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營造繁榮

西京在趙檉全盤接手後已經過了兩年,他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兩項工作上,一是軍事,二是農牧業的發展。

軍事是亂世的立國之本,沒有一支強大的武裝,外不能禦敵,內不得穩定。忠勇軍和克虜軍合併的同時,結合新軍制的實施,內部更加穩固,作戰訓練都步入正軌,而招募的新軍也已組訓完成,分配到了各軍,而講武堂的第一屆畢業生也走出了學堂,開始在各個崗位上實習。

先期遷到朔州的軍工作坊在王爺強大資金的支持下不但迅速恢復了生產,而且規模規模也進一步的擴大,從業的人數已達萬人以上,達到了年產連珠槍三萬支,手槍五千支,機槍千挺,各型火炮千門,子彈二百萬發,炮彈五萬發的生產能力,不但可以滿足中興軍的訓練作戰所需,還儲備足夠支持兩場大戰役的所需。

西京地區豐富的煤鐵資源使生產成本大大的下降,幾個冶煉廠生產的精鐵不但能滿足軍工生產的需要,還可以支持農具和日用品的消耗及生產。而當地的硫磺礦的開發,使他們不再每年花費大量的資金從扶桑萬里轉運。

最困難的製造火炮和子彈所需的銅,現在獲得的渠道減少,好在趙檉當年儲備了大量的銅錢,這都是優質銅,純度高。他當年是考慮到一旦戰爭爆發,必然導致交子的貶值,金銀銅的兌換比例自然提高,想用來發‘國難財’的,此時只好拿來應急。

而軍民兩用的相關作坊也得到了大力的發展。他們製造的蠟燭、潤滑油、皮具、帳篷及軍用食品、藥品,受到了各階層的歡迎。尤其是爲了支持農業發展,而生產的各式馬拉播種機。收割機都是供不應求。但是他們生產的香水、玻璃製品等奢侈品很少在本地銷售,都賣給了那些老外,賺取真金白銀了。

歷史上的動亂往往都是饑荒引起的,饑荒引發叛亂,反過來,叛亂又破壞秩序,秩序一亂,種糧食的人也就少了。這樣便是惡性循環:越亂,越沒人種糧食;越沒人種糧食。越亂。往往爲了吃飽,因爲飢餓揭竿而起的義軍狠,官軍同樣也狠,雙方都瘋狂搶糧,最後吃光了糧食,吃光了農民,最後部隊內部互相殘殺,吃自己人的肉,那是何等慘烈的場面!

農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糧食不僅是日常必需,也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所話說‘肚裡有糧,心裡不慌’,如果連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沒有。誰會陪着你玩兒,不造你的反就很對得起你了。

因此趙檉一接手就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耕種,這個有他們開發河中的經驗。一系列的政策出臺,不但穩住了人心。也掀起了農業開發的熱潮,而大量先進農具和馬耕的推廣不但提高了生產效率。也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可以開墾更多的荒地。

他不但號召農民多開墾,而且在保證軍事訓練的前提下,讓軍隊也加入了屯墾的行列,以減少消耗。只一年,西京地區就增加耕地二十多萬頃,糧食基本實現了自給有餘。今年他又加大了對農業的扶植力度,提倡精耕細作,栽植桑麻,同時開始進行棉花大面積種植的實驗,這兩個月如果沒有大得災害,已經是豐收在望,將自己的糧倉填滿,也可以讓關停了一年的酒坊開門了。

現在西京維持着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必然需要大量的戰馬,而戰馬並不是隨便拉過來一匹馬就可以成爲戰馬的,其中是非常講究的。一個馬羣中到底能有多少馬可以用作乘用馬呢?嚴格的說,不多!連半數都不到,再好的馬種、馬羣,也大體如此。

而這也是中原農業民族騎兵戰鬥力低於遊牧民族騎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爲中原地區能養馬的地方太少,挑選戰馬的餘地小,質量自然就不能那麼嚴格了,基本屬於乘用型馬供戰士騎用就不錯了,哪裡還有那麼多講究。趙檉的軍隊發展就經歷了這樣的曲折。

在襄邑時,趙檉雖然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培養出的戰馬質量卻並不如人意,可當時就這個條件。即使佔領了河中,繳獲了西夏不少戰馬,但是依然難以滿足,還需要從回紇購買優良的戰馬使用,直到控制了西京這種局面才得以緩和。

