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帝王心計

完顏亶的童年生活其實比較辛酸,在其年僅九歲時,他的親生父親完顏宗峻因病逝世,使他從小失去了父親的關懷。但完顏亶的運氣還不錯,他的伯父完顏宗幹收養了他,並且把他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子來看待,使完顏亶得到了家庭的溫暖。在宗乾的照顧下,完顏亶很小便被送入皇宮讀書,因爲宗幹比較崇尚漢人的文化,所以完顏亶接觸到的都是些漢人中的文學工作者。

天會十五年正月,完顏亶於會寧府登基稱帝,並正式詔告天下,成爲金國的第三代掌門人。但這位少年天子似乎對打打殺殺興趣不是很大,由於早年深受漢文化的影響,剛剛繼位不到兩個月的完顏亶在安排好了吳乞買的安葬事宜後,便想發動一場波及全國的改制運動,對所有以前金國的各種舊制度進行一次徹底的革新運動,首先受到衝擊的是金國太祖阿骨打發明的勃極烈輔政制度。

勃極烈制度誕生於阿骨打起兵之初,是爲了鞏固完顏家族在軍事政治領域的地位而設置的一種政治制度,這種制度的特點是所有勃極烈成員組成了金國的最高軍政權力機構。隨着金朝國家機構的日趨完善,勃極制度的功能正在逐步削弱。作爲新新人類的皇帝,我們的完顏亶很不喜歡這種非常過時的制度,便選擇首先向它開刀……

要不說皇家的孩子早當家,完顏亶雖然順利繼位,但是他也明白自己不過是兩派相互傾軋妥協的產物。大家都想將他作爲傀儡操縱,根基並不牢固。因此必須除掉對自己有威脅的人,太宗一系就成了首要目標。可他並不莽撞。自己選擇改革勃極烈制度,使自己一系受益,首先就能得到他們的支持,鞏固了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

完顏亶的想法果然受到了養父宗乾的支持,因爲取消勃極烈制度還有着更重要的意義,從此以後金國結束了兄終第及的皇位禪讓制度,改爲同中原王朝相同的父死子及的繼承製度。‘阿骨打派’成員理所當然成爲新的行政制度的最大受益者,他率先選擇從這一點下手改革,也可以看出這個十六歲的少年人小鬼大。政治鬥爭經驗一點也不比他的那些叔伯父輩們差。

宗幹畢竟比完顏亶多吃了幾十年的鹹鹽,做事更爲小心,他知道改制的阻力首先就來自完顏宗本。因爲按照原來的制度,宗本成爲下一代的諳音勃極烈的可能性最高,他正當壯年還能熬個二、三十年,大有希望成爲第四任皇帝,改制勢必引起他的不滿,而手握兵權的宗幹真得發起飆來,大家都沒好日子過。

就在這關鍵的時候。兵敗的兀朮逃了回來。他從燕京城下躲過宋軍的追殺後並沒有着急突圍,因爲他曉得宋軍已經控制了燕京周圍所有的要道隘口,自己此時回國只能是自投羅網,於是帶着部分殘兵鑽進了山中。待風聲過後再行突圍。他不愧自幼在山林野地中長大的,野外生存能力極強,竟然在山中生活了兩個多月。終於找到了機會跑了回來。

對於自己這位能征慣戰的叔叔,完顏亶並沒有過分苛責。而是以大敵當前正是用人之時,讓他領遼東副帥之職。帶兵防備宋朝水軍待開海後再犯沿海。這看似將兀朮貶出了京師,實際上是讓他重新掌握了一支軍隊,並在自己身邊放了一支親衛軍,一旦京師有事,兀朮就能迅速回軍鎮壓。

但是這樣佈置並不能完全控制宗本,於是又生一計——與宋朝重啓和談,交換人質,換回宗罄、穀神等人,這樣便可增加己方的勢力,削弱宗本的實力。其實這也是必要的做法,戰場上連番失敗,金軍已經沒有能力再戰,通過和談也可以喘過氣,恢復軍力。眼看春暖花開,冰雪消融,宋軍很可能再次發起進攻,於是金國以告知宋朝新帝繼位的名義派出使臣前往汴京,並提出和議……

趙檉的春季攻勢計劃是在冬季完成擴軍後,集中禁軍兵力攻佔上京,完全控制漠南地區,爲經略漠北打下基礎。而水軍屆時攻佔遼東半島奪得橋頭堡後,燕京軍前出遼東一線封閉中原通往塞外的走廊,鞏固第一道防線,完成對金國的戰略合圍。但這時趙檉被銅的事情困擾,資源的短缺導致新軍無法及時配發裝備,前方部隊缺少彈藥,沒有足夠的軍力將攻佔大定府和收復燕雲的勝利繼續擴展爲戰略意義上的勝利。

