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洛顯之的糧食改制論

第822章 洛顯之的糧食改制論

“魏正始三年,燕大成六年,魏燕戰於河東,魏軍敗績,燕據河東,以望關中。”

“魏正始三年,樑天通四年,魏樑戰於伊闕,樑破關入洛,天通四年秋,樑入洛,傳檄四方郡縣。魏守將降燕、漢、樑,河洛一時紛亂,樑不能制。”

“樑天通四年,漢大正五年,漢攻徐、豫,持於淮泗,屍橫塞水,漢軍攻愈急,樑軍數敗績,九月,漢帝崩,一時譁然,漢軍乃退。”

……

淮泗之地,蕭衍和洛顯之二人巡視這片剛剛戰罷的戰場,蕭衍臉上滿是凝重。

望着那頗顯殘破的土地,蕭衍沉聲感慨道:“漢國可真是兵精將足,三州之地,精銳到了這樣的地步。”

洛顯之的臉色也有些難看,從漢國建立以來,這是漢國第一次集中所有力量針對一個國家發起戰爭,實力果真是強勁異常,有點出乎他們預料。

若非劉諶突然崩殂,漢國軍心不穩,徐州將會迎來一場大敗,好在老天站在樑國一邊,蕭衍很快就率軍返回,漢軍權衡利弊之後,還是選擇了退兵,畢竟皇帝死了。

洛顯之緩緩說道:“漢國如果放開手腳和燕國一戰,勝負恐怕在五五之中,陛下下次絕不能再將大部軍力都帶走,一定要留下足夠的軍力守禦淮泗。”

蕭衍點點頭道:“不過漢國沒機會了,燕國奪取了河東,實力徹底形成了碾壓,我本來以爲燕國會順勢進攻關中,卻沒想到燕國會退兵,看來是要先奪取冀州了。

此番進攻河洛,慢了一步,未竟全功,奪取黃河以南的所有土地,絕對不能出現任何意外,否則將萬劫不復。”

洛顯之聽聞蕭衍的話後,卻沉吟道:“陛下,前幾日您說過,魏國在河東損失太過嚴重,甚至就連關中都有危險,慕容恪是當世名將,爲什麼會選擇這麼快退兵?

說明細作傳回來的那個消息,薊城給慕容恪下金令,讓他退兵是真的,這說明燕國中的矛盾有些大了。

我們的細作可以繼續收買燕國中的權貴,將慕容恪害死,那時燕國定然要出事。”

陰謀家對慕容恪的應對,堪稱如出一轍,對慕容恪這種戰神,在戰場上打仗擊敗他,太費力,還是在政治上,殺死他更容易,戰場上再強的大將,面對背地裡的冷箭,也防不勝防。

蕭衍邊走邊問道:“靈秀,你說我大梁還能怎麼在短時間內變得更強?朕不想十年八年,最好兩三年內就能見到成效。”

漢國這一次的進攻,讓蕭衍有了一種深刻的危機,樑國的實力相比較起來,還是比漢國弱幾分,日後如果要進攻漢國本土,僅僅是糧道問題就很難。

洛顯之沉默了一瞬,而後道:“有。”

蕭衍陡然望向洛顯之,他本來就是隨意一問,萬萬沒想到竟然還真的有辦法?

……

一個國家的實力如何纔算得上是強大呢?

在這個時代,其實標準很簡單,擁有更多的糧草和調動更多的人口,僅此而已。

秦法家也就是商鞅走出來的道路,是什麼辦法呢?

那就是從基層徹底掌控每一個百姓,實行耕戰體系,將所有組織打散,徹底原子化百姓,將其餘的所有上升通道堵死,只留下戰爭一條路。

但軍功爵位帶有很多特權,特權給的太多,就不想拼命,這是人之常情。

上戰場的人,死者十之八九。

能不上戰場,就沒人想去打仗,就算是種地也比上戰場好得多。

這個世上,只有兩種人會去戰場上拼命,第一種是一無所有的人,第二種是有信仰的人。

有信仰的人太少,絕大多數都是第一種。

聰明至極的商鞅找到了軍功爵位制度的補丁,那就是用繁複的律法,來剝奪這些爵位,秦人一邊拿爵位,一邊犯罪用軍功抵消,這就維持住了軍功爵位的數量。

打仗一生,歸來依舊是白身,一切都像是一場夢,簡直是完美的制度。

現在已經沒人會用這種制度。

進入專制帝制後,王朝帝國變成了一個系統,任何一處的變動都會波及到全國,農民起義這種東西走上了歷史舞臺,幾乎每一次的大事都由這些農民所發動。

他們或許愚昧,或許有歷史侷限,或許不能完成歷史交給他們的重擔,但他們真的是舊世界的毀滅者,是砸碎舊世界鎖鏈的人,是百姓的偉大體現,是洶涌的浪潮,是磅礴的大山。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這不是一句謙辭,而是現實,不要說什麼基層官吏的罪怪不到皇帝身上,當初是皇帝選的,憑什麼不怪皇帝。

但洛顯之身爲一個頂級的政治家,他自然能夠看到,商鞅的這一套,只不過是過於極端而已,但其本質是可用的。

強國的本質就在於國家控制更多的資源!

