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屠刀所向

“爲何要學遊擊術、特種作戰戰術?因爲有些人必須死在我們的手裡,讓他們享受着榮華富貴而老死,實在對不住犧牲在這片土地上的百萬勇士了。r?a?

?nw?en?w?w?w?.??”

秦風將游擊戰術、特種戰術的種種好處說完,待大家消化得差不多了,他臉色突然變得十分的冰寒,大聲說道:“就拿乙支文德這個老賊來說,大家不會陌生吧?”

“乙支文德!”

“就算死一萬次,我都忘不了這個老賊。”

“就是這卑鄙無恥的老賊,害死了我們數十萬衆勇士。”

乙支文德以不足萬的兵馬全殲三十萬隋兵,故而成就了高句麗軍神之威名。

乙支文德!

在高句麗人的心目中如同救世主一般,近乎尊爲神的人物。

也是因爲他,高句麗免除了滅頂之災。而從隋軍方面來說,他則是導致隋軍大敗的罪魁禍首。

乙支文德這一號人物,是一個十足的老梟,此人膽大無賴,利用楊廣“高句麗若降,即宜撫納,不得縱兵”的白癡聖令,孤身一人前往隋朝軍營詐降,在隋朝軍營轉了一圈,打探到隋朝糧草不多的致命硬傷,毫髮無損的回到了高句麗,然後佈下重重算計一舉將隋朝三十萬大軍殲滅,逃回鴨綠江的隋兵不滿三千。

至於軍神一說,秦風向來是嗤之以鼻的,真正的軍神是千錘百煉的,一場漂亮的戰役就擁有這個稱謂,軍神也太廉價了。

不過不能否認,那老傢伙也確實是個棘手的人物。通過近期兩場漂亮的翻身仗,他挽回了榮留王逢戰必敗惡劣戰局,一舉成爲榮留王之下的第二號人物。

楚懷忠等人這些年有家不能回,過着東躲西逃、苟且偷生的日子,可以說完全是拜此人之所賜。

他們對乙支文德的恨已不足以用形容詞來形容了。

“大將軍,您打算對乙支老賊下手?”

楚懷忠興奮的說道:“如果這樣,請算末將一份。”

“還有我!”

“還有我!”

……

在場的,除了侯忠這個文人,幾乎所有人都表了態。

“時機未到!”

秦風笑了笑道:“對於這種老賊我們只有一次機會,要是打草驚了蛇,下一次就難以奏效了。這得需要等到虎賁軍到了再說,虎賁軍是我的起家部隊,多年相處,他們比較理解我的作戰理念。至於楚將軍的部隊,雖說已有特種作戰部隊的底子,可還需要進行系統的訓練,一種全新的戰術、戰法,需要時間去磨合。”

“楚將軍,乙支文德這個老賊你們可有一定的信息。比如說,特長、喜好、優點、缺點、親戚、朋友……什麼的。”

楚懷忠道:“回大將軍,對於這個老賊末將還真比較瞭解。”

“還請楚將軍說得詳細一些,越詳細越有利我們未來的行動。”秦風說完,便集中精力的聆聽了起來。

乙支文德年近六旬,身材中等,頭髮斑白,滿布歲月之痕的臉上,卻是精神抖擻,腰桿挺得筆直,步履穩健。論精氣神一點也不輸給年輕人。

其實以他的精神狀態說年邁退隱,實在是言之過早。只是爲了高句麗,不得不退隱而已。

乙支文德出身貧寒,卻官居太大兄也就是副宰相,在高句麗可謂兩人之下萬人之上,相當了得。但除了高麗王,在他上面還有一個總知國事掌控全軍的大對盧。當任大對盧的是高句麗世襲淵氏家族的族長淵子游。

淵子游文武雙全,威望過人,在掌權期間輔佐高句麗王室,收攏人心,發展生產,積聚國力,高句麗能在東北稱雄引起隋朝的注意與淵子游有着莫大的關係,論對高句麗的貢獻淵子游遠在乙支文德之上。

