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舉國同慶

二十年前女真人二次南下攻克汴京,二帝北狩,數千皇族北遷,數十萬百姓被擄往遼東,張邦昌篡位稱帝,大宋處於滅國的邊緣。危難之時,遁世西北的二皇子趙檉重新出山,領兵橫掃中原擊退女真人,受太上皇衣帶詔登基爲帝,剷除僞楚賜死張邦昌,平定內亂,重整江山,中興復國,開創了大宋又一盛世。

而趙檉也一改這些年節儉低調辦慶典的規矩,除大肆調動一切宣傳工具廣爲傳播外,還從內府撥出專款用於開支。一時間汴京城上下張燈結綵,鰲山高立,皇帝下旨與民同慶放賭十日,各衙門自八月十三至二十三日皆放假休息。在二十日舉行盛大閱兵,晚上在金明湖畔釋放煙火。同時尚書省發佈通令,命西京洛陽、北京燕京、南京應天及各路治、府治皆要舉行慶典。

八月初五,趙檉頒佈赦令:赦免興國初年因投敵行爲被流放的罪官子弟,允許其返回家鄉居住,參加科舉;赦免在侵宋戰爭中被俘的契丹、渤海、奚族及脅從的漢人,對於返鄉者發放路費,願留國者則如同大宋子民一般分配土地,給予必要的生產資料;赦免‘東南民變’時被流放和監禁的反叛,允許其回鄉居住,但不允許進入京城、參加科舉;赦免犯十年流徒以下罪犯,十惡之罪不再此列。

三日後,趙檉二次頒佈聖旨,加封皇族三系諸王及嗣王。爲遏制皇族供養費用逐年增加的趨勢,改過去凡皇室子孫皆封爵的規矩,每系只長房嗣爵,旁系子女無特例、勳功不再授爵封官。而皇室子孫可以免費入宗學接受教育,參加科舉,但自冠禮、笄禮後則不再供養,而要自謀生路。

八月初八日,尚書省頒佈通令,自皇佑開邊以來爲國戰死之軍將、蕃軍及民夫者皆入忠烈祠享受國家祭奠,遺族享受同等撫卹,又爵者可選擇子弟襲爵;自政和年後,參與收復河中之地軍將和蕃軍授予‘拓邊’勳章;參加靖康年復國之戰的軍將和蕃軍授予‘禦寇’勳章;參加興國年後收復燕雲、大理、高昌、援助高麗、遠征波斯及漠北等歷次戰役之一者授予‘護國’勳章。

皇帝的詔令和尚書省的通令接連發布,那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當年的皇佑開邊可以說是大宋走向衰落的起點,幾番大敗損兵三十餘萬,從此宋軍一蹶不振,而殉難的軍將不但爲的安撫,反而被降罪,成了皇帝和朝臣們擺脫責任的替罪羊,因此廣受詬病。而皇帝如今下旨將他們的靈位全部移進忠烈祠便是變相承認了當年貿然用兵乃是皇家的責任,與犧牲的萬千軍士無關,這種敢於糾正先祖的錯誤承擔責任的勇氣爲世人折服。

政和年間爲了炫耀武功,趙佶再次對西夏用兵,結果是先勝後敗,在高俅的‘運作’下,有功者得不到撫卹和獎賞,反而是那些擅離職守,望風而逃者升官進爵。此後又是高俅在鬥爭中慫恿趙佶聯金滅遼,結果招致大難。趙桓繼位後雖將其斬殺,卻無人再敢提當年之事。現在始作俑者雖死,起事者太上皇仍在,趙檉能如此算是給他爹擦了屁股,也給予當年參與者於安慰。

其後被皇帝稱爲‘禦寇戰爭’的汴京守衛戰及其後的驅逐女真人的戰役中參與者甚衆,既有當年的老禁軍、皇帝的西北軍和康王的帥府軍、地方勤王軍及無數義勇。但結果迥然有異,有爲國戰死疆場者進入忠烈祠永享祭奠,有死於權力交接的內鬥中,也有叛國投敵者,還有淪爲盜匪被剿滅者,更多的人在戰後返鄉歸於無名。

現在通令中沒有對結局各不相同者區別對待,凡是當年參戰者都有授勳的資格。如此決定,讓朝野民衆再次感受到皇帝胸懷的廣大,讓大家懂得功過是非雖有不同,但是隻要曾爲國爲民奮戰者,國家是不會忘記他們的,依然會給予他們應該得到的名譽。而這也標誌着靖康以來圍繞帝位的爭鬥已經結束,各方勢力及皇家內部的和解。

至於‘護國戰爭’是由一系列戰役組成,且全部由整編後的新禁軍和當今皇帝主導。這些戰役不但對大宋的中興及對外經貿的開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而且爲大宋贏得了二十年和平環境,極大的提高了國家的地位和民族自豪感,成爲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國。而這些功績的取得皆賴那些陪伴皇帝多年將士的犧牲,他們得此功勳衆人無不服氣!

