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容忍限度

“咱們早就知道了他們的打算,知道他們不過是要激起我大明朝廷的憤怒而已,如今他們這樣,也不是不可理解。”張凡說道,“不過,我這裡倒是有些疑問。以前咱們這裡也不是沒有被大批集結的倭寇攻打過,有幾次他們甚至都已經是直逼應天府了。但是他們被打退了之後,咱們不是也沒有找他們什麼麻煩嗎?如今他們怎麼就能確定,這種行徑咱們一定會報復他們?”?

“這個……實際上大人您是有所不知。\”王猛回到道,只不過他的話語中有些閃爍其詞,甚至還轉頭看了看四周,確定周圍沒有什麼外人,或者是不應該聽到這些話的人在,他纔再次開口說道,“之前那幾次倭寇的大批集結、襲擊已經是發生在很多年前的事情了,那個時候戚大人也纔是剛剛赴任登州府,距離這江南之地實在太遠了。?

“那個時候,就發生了一次倭寇大舉入侵的事情。後來,民間、甚至是官場上傳聞的就是像大人剛纔所說的那樣,大批倭寇趁這我朝毫無防備之際,攻打過來,勢如破竹,長驅直入直逼應天府城下,直到後來才被朝廷大軍驅趕出去。\?

“但是其實當時的事情並不是那樣的,我也是在北疆當兵的時候,聽我的上官所說的,他可是親身參加了那場驅逐倭寇的仗。當時的情況,其結局雖然和大人聽起來的差不多,但是中間的經過那可是差別甚大,可以說是直接改變了那次事件的整個意思。?

“一開始說的的確是沒錯,也的的確確是有着上千倭寇攻了過來,當時估計他們也是偵查了我們這邊海防的兵力,躲過了兩處警戒。但是在他們到達距離他們登岸地方最近的松江府之前,他們就被人發現了。\而松江府當時的知府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自然是立刻下令緊閉城門。當時那些個攻過來的倭寇都是一羣烏合之衆而已,無馬無槍無炮,靠的不過是那一股子狠勁和手中的刀劍而已。並非正規軍隊的他們既沒有方略,也沒有紀律,而且他們之所以會來咱們這裡就是因爲他們太窮了。所以毫無攻城器械的他們,根本就就不可能撼動松江府那緊閉的城門。但是他們又不甘心,就這麼空手而回,再加上若是他們繼續等在松江府那裡,就很有可能被聞訊前來的大軍剿滅。?

“沒有辦法的這羣倭寇,只好繼續往咱們這裡過來。一路上路過了蘇州府、揚州府,但是他們一路上路過的州府全部都是早早的就得知了消息,也都早就緊閉了城門。\這羣倭寇根本就是毫無辦法,也只好也是一路往西過來,只要見到是哪個州府的城門是關閉的,他們就路過。所以當時的戰報纔會說‘大批倭寇集結進攻江南之地,如今已經直逼應天城下’,雖然消息確實是屬實,但是其實根本就不是那回事。?

“當時,卑職的上官也只是名普通的伍長而已,那是他第一次上戰場。他們聽到軍中的調令之時,都是緊張的要死。哪裡知道等到大軍開到應天府的時候,那些倭寇根本就是見了他們掉頭就跑,他們中有的人甚至都沒有看見倭寇到底長什麼樣子。\”?

張凡聽完了王猛說的話之後,根本就不知道應該說什麼,說實話,他的心裡面現在非常無語。朝廷當時也不知道怎麼想的,明明就根本沒有發生什麼嚴重的事情,然而之後對民間放出來的消息確實嚴重非常。而且居然沒有人識破,或者是談論過。張凡有這種想法並不奇怪,但是隻不過當時的百姓只是聽說城外有大批倭寇來襲,這纔是關閉城門,但是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外面到底怎麼樣了,所以他們也是以爲倭寇侵害的非常嚴重,而且朝廷也是這麼說,久而久之,也就變成了張凡所聽到的這個版本了。?

“也就是說,那一次朝廷之所以沒有對倭寇進行什麼討伐,主要是因爲那批倭寇根本就沒有造成過什麼實質性的傷害。\”張凡說了這麼一句。?

“不錯,正是大人所說的這樣。”王猛說道,“朝廷關於會否討伐雖然沒有明文來規定標準,但是我大明朝開國百年,其間也不知出了多少事情,關於會否討伐其實早就有了不成文的規定。?

