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制度和明君賢臣孰重?

第142章 制度和明君賢臣孰重?

這世上從來沒有常開不敗,這世上同樣沒有人能長生不死,英雄豪傑終究會化爲冢中枯骨。

姬匿二十八年,齊王薨於臨淄,諡號“宣”,史稱齊宣王。

這是第一位薨逝的諸侯王,隨着他的逝去,締造了齊國盛世的那一批名臣紛紛開始凋零。

詭異的暗流開始在諸夏的土地流淌,在這片土地之上,從洛國退隱,一批實力相近的國家並存以來,就有一個潛規則,那就是不允許超級強國的存在。

楚國最強,六國便連橫攻楚,魏國最強,列國便共同削弱魏國,現在齊國最強,許多有識之士都知道應該是削弱齊國的時候了。

齊國中的能人自然同樣知曉,昔年的那一批賢臣就是預見到了這種危險,所以才選擇拉攏分化列國。

但隨着那一批賢臣的逝去,齊國又沒有完全廢除世卿世祿的制度,導致這一批的君臣水平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這些人一直以來就生活在齊國天下第一的環境之中,心裡自然有不可磨滅的驕縱之氣,面對列國不免趾高氣昂起來。

昔年六國皆朝於齊,是因爲齊國氣勢正盛,六國之間同樣不是一條心,齊國則是因爲剛剛戰勝魏國,需要鞏固新得到的土地,最終一場相王讓詭異的氣氛落下了帷幕。

但只要還沒有統一,激烈的戰爭就永遠不會結束。

尤其是趙魏被迫向齊國俯首稱臣,心中怎麼可能沒有怨恨呢?

即便是韓國,身邊就是齊國這麼一個龐然大物,韓侯午夜夢迴之中,都要時不時驚醒。

燕國,薊城。

經過二十餘年的厲兵秣馬,現在的燕國兵精糧足,基本上達到了燕國所能夠達到的巔峰。

昔年那一羣青年俊傑,現在一個個都已經是中年人。

燕侯感慨道:“燕國能有今日的興盛,都是列位賢才的功勞,擊破東胡拓土千里,這是真正的由燕國獨自創造出的功績。

孤聽聞齊王在國中同樣橫徵暴斂,齊國的貴族都不喜歡他,又對韓國蠻橫,似乎想要吞併韓國的宋地。

甚至還想要和洛國易地,將洛國在宋地的飛地拿到手。

現在或許是對付齊國的時候了。”

燕相樂毅沉吟道:“的確是對付齊國的時候了,但是僅僅憑藉燕國是不足以對抗齊國的,還請國君聯絡其他五國,合縱伐齊。”

燕侯皺眉道:“韓趙畏懼齊國,魏侯昏庸,終日在後宮之中廝混,根本沒有大志,秦國與魏國一直交戰,難道會參與伐齊嗎?

這五國之中唯有楚國會出兵,因爲楚國想要吞併吳越之地。”

樂毅笑道:“國君,如果一個人喜歡金銀,那就要用金銀愉悅他,而不是用美色。

魏侯好色便送他美女,韓趙畏懼齊國,那就要用齊國並土來脅迫他們。

當今天下七國之中,秦楚齊三國稱王,您也想要稱王,那趙魏韓三國國君難道就不想稱王嗎?

昔年衆國君皆是五等爵諸侯時,尚且不覺,現在三人爲王,四人爲侯,便有了高低上下。

若是您與趙魏韓三國互相承認王位,四國就能緊緊的團結起來。

齊國定然不滿三晉稱王,會興兵討伐,難道三晉會去掉王號嗎?

自然是不會的。

那麼集結燕楚趙魏韓五國之力,就足以顛覆齊國,五國合縱,秦國難道敢不參加合縱嗎?