無論什麼制度,控制更多的資源的那個國家就更強,能夠動用更多資源的國家就會取得勝利。

這就有兩種辦法了。

其一自然是王道做法,就是按部就班的發展國家實力,讓國家的人口增加,讓國家的財富增加,這樣國家的實力就會提高,但這種方法的時間通常都非常的長。

蕭衍說想要在兩三年中就讓樑國的實力變強,這個辦法肯定是用不了。

燕國那種從深山老林裡面抓胡人的辦法,也可以歸類到這一類中,按照孟子的說法,這是典型的王道。

君王通過實行王道,然後吸引其他國家的百姓前來。

胡人雖然一開始不願意到燕國,但進入燕國後,都不想走,這應該算是王道了。

這種耗時間比較長的辦法用不了,那就必須使用第二種辦法了。

實際上第二種辦法,從洛有之開始,樑國就一直在實行,那就是打壓世家大族。

一個國家的人口是有限的,世家大族手中多,那掌握在國家中的就少,國家所要承擔的責任更多,如果不能掌握足夠的資源,那自然是不公平的。

洛有之和洛顯之一直以來都在打壓世家大族,洛顯之更是對世家大族重重出手,否則此番蕭衍也不可能有這麼多軍隊去出征。

但現在蕭衍需要更多,但對世家大族的打壓,到現在這種程度,已經差不多了,以後只能緩緩進行,否則就會激起大片的反對,甚至會出現動亂。

一旦出現動亂,無論誰輸誰贏,那樑國作爲一個整體,肯定是大敗虧輸的。 這些世家大族的反抗,可不是僅僅無用文人的反抗,他們甚至會直接帶着一座縣城的人掀起叛亂,樑國中很可能會遍地烽煙。

……

洛顯之知道自己必須要進行新一輪的改制了,這一次的改制不爲了解決未來的問題,而是爲了讓樑國朝廷的實力增強。

皇宮中。

洛顯之將一迭厚厚的文書交給蕭衍,說道:“陛下,天下財富有總數,國家想要多,那民間就會少,所謂改制,無非就是掠奪民間的財富,來充盈國庫。

這其中便是我大梁中財富比較多的羣體,陛下選擇一個,臣會制定政策,去掠奪他們的財富。”

洛顯之的話非常的赤裸裸,完全沒有絲毫的遮掩,聽的蕭衍都有些懷疑人生,彷彿手中拿着的不是什麼文書,而是一條條人命。

他忍不住問洛顯之道:“靈秀,這難道不是與民爭利嗎?你真會支持朕?”

蕭衍對洛氏的行事法則還是知道的,這種與民爭利的事,想想也知道不會幹。

洛顯之淡淡道:“陛下,這不是與民爭利。

如果沒有臣,想要達成陛下的目的,那就只有向百姓徵稅。”

蕭衍打斷了洛顯之的話道:“青雲曾經和朕講過,我江左本就嚴酷,不能向百姓加稅,朕一直謹記,絕不會向百姓加稅,靈秀可以放心。”

洛顯之點點頭道:“臣知道陛下不會直接向百姓加稅,但陛下向富戶加稅,最後還是向百姓加稅,無論您向權貴加稅,最後這些稅都會加到百姓頭上,這是不變的法則。

土地就只有那麼多,土地中產出的糧草就只有那麼多,人口就只有那麼多,能夠用來使用的百姓就只有那麼多。

天下的錢是恆定的。

陛下想要多要一些,權貴不希望自己的少,那就只能是百姓少了,這就是道理。”

蕭衍大驚道:“那如今豈不是百姓身處困頓中?”