“若是敵人大舉進攻,入侵到我大明國境之內,但是他們並沒有大肆屠殺破壞,那麼朝廷基本在他們退去之後是不會派兵討伐他們的。但若是其造成的傷害過大,那麼不管敵人的勢力再是龐大,那麼朝廷也會派兵前去討伐,就像當年的劉六、劉七起義,還有討伐海盜汪直一般,即使朝廷的大軍前期不利,損失了許多人手,但是朝廷是絕不會放棄的。\”?

“那麼依你來看,這一次這些扶桑人有沒有達到他們的目的?”張凡問出了他如今心裡面最關心的事情。?

“大人,其實以卑職之見,這批扶桑大軍早就應該退回去了。”王猛說道,“其實他們根本就不必攻過來,只靠着之前的那批倭寇就足夠了。畢竟那些倭寇已經是擊破了咱們三座城池,而且都是大州縣,到時候朝廷根本就不可能善罷甘休的。畢竟這有城池被敵軍攻破,其意義簡直就等於我朝國土被他人攻佔,這無論是朝廷還是皇上,都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原來如此。”張凡說道,心裡不由得想來,這古代的封建王朝當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自從西漢開始,中原之地同外族作戰可謂就是正式提上了官方日程,而當時的口號“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更是霸氣、強悍到了不得了的地步。?

而之後的幾個朝代,無論混戰還是統一,無論當時的統治者是昏君還是聖主,無論當時國家的戰力是強於外族還是弱於外族,對於外族的入侵,哪怕是對邊境的小小滋擾,那都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可是自打到了宋朝之後,這種理念彷彿是受了什麼刺激一般,一下子就完全改變了過來。\彷彿從那個時候開始,因爲國力的下降,使得整個國家都發生了變化一般。甚至到了南宋滅亡之時,整個中原大地已經全都被鐵木真所建立的蒙古給佔領了。?

直到元末起義軍四起,最終,朱元璋將蒙古人趕了出去,這纔算是恢復一些往日的風采。而之後的朱棣,不論是其作爲燕王而就藩北平府的那麼多年,還是起成功奪權之後,坐上大明朝皇帝寶座的那些年,其對於清楚元蒙殘黨對於中原大地的威脅一事,更是不遺餘力,五次親率大軍出征漠北,更是在第五次出征之時,病死於榆木川。此事在當時更是被朝廷和大明朝的皇室後人真相傳誦,而朱棣更是成爲了歷史上除了開國皇帝之外,第二個真正有實力和功績被追贈“祖”這一廟號的皇帝,其功績可見一斑。\?

也是打從那之後,這風氣也纔是有所迴轉,大明朝知道現在,無論是皇帝再過平庸,權奸再過弄權,對於北方那全都是沒有一絲好說話的。?

但是對於倭寇這種自從元末就出現了的特殊存在來說,朝廷的做法可就是有些曖昧不明瞭。一來這些人都是無主之人,他們犯了錯總不可能怪罪到扶桑如今的當權者身上去;二來他們實在是沒有造成過什麼特別大的混亂,對於那些普通百姓的損失,朝廷其實有些不太想要過問,畢竟還沒有到那種國破家亡的危境。這種情況知道戚繼光的出現纔有所好轉。?

剛纔,王猛已經是明確地告訴了張凡,朝廷容忍的限度。而如今,更是一個本就想要當個好皇帝的隆慶坐在皇位上,城外的那些扶桑人其實已經是達到了他們的目的,光是他們先期派遣過來的那些個倭寇就已經佔領了三座城池,這已經是讓朝廷沒有饒過他們的理由了。更不要說他們後面派過來的這些正規軍隊,如今已經是攻佔了蘇州城,而現在更是要攻佔這座揚州。這絕對是朝廷和隆慶所無法容忍的。?

而且,最最主要的是,不管這些人是屬於扶桑國那個勢力名下的人馬,他們都是有主之兵,朝廷都是有方向可以去追究責任的。?

