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離開(二)

“趙大人,咱們現在去何處?”楊時道。

“咱們想要進入軍營看來是不可能了!楊先生,你說這個嶽將軍會是何人?”趙鼎道。

“不知!我沒有聽說漢中有姓岳的將軍!”楊時搖了搖頭,道。

“據我所知,宣武皇帝有一個侍衛姓岳名飛!當日在相州城外,建炎皇帝處置不當,當時就是這個岳飛帶着宣武皇帝前往潼關!後來折可求當政,強橫霸道,將宣武皇帝身旁之人全部趕往了外敵,這岳飛被封爲河南招討司招討使!我看這個嶽將軍就是那個岳飛!”趙鼎道。

“啊!這個岳飛如何能夠回到漢中?他不是在河南嗎?”楊時難以置信的道。

“這件事情異常的蹊蹺!我本來以爲是涇原軍大舉入關,誅殺折可求,現在看來未必是這樣!小皇帝的親信竟然擔任了禁軍的主將,而且小皇帝也在這裡呆了多日,看那些士兵的樣子竟然都對小皇帝忠心耿耿,也不知道僅僅是看門的士兵還是其他的士兵都是這樣!這件事情實在是太古怪了,難道小皇帝現在已經掌控了這支軍隊?這怎麼可能?怎麼可能?”趙鼎眉頭緊皺,道。

“這件事情絕不可能!趙大人真是多想了!那小皇帝昏庸到了極點,一輩子都是傀儡的命,永遠不可能掌控軍隊的!我看這個嶽將軍定然是涇原軍中的哪個將軍,絕不會是岳飛!”楊時在一旁不屑道。

“但願如此吧!”趙鼎仍舊皺着眉,道。

“今日天色已晚,咱們現在這裡歇息一晚上,然後繼續南下前往川蜀,看看曲端是不是指揮大軍收復川蜀!”楊時道。

“好!”趙鼎點頭答應了下來!

這一晚楊時、趙鼎在南鄭的一間客棧中歇息了下來,第二天一早他們便朝着蜀道的方向而去!

兩人一路往南,南方竟然一片平靜,絲毫沒有戰亂的景象,兩人越來越是驚訝!

等來到了蜀道入口,兩人才知道駐守這裡的三萬折家軍已經投降涇原軍,而涇原軍的主帥則是劉錡!

“劉錡,此人算是曲端的左膀右臂了!劉錡在這裡,曲端定然也在這裡!”楊時暗暗地道。

“看來確實是涇源軍入川了!之前是我多慮了!”趙鼎大大的鬆了口氣。

“趙大人很怕小皇帝親自掌控軍隊?”楊時道。

“當然!我希望漢中、川蜀和以前一樣,仍舊是權臣當道,民心不穩,這樣纔對建炎皇帝最爲有利!若是小皇帝能夠在亂後迅速安排自己的親信掌控軍隊,那隻能證明一件事情!”趙鼎道。

“什麼事情?”楊時道。

“證明小皇帝之前都在僞裝,他在欺騙折可求,他在欺騙天下人!他根本不是一個昏君,他一直在隱忍,一直在等待機會!若是那樣,就糟糕了!”想到這裡,趙鼎突然感覺身體有些發寒!

“這……他一個少年,當初離開開封的時候僅僅十歲,怎麼可能有這樣的心計?趙大人真是杞人憂天!”楊時道。

“不!我未必是杞人憂天!小皇帝說曲端未曾進入漢中,很有可能是真的!很有可能只是一部分涇原軍將領投靠了小皇帝,爲的只是更大的權勢!小皇帝利用這部分涇原軍將領誅殺了折可求父子,接着讓自己的親信接掌了折家軍!不對,不對,不會是這樣……但願是我瞎想……”趙鼎喃喃自語道。

“趙大人不要多想了,咱們到涇原軍中問上一問不就知道了?”楊時道。

趙鼎點了點頭,道:“好!”

當下兩人詢問涇源軍的駐地所在,他們到了這裡,只見涇原軍士兵軍容整肅、士氣極高,果然和折家軍大不相同,當下心中又是佩服又是警惕!

兩人說明來意之後,竟然真的見到了劉錡!