這是因爲戰馬與人一樣,年齡制約其體力和能力,由此服役時間是有限的。馬的壽命一般爲二十五至三十歲。三歲時爲成年,經過訓練可以騎用;八歲左右,體力、耐力、敏捷程度進入最佳期,這種狀態可延續到十四、五歲,這是戰馬的黃金期;隨着戰馬年齡的增加,各項功能逐漸下降,隨之便減低應付錯綜複雜的戰爭場面的能力,正常情況下十八歲便應退役。

可這些只是指正常的情況下,戰馬因常年過着緊張的戰鬥生活,很難保證飼養、管理到位、役使得當,從而損傷健康,而受傷更是難免。尤其是在長途行軍,特別是急行軍、強行軍、晝夜行軍,戰馬得不到足夠的草料、清水、休息,還要負重而行。而馬又有一種強烈的競爭心理,並行馬總是越走越快,誰也不肯落後,即使氣力不足,仍不願減速,更不願停止。如果仍加鞭前行,很容易倒斃,因此在長途急行軍,火速傳遞信息中,戰馬損耗難以計數!

戰鬥中馬的傷亡也是很大的,因爲戰場上,騎兵人馬合爲一體,無論是縱向,還是橫向,遭到對方打擊的面積,戰馬總要多於戰士數倍,由此推斷戰馬傷亡率也要多於戰士的數倍;另外戰場上‘射人先射馬’已經成了共識,那麼馬的傷亡可能性比人也大的多;再者騎手對於來自對方的捅刺、劈砍等打擊,可以採取閃避或是用武器擋架等辦法保護自己。但是戰馬它不會啊,即使再敏捷的戰馬頂多在躲閃上有些動作,故而傷亡也不可避免。

而現在中興軍就有十萬人,要是達到雙騎保守的說便需要二十萬匹,此外還有拉車拖炮的挽馬,運輸物資的馱馬,這是一個十分龐大的數目,底數將會是這個數目的幾倍,因此戰馬的馴養同樣是一個艱鉅的工作。

趙檉在恢復原西京羣牧司西北宣撫司牧場的前提下,又在奉聖州建立了新的牧場,引入良種馬培育改良馬種,雖然這要在多年後纔可能見效,但必須做起來。同時他還以稅賦的形式向民間牧場收買馬匹補充軍用,基本解決了軍馬補充的問題…

無農不穩,無商不富。商業在西京同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這不僅僅是可以互通有無,而且還可以給西京帶來大量的稅賦。西京經過多年戰亂,百姓手中沒有錢,而爲了發展農業,休養生息,趙檉又不得不減免租稅予以扶植,可軍隊和政府也處處要錢,他那點家底是維持不了多長時間的。

不能從農民上‘搜刮’,那就只能從商人上取財了,而如果對商人施以重稅,那麼商人也只會被嚇走,這是一種矛盾,那隻能培育一個繁榮的市場,讓商人們有利可圖才能建立一個良性循環。所以趙檉在減稅的同時,又在花錢上下功夫。

消費,一種是經由市場才能完成個人的消費;一種是不需要市場,只須依靠國家俸祿和賞賜就可以進行個人的消費。而前者更能促進社會生產和流通,所以趙檉不顧大家的反對,修改了士兵和官員俸祿的發放規矩。

過去國家因爲財政緊張,往往都是以實物作爲俸祿折支,按照品級給予祿米或是絲帛,到了宋朝最好的時候也是京官給錢六分,外任是四分,可就這樣也大大的刺激了消費,因此現錢比例的增大必定是商品經濟發展所致由貨幣的使用率提高而引發;這一調整,必然加深龐大的官員階層捲入市場的程度。

而士兵和官員都是吃公糧的,趙檉將他們的俸祿全部給了現金,吃喝拉撒都離不開了錢的流通,這樣他們進入市場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就增強。他們或許是爲了經營、或許是爲了消費,對市場必然產生一定的影響。

又由於他們也是當時社會中的一個重要羣體,用階級觀點分析,他們屬統治集團;但用社會學的觀點看,他們是社會的管理人員。他們與其他成員一樣,都有存在的社會價值,所以,他們的消費、特別是經由市場的消費對社會的影響並不都是消極的。

這麼一改不但使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而且大大促進了流通。同時趙檉將政府的一些必要花費也全部交給市場,到市面上去採購,不再以頂抵的方式收取,都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商業和手工業的繁榮,而農民們也可以將生產盈餘和農副產品放到市場上銷售,他們手裡有了錢必然又轉爲消費者,這樣形成了一個循環。雖然不能當時見效,但是有利於長久的發展。(未完待續。。)