楊廣初征高句麗,第一個站出來的也是淵子游這位執掌軍國大權的大對盧。他親自領兵與楊廣對決遼東第一線,牽制住住了楊廣六七十萬大軍,確保遼東最前線不失。論及作用,淵子游完全不輸乙支文德。可乙支文德卻一戰封神,成爲高句麗的救世主,威望遠在淵子游之上,嚴重威脅高句麗第一世家淵氏的地位。引起了淵子游的不滿。

乙支文德爭不過淵子游不得不選擇退讓,提前歸隱。

“乙支文德十分推崇姜太公,與三國時期的司馬懿。在歸隱時他深居簡出,據末將所知,他所謂的歸隱只不過是一個名義罷了,這期間,他與高句麗的一些將領、權貴卻從來沒有斷絕往來。”

侯忠冷哼一聲,補充道:“乙支文德就是一個沽名釣譽之徒,他以爲高句麗培養下一代人才不由,令他曾經的屬下輸送了一些資質出色的子弟給他培養,以師生的名義掌控着高句麗的部分軍隊。若非如此,就憑他那狗屁‘軍神’之名怎能讓人信服,他又怎能夠在短短的時間裡召集了如是之多的軍隊,並且讓人心甘情願的把軍權交出來?從其推崇之人,與其作爲來看,乙支文德是個善於把握時機的梟雄了。他痛恨一手遮天的淵氏,事實上,卻非常羨慕淵氏,也向往着那種一手遮天、權傾朝野的權勢。榮留王高建武走投無路的逃到國內城,對乙支文德立馬啓用,乙支文德通過兩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仗,再次奠定了軍中獨一無二的地位,便是高建武亦遠遠不如。”

“種種變化說明高建武離漢之獻帝爲時不遠矣!而乙支文德也正一步步成爲‘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孟德。接下來,他應當是排除異己,爲與淵氏的博弈而打牢根基了。”

秦風看着相互補充的楚懷忠、侯忠,心底暗贊:“都是人才……”隨即又是滿心的感慨暗忖:“楊廣擁有最穩健的根基,擁有最充實的國庫,擁有最好的文臣武將,可偏偏二世而亡,不得不令人吹噓。”

秦風說道:“榮留王高建武也非庸主,只不過他生不逢時,繼位於高句麗交困之際,他在當政之初也曾勵精圖治,努力彌合與大唐王朝間的關係,亦收到了很大的成效。然而,因爲大唐令其拆毀隋陣亡將士京觀,給了榮留王一個錯誤的訊息,認爲我大唐有爲前朝雪恥復仇的意圖,而驟然改變了對唐態度,尤其是修築千里長城的夢想,未來定然會斷送了其前期挽回和緩和與大唐王朝關係的成果,造成了高句麗與唐的相互猜忌和罅隙的深化。高句麗內有權臣掌控兵權,外有百濟、倭奴的使壞,內部在存在着內奸,已經沒有半點退路可循。同時,高建武在拆毀京觀上的猶豫不絕,給得了‘軟弱’之名,也給予了淵氏攻訐的藉口。淵氏在軍中、民間推波助瀾,敗壞了高建武的名聲,以國君軟弱無能爲由,在百濟、倭奴暗中協助下,以雷霆手段起兵謀反,故而,高建武纔有了今日之禍。”

“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高建武吃了淵氏的大虧,對乙支文德定然有所防範。而乙支文德又是梟雄式的人物,兩人遲早會爆發一場權力歸屬之爭。乙支文德是高句麗人心目中的定海神針,他得以*****是得益於他曾經的輝煌戰績,爲了讓他的形象繼續保持,繼續得到軍人、民衆的支持,一旦在權力之爭中勝出,哪怕局勢再萎靡,乙支文德也不會與我大唐爲善。反之,高建武則有這個可能。故而,爲了大唐的利益,乙支文德這個人不得不除。”