宋朝雖然佔領了大片土地,但是現在的戰線也從過去的數百里延長到千里,新編組的生力軍無法投入戰鬥,武器裝備在先前的戰鬥中損耗嚴重,而此時又計劃對大理用兵。在不進行重新部署的情況下,已經無法實現經略西北,攻滅金國的大戰略,所以趙檉在開春後從戰略進攻轉爲防守,鞏固新收復的地盤,但是依然對駐守臨潢府金軍保持壓力,使其無暇它顧。

此刻金國遣使來到汴京希望和議,趙檉與羣臣商議後以爲和議符合現在的局勢,可以騰出手來一心對付大理避免兩線作戰,還可以利用這段和平時期經營幽雲,還可以攜大勝的餘威‘敲詐’一下金國。因此趙檉同意重啓和談,雙方定在平州會面儘快派出使團開始談判。

宋金重啓和談的消息立刻傳到了周邊各國領導人的耳朵裡,和幾位鄰居的掌門人相比,趙檉此時三十四歲,西夏的李乾順則已經五十三歲了,完顏亶和他們相比完全是個小字輩。但鑑於金國仍佔據着遼東和漠北的大片土地,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誰也不敢小看這位掌門人,可又不敢得罪重新崛起的大宋,而若這兩個大國真的達成和解,那麼他們就得重新評估現在的國際形勢,調整外交策略,因此這次談判還未開始便引起了關注……

“二爺,完顏亶剛剛繼位便與我們和談,我以爲是宗翰等人的主意,他一個久居深宮的孩子哪裡懂得這些大事!”偌大文德殿中只有趙檉和趙仁君臣兩人,前日趙仁被任命爲和議使,以樞密副使加禮部尚書銜主持對金談判,明日使團就要出發,他特來向皇帝辭行兼問計。

“也不盡然,自古英雄出少年,咱們十六歲的時候做得事情也被別人以爲不過是因爲接着皇帝寵愛而胡鬧,有誰正眼瞧過咱們,所以不能小覷了他!”趙檉擺擺手說道。

“呵呵,那時二爺早已胸懷天下,立下衛國救民的大志,豈是他所能相比的!”趙仁訕笑着說道,皇帝十六歲的時候正在京中‘打、砸、搶’,只爲了讓朝臣彈劾,將他趕出京城前往西北努力呢,可那時誰知道他所想,只當是胡鬧,誰會想到皇帝到西北是爲了創下了一番基業,爲今日成功打下基礎呢!

“不要小瞧你的任何一個敵人,完顏亶能順利登上帝位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起碼說明他得到了老臣和族中的支持,即便他現在是一個傀儡,但是又有誰會甘心當一個傀儡呢,他必然會找機會反擊的!”趙檉笑笑說道。

“是,二爺,屬下受教了!”趙仁恭敬地說道,“二爺是擔心金國會藉助談判的機會搞什麼把戲?”

“不錯,金國老一代的謀臣猛將已經逐漸凋零,掌權的是宗翰、宗乾和宗本這些二代中的佼佼者,而他們都曾爲國立下大功,失去了老一輩人的威壓,必自以爲出頭之日到了,做事難免跋扈,完顏亶只要不是傻子就會感覺到他們對自己的威脅!”趙檉揹着手轉了一圈說道。

“二爺,您認爲完顏亶是想利用和談作爲緩兵之計,束縛住我們的手腳,然後安心穩定內部,清除異己!”趙仁想了想說道。

“這只是其中一種可能,還有什麼我一時也想不出,這就要你在談判中隨機應變,看看他們到底想要什麼?這也是我爲什麼一力要你作爲和議使的原因,你曾領兵作戰,又有參與朝政的經驗,不像那些士人們拘泥什麼禮法,被其矇蔽!”趙檉看看趙仁說道,在自己的一力培養下,他已經日益成熟,可堪大用了。

“二爺,屬下明白了!”趙仁施禮道,“二爺,您能不能跟我透露下底線!”他又不好意思地問道。

“呵呵,你不問我也要告訴你的!”趙檉笑笑拍了下趙仁的肩膀道,“有三點不能讓步:第一是以現在雙方的實際控制性劃界;第二放還遼王及被虜的大臣,宗室和百姓;第三賠償戰爭損失,對宋稱臣!”