因此,張凡現在多麼想要派人,甚至是他如果會說扶桑話的話,他都想親自下了城樓去告訴他們,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趕緊回去吧,不要再攻打這裡了,這麼做是沒有意義的。只不過這件事情也只能在心裡面想想而已,而城下的那些人,那是早晚都要再來攻城的。?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512章 書房之中第507章 難以回答第1275章 後面的事第593章 寡婦是非第1541章 少年煩惱第209章 事有異常第795章 再次開審第757章 只需監視第1875章 絕不消停第1271章 另有信函第990章 不請自來第173章 突發事件(中)第1220章 我說了算第1429章 皆大歡喜第390章 西苑重遇第554章 需要穩妥第1715章 不同一般第287章 城中混亂第1825章 並不算壞第297章 對待戰俘第499章 財迷天賦第386章 據實相告第535章 賞花飲酒(上)第1545章 希望如此第1259章 謹慎非常第1679章 真沒想到第1195章 意料如此第493章 老套悲劇第1660章 大放異彩第942章 可疑人物第460章 驟變突生第165章 模糊真相(中)第1786章 並不簡單第186章 各有優勢第1197章 首次說服第1329章 熱鬧起來第320章 真假難辨(下)第177章 行程途中第1235章 時快時慢第52章 皇上所賜第1840章 有些奇怪第506章 岳父到來第1340章 習慣難改第606章 吃不吃虧第1368章 有些怪異第222章 利益之爭(中)第57章 皇帝黑鍋第782章 出現破綻第1791章 別出心裁第1353章 總有辦法第284章 喜憂參半第949章 早已註定第1580章 事後影響第1336章 經過如此第959章 不想離開第368章 順利致仕第829章 莫惹是非第1319章 也有不安第768章 交易達成第1913章 實在是蠢第877章 彼此之時第1213章 納降成功第121章 高拱發難第1582章 回到廣寧第1179章 商討辦法第841章 突然變樣第565章 所謂愛戀第924章 意外發現第691章 紛擾情事第1264章 不想倒黴第762章 無法作僞第24章 起死回生第1450章 來自四川第1558章 沉不住氣第197章 明目張膽第1004章 沒說出口第1492章 多做準備第761章 比試比試第666章 審問開始第497章 財迷皇帝第1281章 答應下來第1890章 開端之日第282章 容忍限度第565章 所謂愛戀第1892章 必有一麻煩第1047章 據實相告第1137章 相比之下第1141章 回首往事第695章 小賭一場第1423章 實在可憐第1543章 如此覺得第1284章 離開永寧第1362章 執意要走第1002章 是他乾的第656章 事情起因第1353章 總有辦法第1706章 形勢逆轉第1564章 找不到人第245章 安全打算第1839章 幫不了忙
第512章 書房之中第507章 難以回答第1275章 後面的事第593章 寡婦是非第1541章 少年煩惱第209章 事有異常第795章 再次開審第757章 只需監視第1875章 絕不消停第1271章 另有信函第990章 不請自來第173章 突發事件(中)第1220章 我說了算第1429章 皆大歡喜第390章 西苑重遇第554章 需要穩妥第1715章 不同一般第287章 城中混亂第1825章 並不算壞第297章 對待戰俘第499章 財迷天賦第386章 據實相告第535章 賞花飲酒(上)第1545章 希望如此第1259章 謹慎非常第1679章 真沒想到第1195章 意料如此第493章 老套悲劇第1660章 大放異彩第942章 可疑人物第460章 驟變突生第165章 模糊真相(中)第1786章 並不簡單第186章 各有優勢第1197章 首次說服第1329章 熱鬧起來第320章 真假難辨(下)第177章 行程途中第1235章 時快時慢第52章 皇上所賜第1840章 有些奇怪第506章 岳父到來第1340章 習慣難改第606章 吃不吃虧第1368章 有些怪異第222章 利益之爭(中)第57章 皇帝黑鍋第782章 出現破綻第1791章 別出心裁第1353章 總有辦法第284章 喜憂參半第949章 早已註定第1580章 事後影響第1336章 經過如此第959章 不想離開第368章 順利致仕第829章 莫惹是非第1319章 也有不安第768章 交易達成第1913章 實在是蠢第877章 彼此之時第1213章 納降成功第121章 高拱發難第1582章 回到廣寧第1179章 商討辦法第841章 突然變樣第565章 所謂愛戀第924章 意外發現第691章 紛擾情事第1264章 不想倒黴第762章 無法作僞第24章 起死回生第1450章 來自四川第1558章 沉不住氣第197章 明目張膽第1004章 沒說出口第1492章 多做準備第761章 比試比試第666章 審問開始第497章 財迷皇帝第1281章 答應下來第1890章 開端之日第282章 容忍限度第565章 所謂愛戀第1892章 必有一麻煩第1047章 據實相告第1137章 相比之下第1141章 回首往事第695章 小賭一場第1423章 實在可憐第1543章 如此覺得第1284章 離開永寧第1362章 執意要走第1002章 是他乾的第656章 事情起因第1353章 總有辦法第1706章 形勢逆轉第1564章 找不到人第245章 安全打算第1839章 幫不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