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大開眼界的使節團

三天時間一晃而過,各國的使節彙集一道,便往天下大都會大唐國都長安城而來。

長安城外,十里亭。

十里相送相迎,這是古代最高的送迎禮節。

古代基本上每一個大型都市十里外都會有一個路碑似得亭子,以作標識。

作爲迎接的使節,秦風也不算是新手上路,之前,他也有過一次迎接的經歷,也不至於事事無知,反正他只是走一個過場而已,各方面的禮儀自然有禮部安排得妥妥當當。

秦風作爲接待大使,領着禮部的一票人,在等候着使者的大駕。同來的使者已經列好了迎接的隊伍,整整齊齊的做足了架勢。秦風卻撬着二郎腿,坐在亭子裡,無所事事的哼着小曲,打磨時間。依照常識,他這位接待大使,應當起表率作用,領着迎接大軍,恭恭敬敬的等着來使。

秦風可不吃這一套,他裝作不懂行規,坐着悠哉遊哉的候着,打算等對方到的時候,纔起來做做樣子。在迎接的使者中,秦風屬於最年輕的,不過對於他的插上一腳,也沒有人說什麼閒話。只因秦風聖眷正隆,他不但是大唐最年輕的大將軍,而且還是當今聖人的雙料駙馬,去告他不是找抽麼?況且,秦風的口才是出了名的厲害,要是讓他盯上,估計沒有好日子可過了。故而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秦風的不拘小節視而不見。

有了同僚的“縱容”,秦風便是偷懶,也偷的是有恃無恐。

“來了,來了……”眼尖的禮部官員察覺了一隊規模極大的團隊正從遠方徐徐而來。

秦風聽到情況,舉目眺望,果然有一大隊人策馬而行,規模極大。他的眼力勝過常人許多,他以飛人一樣的度來到迎接大軍的最前方,裝作一副等了很久的架勢。在他身後的那些站得兩腳麻的大臣們,一個個都翻着白眼,誹謗中帶着些許的羨慕。

等對方來到近處以後,秦風迎了上去。

“奉我大唐皇帝之命,秦風特此恭迎遠方來的貴客。”秦風一舉一動,渾然天成,不卑不亢,即顯示出了大唐王朝熱情好客的一面,也彰顯了大唐王朝的氣度風範。

那範兒,即便是幹慣了這類事的禮部大臣們,也暗自驚訝。

一干來使見自己受到如此榮耀,也倍感有面子。

雖說秦風比較年輕,但他們可不敢小視。

秦風雖然年輕,但那氣度,完全越各國的太子、王子,又哪敢有任何的掉以輕心?

當秦風自我介紹完畢,一些西域使者臉色更是爲之一變,紛紛驚呼上前,來到了秦風面前,又是禮拜,又帶着敬慕的眼光,嘰裡咕嚕的說了一大通,很是激動。

阿拉伯帝國、拜占庭帝國的使者也爲之變色,上前表示友好。

阿拉伯帝國使者穆罕默德·阿貝德·阿魯夫·阿拉法特說的是古阿拉伯語,秦風只聽得迷迷糊糊,只是依稀聽出幾句“秦風”“英雄”“閃電大神”之類的字樣,不解的瞧着眼前這個異常高大且大吼大叫着的大鬍子,望着一同前來的大唐迎賓者。

地位最高迎賓使給身旁的一個西域人打了一個眼色。對於這一到訪的外賓,準備年後重啓絲綢之路的大唐格外重視,與異國人交流,言語是最大障礙。

爲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禮部早已僱傭了一大批精通漢語、、古希臘、阿拉伯語、突厥、吐蕃等各種語言的翻譯官。

經過翻譯員的解釋,方纔明白。

原來經過大破突厥的輝煌戰績,秦風之名,已經傳揚到阿拉伯帝國、拜占庭帝國那邊去了。

東突厥在未滅之前,堪稱是古亞洲的第一強國,而他們另一支系建立起來的西突厥在他們最出色的大汗統葉護的帶領下,把觸及伸向了阿拉伯世界,西突厥遊牧到了哪裡,就把突厥之威名、霸道帶到了哪裡,由於西突厥的霸道,各國是莫敢不從。可西突厥在最爲強盛之時,依舊不是東突厥的對手,對於東突厥的畏懼是人所皆知,要不然,最開始的時候他們也不會想着聯合西域諸國與大唐聯合攻擊東突厥了。可當初人心各異,人人視東突厥如若猛獸,最終在東突厥的威脅之下,聯盟還沒有實現就胎死腹中。不過,東突厥的威名也越巨大了起來。