“劉將軍,久仰大名了!”大營之中,楊時、趙鼎坐了下來,楊時道。

楊時對劉錡的態度和當初對曲端的態度完全不同,當初他對曲端不屑一顧,對於劉錡則根本不是這樣!原因很簡單,劉錡也是兵將世家出身,劉錡的父親劉仲武曾經擔任保靜軍承宣使、瀘川軍節度使,劉錡是軍中的貴族,楊時認爲劉錡可以和他勉強平起平坐!曲端地位雖高,但是卻是平民百姓出身,在楊時看來無比下賤,因此他看不起曲端!

“楊先生的大名我也是久仰了!趙大人乃是江南吏部尚書,我也是常常聽說的!”劉錡微笑道。

“劉將軍,不知曲將軍現在在何處?”趙鼎道。

“曲將軍?他現在自然是在涇原!”劉錡道。

“這麼說來,劉將軍是揹着曲將軍來到漢中了?”趙鼎直接問道。

劉錡笑了笑,也不正面回答,只是道:“我是得到陛下的聖旨,所以來到漢中清君側!”

趙鼎的心立刻下沉!他覺得自己猜測正確!趙諶這個“昏君”之前確實在隱忍,確實在僞裝,他讓天下人都相信他是“昏君”,但是暗地裡他卻籠絡涇原軍的部分將領,讓涇原軍部分將領帶兵入關誅殺折可求!等到折可求被殺之後,這所謂的“昏君”立刻安排自己的親信掌控折家軍,用以制衡涇原軍!

“好深的心計啊!這纔是宣武皇帝的真正面目嗎?若是宣武皇帝真的是這樣,建炎皇帝只怕危矣!江南上下對於這宣武皇帝都沒有任何提防,都當作昏君來看待,包括我趙鼎都被矇蔽了!不行,我要立刻返回江南,將這件事情告訴建炎皇帝!”趙鼎的臉上竟然出現了一絲焦急的表情來!

楊時覺得劉錡氣度不凡,頗有“儒將”風範,他心中暗贊,心想劉錡不愧是軍中的貴族,遠遠勝過曲端那個出身卑賤的傢伙!楊時還想在這裡多呆一陣,可是過了沒有多久,趙鼎竟然起身告辭,楊時無奈,只得跟着趙鼎一起離開!

“咱們可以在涇原軍中多呆上一陣,多多打探涇原軍的消息!”來到外面,楊時有些不滿的道。

“不必再打探了!涇原軍進入漢中的數量不會超過五萬人!曲端身爲涇原軍節度使、經略使,在涇原路經營了十餘年,他手下大將縱然背叛他,也不可能將所有的軍隊全部帶走!反倒是宣武皇帝,實在是太過恐怖!他只有十二歲,當初離開開封的時候只有十歲,他竟然有如此的心計、如此的手段!想想我都覺得心中發寒!咱們要趕緊返回江南,讓建炎皇帝小心提防宣武皇帝!”趙鼎道。

“不錯,這個昏君真是卑鄙到了極點!”楊時想了想,也覺得趙鼎猜測的可能是正確的,當下憤怒得道。

“不過我很想知道宣武皇帝如何拿下川蜀!川蜀還有折彥質和六萬折家軍在,現在不知道川蜀的情況如何?”趙鼎道。

“等咱們去了自然就知道了!”楊時道。

趙鼎點了點頭!

※※※

他們兩人帶着隨從沿着蜀道南下,一路來到了劍門關!

劍門關,西南第一關!

這裡扼守入蜀要道,從古到今這裡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李白有詩云“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說的就是這劍門關!

從秦漢開始,這裡不知道發生了多少戰事,不知道有多少將領率領大軍從這裡進入蜀川,又有多少將領在這裡抵抗外敵,守衛蜀川!

不過楊時、趙鼎來到這裡之後,並沒有心思感慨,他們只是在仔細的觀察劍門關的情形!

在他們看來,劍門關和他們來之前已經有很大不同,他們來的時候這裡的士兵很是懶散,可是現在這裡的士兵則是無比的警惕!這些士兵的穿着和以前也有所不同,以前是標準的折家軍的打扮,現在則似乎是水軍的打扮一樣!吳玠吳璘在渝州訓練士兵,主要是爲了扼守長江,所以他們手下的士兵都是水軍編制,此刻這樣的打扮再正常不過!