通令一出,大家是議論紛紛,也不知道從哪傳出來的閒話,說過去皇帝獎賞有功之臣都是頒發免死鐵券,保着家族世代平安,如今柴家就還有當年太祖頒下的鐵券使他們得以世代富貴安寧。而如今皇帝頒下的勳章就有此功能,得一枚者可免徒刑一次,兩枚者可蔭及家人一次,得三枚者除非犯下十惡不赦大罪皆可得以赦免。

這些風言大佬們的耳朵中,他們覺得此事非同小可,頒發勳章只爲獎勵有功,皆以提高國民和軍隊的士氣及榮譽感。如果像外邊所傳被附加上赦免的功用,而得此勳章者甚衆,不止萬千,也許會讓一些心存僥倖之人有恃無恐的作惡,那豈不違背了當初之意。於是他們進宮面見皇帝要求澄清此事爲好,可趙檉聽了只是哈哈一笑未置可否,留給衆人一頭霧水,澄清之事也自然不了了之。

接下來幾天,《旬報》專門開出專版刊登靖康之變親歷者的回憶和紀念文章。而如今《旬報》不止是官員和富貴人家及士人們的專屬讀物,它以低廉的價格和通俗性、實用性贏得了大宋各階層的喜愛,家中有識字的人一般都會買上一份,因此成爲大宋傳播信息的主要和重要渠道。現在報紙上連篇累牘的登載的關於當年事變的泣血之文,再次勾起人們漸漸淡忘的仇恨,想起女真人給大宋帶來的災難和恥辱。

一些士人們也開始紛紛投稿,以各種形式的作品表達憤懣之情的同時警示大家勿忘國恥,當年作惡者仍在,還虎視眈眈的盯着大宋,厲兵秣馬時刻準備再次南下中原,侵犯我們的領土、掠奪我們的財富、奴役我們的百姓。不要因爲兩國和議尚在,就忘記敵人給曾我們帶來的災難,不要因爲現在生活富足安寧就將恥辱遺忘……

幾日後便到了中秋,皇帝邀請當年經歷過靖康之變的皇族成員、老臣、將士及各業代表同登宣和樓賞月,觀看歌舞。當然前帝趙桓和太上皇婉拒了邀請,他們現在實在是無顏面對當年自己所犯下的錯誤。面對明月大家共憶往事,無不泣淚滿面,說起女真人的殘暴無不切齒。血雨中的汴京城、漫野的遺屍、悲慼的行者……都成了他們一生難忘的記憶!

八月十八日,趙檉率羣臣前往忠烈祠及汴京城破殉難者紀念碑園親自祭奠,追封劉鞈、歐陽珣、李若水等朝臣義士,並提寫‘毋忘國恥’匾額,令人懸於忠烈祠正堂之上,警示後人。並親爲參加當年汴京保衛戰的有功者李綱、張所等人授勳。

八月二十日,二十年前趙檉率百戰雄師,攜戰敗女真人之威回到汴京登基,成爲一國之君。重溫歷史,趙檉在當年率軍入城的商丘門外校閱三軍,但今日的場面大了許多,不禁有禁軍各將,還有講武堂、州軍及鄉兵派出的隊伍。從各處趕來的觀者不下數萬人,將大路擠得水泄不通,當皇帝的黃羅傘出現在城頭時,響起如雷般的萬歲聲!

入夜金明湖畔又是人山人海,不斷騰空而起的煙火照亮了夜空,也照亮觀臺上太上皇和太后兩人的笑臉,如今的盛世表明他們二十年前做出的決定是無比正確的,兒子在當年萬分艱難的情況下不僅拯救了國家,又實現了大宋的中興,文治武功不遜太祖、太宗,他們可以安心去見列祖列宗了。

而在一處不顯眼的角落中,兩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看着高高在上的皇帝,即便絢爛多彩的煙火也難以讓他們移目。兩人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當年盡心的撫育和教誨沒有白費,那個頑劣聰慧的小皇子已經成爲了統馭萬里江山,億萬子民的天下之主,創立不世之功的明君……

八月二十二日,這已經是放撲的最後一日,人們都在抓住機會試試運氣,在京師最爲繁華的馬行街上突然出現了一夥人,一羣小廝打扮的人大呼小叫的簇擁着一箇中年員外,他們手裡拎着大包小包,懷中也揣的滿滿的,幾根長杆上高挑着迎來的利物,顯然是運氣十分的好。