可就是這個龐然大物,讓大唐輕輕鬆鬆就殲滅了,令人更爲震驚的是這場滅國之戰,大唐所花費的時間不到兩個月,大唐之強盛可想而知。

在大唐之威名之下,諸國莫不戰慄,是以派遣使節藉以朝拜、朝貢之名前來打探大唐的虛實,探一探大唐的國策,探一探大唐下一個目標又是哪個倒黴鬼。

而在殲滅突厥之戰裡,三軍統帥李靖、右路軍統帥李績在草原上的知名度並不高,儘管他們在滅突厥一戰中表現的極爲出彩,卻沒有多少吸引草原人的目光。{

各大邦國儘管或多或少的受過中原文化、西域文化的影響,開了智慧知道學識的重要。但他們骨子裡的那股好勇鬥狠的血液,卻依舊存在。重勇士而輕文士是他們的習慣,李靖、李績仗打的是漂亮,但不痛快。秦風的打法卻深得他們的心思,兼之秦風在草原上的威望本就遠勝李靖、李績。

所以當各國使節知道眼前這個俊朗的文官就是名揚萬里的秦風時,震驚聲此起彼伏。

他們一個個瞪圓着眼睛瞧着秦風,實在難以相信如此看似文弱的人物會是傳說中的那個煞星,那個打的不可一世的突厥找不到北的人物。而當一些認識阿喀琉斯的人見到他以護衛之狀的站在秦風一側時,更是驚呼不已。

大食國雖是西方最強,但依舊屬於奴隸社會,崇尚拳頭、力量。拜占庭帝國更是如此,他們繼承了當年羅馬帝國的習俗,最喜歡野蠻的鬥獸運動。

阿喀琉斯是鬥獸場上的冠軍,赤手空拳的打死獅虎,放眼西方,能夠做到如此的,寥寥可數。而傳說卻說阿喀琉斯讓一個名叫秦風的東方人給降服了,當大家醒悟過來時,看着秦風的目光更加充滿了敬畏。阿喀琉斯在西方或許最強,但也能進入前十大之列。這樣的勇士讓秦風輕而易舉的降服了,豈不表示西方無人可敵?

WWW★ тtκan★ ¢○

因此秦風的名氣更大,在西方人的視線裡,他們不知道唐王朝有一個偉大的皇帝,卻知道唐王朝有一個無比驍勇的勇士。

這個人就是秦風。

秦風自報家門,那些久聞大名的使者自然一個個大爲振奮,想不到這還未抵達長安,就遇到了這傳說中的人物,自然要表露自己的敬仰。

秦風聽了這個解釋,忍不住啞然失笑,想不到自己的名氣都傳到西方去了,忙笑着客氣了應付了幾句,領着衆人往長安面見李世民。

大唐的迎賓使節相顧一眼,對於李世民的先見之明佩服不已,他們是文官,一路上可沒有受到這些野蠻人的挑釁,現在秦風一出面,就把這些野蠻人事得一個個像頭小貓一樣乖得不行。大家深感出了一口氣的同時,一個個也昂挺胸,對於大唐有此英雄人物,也是與有榮焉。

進入了長安城,各國使者宛若進城的鄉巴佬一樣,讓長安城的規模震撼的是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

“太偉大了……”使節們看着規模宏偉的長安,看着人來人往的大街,無不歎服。

秦風像導遊一樣,頗爲自豪的介紹了起來:“我們有着悠久的歷史,距今約四千年前,以中原地區爲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形成國家,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我國疆域遼闊、民族衆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後又通過與周邊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斷攀升,前朝時期全國人口已突破了五千多萬。”

等翻譯官翻譯後,衆使節又是一陣讚歎與驚訝,五千萬人口,對於他們這些邦國而言,是可望不可及的天文數字。

“五千萬人裡除去老弱病殘、婦女兒童,青壯人口有兩千多萬,這些青壯人口,農忙時下田務農,農閒時進行軍隊訓練,也就是說,一旦生戰事,我們隨時都可以拉起一支兩千多萬人的軍隊,不需要刻意訓練即可上戰場作戰。”綜合國力是衡量一個國家基本國情和基本資源最重要的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資源等實力的綜合性指標。

在冷兵器時代,人力資源是核心中的核心,人口多是華夏民族自古以來的優勢。人口多,意味着可以組建龐大的軍隊,僅是龐大的數量即可讓人望而生畏。

果然,聽了秦我這一番話,一個個使節只嚇得面如土色,兩千多萬人的軍隊要是一擁而上,那豈不是如同蝗蟲過境一般?寸草不生?這麼龐大的數量,又有誰膽敢與大唐爲敵?

大唐的官員對秦風甚是歎服,這看似不經意的介紹,卻達到了意想不到的威懾,只看各國使節蒼白的臉色,即可知道這番話的威力了。不過大家爲自己生在這個國度深感自豪之餘,也不禁心痛萬分。

秦風說的人口數目沒有錯,只不過是隋煬帝大業五年的統計,可是楊廣敗家,而衍生的隋末大亂,這場大亂的危害實在太過巨大。本來一個擁有八百九十萬戶人口的中國。因爲這一動盪,銳減至了唐初時的兩百多萬戶,整整減少了六七百萬戶的人。