“下面是什麼人?”劍門關的城門緊閉,上面有一位將領大喝道。

“我等乃是建炎皇帝派來慶祝宣武皇帝大婚的使者!現下我們要離開漢中,前往江南,路過劍門關,還請打開關門,放我們過去!”楊時手下的一個隨從道。

上面的將領明顯吃了一驚,當下這將領先是讓人打開城門,檢查了這些人的身份之後,這才讓他們通過!

“不知將軍高姓大名?”趙鼎一邊往前走,一邊道。

“我叫做王鬆!”這將領看起來三十多歲,身體有些矮胖,此刻淡淡的道。

“王將軍,不知折彥質將軍何在?我們來之前曾經拜訪折彥質將軍,現在想要再次拜見他!”趙鼎道。

王鬆的臉上露出了似笑非笑的表情,搖頭道:“你們想要見他,只怕不行了!”

趙鼎道:“爲何不行?”

王鬆哈哈大笑,道:“他已經去了地下,你們要見他,只有去地下,你們願意嗎?”

趙鼎吃了一驚,道:“地下?將軍是說他已經……死了?”

王鬆冷笑一聲,道:“不錯,他已經死了多日!你們要見他,那就要抓緊時間了,時間晚了他只怕要轉世投胎!”

楊時大怒,道:“你說什麼?”

趙鼎急忙拉住了楊時,他遞出一塊銀子,道:“將軍通融,這蜀道艱難,我們一路來到這裡已經異常的疲憊,想要在劍門關中歇息一晚,不知是否可以?”

王鬆皺了皺眉,他再次掃了一眼楊時、趙鼎等人,在他看來這兩人都是文臣,他們手下也只有十幾個隨從,而劍門關這裡現在有五千多的軍隊存在,他也不怕這些人會對劍門關造成任何威脅!當下王鬆點了點頭,將銀子毫不客氣的接了過來,道:“好說,好說,我這就給你們安排住的地方!”

楊時、趙鼎等人在劍門關住了下來,楊時在屋子裡沒有出去,趙鼎則是四處打探消息!

到了深夜,趙鼎返回了房中,他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用餐,飢餓無比,當下他先是拿着一碗飯大口的吃起來,等到肚子裡稍稍好受一些,他才道:“楊先生,劍門關已經被吳階佔領了!”

楊時一愣,道:“吳階?就是那個長江防禦使吳階?”

趙鼎點了點頭,道:“不錯!就是這個吳階!而且不僅僅是劍門關,只怕整個蜀川都被吳階佔領了!”

楊時的臉上露出了震驚的表情,道:“這是什麼人?以前我們對此人都不瞭解,他只是手下有一兩萬的士兵而已,怎麼可能佔據整個蜀川?”

趙鼎道:“我得到消息,宣武皇帝大婚之前這吳階就開始行動,他在蜀道上暗算了折彥質,之後他用折彥質誆開劍門關,佔領了劍門關!再之後,他留下數千人防守劍門關,他自己則是帶着折彥質前往成都府,只怕是要對付成都府的六萬折家軍!不出意外的話,成都府已經被他拿下!折彥質雖然是折可求之子,但是有勇無謀,無能的很,他未必是這個吳階的對手!這個吳階,我們都很少聽說,看樣子也是小皇帝的人!這小皇帝好深的算計!”

趙鼎心中也是震驚不已,他確實對吳階很少留意!吳階雖然擊敗了女真人,但是折可求搶佔了吳階的功勞,除了涇原軍的少部分人知道真相之外,天下人沒有幾個會注意到吳階!至於江南,他們對於漢中、川蜀的消息知道的很少,更加不知道吳階的底細!此刻聽到這默默無名的將領竟然拿下了折彥質,楊時、趙鼎不震驚都難!

他們兩人在劍門關停了一夜之後,立刻朝着成都府而去!等到了成都府,他們得到了確定的消息,折彥質、曹榮都被吳階誅殺!至於六萬折家軍,確實已經被吳階收編!只是具體的收編方法,他們兩人也打探不出來!他們只知道四川變天了!而且吳階剛剛誅殺折彥質、曹榮,立刻拿出了宣武皇帝的聖旨,聖旨裡面趙諶命令吳玠吳璘清君側,並且宣佈折可求大逆不道之罪!當時恰好是趙諶大婚之日!

