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我言

第342章 我言

殿外。

洛景重重地呼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一隊頗爲貌美的宮娥從他的面前走過,剛剛在殿中的所有焦躁似乎都消失了。

隱隱約約從殿中傳出了聲音,證明這場爭論還沒有停止,洛景忍不住想起自己父親生前說的話。

“在國家大政上,從來就沒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當政之人,每一條政策的施行,就是在選擇一個得到當前最爲需要的東西。

比如朝廷需要足量的高質量的銅錢,所以纔有了允許私人鑄錢存在。

如果有一天朝廷需要其他的東西,那就是收回鑄幣權的時候了。

這卷書你拿去看,但記住,稍微看看就行,不要被其中的思想內核困住,裡面有些不好的東西,你這孩子這方面天賦不足,很容易就會被引導。”

想到這裡,洛景深深吸口氣,便回到殿中,殿中依舊在爭論。

洛景回到坐席坐下,劉恆見到他回來,笑着點點頭,然後就見到洛景在衆人的目光之中走到大殿之中,向着劉恆就是一禮。

“陛下,臣有數言想要對諸位大臣說。”

劉恆頗有些驚奇,但還是一揮手道:“卿自便!”

洛景轉身在大殿之上走了兩步,他還是個少年郎,在這麼一羣中年人之中顯得很是突兀,所有人都望着他,等待着他說話。

回想着父親曾經說過的話,洛景緩緩開口道:“先前雙方的爭論,吾都聽到了。

之前有博士說:上好貨則下必死利也!

這有沒有道理呢?

有!

但人有善惡,王亦不同。

若是遇到昏暴之君,縱然是允許私人鑄造銅錢,但橫徵暴斂的手段何其之多,難道還能夠一一禁止嗎?

獵人不會因爲山上有猛獸就放棄前往山中打獵。

漁夫不會因爲海上危險就放棄出船。

這天下沒有因爲擔心噎食就餓肚子的道理。

當今陛下,乃是聖明之君,收回鑄幣或許會有奸邪之人,使銅錢的質量有些許的下降,但只要朝廷嚴加監管,對那些故意熔鑄小錢的不法豪強嚴懲,是完全可以控制住的。

但若是繼續放任私人鑄幣,吾請諸位大臣都好好想想昔年的吳王之亂,他爲何敢於悍然對抗朝廷,就是因爲他通過私人鑄錢聚斂了大量的財富,甚至到了不需要收取賦稅就富裕到諸王第一,有了財富就蓄養甲兵,於是就不將朝廷放在眼中。

戰爭對天下的傷害有多大,我想諸君都是非常清楚的。

政令不能如一,天下不能盡歸皇命,野心家就一定會想着造反或者謀奪利益。

昔年允許私人鑄幣是吾的父親所推行,但諸君,這世上唯有變纔是永遠不變的,昔年素王所建立的五等爵分封,到了現在難道還存在嗎?

父親臨終之前就同吾和陛下說過,允許私人鑄幣是權宜之計,是因爲剛剛經歷秦末亂世,百姓再也經不起任何的傷害,才實行的政策。

對這項的政策的益處和弊端,父親都非常的清楚。

收回鑄造錢幣的權力,可能造成小錢橫行,但是不收回,地方就一定會做大,朝廷就會失去制衡地方的利劍,那就要用兵,引起更大的混亂。

現在吾想要問諸位一個問題,那就是天下安穩,政令如一和銅錢質量哪一個更加的重要?”

天下如一和貨幣市場哪一個更重要?

洛景最後向衆人拋出了那捲書籍最後的問題,一個洛新也沒有給出答案的問題。

這兩個選擇對百姓來說是沒有太大區別的,他們的生活會不會受到影響,是要看朝廷會不會下大力氣去管理。

就像是之前洛新處理那些用小錢強買強賣的人,這才確立了良幣驅逐劣幣的邏輯。

洛景直接繞過了那些雙方爭論的道德問題,而是直接將爭論真正的核心提煉了出來。

這一下衆人都沉默了,他們都是朝臣,是長安朝廷的臣子,不是諸侯王國的臣子,除了少數出身大豪族的官員,大多數人在這方面自然是站在朝廷一方。

劉恆望着洛景,滿臉都是笑意。

賈誼望着洛景,臉上有敬佩的表情,從這一番話之中,他彷彿見到了昔年那個永遠不會迷茫的攝政大丞相。 那些年朝廷的歲入連年增長,天下百姓的稅率卻一降再降,尤其是農稅一降再降,他現在還記得大丞相說過的一番話,“若是朝廷有一天只能從農民身上課重稅才能夠生存,那朝廷就離死不遠了,若是能夠在低稅率的條件之下,維持朝廷正常運轉,那天下才是盛世。”

所有人都望着洛景,看着那些臉上還帶着稚嫩的少年,就那樣挺拔的站在大殿之上,擲地有聲的問所有人,“只有這兩個選擇,諸君要選哪個?”

選哪個?

能選哪個?

當然是天下如一!