大唐不缺英明的君主,且大唐無庸將,隨便數數都有千百名獨當一面的能征善戰之士,但是,大唐有着自己的短板。那就是經濟基礎差,稀少的百姓不足長時間供給強大的軍隊。

也因爲人少,初唐最大的弊端經濟農業上不來。

這是限制大唐展的最大問題。如果李世民與漢武帝、隋煬帝易地相處,眼前的大唐恐怕早展成了令人恐怖的泱泱大國。

第341章:果敢剛毅第231章:李世民的器重第405章:塵埃落定第059章: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第466章:聚合無常第131章:決賽之價值第222章:勝利通關第324章:狼來了第302章:牛氣沖天第230章:左右爲難第443章:契必何力第041章:驚天之秘聞第382章:背水一戰第226章:武林舊事第447章:破營第063章:英才計劃第291章:白狼傳說第361章:突利的覺醒第478章:傳承第541章:從重處罰第130章:決賽之抉擇第560章:博雜而不精第349章:太上皇第032章:想君之所想,解君之所憂第470章:五人,奮戰到天明第015章:上柱國秦瓊病危第102章:酣暢淋漓第578章:與虎謀皮第215章:贈刀第035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544章:特赦第446章:搏命第223章:千金一刻第184章:勸說魏徵第408章:新命令第161章:玄武門之遐想第181章:倭鬼出現第271章:戰前第462章:凱旋第044章:大小狐狸互算計第556章:先天優勢第169章:奉旨泡妞第154章:秦瓊教子第050章:劍走偏鋒、力挽狂瀾第300章:地獄火第457章:李世民的剛柔第058章:秦家謀劃第113章:春色第563章:強者爲尊第671章:提點第344章:武道第546章:玄冰第380章:集思廣益第475章:兩個條件第220章:陽謀第346章:交易第357章:誰爲先鋒第036章:無處不在的陷阱第529章:雄信之死第286章:李世民的反擊第482章:大開眼界的使節團第185章:議事第079章:武人的心思第027章:捨我其誰第297章:斥候迴歸第372章:馬周擔綱第555章:釋疑解惑第135章:未雨綢繆第502章:侯君集 二第161章:玄武門之遐想第403章:神醫孫思邈第267章:藏頭詩第582章:攻城?第363章:朱昌第085章:前途一片黯淡第169章:奉旨泡妞第156章:緊急集合第359章:存心泄密第234章:武者之心第178章:上鉤第195章:馬中之霸第427章:喪家之犬第464章:出將入相第101章:相知滿天下第294章:內外勾結第162章:神棍第302章:牛氣沖天第085章:前途一片黯淡第507章:侯君集下獄第082章:英雄血、女兒淚第446章:搏命第228章:奇葩鄭麗琬第422章:厄運連連第211章:風雪困頓第312章:李世民的提點第081章:奏響大唐前進的號角第540章:以史爲鑑第023章:江南第一才女第117章:習性第017章:女追男隔重紗
第341章:果敢剛毅第231章:李世民的器重第405章:塵埃落定第059章: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第466章:聚合無常第131章:決賽之價值第222章:勝利通關第324章:狼來了第302章:牛氣沖天第230章:左右爲難第443章:契必何力第041章:驚天之秘聞第382章:背水一戰第226章:武林舊事第447章:破營第063章:英才計劃第291章:白狼傳說第361章:突利的覺醒第478章:傳承第541章:從重處罰第130章:決賽之抉擇第560章:博雜而不精第349章:太上皇第032章:想君之所想,解君之所憂第470章:五人,奮戰到天明第015章:上柱國秦瓊病危第102章:酣暢淋漓第578章:與虎謀皮第215章:贈刀第035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544章:特赦第446章:搏命第223章:千金一刻第184章:勸說魏徵第408章:新命令第161章:玄武門之遐想第181章:倭鬼出現第271章:戰前第462章:凱旋第044章:大小狐狸互算計第556章:先天優勢第169章:奉旨泡妞第154章:秦瓊教子第050章:劍走偏鋒、力挽狂瀾第300章:地獄火第457章:李世民的剛柔第058章:秦家謀劃第113章:春色第563章:強者爲尊第671章:提點第344章:武道第546章:玄冰第380章:集思廣益第475章:兩個條件第220章:陽謀第346章:交易第357章:誰爲先鋒第036章:無處不在的陷阱第529章:雄信之死第286章:李世民的反擊第482章:大開眼界的使節團第185章:議事第079章:武人的心思第027章:捨我其誰第297章:斥候迴歸第372章:馬周擔綱第555章:釋疑解惑第135章:未雨綢繆第502章:侯君集 二第161章:玄武門之遐想第403章:神醫孫思邈第267章:藏頭詩第582章:攻城?第363章:朱昌第085章:前途一片黯淡第169章:奉旨泡妞第156章:緊急集合第359章:存心泄密第234章:武者之心第178章:上鉤第195章:馬中之霸第427章:喪家之犬第464章:出將入相第101章:相知滿天下第294章:內外勾結第162章:神棍第302章:牛氣沖天第085章:前途一片黯淡第507章:侯君集下獄第082章:英雄血、女兒淚第446章:搏命第228章:奇葩鄭麗琬第422章:厄運連連第211章:風雪困頓第312章:李世民的提點第081章:奏響大唐前進的號角第540章:以史爲鑑第023章:江南第一才女第117章:習性第017章:女追男隔重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