“二爺,您提的這三點恐怕有的難以實現啊,還有一旦遼王回國,我們如何安置,若是其仍有不臣之心我們很難處置啊!”趙仁聽了驚道,遼王回來,國內將出現一國三君的局面,要是連趙構也算上就是一朝出現四個皇帝了…(未完待續。。)

第308章 拳來腿往第269章 接戰第156章 海陸齊進第357章 另有目的第373章 駛入波斯灣第50章 考慮第449章 舉國同慶第178章 彼此彼此第44章 這下壞了第4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208章 趁火打劫第373章 駛入波斯灣第3章 誰比誰傻第162章 城破在即第351章 逼降第213章 反伏擊第106章 遭遇戰第150章 屠虎第217章 悵然若失第136章 大局已定第215章 修根固本第176章 翁立西和第63章 插曲第75章 靈堂就擺在這第77章 崛起第222章 官場鬥第507章 混沌之中第19章 暗度陳倉第99章 有驚有險第208章 攻守有策第115章 機會難得第349章 不免一戰第18章 冷竈第374章 觸發第489章 內憂外患第263章 百年海軍第106章 步騎會戰第144章 錢不能少第22章 幽怨第237章 宗翰死了第198章 禪位第434章 自己的路第107章 心思第54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22章 戰原州(七)第11章 分化第465章 出其所料第182章 兵貴神速第73章 玻璃第173章 要命的舌頭第524章 無可挽回第48章 對策第107章 謀劃第84章 投機第309章 難以取捨第57章 買房置地第71章 大事件第30章 陌刀神威第216章 廷議第157章 保障有力第273章 猶豫鑄錯第123章 我要定了第215章 鄉間高人第15章 殺神第154章 驚人第90章 溫水煮青蛙第248章 誰是贏家第30章 交待第130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71章 營造繁榮第125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0章 插曲第78章 堅城難依第183章 夏州城第129章 近衛第21章 也許是真相第510章 偶發事件第347章 權衡第45章 志願軍第146章 無可挽回第71章 沒想到第127章 人老成精第296章 困局第235章 有計劃有預謀第300章 一點兩面第534章 勤王之軍第389章 殲其一路第19章 麻雀第298章 迷霧重重第46章 欽差也得掏錢第112章 以打代練第251章 帶壞孩子第438章 真相第114章 勸降第206章 康王第139章 歸京路(五)第373章 駛入波斯灣第2章 較勁第191章 破敵
第308章 拳來腿往第269章 接戰第156章 海陸齊進第357章 另有目的第373章 駛入波斯灣第50章 考慮第449章 舉國同慶第178章 彼此彼此第44章 這下壞了第4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208章 趁火打劫第373章 駛入波斯灣第3章 誰比誰傻第162章 城破在即第351章 逼降第213章 反伏擊第106章 遭遇戰第150章 屠虎第217章 悵然若失第136章 大局已定第215章 修根固本第176章 翁立西和第63章 插曲第75章 靈堂就擺在這第77章 崛起第222章 官場鬥第507章 混沌之中第19章 暗度陳倉第99章 有驚有險第208章 攻守有策第115章 機會難得第349章 不免一戰第18章 冷竈第374章 觸發第489章 內憂外患第263章 百年海軍第106章 步騎會戰第144章 錢不能少第22章 幽怨第237章 宗翰死了第198章 禪位第434章 自己的路第107章 心思第54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22章 戰原州(七)第11章 分化第465章 出其所料第182章 兵貴神速第73章 玻璃第173章 要命的舌頭第524章 無可挽回第48章 對策第107章 謀劃第84章 投機第309章 難以取捨第57章 買房置地第71章 大事件第30章 陌刀神威第216章 廷議第157章 保障有力第273章 猶豫鑄錯第123章 我要定了第215章 鄉間高人第15章 殺神第154章 驚人第90章 溫水煮青蛙第248章 誰是贏家第30章 交待第130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71章 營造繁榮第125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0章 插曲第78章 堅城難依第183章 夏州城第129章 近衛第21章 也許是真相第510章 偶發事件第347章 權衡第45章 志願軍第146章 無可挽回第71章 沒想到第127章 人老成精第296章 困局第235章 有計劃有預謀第300章 一點兩面第534章 勤王之軍第389章 殲其一路第19章 麻雀第298章 迷霧重重第46章 欽差也得掏錢第112章 以打代練第251章 帶壞孩子第438章 真相第114章 勸降第206章 康王第139章 歸京路(五)第373章 駛入波斯灣第2章 較勁第191章 破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