“這他孃的什麼情況,難道今年京師流行找幫爺爺輩的人當小廝?”看着那夥興高采烈的人,人們不免側目充滿疑惑地相詢……

第183章 爭取第276章 不罷休第227章 都不提第216章 廷議第210章 不能放過第201章 取關第407章 追查第313章 破局第17章 必殺令第225章 車陣第77章 接受第126章 怎會這樣第471章 困獸猶鬥第308章 拳來腿往第166章 解惑佈局第466章 有心算無心第445章 兀朮的憂慮第119章 戰原州(四)第28章 震動第35章 讓賢第454章 ‘通風報信’第49章 叵測第205章 希望仍在第210章 炮火焚營第337章 漫漫西征路(二)第28章 各懷心事第355章 神傷第223章 一箭雙鵰第8章 關撲(二)第142章 情分第270章 完勝第102章 有詔北來第259章 都着急第156章 隨行第258章 ‘強盜’理論第516章 兵臨黃龍第468章 弄假成真第223章 一箭雙鵰第12章 闖宮第175章 善後第74章 神仙第211章 郭藥師第4章 走光第433章 天人交戰第105章 養馬第274章 高手第336章 漫漫西征路(一)第414章 遠程狙擊第11章 和議使第46章 欽差也得掏錢第55章 榜樣季子第142章 情分第357章 另有目的第367章 兵臨城下第518章 失和第226章 大勢已去第96章 大變第120章 戰原州(五)第234章 渾脫軍第19章 暗度陳倉第235章 震動第53章 ‘東南王’第75章 費思量第109章 變故第8章 反間第154章 打破僵局第348章 監軍‘無能’第235章 震動第277章 火攻第68章 驢脣馬觜第280章 初一十五第205章 靜待第396章 借力打力第93章 定型第148章 利弊得失第337章 漫漫西征路(二)第502章 不變應萬變第89章 隱情第507章 混沌之中第173章 費盡心機第510章 偶發事件第51章 怯意第201章 思考第181章 截殺第344章 分兵拒敵第123章 紛爭第395章 敲詐第2章 忠心第335章 憂心第159章 步步爲營第107章 心思第106章 謀劃第299章 土崩瓦解第166章 解惑佈局第387章 炮灰軍第61章 願打願挨第88章 圍殺第48章 縛虎第75章 費思量第84章 給予希望
第183章 爭取第276章 不罷休第227章 都不提第216章 廷議第210章 不能放過第201章 取關第407章 追查第313章 破局第17章 必殺令第225章 車陣第77章 接受第126章 怎會這樣第471章 困獸猶鬥第308章 拳來腿往第166章 解惑佈局第466章 有心算無心第445章 兀朮的憂慮第119章 戰原州(四)第28章 震動第35章 讓賢第454章 ‘通風報信’第49章 叵測第205章 希望仍在第210章 炮火焚營第337章 漫漫西征路(二)第28章 各懷心事第355章 神傷第223章 一箭雙鵰第8章 關撲(二)第142章 情分第270章 完勝第102章 有詔北來第259章 都着急第156章 隨行第258章 ‘強盜’理論第516章 兵臨黃龍第468章 弄假成真第223章 一箭雙鵰第12章 闖宮第175章 善後第74章 神仙第211章 郭藥師第4章 走光第433章 天人交戰第105章 養馬第274章 高手第336章 漫漫西征路(一)第414章 遠程狙擊第11章 和議使第46章 欽差也得掏錢第55章 榜樣季子第142章 情分第357章 另有目的第367章 兵臨城下第518章 失和第226章 大勢已去第96章 大變第120章 戰原州(五)第234章 渾脫軍第19章 暗度陳倉第235章 震動第53章 ‘東南王’第75章 費思量第109章 變故第8章 反間第154章 打破僵局第348章 監軍‘無能’第235章 震動第277章 火攻第68章 驢脣馬觜第280章 初一十五第205章 靜待第396章 借力打力第93章 定型第148章 利弊得失第337章 漫漫西征路(二)第502章 不變應萬變第89章 隱情第507章 混沌之中第173章 費盡心機第510章 偶發事件第51章 怯意第201章 思考第181章 截殺第344章 分兵拒敵第123章 紛爭第395章 敲詐第2章 忠心第335章 憂心第159章 步步爲營第107章 心思第106章 謀劃第299章 土崩瓦解第166章 解惑佈局第387章 炮灰軍第61章 願打願挨第88章 圍殺第48章 縛虎第75章 費思量第84章 給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