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 j-454內容是新式機甲設計不喜勿訂

811 J 454(內容是新式機甲設計,不喜勿訂)

軌道衛星軍工廠的投產則是葉飛關注的另一個重點,幾條主要的生產線安裝到位之後,已經完成了試生產,導彈生產線、機甲步槍生產線和炮彈生產線同時開工,進入滿功率運轉狀態。

考慮到藍光星將來肯定是反攻的前哨站,反攻需要的物資勢必不能從基地星運過來,新的軌道軍工廠正在加緊建設,葉飛的目標是建設四到六個大型軌道軍工廠,生產從炮彈到機甲的一系列武器裝備,導彈和炮彈這樣的消耗品必須進行大批量的儲備,以便應付反攻後的大量消耗。

儲備的數量到底有多少就連葉飛也不清楚,反正軍工廠第一天投產,就生產炮彈上萬枚。

上萬枚炮彈看似不少,可是給機甲用的炮彈只相當於子彈,一萬枚子彈多嗎?

飛行機甲的生產線也進入了最後的總裝階段,等投產之後,所有機甲部隊將統一換裝飛行機甲,現有的機甲將全部退役,交給訓練中心用於訓練新的突擊隊員。

其中包括戰神號的飛行機甲團。

這是因爲YM174一戰暴露出了飛行機甲的一些不足之處,基地星根據突擊隊員的意見對飛行機甲進行了大量的改進,四米五的高度增加到接近七米,高度提升之後,機甲內部的空間增加了許多,可以安裝功率更高的發動機,攜帶更多的武器裝備,使用更厚的裝甲,駕駛艙的結構也更加地合理。

新型機甲不再採用完整的人形結構,完全直立雖然是七米高,但落地後的正常姿態就像一個半蹲的人,高度實際上只有四米而已。

換句話說,就是將直立的上身改成了彎腰的上身——把一個人的上身放平,再把腿放到到身下,大概就是新式飛行機甲的模樣了。

爲了配合新的結構,設計師們還優化了腿部和臂部的結構。落地時只需要伸展四肢就可以完成變形,大大減化了變形結構,變形過程也因此而節省了不少時間。

別看形態有了本質的變化,但是新式機甲同樣十分地靈活,只不過駕駛的時候總給人一種變腰的錯覺,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

出於安全考慮,反重力引擎不再安置於腿部。而是全部安置在體內,這樣做的好處是降低了四肢的複雜程度,而且在四腳受損的情況下,機甲仍然可以正常起飛逃離戰場。

同樣是因爲這個設計,新式飛行機甲的四肢與身體的比例有點誇張,兩條機械大腿的比例還算正常。但小腿與身體比起來纖細得不成比例,機甲落地時的姿態看起來有七分近似於一隻把脖子和腦袋藏在翅膀下的鴕鳥。

設計師的考慮很簡單,反正有反重力引擎頂着,把碩大的機甲減到一個成年人那樣重也不是問題,哪怕兩條腿只有筷子那麼粗也沒有任何影響。

武器方面沒什麼特別的變化,新式滑膛機甲步槍、機甲手槍外加拐彎槍托三件套,機甲手槍其實就是一支使用手槍結構的短管滑膛炮。爲了降低後座距離,機甲手槍的結構與傳統的坦克炮有着類似的結構。

不過機甲不是突擊隊員,身上不能帶那麼多零七八碎的裝備,必須儘可能地將裝備內置,所以新型飛行機甲在武器的攜帶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改進。

首先,拐彎槍托不是獨立裝備的武器,而是固定在機甲右小臂的外側,需要的時候小臂外甲打開。拐彎配件從內部彈出來,右大腿內部的手槍槍架自動彈出,將手槍卡在拐彎配件前端就可以了。

備用的手槍彈匣也在右腿內部,就連看起來不怎麼靠譜的小腿裡,也塞了幾個彈匣,機械臂垂下的時候,機械手的位置正好在小腿那裡。

無數試用過的戰士不約而同地吐槽。這東西用起來怎麼看怎麼像手斷掉之後接了個連着手槍的機械臂。

大概只有右胳膊丟了二十幾年的黑熊不必適應這個東西。

步槍不能像戰士們希望的那樣固定在背後,飛行時步槍放置在機甲腹下,槍管恰好位於機甲正中的軸線下方。與無託式步槍近似的機甲步槍在固定之後,槍托和彈匣正好擋住後面兩個內置彈艙。這兩個彈艙裡裝的是步槍的彈藥,因爲在飛行狀態下無法取用,所以左腿裡面裝也裝了一些備用的步槍彈匣。

據說曾經有設計人員希望將步槍設計成類似於機炮的固定式,這樣一來就不必攜帶比較佔空間的彈匣,但是遭到了全體突擊隊員的一致反對。

誰見過步兵把槍固定在身上的?再者說如此一來機甲就變成了側重於戰機而不是陸戰,與設計的初衷大相徑庭。

除了三大件之外的另一項主要武器自然是導彈,專供機甲使用的導彈體積並不是很大,機甲腹下兩個前彈艙裡各有一根旋轉掛架,正好攜帶導彈十二枚。

如果願意少帶些步槍炮彈,四個彈艙也可以全部裝載導彈,一共裝二十四枚。不過應該沒有突擊隊員會這樣做。

因爲採用反重力引擎,新式飛行機甲的機翼形狀細長,看起來有點像給機甲穿了件披風,短小的機翼只能加掛八枚導彈而已,着陸狀態下機翼摺疊到背上,這八枚導彈就變成了揹負的狀態。

另外,左小臂內還有一架攜帶四枚導彈的遙控無人機,

除了主要的四大件之外,研究部門還開發了一批機甲用次聲波手榴彈,這東西有西瓜那麼大,炸開之後分成十六個次聲波發生器,不管貼到什麼地方,都會立即發出強烈的次聲波,震死鎧甲內的亞特蘭蒂斯人沒有半點問題。

更妙的是因爲震動頻率的問題,這種次聲波發生器對飛行機甲根本就不起作用!