第114章 抉擇第229章 被耍了第403章 ‘菲達伊’第46章 欽差也得掏錢第515章 以情爲刀第319章 愕然第174章 傷心人第168章 嚴峻第132章 是友非敵第257章 金水軍第63章 蔡九第121章 戰原州(六)第410章 對手第88章 軍行第102章 爲了早飯而奮鬥第95章 感情第203章 迎鋒而上第103章 網中魚第168章 嚴峻第19章 殺光燒光第26章 掃興第88章 屈辱的開端第234章 渾脫軍第5章 虛驚一場第23章 知府很煩第70章 逼婚第29章 當真了第291章 世風第363章 挑戰第262章 單挑第65章 冬雷行動第94章 小題大作第157章 保障有力第57章 是誰?第132章 缺兵少將第238章 猛人再現第522章 跑哪去了第208章 趁火打劫第43章 女掌門第204章 買賣經第203章 話中有話第387章 炮灰軍第202章 連環套第202章 矛盾第294章 鬧劇第14章 齋戒(一)第169章 錢緊啊第9章 清洗第83章 麻煩大了第28章 震動第208章 攻守有策第319章 愕然第185章 應州第135章 歸京路(一)第165章 若有所思第215章 修根固本第498章 何去何從第138章 轉機第20章 歧路難行第213章 兵戈暫休第45章 欽差第471章 困獸猶鬥第236章 屁事太多第215章 鄉間高人第132章 是友非敵第253章 摸不清第168章 無形兵者第149章 大練兵(一)第57章 忍不住第223章 囚徒第69章 選擇戰爭第235章 震動第269章 趙信的心事第217章 悵然若失第515章 以情爲刀第469章 竹籃打水第84章 一念之間第49章 日日不得閒第532章 風言如刀第300章 一點兩面第223章 囚徒第174章 大買賣第205章 靜待第33章 有錢也不給他們第119章 文重武輕第213章 兵戈暫休第43章 風暴眼第154章 驚人第406章 當前大計第10章 代你走一趟第387章 炮灰軍第251章 屯墾戍邊第47章 襄邑第248章 誰是贏家第447章 忙亂第437章 金赫之死第434章 自己的路第54章 各打算盤第202章 少年得志大不幸
第114章 抉擇第229章 被耍了第403章 ‘菲達伊’第46章 欽差也得掏錢第515章 以情爲刀第319章 愕然第174章 傷心人第168章 嚴峻第132章 是友非敵第257章 金水軍第63章 蔡九第121章 戰原州(六)第410章 對手第88章 軍行第102章 爲了早飯而奮鬥第95章 感情第203章 迎鋒而上第103章 網中魚第168章 嚴峻第19章 殺光燒光第26章 掃興第88章 屈辱的開端第234章 渾脫軍第5章 虛驚一場第23章 知府很煩第70章 逼婚第29章 當真了第291章 世風第363章 挑戰第262章 單挑第65章 冬雷行動第94章 小題大作第157章 保障有力第57章 是誰?第132章 缺兵少將第238章 猛人再現第522章 跑哪去了第208章 趁火打劫第43章 女掌門第204章 買賣經第203章 話中有話第387章 炮灰軍第202章 連環套第202章 矛盾第294章 鬧劇第14章 齋戒(一)第169章 錢緊啊第9章 清洗第83章 麻煩大了第28章 震動第208章 攻守有策第319章 愕然第185章 應州第135章 歸京路(一)第165章 若有所思第215章 修根固本第498章 何去何從第138章 轉機第20章 歧路難行第213章 兵戈暫休第45章 欽差第471章 困獸猶鬥第236章 屁事太多第215章 鄉間高人第132章 是友非敵第253章 摸不清第168章 無形兵者第149章 大練兵(一)第57章 忍不住第223章 囚徒第69章 選擇戰爭第235章 震動第269章 趙信的心事第217章 悵然若失第515章 以情爲刀第469章 竹籃打水第84章 一念之間第49章 日日不得閒第532章 風言如刀第300章 一點兩面第223章 囚徒第174章 大買賣第205章 靜待第33章 有錢也不給他們第119章 文重武輕第213章 兵戈暫休第43章 風暴眼第154章 驚人第406章 當前大計第10章 代你走一趟第387章 炮灰軍第251章 屯墾戍邊第47章 襄邑第248章 誰是贏家第447章 忙亂第437章 金赫之死第434章 自己的路第54章 各打算盤第202章 少年得志大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