那恐怕秦國就要步齊國的下場了。”

三晉國君果然如同樂毅所預料的那樣,對於稱王的提議根本就無法拒絕,即便有臣子勸諫,便只是一句,“齊宣王歸葬之時,以王禮入殮,那纔是榮耀的事情。”

四國相王果然激怒了齊國,尤其是韓國同樣稱王,被齊國視爲背叛。

齊王安在臨淄怒聲道:“韓侯是寡人的臣子,他的德行淺薄,不能得到上天的認可,卻僭越稱王,這難道不是背叛的亂臣賊子嗎?

昔年楚國僭越稱王,洛文公便擊之,使楚國去王號,現在韓侯稱王,寡人應當去討伐他,這樣他才能知曉,沒有德行卻稱王的人,昊天會降下懲罰。”

齊國臣子同樣是義憤填膺,“王上,若是沒有齊國,韓國早就如同昔年的數百個諸侯國一般,消失在天下之間,現在卻背叛齊國,臣願意領兵出戰,爲您征伐韓國。”

齊國君臣早就垂涎韓國的土地,單單稱臣已經不能滿足齊國貴族的藉口,他們希望韓國像吳國那樣,徹底的併入齊國之中,現在韓國給了這麼一個上好的藉口,自然是要利用起來的。

殊不知,齊國的舉動正中燕國君臣下懷,燕王平直接笑道:“齊王竟然直接斥責韓王,他難道沒有聽過驚弓之鳥的故事嗎?”

齊王聽沒聽過不知道,但是韓王這隻鳥是嚇壞了,王位還沒有坐熱乎,趕緊聯絡趙魏燕三國。

當初相王的時候許下了承諾,可不能這個關鍵時候就不算數了,好在燕趙男兒的承諾還是作數的,這讓韓王心中暫時安定下來。 郢都。

垂垂老矣的楚王終於等到了中原諸侯合縱攻齊,他來到了早已逝去的項系墓前,笑道:“項卿啊,您所說的合縱攻齊開始了,吳國終究還是要落到楚國的手中。

只可惜您見不到這一天了,不過寡人會派您的後裔擔任合縱之將,統率一隊楚國的兵馬。”

秦國,咸陽。

秦王的面容有些嚴肅,“燕趙魏韓楚五國伐齊,這表面上是邀請秦國加入合縱,實際上卻是威脅,若是現在不從,恐怕五國下一步就是共同擊秦了。”

衛鞅深深地皺着眉頭,打擊齊國對秦國沒什麼影響,但是怎麼打擊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他沉思良久才說道:“王上,合衆弱攻一強,這是一直以來的鐵律,若是齊國被擊敗,誰纔是最強的國家呢?”

秦王面容陰沉道:“自然是秦國!”

秦國佔據巴蜀,楚國只能在出巴蜀的重要關隘佈置重兵,秦國對魏國的打擊同樣嚴重,甚至屢屢侵擾河東之地,若不是戰略還不能奪取河東,早就已經將這塊土地奪來。

衛鞅沉聲道:“既然如此,那此次合縱,即便要參加,但是卻要收斂鋒芒,不要讓韓趙燕三國對秦國升起恐懼之心。”

六國突如其來的合縱讓齊國震驚無比,昔年只有楚國經歷過這樣的打擊,齊王有些懷疑人生的問道:“衆卿,齊國只不過是伐韓而已,爲何秦楚趙魏燕五國要共同伐齊呢?

秦齊兩國東西共尊,齊楚兩國簽訂和議盟約,齊燕兩國更是多年的睦鄰友好,怎麼會突然就舉世皆敵?”

不怪齊王如此慌張,六國合縱稍有不慎就是亡國的下場,齊國國土雖然大,但卻是南北狹長,大片的平原。

不像楚國那樣,縱深極大,又不像趙國那樣有山川之險可以作爲屏障,能夠拖住聯軍的腳步。

“王上,定然是六國見到我齊國強盛,心生畏懼,所以纔有今日之禍,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守住國土,然後等待合適的時機破壞合縱,否則齊國社稷有傾覆之險。”

洛國。

當六國合縱的消息傳到洛國的時候,洛策和洛理正在對弈,洛理怔了一下,皺眉然後舒展開,“果然。”

洛策笑道:“理兒,你對這次的合縱怎麼看,齊國會被滅嗎?”