洛顯之搖頭,而後驕傲道:“陛下不必擔心,所謂古之名相,什麼叫做名相,就是能最大限度在國家強大的情況下,能夠讓百姓的利益不受到更大的損失。

臣來給您舉一個例子吧。

如果天下一共有一石糧食,國家有四鬥,富戶有三鬥,百姓有三鬥,那國家大概是可以維持的。

如果國家有兩鬥,富戶有七鬥,百姓有一斗,那國家就要敗亡了,神仙也難救。

現在我大梁的國家是比較正常的。

改革,就是從富戶手中拿走一斗糧食,按照正常的發展,富戶會從百姓手中拿走一斗,甚至兩鬥糧食,百姓只剩下一斗。

情況就變成了國家五斗,富戶四鬥,百姓一斗,表面上國家變強了,但實際上百姓已經活不下去了,國家的五斗,如果再用來修宮殿,用來享受,那改革改的國庫豐盈,卻把國家改死了。

這種人是無能的。”

這個例子聽的蕭衍冷汗直冒,這種理論是他第一次這麼直觀的感覺到改革的危險,“這豈不是說明,如果沒有名相主持,改革還不如不改?”

洛顯之理所當然的點頭認可道:“一個是慢性死亡一個是死的快點,庸才身在國家的最上層,很危險,而且臣認爲沒有任何王朝能憑藉着改革一直存續,那是不可能的。

比如現在蕭氏皇族中就有不少人圈地,臣和陛下說過,但陛下無動於衷。”

蕭衍有些尷尬,訕訕的笑起來,洛顯之和洛有之最像的一點就是,在面對國家時,有時候說話不給他這個皇帝面子。

洛顯之見狀也就不再提這件事,而是接着先前的話說道:“臣主持改革,同樣無法避免富戶對百姓的侵奪,那是不可能做的到的,除非臣坐在建業,就能夠在短時間內知曉樑國的大小事務,否則臣只能盡力約束那些官吏。

但有了約束的這一步,就非常關鍵,臣先前清查吏治,得到了一批能幹的官吏隊伍,臣會向各個州、郡、縣派出刺史和繡衣使者,監督各地改制的官吏。

等到國家國庫豐盈後,還有很關鍵的一步,那就是要直接反哺到百姓中,這樣就形成了一種閉環,用權貴的錢和百姓的錢,再給百姓,能夠給國家養望,能夠增強國家對天下的掌控。

這種掌控就是陛下你想要的東西。

更多的糧食和更多可以掌握的人口。”

僅僅是聽洛顯之說,蕭衍就已經感受到了一種美感。

是的。

聽洛顯之的改革政策讓他感覺美,頗有一種道教太極的圓潤美感,是一種對道的洞悉,洛顯之年紀雖然不算是大,但在執政這方面,已經有了自己的道。

洛顯之則沒有絲毫的得色,默默盤算着都需要做什麼,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任何鋪開到全國的改革,所需要耗費的精力都是難以想象的。

他有些期待的望着蕭衍,在那封文書上,還有一個更容易被收拾的羣體,如果蕭衍選擇那個羣體,那事情就會簡單許多。

蕭衍望着那封文書,一點點看下去,然後頓住,似乎有些不敢置信的又看了兩眼,他望着洛顯之,啞着聲音問道:“靈秀,這是伱寫錯了嗎?”

洛顯之平靜的望過去,然後搖搖頭道:“自然沒錯,皇族我都寫在上面,這個又有什麼不敢寫的呢?”

蕭衍欲言又止。

他望着手中的文書,只覺有千斤重。

出現在他面前的東西很簡單,但對他來說卻如同天雷滾滾,赫然是佛寺道觀。

道觀倒是無所謂。

但佛寺!

天下誰不知道他好佛,洛顯之竟然要讓他去打擊佛教!