秦風提到京觀時,楚懷忠等人心裡非常難受,有些默然的點了點頭。

當年楊廣三次征伐高句麗,用兵之衆、耗資之巨,在中國千年歷史上都極爲罕見,尤其是第一次出征,規模之大,可稱冠絕華夏,根據史料記載動用兵力二十四軍一百一十三萬餘,大軍綿延四百公里。

要知道對外戰果最輝煌的漢唐明,漢擊匈奴,唐滅吐谷渾、東西突厥、高昌、高句麗,明徵漠北出兵數至多不過二三十萬餘,比之楊廣遠遠不及。可結果只能用慘淡來形容,讓高句麗打的落花流水,先鋒三十萬大軍只逃回了二千餘騎。

更因“無向遼東浪死歌”的出現,天下百姓對於征伐高句麗產生了極大的抗拒,可楊廣一意孤行,依舊強行動用舉國之力,強行徵募百姓第二次第三次征伐高句麗,因此逃兵遍野,逃民更是不可計數。

而高句麗則無度的將隋朝軍民捕殺,高句麗將這數以十萬計的兵卒屍骨堆積起來,以炫耀他們以弱勝強,大勝隋朝的事實。

高句麗用來炫耀武力的京觀,那是華夏子民一具具實實在在的屍骸,他們死在異域,還受如此遭遇,如何能夠安息。數以十萬的兵卒戰死,

這數十萬骸骨搭建的京觀那是何等的可怖。也是漢人身上莫大的恥辱。也是楚懷忠等人心中長期以來的哽在咽喉的一根毒刺。

所以楚懷忠得到高句麗內亂的消息後,立馬派遣仇蠻不遠千里的趕往長安,勸說大唐出兵,想早一些收回遼東,早一些將長白山奪回來,早一些將京觀摧毀,收斂屍骸,送他們回家。

“京觀是高句麗緬懷先輩功績之處。那裡香火不絕,目的自然不是祭拜那些屍骸,而是瞻仰他們國中救世主的豐功偉績。有以遼東一地抵擋百萬隋軍的尺寸難進的淵子游和大破三十萬隋兵的乙支文德這些人物。高句麗每到盛典的時候都會去京觀祭拜。”侯忠雙目蘊淚,用顫抖着聲音說着。

秦風肺都要氣炸了,他憤憤不平道:“當年隋朝慘敗,全因楊廣那個蠢貨瞎指揮造成的。屁大點的國家。還真當自己是塊料了。既然我來了,非要高句麗付出相應的代價不可。”