洛理搖搖頭道:“不可能,合縱六國之中,只有燕韓兩國是真心實意。

楚國是爲了吳國的土地,趙國和魏國是出於自保。

秦國距離齊國這麼遠,即便是得到了土地,最終的結局也就是像淮泗的土地一樣,不能真正的增強秦國的實力。

這場戰場的得利者只有韓國和燕國,這不是另外四國所希望看到的,但齊國衰微卻是一定的。

之後的齊國恐怕再也沒有機會恢復到現在這樣的強盛了,一場宛如犁地一般的戰爭,齊國會遭遇到毀滅性的破壞。”

洛理直接給齊國下了定論,現在的諸夏形勢和數百年前已經不同了,一旦衰落,其他國家根本就不會再給機會。

魏國稍稍有一絲的頹相,立刻就被圍攻,直到現在基本上霸業已經衰微,要淪落到和趙韓兩個國家抱團取暖。

洛策問道:“那看來齊國是沒有天命了,上天的眷顧將會落到何方呢?”

洛理直接說道:“哪個國家出的英明君主多,誰就得到上天的眷顧。

縱觀八百年的邦周,無數諸侯國起起伏伏,但凡是君主英明的就興盛,但凡是君主昏庸的就衰敗。

制度再好,也還是需要人來執行,昔年厲王之時,王室的力量何等的強勢,還不是一朝精銳喪盡。

兒子之前認爲秦國或許得到了天命,因爲秦國是行霸道最極端的國家,但是見到齊國的興盛,卻對霸道產生了懷疑。

所謂的制度真的能抵得上明君賢臣的能力嗎?

即便是楚國這唯一一個變法失敗的國家,若是連續十代英主,難道就沒有一統天下的可能嗎?”