如果不是微波無法穿透鎧甲的防禦,機甲微波手榴彈其實比次聲波手榴彈更有用處。

只不過手榴彈必須佔用彈艙內的空間,就連葉飛都覺得自己要是上戰場的話肯定不會先擇這種佔地方的玩意,其他的突擊隊員使用的可能性也很小。

但是步槍手槍和導彈全都是直射火力,之所以設計這玩意,就是因爲戰士們需要一種非直射的間接武器。

1437 血戰星雲九311 目標比鄰星三901 超級合金七239 內部消息1209 航向參宿四680 空地對抗三847 來自敵人的消息三1233 石蛋二811 j-454內容是新式機甲設計不喜勿訂966 我是克隆人651 盛裝舞步二10 第一天307 遠航四181 天無絕人之路二1205 參宿四249 生物科技八549 當局者迷575 橫行霸道二312 目標比鄰星四416 風雨欲來150 風箏1423 緊急動員二379 不拋棄不放棄1453 鉅艦猜想1225 艱難的通過1446 插翅難逃三289 血脈191 噩耗二812 壓迫與反抗1496 舷號022三873 混血戰艦二604 碟族1487 破爛王二357 天狼羣落六1336 息兵罷戰985 直搗黃龍二104 簡單任務二477 深入敵巢606 碟族三1313 花樣綁票七12 緊急集合638 巨人的肩膀六455 攪動706 獵人與獵物四518 探索613 解剖四856 收官231 逆變三226 追捕二464 平判二870 爭分奪秒572 觀戰五1382 兵分左右二1243 接觸238 猜想二1369 稍縱即逝二34 宜將剩勇追窮寇補1522 覆手爲雨1155 錯星圖二1407 揮師珍族二380 意外發現1160 推陳出新1079 意外情況158 遠擊489 核心區二1141 新的統治者五860 暗礁通道1349 相持不下741 烽煙漸起1170 基因密碼547 脫離415 重重包圍98 救火隊一605 碟族二1336 息兵罷戰543 中華星國914 戰場主動權925 和平的努力三1485 永遠的愧疚84 一級戰備三1411 備戰941 冰凍星球930 反擊297 暗戰626 血緣二41 阻擊一1127 永夜二1494 舷號022610 解剖646 瞞天過海485 第一滴血1566 遠征計劃686 奇妙的三角關係三867 鹹魚翻身330 巢穴二986 安排1204 峰迴再轉二1148 石中艦五1166 模組化戰艦882 入境
1437 血戰星雲九311 目標比鄰星三901 超級合金七239 內部消息1209 航向參宿四680 空地對抗三847 來自敵人的消息三1233 石蛋二811 j-454內容是新式機甲設計不喜勿訂966 我是克隆人651 盛裝舞步二10 第一天307 遠航四181 天無絕人之路二1205 參宿四249 生物科技八549 當局者迷575 橫行霸道二312 目標比鄰星四416 風雨欲來150 風箏1423 緊急動員二379 不拋棄不放棄1453 鉅艦猜想1225 艱難的通過1446 插翅難逃三289 血脈191 噩耗二812 壓迫與反抗1496 舷號022三873 混血戰艦二604 碟族1487 破爛王二357 天狼羣落六1336 息兵罷戰985 直搗黃龍二104 簡單任務二477 深入敵巢606 碟族三1313 花樣綁票七12 緊急集合638 巨人的肩膀六455 攪動706 獵人與獵物四518 探索613 解剖四856 收官231 逆變三226 追捕二464 平判二870 爭分奪秒572 觀戰五1382 兵分左右二1243 接觸238 猜想二1369 稍縱即逝二34 宜將剩勇追窮寇補1522 覆手爲雨1155 錯星圖二1407 揮師珍族二380 意外發現1160 推陳出新1079 意外情況158 遠擊489 核心區二1141 新的統治者五860 暗礁通道1349 相持不下741 烽煙漸起1170 基因密碼547 脫離415 重重包圍98 救火隊一605 碟族二1336 息兵罷戰543 中華星國914 戰場主動權925 和平的努力三1485 永遠的愧疚84 一級戰備三1411 備戰941 冰凍星球930 反擊297 暗戰626 血緣二41 阻擊一1127 永夜二1494 舷號022610 解剖646 瞞天過海485 第一滴血1566 遠征計劃686 奇妙的三角關係三867 鹹魚翻身330 巢穴二986 安排1204 峰迴再轉二1148 石中艦五1166 模組化戰艦882 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