“看來一切都是小皇帝佈置,這確鑿無疑了!我們應當立刻返回江南!將這一切告訴建炎皇帝!”趙鼎暗暗地道。

到了這個時候,趙鼎終於將趙諶看作是趙構的大敵,再也不會將趙諶當作“昏君”看待!他心中暗暗焦急,趙諶本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子登基,手中掌握傳國玉璽,被天下人認爲是真正的天子!現在趙諶又有這樣的手段,趙諶又佔據了長江上游的地利,趙構未必是趙諶的對手!

“國事堪憂啊!”他心中有些擔心起來!

※※※

已經到了農曆六月初五,一年中最熱的時間到來!

在西北的涇原城,肆虐了數日的沙暴終於停了下來!天空一片蔚藍,太陽火紅,走在空曠的路上全身都是汗水!

曲端剛剛從外面進入家中,他內力高深,寒暑不侵,但是不知爲何,他這些天一直感覺心頭燥熱!當下他讓人打了一盆冷水,將冷水從頭頂澆下,這才感覺舒服了許多!

“還是沒有王庶、趙哲、劉錡他們的消息嗎?”曲端擦了擦頭上、臉上的水,這才問道。

“沒有三位將軍的消息!只知道他們帶領大軍去了東方,似乎一路去了大散關!”下面的一個副將道。

“該死!”曲端狠狠的罵了一句。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身穿錦衣的年輕公子走進了房中,這年輕公子和曲端長的有八分相似,只是他看起來比曲端要文弱的多,他的長相似乎也有些猥瑣!看到曲端在房中,這年輕公子嚇了一跳,他就要轉身離開,曲端已經在後面大喝道:“給我站住!”

那年輕公子有些怏怏的站住,道:“父親有什麼事情?”

原來這年輕公子正是曲端之子曲修文,也是西北有名的紈絝子弟!當初折可求爲了拉攏曲端,就是想要把折月如嫁給這個公子!

“哼!你每日裡不做正事,我聽說你前些天又禍害了一個黃花閨女!那閨女投井自盡,她的父母帶着她的屍體鬧到了涇原衙門裡,爲父耗了許多力氣纔將這件事情壓下去!你簡直是該死之極!”曲端罵道。

“這個……”曲修文張了張嘴,最後低下頭去不說話。

“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已經在軍中效力,和西夏人拼搏刺殺!你看看你每天都在做什麼?從今以後,你就給我乖乖的呆在府中,再也不得出去!”曲端道。

“父親,呆在這裡豈不是會悶死?”曲修文嚷嚷道。

“將軍,我看不如讓小將軍進入軍中,在軍中訓練一陣,或許性子能轉好!”那副將道。

“好,明日你給我前往軍中,跟着那些士兵一起訓練!”曲端皺了皺眉,道。

“父親,你老人家給我起的名字修文,我天生就是讀書的料,怎能進入軍中和那些下賤的軍士呆在一起?”曲修文不滿道。

“什麼下賤的軍士?你是辱罵你的父親嗎?你的父親我當年就是一名普通的軍士!楊時那樣的腐儒看不起我,你這個小子竟然也看不起我!看我如何揍你!”曲端大怒,一步上前就要將兒子拍到在地!

那邊的副將急忙拉住了曲端,曲端仍舊氣喘吁吁!

“父親有氣只會撒在我的身上!我聽說王庶、趙哲、劉錡他們已經將父親手下一半軍隊帶走,投靠了漢中的昏君,父親怎麼不去找他們三人算賬,不去找昏君算賬?”曲修文撇嘴道。

“今天我不打死你,我是你兒子!”曲端怒髮衝冠,一把推開副將,拉住曲修文的衣領,一巴掌就拍了下去!

頓時曲修文臉頰高高腫起,曲修文哇哇大哭,看到兒子這副模樣,曲端嘆了口氣,揮了揮手,道:“趕緊走,這幾天不要讓我再見到你!”

曲修文心中恐怖無比,急忙離開房間,那副將也告辭離開!

“王庶、趙哲、劉錡,你們三人當真背叛了我嗎?怎麼可以這樣!怎麼可以這樣!”曲端看着屋外的烈日,嘴裡喃喃自語着!