天下要一統這幾乎是所有學派的共識,就連支持分封制的儒家,那也是因爲大儒們認爲封君比官吏的忠誠更持久,封君比官吏統治地方更穩定。

大儒是希望通過分封制能夠維護天子的統治,而不是爲了讓封君反過來威脅天子,當年春秋戰國之時,儒家弟子爲了維護國君的地位,爲了維護禮制的存在,死難者不可計數。

秦滅六國之後,有大儒向秦始皇進諫,希望能夠分封功臣子弟到山東諸國,安定山東的人心,鎮撫六國的豪強,當時還被斥責是腐儒之言,但秦朝滅亡之後,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難道不是忠正之言嗎?

那些支持收回鑄幣權的臣子們已經忍不住從坐席上站起,大聲歡呼道:“彩!”

“侍中所言有理!”

“君侯高才,這纔是謀國之言啊。”

洛景見到沒人說話,便望向之前出言反對的那些人。

之前慷慨激昂的博士出身黃老,崇尚小政府,也就是朝廷不要多管事,就讓社會按照自發形成的規矩去運轉。

但是面對天下政令如一這樣的事情,即便是黃老一脈,也說不出半個不字。

這兩者之間孰輕孰重,根本就不是一個值得商量的問題,面對洛景的詢問,先前反對的人只能沉聲道:“侍中所言有理,天下政令如一,至關重要。

您的眼光放在天下,而我的目光卻侷限在一隅之地,這大概就是您想到了如此深遠的事情,而我只能在這裡重複一些繁雜之言的緣由吧。

是吾所思不當,吾應當向陛下謝罪,險些就耽誤了朝廷的大事。”

這場爭論到了這裡就該結束了,被洛景政治正確的一番話直接殺死了所有的還能夠想出的理由。

洛景在所有人的目光注視下向着劉恆一行禮,然後走回自己的坐席坐下。

劉恆眼見沒人再說話,便笑道:“今日衆卿暢所欲言,所言所語都讓朕大有收穫,今日所議,衆卿應當沒有異議了。”

“陛下聖明!”

羣臣紛紛垂首拱手行禮,然後紛紛離開走出大殿,在禁衛的引導之下離開宮中。

洛景和賈誼慢悠悠的走在衆人身後,賈誼發現洛景有些沉默不語,一點都不像平日裡那副神采飛揚的樣子,於是有些好奇的問道:“侍中,您可是心頭還有什麼疑慮嗎?”

洛景輕輕一嘆道:“賈卿,這道詔令推行下去之後,您就有的忙了,這天下不知道有多少利慾薰心之輩,敢於冒着殺頭危險觸犯刑律,鑄造小錢這樣的暴利行業他們一定不會放過的,到時候一旦處理不當,今日我們就是罪人。

不瞞您說,景心中總是有種不祥的預感,似乎今日所做的這件事情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會成爲日後霍亂天下的根源,但思來想去,如今的天下的確是需要朝廷收回鑄幣之權的。”

賈誼很聰明,他立刻就猜出了洛景所擔憂的事情是什麼,就是之前那些反對派的理由,那些理由是真的有道理的,而不是隨便編出來的。

洛景本就不是政治家的料子,他天生有些文人的多愁善感,比賈誼的性格還要情緒化的多,自然會不自覺的思考這些政策的弊端。

賈誼沉吟了一下,說道:“侍中,既然如此,您不如直接和陛下申請去盯着這件事的反饋,只要保證不害民便足夠了。”

洛景聞言眼睛一亮道:“賈卿所言有理,明日見到陛下便將這個差使要來。”

————

關於“鑄幣”的討論,贊同與反對雙方分別列出了不同的理由,但最終結束這些爭論的卻是與錢幣本身沒有關係的社會穩定,政令如一。

從這些爭論和最終的結果之中,能夠看到漢文帝時期統治階層已經充分認識到貨幣本身的分配作用,它不是商業交換的媒介,而是一種調節社會的穩定器。

還可以看出漢文帝時期的政策轉向,即從劉邦時期開始,數十年的休養生息期,大致結束,漢文帝開始着手構建一個真正的可以統御天下郡縣王國的統治體系,在這個體系之中,保證天下的穩定,構建平和的秩序,已經成爲了漢王朝統治者所首先關注的問題,而經濟的繼續野蠻生長恢復則處於次要的地位。——《漢王朝興衰史》

