這些商人們是更加起勁了。雖然說他們所要叫的稅銀是一文錢都沒有減少,但是將來朝廷公佈每年稅收的時候,卻是有了他們的名字,這怎麼能不讓這些被欺壓了千年的商人們心中覺得高興呢。

而且朝廷也不是光收稅不辦事的,畢竟他們現在的出海安全也是已經有了保障,自然就是萬事大吉了。

實際上就是這麼個辦法。畢竟在這個時代,海洋已經開始被人們所探索了,中華大地也不再像是漢唐之時那樣一家獨大了。那麼對於明廷來說,不管有沒有必要,這海上的軍事力量也是一定要建立的。更何況,如今的朝廷和內閣中也沒有像徐階那樣的老古董在了,並沒有人去阻攔這種事情,反而贊同的人比較多。

再說了,雖然說爲那些商船護航似乎是有些不合禮度,不過這種事情要反過來想想。想來,就算是於北方的韃靼議和,歷來的做法就是派出使臣的同時有商隊隨行。既然陸上都能這麼做了,海上又爲何不可呢?

而且,大明的海軍缺乏實戰,倘若是能夠在海上遇見幾個小毛賊什麼的,也能順道練練手。而且這些軍費什麼的,大部分也是由那些心甘情願的海商們支付的,何樂而不爲呢。

於是,大明朝也開始了它的大航海時代。只不過這邊的作風並不像那些歐洲人那樣野蠻和暴力,完全就是靠着以自己的商品來打開市場而已。當然,張凡明白,這種情況不可能永遠進行下去。

歐洲人之所以現在對於東方的商品肯花大價錢,除了這裡的東西的確是吸引他們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殖民主義也是剛剛開始不久,堪堪算是進入中期而已。這個時候的歐洲,從海外掠奪回來大筆的財富,除了繼續再投入之外,更多的則是爲了享受。於是這些從大明朝被千里迢迢運到那裡的,他們覺得精美而又價值不菲的商品,就成爲了他們最爲需要,同時也是炫耀的必需品。

按道理來說,這是好事。不過張凡明白,這種情況在持續個一百年、兩百年就會發生改變了。那個時候,殖民地的分配已經完成,歐洲各個國家之間的衝突雖然還在,但是早已沒有了如今的這種強烈感。而且,資本主義的漸漸完善是極爲需要市場的。而歐洲的國家大部分都完成了資本主義建設之後,無法相互間輸出商品,他們極爲需要一個能夠開放的廣大的市場。

那個時候,閒下來的他們便會將目光放在東方。面對常年的財富輸出,沒有哪個國家是願意的。那麼,爲了利益,戰爭便會開啓。

張凡的確是無法知道,等到那個時候,這個大明朝會不會因爲自己的到來而改變,或者說還是會像歷史上那樣,衰落,直到被另外一個王朝所取代。不過他有一點可以確定,不論是誰人統治着這片大地,一旦開戰的話,受苦受難的絕對是老百姓。張凡不論從任何角度上來說,都不希望那種情況的發生。

不過如今,他雖然已經開始規劃,並且開始行動了,但是因爲很多因素,他的動作只能是隱秘的,不敢公開。

面對海外,張凡並不覺得用暴力去征服他們而會有什麼不安。上輩子,他雖然不是學習歷史的,但是他是學習經濟學的,對於經濟學的歷史,他可算是瞭解的很。他明白,此後的幾百年當中,財富將會成爲全世界的主旋律,並且伴隨着財富的是鮮血和戰爭。

這可沒什麼好心慈手軟的,說的大一點,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不過現階段,張凡還只能夠緩慢而隱秘的行事。但是他的行事並不是逛逛針對海外的,在內部他也是下了不少力氣。

目標,就是將來必然會掌權的朱翊鈞,萬曆皇帝了。

幾個月之前,那一批火槍早就已經制造完成,交到了錦衣衛的手中。

等到臘月剛到的時候,張凡就命人將它們送往了扶桑。

www тTk án ¢ Ο

不過這一次,兩批不同樣式的火槍卻也是分了兩路送過去,爲的就是不讓那裡的人看出來什麼破綻。

而且這些人到了扶桑之後,也沒有急於脫手,而是一直等到了過年的時候。扶桑的歷法有很多照搬了天朝,新年的時間也是差不多的。

首先,一批人與織田信長的敵對勢力展開了交涉,他們當然不會自報家門,直說這批火槍是與歐洲人交易而得來的。只不過大明朝對於火器的管理非常嚴格,民間無法持有,所以他們打算將這些槍換成黃金。

原本,這些反信長的人勢力很大,其中尤以武田信玄爲首,乃是信長的大帝。不過,由於信長去年得到了那一批火槍,讓他喘了一口氣的同時,也發起了反擊,而且效果不錯。

因此,本來應該在今年四月纔會因病而死的武田信玄,提前了將近半年的時間,便一命嗚呼了。而信長如今也是佔據了優勢。

因此這些人是急需要支援的,這一批火槍,毫無爭議地賣出了一個高價,每條是六兩黃金,可謂是天價了。

而信長那邊,也是知道了這件事情。雖然他對於在這個節骨眼上到來的大明使者有所懷疑,不過形勢並不容許他多想。而且價格也還是老樣子,五兩黃金一條。

這一趟買賣可算是賺到了。一共三千條火槍,起造價不過三萬兩白銀而已。但是如今,就這麼運過去,卻是換回了將近一萬七千兩的黃金。

戰爭財,當真是暴利無比啊!