洛策沒有說話,因爲他也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六國之軍兵臨城下。

第825章 人心已亂2第259章 洛採第25章 新君第287章 嶺南行第11章 祁巖之盟第801章 四時之神,神廟!第137章 還是得搶王室的土地第88章 楚國項刺,爲王赴死第413章 長安,霍去病真香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886章 李靖 李績進京!第127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儒家第945章 忠臣就是忠臣第723章 袁紹稱王!第12章 熊頓問鼎第877章 父子衝突,玄夜重擔。15號了,大夥第108章 和議就是廢紙第43章 血色王畿第416章 戰報第465章 坐法者誰?第913章 洛蘇談分封第956章 天下暗流第131章 洛國:韓侯,不會說話可以閉嘴,就第588章 賈文和畫策獻計第429章 新皇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8章 商議勤王第172章 秦國的王,天下的王!第456章 公車上書!第529章 霍光江河萬古流第848章 素王信仰!第840章 洛蘇入關第298章 凋零,呂后崩第783章 生死皆有命,不悔即可!第800章 古來征戰幾人回?第784章 有一劍從天外來!第630章 過府第10章 抽獎大豐收第612章 二洛終相見(求波月票!)第355章 百家爭鳴,一花獨放第284章 擴大相權第649章 劉郎才氣第558章 劉秀第734章 全都在超神!第840章 洛蘇入關第756章 洛齊與諸葛亮第72章 孫武與慶忌第397章 鷹揚校尉洛無疾第432章 聖主明君第3章 三監之亂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973章 洛氏錢行第156章 試探第879章 玄武門!(12000字,手指都冒火花了第328章 後繼第757章 冀州之戰!第759章 漢終於斯!漢立於此!(本卷結束!第983章 凜冬城與農民大起義第236章 洛陵踐法(上)第257章 大王真豪傑矣第968章 君薇薨,武曌崩第901章 平陽薨!第218章 大秦諸侯王和山東諸侯王第928章 貞觀十三年!第302章 西域之歌第88章 楚國項刺,爲王赴死第711章 高貴名門!第40章 諸夏破徐淮第236章 洛陵踐法(上)第164章 凡王之血,必以劍終第822章 洛顯之的糧食改制論第445章 收穫第724章 趙國艱難!第105章 毀滅之前第200章 製造讖言第542章 勿忘先帝之志!(還2)第125章 魏卿之死第299章 相父第585章 大漢忠良董仲穎第178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35章 再幸洛邑第753章 魏王賞無可賞,封無可封!第974章 二王入京第921章 洛蘇安排高昌國!第487章 皆殺,皆流,皆刑!第157章 什麼楚霸王行爲第98章 宋陳:活不下去了,反了!第665章 第一次諸夏大戰!第915章 讖言,女主天下(3200月票加更)第977章 唐六世後第95章 素王最愛的崽,姬靈均,英靈殿徹底出第380章 稟素王,建元第145章 孟子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84章 定計第144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888章 動手(上)第295章 廢王第89章 六百年,邦周天命依舊在
第825章 人心已亂2第259章 洛採第25章 新君第287章 嶺南行第11章 祁巖之盟第801章 四時之神,神廟!第137章 還是得搶王室的土地第88章 楚國項刺,爲王赴死第413章 長安,霍去病真香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886章 李靖 李績進京!第127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儒家第945章 忠臣就是忠臣第723章 袁紹稱王!第12章 熊頓問鼎第877章 父子衝突,玄夜重擔。15號了,大夥第108章 和議就是廢紙第43章 血色王畿第416章 戰報第465章 坐法者誰?第913章 洛蘇談分封第956章 天下暗流第131章 洛國:韓侯,不會說話可以閉嘴,就第588章 賈文和畫策獻計第429章 新皇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8章 商議勤王第172章 秦國的王,天下的王!第456章 公車上書!第529章 霍光江河萬古流第848章 素王信仰!第840章 洛蘇入關第298章 凋零,呂后崩第783章 生死皆有命,不悔即可!第800章 古來征戰幾人回?第784章 有一劍從天外來!第630章 過府第10章 抽獎大豐收第612章 二洛終相見(求波月票!)第355章 百家爭鳴,一花獨放第284章 擴大相權第649章 劉郎才氣第558章 劉秀第734章 全都在超神!第840章 洛蘇入關第756章 洛齊與諸葛亮第72章 孫武與慶忌第397章 鷹揚校尉洛無疾第432章 聖主明君第3章 三監之亂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973章 洛氏錢行第156章 試探第879章 玄武門!(12000字,手指都冒火花了第328章 後繼第757章 冀州之戰!第759章 漢終於斯!漢立於此!(本卷結束!第983章 凜冬城與農民大起義第236章 洛陵踐法(上)第257章 大王真豪傑矣第968章 君薇薨,武曌崩第901章 平陽薨!第218章 大秦諸侯王和山東諸侯王第928章 貞觀十三年!第302章 西域之歌第88章 楚國項刺,爲王赴死第711章 高貴名門!第40章 諸夏破徐淮第236章 洛陵踐法(上)第164章 凡王之血,必以劍終第822章 洛顯之的糧食改制論第445章 收穫第724章 趙國艱難!第105章 毀滅之前第200章 製造讖言第542章 勿忘先帝之志!(還2)第125章 魏卿之死第299章 相父第585章 大漢忠良董仲穎第178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35章 再幸洛邑第753章 魏王賞無可賞,封無可封!第974章 二王入京第921章 洛蘇安排高昌國!第487章 皆殺,皆流,皆刑!第157章 什麼楚霸王行爲第98章 宋陳:活不下去了,反了!第665章 第一次諸夏大戰!第915章 讖言,女主天下(3200月票加更)第977章 唐六世後第95章 素王最愛的崽,姬靈均,英靈殿徹底出第380章 稟素王,建元第145章 孟子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84章 定計第144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888章 動手(上)第295章 廢王第89章 六百年,邦周天命依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