第195章 被姬昭選中的洛陵第966章 終歸凜冬,化光而去第668章 逐漸開始超神的洛楚第971章 四海之內,唯有一君第774章 千重劫難惟此心!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353章 太學第624章 洛陽的旨意第133章 爲盟主大佬帝木鄉之人加更第930章 素王天啓者,頌素王功德之大道!第512章 一副燃爆長安的圖!第213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第220章 劉季願爲公子戰一場第828章 人心有疑誓洛水5黃河之盟第860章 晉陽起兵!第620章 一往無前洛陽行!第1009章 無活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349章 陵邑第354章 這個祭酒不好當啊第935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961章 子嗣第729章 嘴遁無敵!第218章 大秦諸侯王和山東諸侯王第468章 國朝同休,罔替世襲第229章 給蒙恬一點韓信震撼第79章 系統小更新 不能拋棄邦周的理由第780章 風起西域爲哪般?第364章 大漢棋聖第575章 請大漢赴死!第281章 規矩制度第943章 握住時代關鍵的武曌!第124章 刺君,君非國家第175章 攻魏第966章 終歸凜冬,化光而去第389章 衛青開始崛起第842章 李淵第25章 新君第247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12章 熊頓問鼎第178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892章 國師真不愧是國師!第823章 洛顯之治佛!第437章 關中的震驚發現第72章 孫武與慶忌第329章 凋零第895章 讓聖王光耀萬年!(4月初求月票)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143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737章 袁紹死!第917章 一鯨落而萬物生第949章 遼湯公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894章 制史!爲歷史破除迷霧!(4月初求月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316章 禮樂是最鋒利的刀第614章 奮勇而爲天下先!第808章 洛氏在江東是什麼?第78章 吾與良人孰美?第255章 洛新見洛陵第269章 劉邦,你看姬姜聯盟拳頭大不大第365章 請廢太子!第809章 如何斬斷所謂的千年世家?第416章 戰報第554章 帝位與我何加焉!第650章 洛楚第505章 終結!第397章 鷹揚校尉洛無疾第456章 公車上書!第80章 《洛宮春秋》第889章 頡利可汗很有跳舞天賦,冬突厥,亡第720章 怎能不復仇呢?第472章 昭城已開,大道已現!第484章 漸行漸遠第152章 韓魏劫道,再殺王!第220章 劉季願爲公子戰一場第860章 晉陽起兵!第58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上)第988章 蒸汽(卷末)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415章 督查軍馬場,大戰將起第967章 終逝去第667章 世上哪裡有常盛不敗?第158章 楚國項氏第347章 回京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128章 制典!讓諸夏先賢光耀萬年!第529章 霍光江河萬古流第411章 懵逼的冠軍侯第912章 洛蘇見李氏宗子第793章 正義的司馬懿!第774章 千重劫難惟此心!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530章 麒麟閣上(卷終)第558章 劉秀第615章 諸將齊出第420章 番外:姬昭見劉徹第336章 哀榮第175章 攻魏
第195章 被姬昭選中的洛陵第966章 終歸凜冬,化光而去第668章 逐漸開始超神的洛楚第971章 四海之內,唯有一君第774章 千重劫難惟此心!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353章 太學第624章 洛陽的旨意第133章 爲盟主大佬帝木鄉之人加更第930章 素王天啓者,頌素王功德之大道!第512章 一副燃爆長安的圖!第213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第220章 劉季願爲公子戰一場第828章 人心有疑誓洛水5黃河之盟第860章 晉陽起兵!第620章 一往無前洛陽行!第1009章 無活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349章 陵邑第354章 這個祭酒不好當啊第935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961章 子嗣第729章 嘴遁無敵!第218章 大秦諸侯王和山東諸侯王第468章 國朝同休,罔替世襲第229章 給蒙恬一點韓信震撼第79章 系統小更新 不能拋棄邦周的理由第780章 風起西域爲哪般?第364章 大漢棋聖第575章 請大漢赴死!第281章 規矩制度第943章 握住時代關鍵的武曌!第124章 刺君,君非國家第175章 攻魏第966章 終歸凜冬,化光而去第389章 衛青開始崛起第842章 李淵第25章 新君第247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12章 熊頓問鼎第178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892章 國師真不愧是國師!第823章 洛顯之治佛!第437章 關中的震驚發現第72章 孫武與慶忌第329章 凋零第895章 讓聖王光耀萬年!(4月初求月票)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143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737章 袁紹死!第917章 一鯨落而萬物生第949章 遼湯公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894章 制史!爲歷史破除迷霧!(4月初求月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316章 禮樂是最鋒利的刀第614章 奮勇而爲天下先!第808章 洛氏在江東是什麼?第78章 吾與良人孰美?第255章 洛新見洛陵第269章 劉邦,你看姬姜聯盟拳頭大不大第365章 請廢太子!第809章 如何斬斷所謂的千年世家?第416章 戰報第554章 帝位與我何加焉!第650章 洛楚第505章 終結!第397章 鷹揚校尉洛無疾第456章 公車上書!第80章 《洛宮春秋》第889章 頡利可汗很有跳舞天賦,冬突厥,亡第720章 怎能不復仇呢?第472章 昭城已開,大道已現!第484章 漸行漸遠第152章 韓魏劫道,再殺王!第220章 劉季願爲公子戰一場第860章 晉陽起兵!第58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上)第988章 蒸汽(卷末)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415章 督查軍馬場,大戰將起第967章 終逝去第667章 世上哪裡有常盛不敗?第158章 楚國項氏第347章 回京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128章 制典!讓諸夏先賢光耀萬年!第529章 霍光江河萬古流第411章 懵逼的冠軍侯第912章 洛蘇見李氏宗子第793章 正義的司馬懿!第774章 千重劫難惟此心!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530章 麒麟閣上(卷終)第558章 劉秀第615章 諸將齊出第420章 番外:姬昭見劉徹第336章 哀榮第175章 攻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