第1293章 請你放心第1228章 毫不相符第484章 早有算計第1060章 門派大小第84章 水中映月第1051章 人爲財死第518章 真言假語第812章 排座之事第956章 難辦得很第1457章 馬車當中(上)第1689章 實屬無奈第451章 新皇登基第347章 怪異早朝第463章 報復不夠第317章 喊冤妄想第1189章 結盟之意第50章 錦衣東廠第1637章 辦法難想第697章 再上戲臺第1525章 平安無事第962章 遙遙路途第1872章 每況愈下第1906章 另有目的第1496章 所謂後悔第1400章 知錯能改第1369章 早就知道第1577章 聲東擊西第68章 準備後事第1626章 所謂好話第464章 臨行話語第1596章 原來如此第513章 驚訝決定第61章 徐階致仕第238章 運輸問題第1500章 總算來了第1099章 還是懷疑第617章 治河能臣第117章 西方計劃(下)第1689章 實屬無奈第816章 宮中秀選第1711章 這樣最好第423章 慢慢打算第157章 所謂親情第1090章 殺局之前第1438章 就這麼辦第319章 真假難辨(上)第781章 審問當中第707章 拉近距離第1171章 詭辯之說第986章 開始抓人第1090章 殺局之前第682章 所謂皇帝第641章 怪異心思第1834章 開始行動第1879章 並不算完第89章 西南之事第1195章 意料如此第1832章 不甘之心第976章 好好解釋第990章 不請自來第277章 城樓之上下第152章 交涉未果第819章 一步登天第122章 人要倒黴第1737章 不算矇混第365章 丫鬟心思第1620章 趕往前方第82章 揚州張家第107章 太子出行第594章 夫妻趣談第565章 所謂愛戀第780章 找不自在第1166章 回頭是岸第2章 明朝鄉試第1109章 光說不練第1086章 查到消息第1679章 真沒想到第332章 管理問題第1081章 驚人猜測第1457章 馬車當中(上)第1589章 所謂不敗第1760章 意義不同第1675章 獲得助力第1354章 完全變化第1804章 再次前往第1346章 婚宴開始第1415章 重新認識第1767章 已經決定第107章 太子出行第384章 小小太醫第1301章 稍作改變第1179章 商討辦法第1569章 實在奇怪第792章 準備動刑第1798章 長期煩惱第1869章 只能掙扎第506章 岳父到來第299章 戰勝原因第640章 究竟如何第1165章 全都在變
第1293章 請你放心第1228章 毫不相符第484章 早有算計第1060章 門派大小第84章 水中映月第1051章 人爲財死第518章 真言假語第812章 排座之事第956章 難辦得很第1457章 馬車當中(上)第1689章 實屬無奈第451章 新皇登基第347章 怪異早朝第463章 報復不夠第317章 喊冤妄想第1189章 結盟之意第50章 錦衣東廠第1637章 辦法難想第697章 再上戲臺第1525章 平安無事第962章 遙遙路途第1872章 每況愈下第1906章 另有目的第1496章 所謂後悔第1400章 知錯能改第1369章 早就知道第1577章 聲東擊西第68章 準備後事第1626章 所謂好話第464章 臨行話語第1596章 原來如此第513章 驚訝決定第61章 徐階致仕第238章 運輸問題第1500章 總算來了第1099章 還是懷疑第617章 治河能臣第117章 西方計劃(下)第1689章 實屬無奈第816章 宮中秀選第1711章 這樣最好第423章 慢慢打算第157章 所謂親情第1090章 殺局之前第1438章 就這麼辦第319章 真假難辨(上)第781章 審問當中第707章 拉近距離第1171章 詭辯之說第986章 開始抓人第1090章 殺局之前第682章 所謂皇帝第641章 怪異心思第1834章 開始行動第1879章 並不算完第89章 西南之事第1195章 意料如此第1832章 不甘之心第976章 好好解釋第990章 不請自來第277章 城樓之上下第152章 交涉未果第819章 一步登天第122章 人要倒黴第1737章 不算矇混第365章 丫鬟心思第1620章 趕往前方第82章 揚州張家第107章 太子出行第594章 夫妻趣談第565章 所謂愛戀第780章 找不自在第1166章 回頭是岸第2章 明朝鄉試第1109章 光說不練第1086章 查到消息第1679章 真沒想到第332章 管理問題第1081章 驚人猜測第1457章 馬車當中(上)第1589章 所謂不敗第1760章 意義不同第1675章 獲得助力第1354章 完全變化第1804章 再次前往第1346章 婚宴開始第1415章 重新認識第1767章 已經決定第107章 太子出行第384章 小小太醫第1301章 稍作改變第1179章 商討辦法第1569章 實在奇怪第792章 準備動刑第1798章 長期煩惱第1869章 只能掙扎第506章 岳父到來第299章 戰勝原因第640章 究竟如何第1165章 全都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