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糧倉和馬場
熊總兵在消化完急信的內容後,按捺住心裡的激動,把關西九衛所有千夫長和千夫長以上職級的將領們,再次召喚到了總兵府。
對所有人宣告了信裡的內容,並向大家問策:“關西眼下當如何?”
衆人:“.”
一向不太愛往深處想的腦細胞也活躍了起來。
當如何?
小皇帝沒了!
邶國的江山易主了。
九邊重鎮的總兵們也跟着下場了。
那,那咱們王爺就是皇位強有力的競爭者之一吶!
要是西北王升級成了一國之主,他們這些嫡系還不是跟着雞犬升天嗎?
一想到這裡,都忍不住想嚎兩嗓子哩!
半數以上的將領們當即請戰,口口聲聲道:
“王爺都親自率軍攻打商都,怎能把咱們關西軍忘在腦後了呢?”
“要打便打!誰敢攔着王爺坐上商都金鑾殿上那把椅子,昂們就敢把誰斬於馬下!論打仗,昂們西北軍就沒有一個孬種!”
“打!商都的那些閹黨淨軍都不足爲懼。”
“啊呸!定南王,不就是那個朝廷親封的流民頭子麼?三秦之地離咱們西北不遠,要不先去那雜碎的老巢給端了,把地盤搶下了再說?”
“幽州王賴肅之咱見過,他手下的邊軍實力確實不可小覷,但他們缺火器得緊,就那點庫存震天雷還不是幫咱邊城運糧的時候換來的麼?一旦用火器交手,他們也是必輸無疑的!”
“.”
一羣人說到打仗,就恨不得馬上能提刀上戰場。
熊總兵的理智還算在線,他點了點手上的信件:
“王爺信裡的意思是讓咱守好關西,不叫胡人和韃靼有趁亂從和平關入河西走廊。要是從關西抽兵,還有幾十萬手無寸鐵的百姓,該如何抵禦胡人的弓騎兵?”
火州的畏兀爾人上回不還有坑他們的麼?
一旦火州駐軍有異動,保不齊消息就傳回了喀什葛爾汗國的王城。
普通百姓還真不是胡人聖戰士的對手。
就有那上頭了的將軍就此問題,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幾天前胡人不是剛來向咱們求和麼?他們現在哪來趁亂髮兵的實力?再說了,只需留三分之一的兵力在關西防守,一準能抽調三分之二來馳援王爺呢!”
抽調?
兩全其美啊!
馬上就有參將附和:
“兵貴精不貴多,先鋒營的三千精銳足可擋數萬人,只需再從其它衛所選出最好的七千兵馬出來,加上昂們這些參將、將領們,一萬多精銳隨隨便便就能殺穿商都的!甘將軍,您說是不是?”
合着最後是想讓先鋒營頂在前頭?
將領們還想跟着先鋒營蹭點軍功?
算盤珠子都快崩到甘明蘭的臉上了。 她聽到這裡,深吸了一口氣,在心裡翻了無數個白眼。
語氣平平,情緒穩定的表達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想說的是,爲了爭奪皇位現在有多少邊關總兵、地方土著首領、江湖門派、豪門私兵參與其中,我們這數千裡外的邊陲都不得而知,或是知之甚少,如何跟着下場?
其次,王爺在信明明白白的交待了守住關西的使命,難道我們關西軍不是西北關軍的嫡支?不受王令?違抗軍令就是得了天大的軍功,也是徒勞。
再來,我問你們,打仗打的是什麼?說白了打的就是兵馬錢糧!可咱們關西如今是什麼情況?兵才八萬,馬不過十萬,錢就不用說了,軍餉和建設城池的一切費用開支全指着從石炭礦裡薅羊毛!
一旦關內混戰,石炭也就只能在關西九衛內部消化。最後想想糧食,今年就是豐產都很難養活七十幾萬人。
更何況要保持戰時狀態,人和馬一天要多少斤糧食?難道要讓咱們關西的百姓們餓着肚子勒緊褲腰帶,把省下來的糧食支援前方打仗?
最後我想說的是,在對待韃靼、胡人、羅剎人入侵邊關時,我們從未手軟過,哪怕是戰鬥到先鋒營只剩下本將軍一人,本將軍也會禦敵在百姓身前。
可關內現在混戰的都是些什麼人?他們是邶國人!他們也是漢人!他們和我們流着同樣的血,他們也同樣是炎黃子孫。難道我們先鋒營要把對待胡人的那一套用在同族人身上?不管這些邊軍的立場如何,後面代表的是又哪位總兵,哪位王爺,我只想說一句,內戰傷亡的都是自己的同胞和手足!
和流民起義不同,這樣有組織有紀律且有章法的內戰,戰線肯定會拉得很長,不是你方唱罷就是我方登場,分分合合,別說打一年的,打個三五年都很正常。
終歸最後只能有一個贏家。
假如是咱們王爺一統了江山,最終問鼎那把龍椅。
那麼問題來了!
這麼長的戰爭期間,普通的百姓誰有心思耕種?戰爭結束後,滿目瘡痍的江山靠什麼治理?百姓們的衣食住行可有着落?
最壞的結果自然是戰敗!
那問題可就大條了!
作爲西北邊軍的嫡系的關西軍,哪個帝王的眼裡能容下咱們?
那關西九衛唯一的出路,也就是跟着咱們王爺繼續自立爲王。以和平關爲界,不斷的往西域胡人的地盤上擴張。
靠着西域這裡的地廣人稀,說不定王爺還有東山再起之日。
所以,我們關西九衛除了震懾西域的胡人、韃靼、羅剎人,最好能成爲大西北甚至是整個邶國的糧倉和馬場”
一席話,甘將軍就把剛纔熱血沸騰的將軍們,說得瞠目結舌,腦子也跟着清明瞭起來。
是的哦!
沒有軍令,他們不能入關參戰。
還有就是,甘將軍把那些個關軍稱爲手足。
他們是手足嗎?
爲了那六十萬石糧食搬運的事情,五位總兵就差在書信裡歃血爲盟了。
那會兒與他們麾下的邊軍,不是手足又是什麼?
一到戰場上,真能和他們對陣砍殺麼?
還有甘將軍剛剛提到的糧倉和馬場。
關西九衛要是能在戰爭期間,甚至是戰爭結束後,給王爺提供足夠的供給,這難道不算是天大的功勞嗎?
(本章完)