對於楊廣,秦風本沒有多少惡感,但是對於他在征伐高句麗這一戰的表現。“蠢貨”二字確實當之無愧。就是因爲他的“出色”表現,令以卵擊石的局面變成了雞蛋打裂了石頭。

第540章:以史爲鑑第457章:李世民的剛柔第058章:秦家謀劃第284章:對話軍神第135章:未雨綢繆第201章:春風得意第278章:各方反應第434章:傳國玉璽第363章:朱昌第442章:西逃第417章:說客第446章:搏命第092章:可能嗎?第454章:家賊難防第419章:奇兵第482章:大開眼界的使節團第348章:節哀順變第152章:百害而無一利第224章:洞房花燭第225章:新婚燕爾第129章:決賽之陰謀第293章:義妹的關心第312章:李世民的提點第017章:女追男隔重紗第180章:破第594章:任重道遠第420章:倚重第525章:路見不平第393章:前夕第497章:白首不分離第414章:醫界泰斗第300章:地獄火第434章:傳國玉璽第267章:藏頭詩第131章:決賽之價值第187章:軍事顧問第066章:人生何處不相逢第518章:第三勢力第361章:突利的覺醒第140章:規劃第456章:悲喜兩重天第041章:驚天之秘聞第234章:武者之心第122章:勸學第009章:生於憂患,死於安逸第227章:陰陽相濟第547章:厲害的女人第406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63章:經濟特區第216章:驚喜連連第014章:芳心默許第295章:心神不定第129章:決賽之陰謀第404章:看小說的好處第360章:飲鴆止渴第499章:沙盤第095章:一戰定輸贏第594章:任重道遠第299章:黃金組合第511章:天羅地網第289章:呼吸都是秦風的錯第368章:鶴影流光第213章:不死不休第142章:美人心計第220章:陽謀第454章:家賊難防第228章:奇葩鄭麗琬第595章:黃河決堤第177章:沉不住氣第061章:大唐版足球賽第503章:侯君集 三第532章:娥皇女英第203章:告訴你一個秘密第248章:慶州都督第195章:馬中之霸第456章:悲喜兩重天第348章:節哀順變第383章:前仆後繼第364章:抗倭第一人第569章:病維摩拳第384章:閃電大神第473章:一箭多雕第077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57章:三州俠盜第378章:少爺,吃飯還是洗澡第555章:釋疑解惑第441章:絕殺第188章:太極第568章:身份泄漏第008章:孔穎達的看重第249章:三州刺史第456章:悲喜兩重天第399章:抉擇第515章:星夜召回第298章:火牛陣第469章:如此父母第132章:決賽之決賽第186章:替李世民背黑鍋第446章:搏命第438章:差距
第540章:以史爲鑑第457章:李世民的剛柔第058章:秦家謀劃第284章:對話軍神第135章:未雨綢繆第201章:春風得意第278章:各方反應第434章:傳國玉璽第363章:朱昌第442章:西逃第417章:說客第446章:搏命第092章:可能嗎?第454章:家賊難防第419章:奇兵第482章:大開眼界的使節團第348章:節哀順變第152章:百害而無一利第224章:洞房花燭第225章:新婚燕爾第129章:決賽之陰謀第293章:義妹的關心第312章:李世民的提點第017章:女追男隔重紗第180章:破第594章:任重道遠第420章:倚重第525章:路見不平第393章:前夕第497章:白首不分離第414章:醫界泰斗第300章:地獄火第434章:傳國玉璽第267章:藏頭詩第131章:決賽之價值第187章:軍事顧問第066章:人生何處不相逢第518章:第三勢力第361章:突利的覺醒第140章:規劃第456章:悲喜兩重天第041章:驚天之秘聞第234章:武者之心第122章:勸學第009章:生於憂患,死於安逸第227章:陰陽相濟第547章:厲害的女人第406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63章:經濟特區第216章:驚喜連連第014章:芳心默許第295章:心神不定第129章:決賽之陰謀第404章:看小說的好處第360章:飲鴆止渴第499章:沙盤第095章:一戰定輸贏第594章:任重道遠第299章:黃金組合第511章:天羅地網第289章:呼吸都是秦風的錯第368章:鶴影流光第213章:不死不休第142章:美人心計第220章:陽謀第454章:家賊難防第228章:奇葩鄭麗琬第595章:黃河決堤第177章:沉不住氣第061章:大唐版足球賽第503章:侯君集 三第532章:娥皇女英第203章:告訴你一個秘密第248章:慶州都督第195章:馬中之霸第456章:悲喜兩重天第348章:節哀順變第383章:前仆後繼第364章:抗倭第一人第569章:病維摩拳第384章:閃電大神第473章:一箭多雕第077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57章:三州俠盜第378章:少爺,吃飯還是洗澡第555章:釋疑解惑第441章:絕殺第188章:太極第568章:身份泄漏第008章:孔穎達的看重第249章:三州刺史第456章:悲喜兩重天第399章:抉擇第515章:星夜召回第298章:火牛陣第469章:如此父母第132章:決賽之決賽第186章:替李世民背黑鍋第446章:搏命第438章: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