第374章 危機來臨第155章 準備開大第612章 二洛終相見(求波月票!)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686章 只有天知道!第706章 不說天子說什麼?第294章 天下王侯來京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23章 改變的洛蘇第942章 蛛網盤絲!第410章 準備遷徙列侯第318章 衆建諸侯與封親爲王第567章 一切都結束了(卷末)第234章 項羽的野望第297章 五年第724章 趙國艱難!第689章 關中好王氣!第742章 吳國都何處?第987章 大婚第898章 功臣若何?(第三更!)第871章 威赫唐廷!第472章 昭城已開,大道已現!第529章 霍光江河萬古流第842章 李淵第94章 妖氛第281章 規矩制度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57章 晉國五公子第621章 洛空你個王八蛋!第882章 霸道乎?王道乎?聖王之道!第947章 天聖,二聖人也!第470章 無疾薨第801章 四時之神,神廟!第623章 兵臨洛陽城!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240章 給韓信賜字第886章 李靖 李績進京!第642章 回家嘍第225章 雙方第676章 第一次大戰的轉折點!第273章 我在陰山上第776章 一千三百年,俱往矣!第54章 百家源流,至聖之道第701章 篇章支線劇情出現!第83章 洛瑜使齊第937章 天下諸道 諸州 諸國第969章 雙生子第113章 邀請墨家入洛第884章 科舉這件大事(可惡啊,真的燃盡了第515章 霍光!第186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773章 天命縹緲不過虛幻之夢!第640章 蔡琰與洛女第701章 篇章支線劇情出現!第216章 從則王,不從則死第91章 三君薨,一聖隕,仁者無敵第554章 帝位與我何加焉!第499章 制典第563章 殺皇帝與清君側!第539章 流放遼東鮮卑山!第905章 愛子情深,扶位於墜第332章 陰雲第843章 洛蘇爲洛氏選擇的道路!第733章 第一隻能是我們的,孝子急了第211章 反抗第440章 西域神廟軍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第400章 爲盟主運營官早睡少睡加更第379章 爲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847章 江南洛氏!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715章 支線劇情醫聖,結束!第429章 新皇第273章 我在陰山上第215章第351章 文華昌盛第681章 我自己的道路第11章 祁巖之盟第330章 薨第599章 人心浮動有間隙第271章 韓信,洛陵向北第879章 玄武門!(12000字,手指都冒火花了第349章 陵邑第147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540章 天意如刀(結婚欠更還1)(求月票!第518章 大漢中宗孝宣皇帝!第735章 願爲王而死!第702章 洛楚對洛彰言!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189章 城破第845章 拂衣飄然去。第32章 姬涅崩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212章 風來!第311章 大漢仁宗孝惠皇帝(卷終)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760章 洛氏現代番外:碰瓷引發的一場血案第437章 關中的震驚發現第109章 變與不變
第374章 危機來臨第155章 準備開大第612章 二洛終相見(求波月票!)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686章 只有天知道!第706章 不說天子說什麼?第294章 天下王侯來京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23章 改變的洛蘇第942章 蛛網盤絲!第410章 準備遷徙列侯第318章 衆建諸侯與封親爲王第567章 一切都結束了(卷末)第234章 項羽的野望第297章 五年第724章 趙國艱難!第689章 關中好王氣!第742章 吳國都何處?第987章 大婚第898章 功臣若何?(第三更!)第871章 威赫唐廷!第472章 昭城已開,大道已現!第529章 霍光江河萬古流第842章 李淵第94章 妖氛第281章 規矩制度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57章 晉國五公子第621章 洛空你個王八蛋!第882章 霸道乎?王道乎?聖王之道!第947章 天聖,二聖人也!第470章 無疾薨第801章 四時之神,神廟!第623章 兵臨洛陽城!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240章 給韓信賜字第886章 李靖 李績進京!第642章 回家嘍第225章 雙方第676章 第一次大戰的轉折點!第273章 我在陰山上第776章 一千三百年,俱往矣!第54章 百家源流,至聖之道第701章 篇章支線劇情出現!第83章 洛瑜使齊第937章 天下諸道 諸州 諸國第969章 雙生子第113章 邀請墨家入洛第884章 科舉這件大事(可惡啊,真的燃盡了第515章 霍光!第186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773章 天命縹緲不過虛幻之夢!第640章 蔡琰與洛女第701章 篇章支線劇情出現!第216章 從則王,不從則死第91章 三君薨,一聖隕,仁者無敵第554章 帝位與我何加焉!第499章 制典第563章 殺皇帝與清君側!第539章 流放遼東鮮卑山!第905章 愛子情深,扶位於墜第332章 陰雲第843章 洛蘇爲洛氏選擇的道路!第733章 第一隻能是我們的,孝子急了第211章 反抗第440章 西域神廟軍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第400章 爲盟主運營官早睡少睡加更第379章 爲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847章 江南洛氏!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715章 支線劇情醫聖,結束!第429章 新皇第273章 我在陰山上第215章第351章 文華昌盛第681章 我自己的道路第11章 祁巖之盟第330章 薨第599章 人心浮動有間隙第271章 韓信,洛陵向北第879章 玄武門!(12000字,手指都冒火花了第349章 陵邑第147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540章 天意如刀(結婚欠更還1)(求月票!第518章 大漢中宗孝宣皇帝!第735章 願爲王而死!第702章 洛楚對洛彰言!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189章 城破第845章 拂衣飄然去。第32章 姬涅崩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212章 風來!第311章 大漢仁宗孝惠皇帝(卷終)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760章 洛氏現代番外:碰瓷引發的一場血案第437章 關中的震驚發現第109章 變與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