他心中有一股異常不好的感覺……

第116章 除夕(一)第424章 安撫(三)第138章 亂後(一)第313章 夜遊西湖第201章 前往富平第439章 張俊下落第513章 陷入重圍第466章 錦州第502章 進攻中京第248章 興慶府第458章 得償所願第105章 彈劾李綱(一)第134章 血夜(一)第198章 秦檜第373章 得到消息第497章 怨軍(二)第373章 得到消息第219章 南下第193章 各地青年第157章 四方雲動第346章 驚聞消息(一)第505章 上京城第593章 制度章程第225章 劍門關守將第463章 追趕第416章 燕京第175章 返回第263章 歸來第064章 刺殺第120章 練劍第205章 劉家軍第412章 重圍第277章 再見少林僧人第359章 制度(二)第570章 返回燕京第368章 兵分兩路第457章 豐收時節第621章 東瀛第603章 平壤(二)第128章 大散關之變第588章 送別第429章 女真之計第390章 真定府第281章 伏擊(一)第559章 一網打盡(一)第151章 軍機處第470章 出海第218章 說服曲端第572章 皇族安置第155章 離開坤寧宮第306章 誅殺太監第161章 四面包圍第042章 北國風光第034章 一路往西第156章 情報第416章 燕京第225章 劍門關守將第398章 土河之戰(二)第607章 不戰而降(一)第395章 德州城外第188章 岳飛出現第241章 北伐計劃第206章 燒燬潼關第264章 生產建設第406章 故人第497章 怨軍(二)第224章 贈劍第612章 政務院第236章 白蓮教刺殺第052章 爭辯第345章 燕雲之計第568章 東京遼陽府第098章 御史中丞第562章 誅殺逍遙子第474章 義軍首戰第160章 攻城第179章 個人崇拜第529章 逃跑第588章 送別第068章 侍女第341章 完顏昌第004章 太祖武藝第524章 冰雪草原(一)第280章 大軍到來第136章 血夜(三)第380章 監察司第137章 折家軍第086章 曲端到來第033章 脫離險境第532章 遼東(二)第002章 山外青山樓外樓第189章 義軍內訌第548章 刺離水第038章 大正劍法第461章 登陸第239章 正月初一第611章 天下官員第586章 科舉開始第487章 北安州第020章 奸臣
第116章 除夕(一)第424章 安撫(三)第138章 亂後(一)第313章 夜遊西湖第201章 前往富平第439章 張俊下落第513章 陷入重圍第466章 錦州第502章 進攻中京第248章 興慶府第458章 得償所願第105章 彈劾李綱(一)第134章 血夜(一)第198章 秦檜第373章 得到消息第497章 怨軍(二)第373章 得到消息第219章 南下第193章 各地青年第157章 四方雲動第346章 驚聞消息(一)第505章 上京城第593章 制度章程第225章 劍門關守將第463章 追趕第416章 燕京第175章 返回第263章 歸來第064章 刺殺第120章 練劍第205章 劉家軍第412章 重圍第277章 再見少林僧人第359章 制度(二)第570章 返回燕京第368章 兵分兩路第457章 豐收時節第621章 東瀛第603章 平壤(二)第128章 大散關之變第588章 送別第429章 女真之計第390章 真定府第281章 伏擊(一)第559章 一網打盡(一)第151章 軍機處第470章 出海第218章 說服曲端第572章 皇族安置第155章 離開坤寧宮第306章 誅殺太監第161章 四面包圍第042章 北國風光第034章 一路往西第156章 情報第416章 燕京第225章 劍門關守將第398章 土河之戰(二)第607章 不戰而降(一)第395章 德州城外第188章 岳飛出現第241章 北伐計劃第206章 燒燬潼關第264章 生產建設第406章 故人第497章 怨軍(二)第224章 贈劍第612章 政務院第236章 白蓮教刺殺第052章 爭辯第345章 燕雲之計第568章 東京遼陽府第098章 御史中丞第562章 誅殺逍遙子第474章 義軍首戰第160章 攻城第179章 個人崇拜第529章 逃跑第588章 送別第068章 侍女第341章 完顏昌第004章 太祖武藝第524章 冰雪草原(一)第280章 大軍到來第136章 血夜(三)第380章 監察司第137章 折家軍第086章 曲端到來第033章 脫離險境第532章 遼東(二)第002章 山外青山樓外樓第189章 義軍內訌第548章 刺離水第038章 大正劍法第461章 登陸第239章 正月初一第611章 天下官員第586章 科舉開始第487章 北安州第020章 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